大地測量的思想

2020-12-18 陳瑤也

空間參考描述了一個地物在地球上的真實位置。為了正確的對位置進行描述,需要引入一個可供測量和計算的框架,使得大地測量的結果能夠在這個框架上進行描述。而地球是一個不規則形狀的橢球體,那麼使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模擬地球的形狀,又該如何將球面上的坐標投影在平面的地圖上?這就需要先了解大地水準面、參考橢球體、基準面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另外,本文還對我國常用的北京54和西安80兩種坐標系統進行了詳細的剖析。1.大地水準面(Geoid)和參考橢球體(Spheroid)

大地水準面提供一個可供測量的表面,它基本與靜止的海平面吻合,且處處與重力方向垂直。因為地球表面各個點的重力方向不同,因此大地水準面是個不規則的橢球體。為了能夠使用數學法則來描述地球的形狀,處理測量的成果,這就需要引入一個規則的球體,即參考橢球體的概念。參考橢球體是由二維平面上的橢圓繞著短軸旋轉而形成的。參考橢球體的長半軸指的是地心距赤道的距離,參考橢球體的短半軸指的是地心距地球極點的距離。不同的參考橢球體的長、短半軸都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不同的地理區域需要選擇不同的參考橢球體來進行描述,因為不同的參考橢球體是用來模擬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大地水準面的。例如在北美地區,NAD83這種大地坐標系統使用的參考橢球體就是GRS 1980橢球。對於同一個位置,選擇不同的參考橢球體和基準面會改變其坐標值的大小。下面的例子是華盛頓州的貝林翰採用不同的大地坐標系統的結果,可以看到NAD1927和另外兩個的坐標值有很大的差別。

2.基準面(Datum

參考橢球體定義了地球的形狀,而基準面則描述了這個橢球中心距地心的關係。基準面是建立在選擇的參考橢球體上的,且考慮到了當地複雜的地表情況。因為參考橢球體還是不能夠很好的描述地球上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可以理解為基準面就是參考橢球向某個地方的大地水準面逼近的結果,它與參考橢球是多對一的關係。

(1)地心基準面(Geocentric datums)

在過去的15年,使用衛星採集數據給測量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擬地球的橢球體,即地心坐標系統。地心坐標系是使用地球的質心作為中心,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就是WGS 1984這種地心坐標系。

(2)本地基準面(Local datums)

本地基準面是將參考橢球體移動到更貼近當地地表形狀的位置,參考橢球體上的某一點必然對應著地表上的某一位置,這個點就稱作大地起算原點。大地起算原點的坐標值是固定的,其他點的坐標值都可以由該點計算得到。本地坐標系統的起始位置一般就不在地心的位置了,而是距地心一定的偏移量。

3.空間參考(Spatial Reference

一個空間參考包括了描述要素X,Y,Z位置的坐標系統(Coordinate System),以及描述要素X,Y,Z,M值的解析度(resolution)和容限(tolerance)。

3.1 坐標系統

坐標系統分為大地坐標系統(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和投影坐標系統(Project coordinate system)兩種,分別用來表示三維的球面坐標和二維的平面坐標。

一個GCS的定義包括基準面、角度的單位(一般是度)和本初子午線。一個PCS的定義包括一個GCS,以及測量的線性單位(米或者英尺)、地圖投影方法和投影的一些參數。

一個PCS或者GCS中也可能會包含一個垂直坐標系統(VCS)描述Z值,它通常是對高程的描述。VCS的定義包含了高程的基準面、測量的線性單位、Z軸的方向和偏移量。

3.2 解析度(Resolution

解析度反映了資料庫中可以存儲的坐標值的最小地圖單位長度,例如如果解析度是0.01,那麼1.22和1.23將會被存儲為不同的點,而1.222和1.223將會被認為都是1.22。如下圖所示。

解析度的單位和地圖單位一致,如果當前投影坐標系統的單位是米,那麼解析度的單位也是米,默認的解析度大小為0.0001;如果是英尺為單位,則默認值是0.0003281 英尺(0.003937 英寸);如果是經緯度的,則默認值是0.000000001度。

如果解析度越小,那麼坐標可以存儲的位數就越多,也必然會消耗掉I/O資源;如果解析度變大,那麼要素所存儲的精度就會降低,要素的邊界將會被平滑。一般情況下,我們都選擇使用系統默認的解析度值。

3.3 容限(Tolerance

容限反映了數據的坐標精度,也就是坐標值之間的最小距離,小於這個容限的將會被認為是同一個點。容限經常會被使用在關係和拓撲運算中,來確定兩個點是否會被合併為同一個點。對於以米為單位的投影坐標系統,默認的容限值是0.001,也就是10倍的解析度值。用戶可以自定義容限值,但是不要小於解析度的2倍大小。

4.北京54和西安80

北京54和西安80是我國主要使用的兩種坐標系統,它們其實指的是兩個Datum的概念。因此,北京54和西安80即可以指大地坐標系統(GCS),又可以指投影坐標系統(PCS)。我們先來看看ArcGIS中對於北京54在GCS中的定義:

可以看到,一個PCS必然包含一個GCS的定義,也就是說PCS=GCS+地圖投影。我國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1:5千,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1:100萬)中,大於等於50萬的均採用高斯-克呂格投影,又叫橫軸墨卡託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於50萬的地形圖採用正軸等角割圓錐投影,又叫蘭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海上小於50萬的地形圖多用正軸等角圓柱投影,又叫墨卡託投影(Mercator)。在ArcGIS軟體中,北京54和西安80的PCS坐標都是使用高斯-克呂格投影。

5.高斯克呂格

(1)高斯克呂格投影

高斯-克呂格投影是等角橫軸切圓柱投影,該投影按照投影帶中央子午線投影為直線且長度不變和赤道投影為直線的條件,確定函數的形式,從而得到高斯-克呂格投影公式。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線和赤道為直線外,其他子午線均為對稱於中央子午線的曲線。設想用一個圓柱橫切於橢球面上投影帶的中央子午線,按上述投影條件,將中央子午線兩側一定經差範圍內的橢球面投影於圓柱面。將圓柱面沿過南北極的母線剪開展平,即為高斯投影平面。取中央子午線與赤道交點的投影為原點,中央子午線的投影為縱坐標x軸,赤道的投影為橫坐標y軸,構成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

(2)高斯克呂格分帶

高斯-克呂格投影在長度和面積上變形很小,中央經線無變形,自中央經線向投影帶邊緣,變形逐漸增加,變形最大之處在投影帶內赤道的兩端。為了減少投影后的變形,高斯克呂格採用了分帶投影的方式,有6度分帶和3度分帶兩種。6度帶自0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6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第 1、2…60帶。3度帶是在6度帶的基礎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線與六度帶的中央子午線和分帶子午線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3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三度帶第 1、2…120帶。我國的經度範圍西起 73°東至135°,可分成六度帶十一個,各帶中央經線依次為75°、81°、87°、……、117°、123°、129°、135°,或三度帶二十二個。六度帶可用於中小比例尺(如 1:250000)測圖,三度帶可用於大比例尺(如 1:10000)測圖,城建坐標多採用三度帶的高斯投影。

(3)高斯克呂格坐標

高斯克呂格坐標中,縱坐標以赤道為零起算,赤道以北為正,以南為負。我國位於北半球,縱坐標均為正值。橫坐標如以中央經線為零起算,中央經線以東為正,以西為負,為了避免橫坐標出現負值,故規定將坐標縱軸西移500公裡當作起始軸,凡是帶內的橫坐標值均加500公裡。由於高斯-克呂格投影每一個投影帶的坐標都是對本帶坐標原點的相對值,所以各帶的坐標完全相同,為了區別某一坐標系統屬於哪一帶,在橫軸坐標前加上帶號,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為帶號。

(4)ArcGIS中的描述

下面以北京54為例,來說明ArcGIS中對於高斯克呂格這種投影坐標的描述: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75E.prj

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25.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3.prj

Beijing 1954 GK Zone 13N.prj

它們分別指的是:

三度分帶法的北京54坐標系,中央經線在東75度的分帶坐標,橫坐標前不加帶號;

三度分帶法的北京54坐標系,中央經線在東75度的分帶坐標,橫坐標前加帶號;

六度分帶法的北京54坐標系,分帶號為13,橫坐標前加帶號;

六度分帶法的北京54坐標系,分帶號為13,橫坐標前不加帶號。

相關焦點

  •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Evelyn Zhang • 2020-03-16 10:16:34 來源:前瞻網
  • 寧津生:大地之星繪經緯
    您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大地之星」。這源於您的專業和工作。您出身測量系。一生與測繪學、大地測量密不可分。1975年,您加入尋找我國「大地原點」的隊伍。「大地原點」是一個國家大地坐標系的基準點,在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測量、人造衛星測量、全球定位測量等活動中,大地原點標石的穩定極為重要,任何細小的變化都會使測量「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使用的大地測量坐標系統的坐標原點是蘇聯的玻爾可夫天文臺。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該校與航遙中心自主研製的最新一代捷聯式重力儀作為國產的測繪儀器裝備,承擔的正是其中的航空重力測量任務。 國防科大有關專家介紹,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珠峰高程測量經歷了從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
  • 珠峰新高程公布 GNSS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珠峰高程測量經歷了從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每次珠峰測量,都體現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   2020珠峰高程測量綜合應用了多種技術手段,包括GNSS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
  • 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
    歷史上,人類從300多年前便已邁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個國家的探險者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測量珠峰高程貢獻過力量。今天,我國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數據處理結果表明:利用GNSS測量數據計算的珠峰大地高與交會測量確定的結果,僅相差2.6釐米,考慮到兩種技術手段相互獨立,這個量級的差異是非常小的;根據誤差理論,GNSS測量獲取的珠峰大地高結果精度達到了毫米級。這就實現了珠峰「頂」的高精度測定。
  • 珠峰測量科技進化史
    今天,我國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300年前:中國人首次測繪珠穆朗瑪峰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以著名地理學家林超為代表的我國學者便指出,在有史料可查的歷史中,世界上首次對珠峰進行測繪的是中國人。
  • 示波器浮地測量的危害
    浮地測量  通過將示波器的電源插頭的保護地人為斷開(可以用兩芯電源插排供電)或使用隔離變壓器的方法對示波器供電,達到斷開測量迴環的目的,實現「浮地」測量,如圖1所示。   圖3 Y電容分壓電路  3、人體電擊危險  從圖4可以看出,將示波器插頭的保護地斷開後,直接使用普通無源探頭與被測高壓模塊相連,也就是示波器金屬殼體(內部屏蔽殼和裸露在外的BNC頭)、探頭接地端和被測高壓模塊負端在同一電平上,都相對大地浮空
  • 測量三合一下載_測量三合一手機版下載【官方安卓版】-太平洋下載...
    測量三合一 學習辦公 大小: 14.96M
  • 為啥一定要靠人力測量?為啥要花那麼大力量登頂測量?專家...
    焦點一:機器人無法進行峰頂作業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副隊長張慶濤說,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張慶濤說,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
  •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然而,由於大地水準面確定涉及地球內部實測重力,人們又無法通過地面測量獲得地球內部的重力值,科學家又找了一個「似大地水準面」。這個面的定義由於加入了可計算獲得的正常重力值,測量人員就可以用幾何的辦法直接測定地球上某一點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從珠峰峰頂雪面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就是「雪面正常高」。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登頂測量一波三折,但測量登山隊頂住壓力,展現了為國測繪、為國攀登、不屈不撓的精神。實現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的高度,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憑藉人力登上珠峰成為準確測量的關鍵。為何一定要人力測量?
  • 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可不可以用無人機或直升機代替登頂測量呢?黨亞民說,珠峰山高風大,氣流不穩定,溫度也低,無人機和直升機都無法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到達峰頂。他表示,衛星遙感技術的測量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測出來的是包括雪深的高程。而不同的季節裡,珠峰的雪深厚度不同。珠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 什麼是大地坐標系?
    牛頓卡西尼18世紀,法國科學院派出的測量隊到北歐和南美洲等地進行弧度測量,證實地球確實為橢球體,赤道隆起兩極扁平。證明牛頓是對的!既然這樣,那麼大地水準面就是光滑橢球面?經過長時間的觀測發現,大地水準面實際上是這樣的。地球的大地水準面大地水準面是一個不規則的曲面。
  • 三測珠峰,順利登頂,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登頂珠峰,紅色三腳架即是覘CHAN標丨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這裡提到的傳統大地測量方式,是指的水準測量。水準測量示意圖丨作者繪圖從上圖來看,假設A點的高度已知為X,現在要計算B點的高度。
  • 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重力測量過程中珠峰俯拍圖承擔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智能科學學院代表執行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張開東博士、曹聚亮研究員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成功登頂 中國第七次完成頂峰測量
    北京時間5月27日11點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頂珠穆朗瑪峰成功,成功完成本次珠峰峰頂測量任務,本次衝頂登山隊員包括,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8名登山隊員,也是中國第七次對珠峰進行大規模頂峰測量。
  • 珠峰最新高度8848.86米,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珠峰處在歐亞板塊與南亞次大陸板塊的碰撞交界處,板塊運動使得珠峰的高度一直在發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及時更新這個數據。用什麼丈量珠峰?1975年,中國測繪隊採用傳統大地測量方式,並將覘標(一種測繪工具)豎立在了珠峰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