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測珠峰,順利登頂,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嗚喵王·文和 果殼

今天,我們國家測量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又一次測定了珠峰的高度。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目前珠峰的「身高」還在演算階段,要想知道珠峰的新「身高」,我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從1975年至今,我們之所以隔些年就要重新測量珠峰,是因為珠峰處在歐亞板塊與南亞次大陸板塊的碰撞交界處,板塊運動使得珠峰的高度一直在發生變化,因此需要更新珠峰高度。

用什麼丈量珠峰?

1975年,中國測繪隊採用傳統大地測量方式,並將覘標(一種測繪工具)豎立在了珠峰峰頂。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覘標帶到珠峰峰頂。當時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正式對外發布,並獲得國際社會認可。

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登頂珠峰,紅色三腳架即是覘CHAN標丨西藏自治區體育局

這裡提到的傳統大地測量方式,是指的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示意圖丨作者繪圖

從上圖來看,假設A點的高度已知為X,現在要計算B點的高度。解題步驟如下:

1,在兩點之間架設水準測量儀,分別讀取A和B兩點的水準尺的讀數Ha和Hb;

2,Ha和Hb之間的差值H就是A點和B點的高度差;

3,B點的高度就是X+H。

如果還需要計算C點的高度,就可以用B點的X+H作為起算點,把水準儀搬到C點和B點之間,重複上一個步驟就可以。

這就是傳統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通過一個已知點的高度去計算未知點的高度。當初計算珠峰高度,中國測量隊員就是從珠峰山腳下選定的基準點作為起算點,一步一步將覘標搬上了珠峰頂端。

「海拔」不簡單

傳統測量方式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必須從一個已知高度的點開始。作為起算高度的第一個基準點,它的高度越準確,後面計算出來的數值就越準確。

我們平常說的某地的海拔高度,很多人認為是這個地方地和海平面的高差,這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海面受到潮汐的影響,高度時刻都在變化,那樣的話豈不是所有的地區海拔高度也都在不停變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測量學家提出理想狀態下,海平面靜止時的高度作為海拔的起算面,然後讓這個面從海洋延伸到陸地下方,形成一個覆蓋全球的封閉的球體,被稱為大地水準面。因為海水靜止時候就相當於海水僅受地球重力場影響,所以這個大地水準面又叫做地球重力面。

我國以青島港驗潮站長期觀測推算出的黃海平均海面作為中國的水準基面,所謂某地的海拔高度就是該處地面到這個水準基面的距離。中國水準原點(China's leveling origin)建立在青島港驗潮站附近,全國的高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計算的,就相當於上圖中的那個A點。

圖丨新華社記者楊光攝

不過由於地球的質量分布不均勻,所以大地水準面是一個表面坑坑窪窪的球體,想在某個地方準確的測量出當地的海拔高度並不容易。所以人們又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數學模型算出一個與大地水準面比較類似的數學球面,被稱為似大地水準面。這個數學球體可以通過經緯度坐標算出表面位置,也就為高程計算提供了方便,而且這要數學模型建立的合理,那麼它和大地水準面之間的差距可能只有幾毫米。我們現在測量說的高程、海拔高度之類的,其實都是用似大地水準面作為起算的基面,而非真實的大地水準面。

不過由於各個國家所處的地球重力場不同,因此各國也會採用不同的似大地水準面來滿足滿足本國的需求。比如印度與我們採用了不同的似大地水準面模型,所以同樣是測量珠峰,我們兩國公布的數據也是有差異的。

給珠峰測高的新手段

傳統測量方式還有第二個必要的條件:前後兩個點必須同時能讓水準測量儀看到。

珠峰常年被冰雪覆蓋,人們無法在遠處觀測到封頂巖石頂端的位置,因此要測量到珠峰的真實高度,就必須要排除冰雪的影響——畢竟山的高度是巖石頂端的高度,而不是加上山頂冰雪覆蓋的高度。之前人類也多次登頂珠峰,而採取的測量方法是使用探杆向冰層下大洞,探測珠峰巖石層的位置。

冰雪覆蓋的珠穆朗瑪峰丨圖蟲創意

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也採用了許多新技術來進行此次的珠峰測量。

首先是如今的測量隊員可以使用探地雷達來確定珠峰巖石的最高點位置及其上方的冰雪厚度,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打鑽孔。另外是採用了衛星測量的方式測量珠峰高度——隊員們在覘標頂部安裝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天線,放在測定好的位置上進行靜態觀測,測量珠峰的真實高度。

衛星定位的原理是由衛星向地面廣播自己的坐標,地面的接收機接收到衛星信號之後根據衛星的坐標計算接收機所在位置的坐標與高程。

實現衛星定位至少需要四顆衛星。衛星與接收機組成多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每條邊長、每個交角的度數都是已知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出接收機的位置和高度。

GNSS定位原理丨作者繪圖

提供定位與高程解算的GNSS,目前一共有4家,分別是中國的北鬥系統、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系統(Galileo services),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15年前我們測量珠峰主要依靠GPS信號,而此次則以我國的北鬥系統為主,這也標誌著北鬥系統已經發展到成熟可靠的程度了。

參考文獻

[1]李天文, 衛星測量. 現代測量學[M]. Ke xue chu ban she, 2014.

[2]張勤, 李天文. 重力大地水準與 GPS 水準聯合平差精化大地水準面[J]. 西安工程學院學報, 1999, 21(1): 64-68.

作者:嗚喵王·文和

編輯:李小葵

一個AI

你們測量隊員,到底還有哪兒是去不了的?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再測世界之巔!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據報導,今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營地出發衝頂珠峰,再測世界之巔。這是今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亦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資料顯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 今天,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2020珠峰測高隊伍第三次攻頂世界之巔
    60年前的今天,中國三名登山隊隊員艱難登上珠峰,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如今,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第三次衝頂。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在那裡!△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並不及往年熱鬧少了一些外國登山隊而對中國人來說今年卻意義非凡60年前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登頂珠峰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今日衝頂珠峰 重測世界之巔
    若此次成功將重力測量推至珠峰峰頂,將創造新的重力測量海拔高度紀錄。    知識窗    我們如何測量珠峰?    8848.13m,8844.43m。這是我國測量隊員們分別於1975年和2005年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得出的珠峰「身高」。    2020年,我們重測世界之巔。    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地測量珠峰?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
  • 珠峰最新高度8848.86米,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珠峰峰頂有數米厚的冰雪層,我們熟知的8844.43米是2005年測得的巖面高,其時測的雪面高為8847.9米。今年雪面高程為8848.86米,所以珠峰並沒有長高4米那麼誇張,其雪面高程增長了0.96米,至於巖面高程的變化,要等後續公布。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
  • 珠峰新高8848.86米,我們為了到達世界之巔有多努力?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國2020測量登山隊為了重測珠峰高度,於5月27日11點成功登頂。那麼登頂世界最高峰的攀登者需要經歷什麼?又付出了多少努力?科技發展到今天,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人工測量呢?01 登上珠峰,他們經歷了什麼?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為何要給珠峰再測身高?精確測量需要哪些條件?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
  • 「千裡眼」「金箍棒」助力鎖定珠峰之巔
    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洞悉它的「身高」變化,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分析、研判珠峰地區的生態保護、地質現狀、地殼運動。而「丈量」珠峰的過程,也是我國測繪技術的一次大檢閱。
  • 珠峰測量登山隊員出徵畫面來了
    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出發儀式舉行,30多名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衝頂測量。隊員們力爭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是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 看這幾本書讀懂如何在地球第三極創造...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登頂瞬間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珠峰到底有多高?
  • 珠峰頂的覘標廣州造 穗科技企業參與再測「世界之巔」
    珠峰頂的覘標廣州造 穗科技企業參與再測「世界之巔」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5-31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的背後,廣州科技企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裝備
  • 董彬:在珠峰之巔,讓全世界看到星空
    導讀:2020年4月,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布:正式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重返珠峰之巔測高,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展的第七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且,今年正值中國人首次由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因此,2020珠峰高程測量,不僅令全世界期待中國書寫「世界高度」新答卷,更考驗著中國人的信心和實力。
  • 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扎西德勒!
    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今日成功登頂! 這是離天最近的地方: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之巔! 潔白的雪山上飄揚著紅色的五星紅旗,格外耀眼! 山高人為峰!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 扎西德勒! 同時也向護目鏡裡反射的兩位攝影師致敬!
  • 專家談珠峰測量:新身高公布需3個月,歷次高度變化無關氣候變暖
    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珠峰,在峰頂停留150分鐘後,登山隊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開始下撤。27日下午,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所所長、本次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告訴南都記者,珠峰的「新身高」公布還要約三個月時間。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極限挑戰再現,這款中國皮卡火了!
    但對於遠方的珠峰大本營,2020珠峰高程測量之旅今日正式啟程。從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到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再到今天,人類依舊沒有停止探索自然。用作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相關保障和媒體報導工作的紅色的長城炮越野皮卡在雄偉的珠峰腳下格外顯眼。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數據兩月後揭曉
    國測一大隊供圖 珠峰測量,艱險異常。曾6次測量珠峰的國測一大隊,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傳奇。隨著2020年5月27日中午時分覘標在珠峰峰頂立起,測量出的新數據,將刷新人類對珠峰的認知。國測一大隊,再次標記世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