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衝頂珠峰 重測世界之巔

2020-12-22 春城晚報

    26日16時35分,6名來自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的修路隊員已將攀登路線打通至珠峰峰頂。這6名隊員分別是: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他們也成為本年度最早登頂珠峰的人。

    開路先鋒 將路繩鋪設至峰頂

    在登山界,修路意為在山體上藉助巖釘、冰錐、雪錐等工具固定路繩。修路完成後,其他攀登者便可藉助上升器等設備將自己連接到路繩上,以此相對安全地攀登。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學校校長次仁桑珠介紹,修路隊員被稱作「開路先鋒」,由於沒有提前鋪設的路繩作為保護,他們自身要承擔更多風險。

    在位於中國一側的珠峰北坡,將路繩鋪設到峰頂是後續所有登山隊員安全登頂的前提條件,因此修路隊員也往往是每年最早登頂的人。

    修路隊6人原計劃26日3時從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但當時風力過大,故出發時間延遲一個小時。12時40分左右,修路隊修通攀登難點之一——海拔約8600米處的「第二臺階」路線。經過12個半小時奮戰,6人成功將路繩鋪設至峰頂。

    測量隊員 將向珠峰峰頂進發

    次仁桑珠說,在珠峰,修路組採用先鋒攀登的方式,即在路線上預先打好若干個膨脹鉚釘和掛片,攀登者一邊攀登一邊將快掛扣進掛片成為保護點並扣入主繩保護自己;對組內開路的攀登者則使用下方保護方式。由於珠峰地形、地貌複雜,保護點不會像攀巖等運動中布設得那麼密,如果發生衝墜,修路隊員有可能在高海拔山體上下墜幾十米,強大的衝擊力會對隊員造成傷害。

    「珠峰一些巖石絕壁僅有10至15釐米寬,一側是巖壁,另一側就是萬丈深淵,開路隊員在沒有保護繩的情況下需具備過硬的技術能力和極強的心理素質,才能完成任務。」次仁桑珠說。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遭遇多次強降雪和大風天氣。修路隊此前已5次嘗試打通至峰頂路線,均因山體上積雪過厚,有流雪、雪崩危險,以及高空風力過大等原因未能成功。

    次仁桑珠介紹,在最近一次21日的峰頂修路嘗試中,修路隊員在海拔8000米處遇深度一米左右的積雪。山上的流雪險些使隊員多吉發生衝墜,隊長邊巴扎西在保護多吉時頭部受傷流血,故沒有參與26日的修路工作。

    此外,今年珠峰多風多雪的天氣,讓許多前期鋪設好的路繩被埋或損壞,也給修路隊造成很大困難。

    「修路是珠峰登山任務成功的必要條件,修路隊是幕後英雄,他們的名字應該讓大家知道。」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說。

    據了解,修路隊目前已從峰頂下撤。如天氣條件允許,27日凌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頂組8名隊員將沿鋪設好的路繩向珠峰峰頂進發,完成此次測量最後的峰頂測量工作。

    隊員登頂後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同一時刻,地面六個交會點對峰頂覘標進行交會觀測。目前,全球重力測量的海拔高度紀錄為7790米,由中國測繪人員2005年在珠峰高程測量中創造。若此次成功將重力測量推至珠峰峰頂,將創造新的重力測量海拔高度紀錄。

    知識窗

    我們如何測量珠峰?

    8848.13m,8844.43m。這是我國測量隊員們分別於1975年和2005年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得出的珠峰「身高」。

    2020年,我們重測世界之巔。

    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地測量珠峰?

    這恐怕要從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說起……你很難想像,現在的世界第一高峰,遠在四千萬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在大約三千八百萬年前,由於板塊交界處強烈的造山運動,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時至今日,作為喜馬拉雅山脈的最高峰,珠峰巖體高度仍在逐年緩慢地抬升。珠峰的測量能夠揭示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強弱變化,這種強弱變化,恰恰是引起地震活動的源動力。測量珠峰有助於監測地震活動和減災、防災。此次珠峰複測,所要測量的就是重心所在直線的高度。測量珠峰也並不僅僅是測量高度,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都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手數據。和極地一樣,珠峰的生態變化也被視為全球環境變化的「試紙」。

    為什麼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

    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45年過去了,高程測量能否完全依靠測繪技術和高科技設備,而不必靠人來完成?答案是,要對珠峰進行精確的科學測量,人力登頂必不可少。珠峰峰頂大風多,氣流不穩定,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峰頂惡劣環境飛行。此外,目前為止還沒有使用機器人操作精密測量儀器的先例,峰頂作業更無可能。衛星測量是否可行?可行,但並不完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表示,目前,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測量峰頂高程的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只能測出雪頂的高程。而此次GNSS衛星測量所用到的接收機和其他設備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這次,採用的設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衛星系列,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承擔本次測量任務。GNSS衛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的應用,讓珠峰的「身高「更加精準。

    珠峰新「身高」何時公布?

    登頂測量結束後,科學家們還要在對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才能確定珠峰精確高程。此外,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 

    衝頂隊員名單

    次落 袁復棟 李富慶 普布頓珠 次仁多吉

    次仁平措 次仁羅布  洛桑頓珠

    本版文圖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再測世界之巔!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據報導,今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營地出發衝頂珠峰,再測世界之巔。這是今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亦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資料顯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 珠峰重測背後,讓世界矚目的中國力量
    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的頂峰、世界之巔、地球第三極。自1852年被英屬印度測量局測為世界最高峰,並在1855年以其測量局局長喬治·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爵士的名字命名為Mount Everest後,接近170年的時間裡,無數人躍躍欲試,甚至前僕後繼,試圖徵服它。
  • 珠峰新高8848.86米,我們為了到達世界之巔有多努力?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國2020測量登山隊為了重測珠峰高度,於5月27日11點成功登頂。那麼登頂世界最高峰的攀登者需要經歷什麼?又付出了多少努力?科技發展到今天,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人工測量呢?01 登上珠峰,他們經歷了什麼?
  • 無腿勇士夏伯渝:這次珠峰衝頂的高科技讓我振奮
    受訪者供圖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隊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歷經一個月的努力,經過兩次下撤後,中國人再次站在世界之巔。電影《攀登者》的原型、「無腿勇士」夏伯渝作為嘉賓全程觀看了此次衝頂直播。
  • 珠峰頂的覘標廣州造 穗科技企業參與再測「世界之巔」
    珠峰頂的覘標廣州造 穗科技企業參與再測「世界之巔」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5-31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的背後,廣州科技企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裝備
  • 董彬:在珠峰之巔,讓全世界看到星空
    導讀:2020年4月,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布:正式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重返珠峰之巔測高,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展的第七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且,今年正值中國人首次由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因此,2020珠峰高程測量,不僅令全世界期待中國書寫「世界高度」新答卷,更考驗著中國人的信心和實力。
  • 三次衝頂終成功!珠峰高度會被改寫嗎?
    2020年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北京時間5月27日凌晨2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宣布正式開始衝頂。此前4月30日下午,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衝頂組曾計劃在5月12日和22日衝頂測量,但均因天氣原因推遲衝頂計劃。
  •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扎西德勒!
    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今日成功登頂! 這是離天最近的地方: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之巔! 潔白的雪山上飄揚著紅色的五星紅旗,格外耀眼! 山高人為峰!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 扎西德勒! 同時也向護目鏡裡反射的兩位攝影師致敬!
  • 「千裡眼」「金箍棒」助力鎖定珠峰之巔
    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洞悉它的「身高」變化,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分析、研判珠峰地區的生態保護、地質現狀、地殼運動。而「丈量」珠峰的過程,也是我國測繪技術的一次大檢閱。
  • 為何要給珠峰再測身高?精確測量需要哪些條件?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
  • 今天,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2020珠峰測高隊伍第三次攻頂世界之巔
    攀登的不僅僅是世界最高峰,更是永不服輸的信心和決心。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留在了世界之巔右起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 新華社圖這一壯舉同時也是人類第一次實現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的夙願2020年5月7日,珠峰上同時出現迭浪積雲
  • 重測珠峰高度 為何是長城炮越野皮卡?
    原因是中國將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再一次進行精確測量,而此次行動的高程測量媒體官方工作用車正是筆者前不久剛剛試駕過的長城炮越野皮卡。這個事件的確意義重大,我們不妨分兩個方面討論。一個是重測珠峰高度有何意義?另一個是媒體官方工作用車為什麼選擇的是長城炮越野皮卡?▏先來聊一聊重測珠峰高度的意義;
  • 世界之巔,勇者為峰!2020中國登山精神再次閃耀珠穆朗瑪峰
    1960年:人梯精神 閃耀珠峰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之巔上第一次有了中國人的足跡。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線上,能否成功從北側登頂關係到珠峰的歸屬權。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從北坡登頂,開創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2020年:無懼風雪 不止攀登巍巍珠峰,亙古聳立。
  • 地球之巔,勇者為峰
    新華社發  27日11時整,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從北坡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測量「身高」。世界最高峰峰頂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這座6500萬年前從海底隆升而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時隔15年後再次迎來中國測量隊伍。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千裡眼」「金箍棒」…江蘇測繪助力鎖定珠峰之巔_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洞悉他的「身高」變化,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分析、研判珠峰地區的生態保護、地質現狀,地殼運動;而「丈量」珠峰的過程,也是我國測繪技術綜合運用的一次大檢閱。
  • 西媒關注中國探險家登頂珠峰:某種意義上巴薩重返世界之巔
    近日,中國珠峰探險隊登頂珠峰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注,沒想到這一次有一家西甲俱樂部也跟著「登頂珠峰」——探險家汝志剛在登頂珠峰後舉起了自己的主隊——西甲豪門巴薩的圍巾,並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手舉巴薩圍巾的照片,這引起了西媒《每日體育報》的關注。
  • 三測珠峰,順利登頂,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原創 嗚喵王·文和 果殼今天,我們國家測量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又一次測定了珠峰的高度。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之後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目前珠峰的「身高」還在演算階段,要想知道珠峰的新「身高」,我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 世界之巔的「身高」,是這樣量出來的!
    世界之巔8848.86米!當年5月27日下午,九名中國登山隊員從珠峰北坡成功登頂,並於27~29日進行了連續三天的觀測;7月23日,在進行了天文、重力、氣象測量等修正後,中國向世界宣布,珠峰海拔高度為8848.13米。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