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腿勇士夏伯渝:這次珠峰衝頂的高科技讓我振奮

2020-12-22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登山途中的夏伯渝。 受訪者供圖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隊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歷經一個月的努力,經過兩次下撤後,中國人再次站在世界之巔。電影《攀登者》的原型、「無腿勇士」夏伯渝作為嘉賓全程觀看了此次衝頂直播。5月29日,他告訴南都記者,因為隊員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高素質人才,所以他對成功登頂早有信心,「這次登頂更大的意義在於,測量運用了包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直播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我的心情很振奮」。

從1975年到2018年,夏伯渝曾5次挑戰登頂珠峰,前四次均以失敗告終。歷經雙腳截肢、雪崩地震、癌症血栓等種種考驗,2018年5月14日,時年69歲的他終於登上世界之巔,也因此成為中國年齡最大也是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頂珠峰的人。

2020年初,夏伯渝曾向南都記者透露,計劃3月挑戰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不過受疫情影響這項計劃暫時擱置,他決定將目光聚焦在國內。6月20日,他將啟程挑戰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

關注8名隊員三上三下

「攀登者精神就是面對目標不動搖,迎難而上。」夏伯渝告訴南都記者,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隊5月6日抵達珠峰大本營並開始登頂,不過受較為惡劣的天氣影響,直到第三次才成功,「三上三下,最後一個窗口期把握得非常到位」。

5月6日13時30分,8名登山隊員抵達珠峰大本營。5月8日,因攀登路線存在流雪危險,全員撤回前進營地。5月21日,向峰頂修路時,因山上的流雪險些使隊員多吉發生衝墜,作為修路隊隊長的邊巴扎西,在保護多吉時頭部受傷流血。5月22日,因珠峰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修路隊未能按計劃打通至頂峰的攀登路線,再次撤回珠峰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5月24日,登山隊再次出發。5月25日,在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因大風無法前行,只能在路線上匍匐爬行,並抱著石頭躲避大風。5月26日,隊員從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前往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

5月27日凌晨兩點,風雪漸小後他們開始衝頂。9個小時後,他們徵服了世界之巔成功登頂。

「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能夠成功登頂是毫無懸念的。」談及此次攻頂組的表現時,夏伯渝認為9個小時的時間非常快,而且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進行科學作業,創下了峰頂停留時長的新紀錄。他注意到,包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5G直播等科技手段都運用在了本次測量中。

1975年曾參與搭建「中國梯」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被稱作「第二臺階」,是從北坡衝頂珠峰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大,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

1975年,夏伯渝和隊友們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搭建「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他自己卻由於把睡袋讓給隊友,腿部凍傷被截肢,也就此埋下了此生必須登頂珠峰的決心。這段經歷,也被改編並在電影《攀登者》中予以呈現。

夏伯渝向南都記者回憶了當初艱難的架設過程:「大風、寒冷、缺氧,我們都遇到了。但是沒有辦法,必須去堅持。」據他介紹,他和隊友打了四個巖點,用尼龍繩把梯子綁在上面,簡單的幾個動作,因為缺氧,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

夏伯渝為此失去了雙腿,卻為更多的雙腳提供了攀登珠峰的堅實支撐——截至2008年,他和團隊搭建的「中國梯」總共幫助了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

不過,夏伯渝2018年登頂珠峰時通過的已並非自己當年親手搭建的「中國梯」——2008年奧運聖火登頂珠峰之後,這架屹立了33年的金屬梯已正式結束歷史使命,被收藏進拉薩的珠峰登山博物館。原來的位置也換上了兩個梯子。

2019年年底,夏伯渝以「第一位南坡登頂珠峰的雙側截肢者」的身份成功入選《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受疫情影響放棄國外登山計劃

1月21日,夏伯渝曾在接受南都新春回訪時透露,他將在3月啟程攀登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之前還要多花些時間陪愛人在北京周邊自駕遊。

「現在都走不了了,只能先看看國內有什麼山峰可以去挑戰。」5月29日,夏伯渝告訴南都記者,疫情打亂了他的挑戰計劃,現在只能把目光轉向國內。他計劃6月20日啟程挑戰青海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

夏伯渝的夫人最近很是開心,因為常年是「空中飛人」的丈夫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五一的時候兩人自駕在京郊遊玩了兩天。從2018年5月14日成功登頂珠峰後,各地的採訪邀約、籌劃好的登山計劃紛至沓來,讓夏伯渝在2019年飛行180餘次,平均每周至少有兩次飛行。

為了保持登山所需的體能,夏伯渝現在幾乎每天都前往香山鍛鍊,還會在家堅持一個半小時的核心肌群鍛鍊,「每天都要鍛鍊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豎脊肌,儘可能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身體狀態。」

採寫:南都記者 諸未靜

相關焦點

  • 花甲之年再登珠峰,是怎樣的意外讓夏伯渝屢受打擊無功而返?
    在過去43年間登山過程中,又遭遇了很多意外和打擊,比如地震、雪崩和暴風雪,但我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我非常感謝珠峰,在我69歲第5次攀登的時候,終於接納了我!」那麼,69歲的無腿老人夏伯渝,是如何用43年的堅持,5次越挫越勇的嘗試,最終成功登頂珠峰的?
  • 向上的力量|攀登英雄夏伯渝:只要我活著,一定要為我的夢想而奮鬥
    運動場上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大夫對夏伯渝說,要讓腿癒合,就不能穿假肢,要臥床。但是,夏伯渝一天都不能不訓練。所以傷口長期不癒合,導致發生了癌變,癌症轉移到了他的淋巴上。「但是我想,攀登珠峰的這個夢想還沒有實現,我絕不能就這麼倒下。
  • 沒有越不了的坎 我和夏伯渝老師有個約會
    準確地說,這是我近期第二次爬香山。第一次登山是非常地不情願,父母生拉硬拽,我是勉強為之。下山之後腰酸腿疼,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但是在這次爬山之前,我是非常的興奮和激動,因為我可以見到傳說中的夏伯渝老師了。夏伯渝老師的到來,我是從領隊那裡得知的。
  • 我想叫她一聲:珠峰女神!
    這次任務有一個重大目標就是要測量珠峰的具體高度此外,要創造兩項世界紀錄一:人數最多二:女性首次登頂當年3月,經過篩選一支434潘多隻說了一句話:「只要我潘多還有一口氣我就是爬也要爬上珠穆朗瑪峰」離頂峰只有140多米的高度了如果在平地只需幾分鐘就能到達。
  • 中國人與珠峰的不解之緣,從三代人的夢想說起……
    黃春貴在後來的採訪中回憶道:「本來王隊長在8300米的營地就已宣布過了,但是因為我的對講機沒有打開,就沒聽到這個信息,到頂的時候,突然聽到喊我的名字,腦子裡一片空白,很有意思,珠峰就這麼悄悄地給了我一個驚喜。」資料圖:夏伯渝獲2019勞倫斯最佳體育時刻獎。
  • 中國第一位靠假肢登頂珠峰的人,快70歲了
    69歲的夏伯渝正盤著腿,坐在病床上,手指上還綁著紗布,那是在登頂珠峰時凍傷的手指,臉上也有幾處凍傷,貼著紗布。從他住進醫院開始,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媒體記者到訪。病房裡總是鬧騰騰的,大家拋出的幾乎都是一樣的問題。
  • 中國隊60年3測珠峰高度 曾用560萬袋麵粉換登山裝備
    這次攀登的總共花費接近70萬美金,差不多相當於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的全部費用。 聽到這個金額,隊員們很驚訝。夏伯渝說。 三勇士拼著身體的極限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成為國民英雄,極大地鼓舞了處於困難時期的民眾的士氣,也為外交問題的解決奠定了基礎。對於攀登而言,探路者的經驗太珍貴了,他們帶回的一手信息,是後續攀登的基石。 中國登山事業由此起步,樹立登山大國的形象也成為政治和體育兩方面的需求。
  • 中國探險電影聚焦珠峰攀登者
    《攀登者》原型人物桑珠(右一)、夏伯渝(中)等在上海與觀眾見面。新華社記者任瓏攝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許曉青、王婧媛)「能看到關於我們登山的電影,我的一個夢實現了。1975年登頂的隊員中,就有我一個。」原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在上海看完電影《攀登者》點映後感慨。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李國鵬: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紀錄 每...
    此時,距離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已有45年的時間,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大隊長李國鵬擔任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近日,李國鵬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背後驚心動魄的經歷。他表示,隊員們在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下歷史最長紀錄,每一個參加此次任務的隊員都是勇士。
  • 今日衝頂珠峰 重測世界之巔
    知識窗    我們如何測量珠峰?    8848.13m,8844.43m。這是我國測量隊員們分別於1975年和2005年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得出的珠峰「身高」。    2020年,我們重測世界之巔。    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地測量珠峰?
  • 珠峰新高程公布 GNSS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
    李國鵬說,在以往的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我們使用的大部分測量儀器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但在這次珠峰高程測量裡,國產設備在珠峰這樣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經受住了考驗。   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在珠峰之巔,並測量出珠峰的高程為8848.13米。
  • 26歲沒了雙腳,4次挑戰珠峰失敗,43載堅持,69歲終圓人生夢
    即使在被醫生警告登山有生命風險時,他仍然堅持挑戰,69歲終圓夢珠峰。這人就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2016年,第四次攀登珠峰,夏伯渝到達了八千七百米高處,距離頂峰就差九十四米,再有1小時就能登頂了。就在那個時候,卻突然颳起了強勁的暴風雪,最後還是遺憾告終。這次攀登結束後,夏伯渝不幸得了血栓,被醫生告知如果再選擇登山,會有很大的生命危險。
  • 45年前,遼寧小夥在珠峰上寫了一封情書
    (新華社圖)在攀登珠峰的路上也有遼寧瀋陽人的身影!珠峰上的情書「娟:我現在在海拔7300米的珠峰上,腦海裡構思著給你寫這封信。這是我們突擊組第三次向峰頂衝刺,嚴重的缺氧、可惡的高原反應折磨著我,走兩步就要停下來。
  • 三次衝頂終成功!珠峰高度會被改寫嗎?
    2020年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北京時間5月27日凌晨2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宣布正式開始衝頂。此前4月30日下午,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衝頂組曾計劃在5月12日和22日衝頂測量,但均因天氣原因推遲衝頂計劃。
  • 珠峰重測背後,讓世界矚目的中國力量
    1年後,隊長吉·布魯斯帶領的英國第二支珠峰登山隊,仍選擇中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衝頂,雖越過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七人死亡而宣告失敗。這是人類首次喪身珠峰。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還是從珠峰北坡中國境內登山,但到達8572米附近後,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曾因一句「(為什麼要登山?)
  •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扎西德勒!
    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今日成功登頂! 這是離天最近的地方: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之巔! 潔白的雪山上飄揚著紅色的五星紅旗,格外耀眼! 山高人為峰! 祝賀為珠峰測身高的勇士成功登頂! 扎西德勒! 同時也向護目鏡裡反射的兩位攝影師致敬!
  • 勇士凱旋!2020珠峰高程測量數據兩月後揭曉
    6月3日,西安,鮮花與掌聲,迎接著回陝的勇士們——國測一大隊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29名隊員從西藏返回西安。 獲得精準的珠峰高程是人類探索大自然的永恆話題。45年前,9名勇士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書寫了一段人類奇蹟。45年後,8名壯士再一次成功登頂,創造了一個國人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