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在經歷了最近的各種風波後,開始變得格外「溫情」,先是一改常態的讓司機收小費,現在又推出新功能,允許下載了Uber App的乘客幫助自己手機通訊簿裡的親朋好友叫車。
根據的報導,今日,Uber在美國和全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這項幫忙叫車業務。當你打開APP尋找車輛時,就可以選擇自己或是通訊錄的親朋好友搭乘這趟車。Techcrunch
一旦選擇其他人作為乘車對象,填寫好了接駕的地址後,Uber司機就會前往上車地點,系統會給實際乘車人發送一條確認簡訊和追蹤車輛動態的連結。
一旦司機成功接單,司機可以通過App與實際乘車人直接聯繫,省去了叫車人在其中充當傳話筒。結算時,在美國地區,代叫車的人需要在線上付款,給實際乘車人買單。對於其他地區的用戶,代叫人可以選擇線上支付或者實際乘車人與司機在線下自行結算。
幫忙代叫車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比如幫手機玩得不太溜的父母和家人訂車,晚上幫沒有Uber App的朋友叫個車回家。Uber與發現了許多人有這個需求,但是之前代叫車過程一直特別繁瑣,因此想到優化體驗,省去代叫人在中間周旋,讓司機和實際乘車人順暢的直接溝通。
此外,Uber產品經理Kyle Miller在解釋為何推出這項功能時,給出了一個很人性化的原因。前不久他們在一項調研中發現,乘客很希望他們的家人,尤其是年紀稍大一些的,也可以很便利的享受到叫車服務。但是他們的家人可能沒有Uber App或者乾脆沒有智慧型手機。
Uber認為,這項功能對於那些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格外重要,他們不會利用App這種高科技叫車,出行格外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伸出援手。用戶幫助家裡老年人叫車後,老年人可以看到不懂系統發過來的簡訊,只需原地等待司機來接就行了。
前兩天,還看到朋友發了一條狀態,在35度的北京,一對白髮老人站在路邊招手,打不到車。十分感嘆,科技社會對融不進來的那群人充滿了歧視。
年輕人可以在星巴克喝著冷飲等著司機上門來接,利用手機App獲得車輛實時信息。而老年人們卻頂著烈日在街上,打不到一輛車。老年人不知不覺被技術革新拋下的「銀髮一族」,生活反而更加的不便利。
無論是從消費群體上,還是企業人文關懷的層面,科技公司似乎都應該考慮老年人這一群體。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和歐洲國家,都面臨著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問題。據,到2030年的時候,美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30%左右;在,預計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預測中國
在我們看來,能夠帶來便利的打車軟體,加劇了他們的打車困難;在我們看來,交流十分方便的微信微博,卻讓我們和他們之間的話語越來越少。如何更好地服務老年人群體,似乎科技企業應該思考的。
此前,有不少企業都在嘗試推出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硬體,比如將平板電腦設置更大的按鍵、聲音更大的揚聲器、反射弧更長的觸屏和鍵盤等等。不過這些都是從硬體的角度出發,讓科技產品更加的友好。
而Uber這項功能則是從軟體角度,給老年人的出行注入便利,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Uber最近一系列動作表明,儘管公司在經歷一系列巨大的變革,但是在產品革新方面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改善與司機的關係,將用戶群擴大到難以達到的用戶群體,以保持市場老大的地位。
曾經在演講中談及支付寶未來發展路徑時表示,希望支付寶能夠讓任何一個老太太的權利跟銀行董事長權利是一樣的。只要手機上按一下,不管你是省長、市長還是行長,還是老太太,都能解決水電費以及理財問題。馬雲
在努力爭奪市場份額重利潤的同時,還能帶點人文關懷幫助老年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這對於企業來說是個名利雙收的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