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機緣巧合的結果,得從外蒙古的主權變遷說起。
清朝時期,蒙古屬於中國版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滿清積貧積弱,沙俄早就打著中國東北、內外蒙古和新疆的主意。為了爭奪中國東北的控制權,日俄爆發了戰爭,沙俄戰敗,因此對其在遠東的擴張計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陷入內亂,接下來就是滿清政府倒臺,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成立北洋政府。此時的外蒙古已經被沙俄滲透得千瘡百孔,在沙俄的攛掇下,外蒙古宣布自立門戶。這是沙俄吞併外蒙古的第一步,但是還沒來得及正式吞併外蒙,自己就先亡國了。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沙俄忙於內戰,自顧不暇。於是北洋皖系軍閥徐樹錚趁機於1919年出兵收復了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
隨後紅軍推翻了沙俄政府,再度著手布局遠東,經營過去沙俄的勢力範圍。於是1921年外蒙古脫離北洋政府,而此時北洋軍閥忙於內戰,無心他顧,從此外蒙古再也沒有回歸祖國的懷抱。
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這是一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等四個國家組成聯盟,之後更是擴張至15個國家,幾乎包括了過去沙俄所有的附庸國。但是外蒙古卻沒有加入進去,而是成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府。這是因為當時蘇俄立國不久,並且內戰也剛剛結束,對遠東的控制能力還沒有那麼強,再加上蒙古不是沙俄故土,從名義上也說不過去。
最重要的是,蘇聯作為一個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遭到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孤立。他們急需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中國畢竟是一個大國,
於是蘇聯就用放棄庚子賠款來換取北洋政府對其的承認。如果此時又直接佔領外蒙古,那麼不是打自己的巴掌嗎?所以對外蒙古蘇聯只能私底下控制,不能明面上吞併。
1924年,列寧去世,史達林上臺。蘇聯開始加強對外蒙古的經營,雖然名義上蒙古國是一個獨立國家,但是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都被蘇聯所控制。
據說當時蒙古國也曾經反抗過,蒙古主席就在公共場合抽了史達林一個大嘴巴,結果後來被處死了。再後來喬巴山上位,全面倒向了蘇聯。
北洋政府倒臺之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代表著英美帝國主義的利益,而蒙古在歷史上確實是屬於中國版圖,如果堂而皇之地加入蘇聯,恐怕會加劇遠東的矛盾,引起和英美的衝突。因此蒙古還是不能直接加入蘇聯。
二戰爆發之後,蘇聯通過對日本偽滿洲國的承認,換取了日本對其控制蒙古的承認,以此來維護其在遠東的利益。事實上蘇聯對外蒙的控制持續到了二戰之後,就算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蘇聯還在蒙古國駐兵八萬,駐留了十五萬蘇聯人,這些人口佔當時蒙古總人口的8%。
蘇聯雖然國土廣袤,但是他們的經營重心始終是在歐洲,對於遠東來說,終究是需要和資本主義世界有一個緩衝。更何況他們已經實際控制了蒙古,不將蒙古併入領土並不會實際損害他們的利益。甚至蘇聯還主動將外蒙古送入聯合國之中,從此外蒙古在明面上作為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存在幾乎不可動搖。
蘇聯解體之後,蘇軍從蒙古撤離。蒙古立刻投入了美國的懷抱,抱上了美國的大腿。此後雖然俄羅斯依舊強大,但也仍舊是西方國家的「眾矢之的」,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蒙古國雖然在很多方面依舊要依賴於俄羅斯,但是始終在政治上與其劃清界限。再加上中國解放後迅速地發展壯大,蒙古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加微妙,加入俄羅斯也就無從談起了。
(全文完)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