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魚成災?雲南水庫現大量兇猛肉食魚,像是軍魚

2020-12-22 笑哈漿糊

我國江河中淡水魚野生魚種類總共有400多種,本土特有魚類200多種,除去已經滅絕的珍奇魚類,軍魚可以說是現存淡水魚中最神秘瑰麗的魚種之一。

軍魚到底有何神奇?

一方面是其體型優美矯健,且肉質脆嫩鮮美令吃客們折腰,另一方面是其兇猛無比的性情(軍魚掠食時常常水花四濺,聲光影像驚人),更是令許多釣魚愛好者「魂牽夢繞」,將其封為「淡水之王」。

軍魚

可惜的是,因為,如今在我國的自然江河裡,已經很難看到軍魚的身影了。

然而近日,有雲南網友稱,當地一處水庫中,一種兇猛的掠食魚數量極多,幾成「災害」,有人稱這種「成災」的掠食魚正是別處罕見的淡水之王——軍魚!

「大的有十多斤,力氣都大的很,開始準備的線組(魚)一發力就斷了,太猛了」

來自保山的釣魚愛好者「周先生」興奮表示,他也是聽人說這裡有「軍魚」出沒,所以遠道而來「試試看」。

然而沒想到,一條功夫下來,他就在水庫中釣起十多條大大小小的「軍魚」,可見其數量之多!

這些雲南水庫中的掠食魚,是軍魚嗎?為何數量如此之多?

長江君乍一看到,也是大吃一驚,這些魚確實很像是傳說中的淡水之王軍魚,一個水庫裡如此之多,更是令人震驚。

但經過仔細對比,這些魚跟軍魚還是有差異,查閱資料之後發現,這些魚其實是藍吉羅,近年來在雲南各地都有出現。

藍吉羅是什麼魚?為何跟本土軍魚如此相像?

軍魚跟藍吉羅完都是鯉科䰾亞屬,軍魚學名叫光倒刺䰾,而藍吉羅學名異口新光唇,其實也是屬於䰾屬魚。

因此就不難理解它們為何體型如此接近,並且都是性情兇猛的掠食魚了——吉羅魚普遍體型更大,能長到十到幾十公斤,而軍魚極限體重在5-8公斤。

(吉羅和軍魚都是兇猛的掠食魚,且非常相像,但仔細觀看,它們還是有不小的差異,左為吉羅魚,右為軍魚)

我國竟然還有這種魚?為何許多人都沒聽說過?

吉羅魚有很多亞種,藍吉羅、紅吉羅、金吉羅等,我國特有紅吉羅和藍吉羅(也有人把它們叫結魚、中國結魚,跟吉羅的發音很像),只分布在雲南地區。

吉羅魚是瀾滄江裡的頂級掠食者之一,相信雲南的網友可能都有聽說過。

它們常年在激流中穿梭覓食,因此肉質筋彈且口感嫩滑鮮美,是上佳的魚鮮珍品,以前常用來招待「貴客」。

(吉羅魚外形優美遠勝一般的野生魚,且鱗片富含膠質,因此顯得較為「厚實」,其實它的鱗片完全沒有腥味,是可以食用的,甚至有人用蘸料涼拌生吃)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近代瀾滄江的迅速開發和過度捕撈,吉羅魚在我國境內種群數量已經岌岌可危,反而是鄰近越南境內擁有較大的野生吉羅魚種群(可惜從目前越南的生態趨勢來看,也在走我們的老路,吉羅魚種群存續堪憂...)。

既然野生吉羅魚種群堪憂,為何這處水庫裡還有這麼多的吉羅魚?

其實,長江君判斷,嚴格來說這些藍吉羅都屬於「外來物種」——很可能是從越南引進的。

如上所說,因為本土吉羅魚種群的衰竭,反而越南成了吉羅魚的主要產地,許多雲南的養殖場、魚塘,都會從越南引入新品種的吉羅魚苗……

而以吉羅魚兇猛的食性,在我國的這種人工水庫裡,可謂完全沒敵手,自然會大量繁殖、瘋狂生長了,只是不知道這是水庫養殖方故意投放養殖,還是意外入侵的「害魚」...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

相關焦點

  • 軍魚?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軍魚(即光倒刺䰾),是我國淡水裡最為稀少的魚種之一,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曾經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的。但因為軍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如今一般的江河裡,已幾乎見不到軍魚了......然而近日,湖南株洲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湘江四橋(又稱天元大橋)釣魚時,遭遇一群「瘋狂的軍魚群」,一次釣獲多條軍魚!(這些魚力氣極大,喜歡吃蚯蚓,據釣魚人稱,「力氣是同等體型鯉魚的兩三倍」)湘江裡還有這麼多軍魚?
  • 釣友常把它誤認為草魚,其實它是軍魚,老釣友教你三招野釣軍魚!
    釣魚是一門學問,釣魚人不僅要了解天氣,地理水域魚情,還要了解各種魚類的生活習性。一個經驗豐富的釣魚人總在嘗試學習新的釣法,挑戰沒有釣過的魚種,最近有釣友發來一張釣獲圖,圖上的魚類身體像草魚,魚嘴有點像鯝魚,腹鰭顏色有點灰白,釣友不知道是什麼魚?
  • 越南「怪魚」入侵雲南水庫,只因味道太香了,一條40斤都釣不夠
    近日,有網友稱,在雲南一處水庫中,一種掠食魚數量極多,幾乎成災。後經查證,發現這可能從越南引進的吉羅魚。那麼這種怪魚會對雲南水庫環境構成一定的威脅嗎?藍吉羅學名異口新光唇,屬於䰾屬魚,能長到十到幾十公斤。它們常年在激流中穿梭覓食,因此肉質筋彈口感嫩滑鮮美令吃客們折腰。它兇猛的性情也是許多垂釣者很喜歡釣的一種魚。
  • 軍魚最大只有十幾斤,卻被稱為淡水之王,軍魚到底有何魅力?
    (同動輒幾十上百斤的鱤魚相比,軍魚體型只能算一般) 軍魚是力量與優雅的完美結合 其實,軍魚「淡水之王」 如今已淪落成「山林之王」 軍魚雖然威猛,然而,在當前的江河生態背景下,嚴格意義上來說,軍魚已經成了「退化」成山林之王——它們的分布範圍一步步收縮,大部分軍魚種群已從各地江河裡消失,「退守」各種深山溪流、山澗裡.... 這是因為大部分江河水面因為人類活動過劇,已不適合軍魚生存。
  • 那些路亞軍魚的小技巧
    軍魚,學名即光倒刺䰾(Spinibarbus hollandi),地方俗名青棍、黃娟魚、軍魚、磚魚,坑堅、光眼魚、粗鱗魚等等。體稍呈圓筒形。吻較圓鈍,須2對。鱗大,側線鱗20~26。軍魚擁有十足的力量,死亡翻滾也令路亞人新潮澎湃,分布不算廣,不過也算是國內主流的目標魚種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路亞軍魚該注意的事項。一、作釣時間的選擇作為一種喜陽的目標魚,想要捕獲軍魚,最好選擇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在光照充足的時候,會比較活躍,咬哈哈哈哈也十分兇猛。
  • 廣西一水庫現大量雷龍魚,有人稱5千一條,可惜很難釣起
    廣西男子水庫釣魚,發現大量「怪魚」「端午節的時候去釣的,水庫裡這個魚很多,但是很難釣,就釣起來一條」廣西釣魚人「小劉」爆料說,他開始以為這是條小黑魚,可是拿回家仔細看後卻發現「不對勁」——這條魚的鱗片竟是彩色的!這條「黑魚」的背鰭黑尾鰭,以及部分鱗片,確實顯現罕見的紅綠色,看起來頗為「豔麗」。
  • 軍魚體型並不驚人,為何被釣魚人稱為淡水之王?
    我國淡水資源豐富,相對應的江河野生魚種類也居世界前列,僅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就有數百種野生魚,其中體型可長到上百斤的「巨物」無數。然而,其中一種體型並不算是多麼龐大的「軍魚」,卻被許多人稱為「淡水魚之王」。——軍魚看起來極像是草魚。
  • 民間叫它「大頭魚」,兇猛無比生存能力強,已入侵大量河流
    然而在淡水魚中,也不乏兇猛的肉食魚類,比如烏魚,烏魚本身就很兇猛,但它的肉質非常鮮美,因而是水產市場的搶手貨。 不過,有一種長相酷似烏魚的魚類,近年來開始在一些地區擴散,民間一般把它叫「大頭魚」,這種魚類比烏魚還要兇猛,在野外會大量吞噬其他的小雜魚,影響生態平衡。
  • 很多釣魚人認錯了,長得和草魚非常像,這種魚被稱為水中精靈!
    其中有一種常生活在溪流中,生性兇猛,力道強大,攻擊性強,常常追逐小魚小蝦,長得像草魚卻不是草魚的魚,這種魚他叫作"軍魚」。釣友們你們釣到過這種魚嗎?軍魚是什麼魚?軍魚,學名中華倒刺䰾,有資料稱其為光倒刺䰾,也有人稱作洋筒根、洋草魚,它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各大湖泊、河流,對水質要求非常的高,受過汙染的水域很難見到其蹤影,淡水魚珍品軍魚,刺䰾體側鱗片基部各有一黑斑,其背鰭的外緣有黑邊,很多人乍一看覺得是草魚,有的地方亦稱它為黑背倒刺䰾,一般在山澗水庫、清澈溪流深潭之中可以發現它的蹤影。
  • 人稱「銅頭魚」,性格兇猛長得快,以前水庫常見,如今千元一條
    我國南方不僅水資源豐富,魚資源也十分豐富,除了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四大家魚以外,還有很多魚類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卻沒見過。比如今天所說的主角,這種魚類生長的十分迅速,性格卻很兇猛,在以前這種魚在水庫和江河中很常見,但是現在卻很罕見,一條能賣到上千魚,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 為了軍魚,不斷尋找新的嘗試,今天終於如願
    微物路亞在繼續,溪流在繼續,尋找水中的精靈在繼續,我的釣組也在不斷的嘗試和尋找新的改變,目的是更好的釣到水中精靈軍魚。網上看到別人用亮片,小米諾,小波爬中過軍魚,我用我的釣組也中過幾條軍魚,但都很小,曾經遇到過一條大的軍魚,鉤門拉直而跑魚,讓我一直耿耿於懷,一定要尋求改變和突破,後雙鉤要大要硬,製作出加強版釣組,好好搞搞軍魚。
  • 世界十大最兇猛的觀賞魚
    1、鱷雀鱔鱷雀鱔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最古老的一種觀賞魚,存在有大概一億年左右的時間。作為肉食魚類,鱷雀鱔的吻部寬闊而粗壯,內中生滿了利齒,就像真正的鱷魚一樣,能以飛彈一樣的身體迅猛出現在獵物身後,一口收關。
  • 雲南發現暴魚化石 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在雲南羅平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命名為雲南暴魚。雲南暴魚的發現和研究更新了人們對羅平生物群的食物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認識。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
  • 這種農村水溝裡的「發財魚」,其實是兇猛的外來物種
    然而長江君發現,近兩年來一種「外形醜陋」的大嘴怪魚,正在成為農村河裡「明星魚」——甚至有老鄉稱其「發財魚」..... 因此,如果不考慮人為捕撈,這種魚可能會像羅非魚在廣西、廣東的的入侵軌跡一樣,種群迅速爆發以及泛濫起來.......
  • 經濟魚當觀賞魚養,小丑武士的生活太舒服
    小丑武士,官方名是蟾胡鯰,也有人叫它奶牛鯰,它的老家在泰國,屬於吃相兇猛的魚。野生蟾胡鯰大多並不好看,只能用來吃。少數有觀賞價值的,慢慢成了現在的小丑武士。雖然這種魚的名字看起來不像是正經人起的,但從兇猛程度來看,倒有些武士的意味。
  • 水族忌肉食魚風俗淺析
    水族在此階段也應如此 , 否則何至於其後人在傳說中認為過去祖先吃魚吃菜一樣普遍 , 並以為素菜由於這種自然條件 , 水族先民長期與魚蝦打交道 , 久而久之積習成俗。因而今天水族許多習俗均與魚有關 , 尤其「 開控」 此為水語 , 漢意為喪葬祭祀時更是如此。
  • 俗稱水老虎,淡水養殖的害魚,能吃掉水中所有魚,一條能賣上千元
    像以前幾十斤重的大草魚,上百斤的大青魚,還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這些都是非常罕見的生物了。今天筆者也給大家來介紹一種「魚王」,是很多釣魚人做夢都想要釣到的「龐然大物」。它俗稱「水老虎」,是淡水養殖的害魚之首,生長快、個頭大,還兇猛異常,能吃掉水中所有的魚,如今一條更是能賣到上千元。相信部分的釣魚愛好者已經,它就是在市場上難見蹤跡的鱤魚。
  • 雷龍魚?湘江水溝釣到一條奇怪的深綠色魚,懷疑是兇猛的外來物種
    近日,在湖南湘江發現一種「墨綠怪魚」。非常兇猛。有人懷疑是人為釋放的。老家在湘江放了「地鉤」,沒想到釣到了後所未見的「怪魚」昨晚,這位湘潭老鄉去湘江釣了一些鯰魚和黑魚。沒想到,他釣到了這條奇怪的魚。這條魚是深綠色的,看起來像一條普通的黑魚,但仔細看它就完全不同了。多年來釣魚的同鄉都認不出是什麼魚--地鉤是由鉤和粗線組成的一種「釣魚群」。魚鉤上掛著蚯蚓、竹竿等魚餌。鉤子的一端沉入河裡,另一端用粗線固定在岸邊。這是農村一種古老的「捕魚方法」。主要針對龜、龜、鯰魚等肉魚。
  • 秦淮河現扁嘴怪魚雀鱔 習性兇猛有毒不能吃(圖)
    快報訊 (記者 李宇龍) 近日,一位市民在秦淮河捕到一條奇怪的扁嘴魚,魚的嘴長得像鴨子,嘴巴裡還有牙齒,身上長著鱗片。這位市民想打聽一下這是什麼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將照片提供給花鳥市場一名從事水族館經營的老闆,老闆說,這種魚叫雀鱔,習性兇猛。「這種魚市場上有賣,價格也不算貴,不過這魚不能吃。」  水族館老闆介紹,雀鱔魚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魚卵有劇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鱔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是大型肉食性兇猛魚類,會攻擊遇見的所有其他魚類。雀鱔和「食人鯧」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也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
  • 被老鄉稱為「發財魚」的筍殼魚,其實是種生態隱患?
    然而長江君發現,近兩年來一種「外形醜陋」的大嘴怪魚,正在成為農村河裡「明星魚」——甚至有老鄉稱其「發財魚」……所謂「發財魚」原是外來物種其實,這種所謂的「發財魚」,就是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筍殼魚」,學名沙塘鱧,是一種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