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放生是造成我國許多外來物種泛濫的主要原因。
近日,在湖南湘江發現一種「墨綠怪魚」。非常兇猛。有人懷疑是人為釋放的。
老家在湘江放了「地鉤」,沒想到釣到了後所未見的「怪魚」
昨晚,這位湘潭老鄉去湘江釣了一些鯰魚和黑魚。沒想到,他釣到了這條奇怪的魚。這條魚是深綠色的,看起來像一條普通的黑魚,但仔細看它就完全不同了。多年來釣魚的同鄉都認不出是什麼魚
--地鉤是由鉤和粗線組成的一種「釣魚群」。魚鉤上掛著蚯蚓、竹竿等魚餌。鉤子的一端沉入河裡,另一端用粗線固定在岸邊。這是農村一種古老的「捕魚方法」。主要針對龜、龜、鯰魚等肉魚。
這到底是條什麼魚?
從它的形狀來看,這種魚有點像中國常見的黑魚。然而,它的深綠色鱗片和「細長」的體形表明它不是黑魚。
不過,它應該是一種食肉魚類,它的習性和黑魚一樣「兇猛」——幾乎把村民用來做誘餌的豬肝都吞下去了
本土黑魚——體色以烏黑為主,且魚身更「粗壯」
顯然,這條「墨綠色怪魚」不是湘江水系的本地魚類,而是人們放生的「外來魚類」,有人稱之為「雷龍」或「南方蛇頭」。因其體色豔麗,被作為觀賞魚引入水產養殖。
雖然是觀賞魚,但生長迅速,性兇猛。它會攻擊魚缸裡的其他魚。很可能它的主人不想繼續養它,而是把它放進了湘江
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然而,這種魚類如此兇猛,是否有可能對湘江生態造成危害,形成生態入侵?
但理論上,任何外來物種都有可能造成生態破壞,必須達到種群規模(如珠江羅非魚)。從現在起,湘江這類魚的數量不多。希望村民抓到的「雷龍」是唯一一個
我們會繼續關注這個「外來物種」。網友們,你在湘江釣魚時遇到過這種魚嗎?歡迎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