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08: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宋彬彬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 徐瀟卓 桐鄉市傳媒中心
「豐子愷星」命名獲得批准。由國家天文臺提出將小行星1998VV35命名為「豐子愷星」的申請,於6月3日獲得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該星於1998年11月9日由國家天文臺發現,這天恰是豐子愷先生100華誕。該星國際編號後四位9811正與豐子愷先生出生的年、月(1898年11月)完全相符。
豐子愷(1898-1975)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散文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他獨特的漫畫和散文風格很受歡迎。
附豐子愷先生1927年作散文(節選):
秋的星座及其傳說
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
——《創世記》第十五章第五節
無數的星在我頭上閃耀,已經——照我今年三十歲算來——一萬夜了。我在這世間不知忙了些甚麼事,三十年來竟一向不曾注意他們,不曾訪問他們中的任何一位,請教他的尊姓大名。
想起來大概是因為我的兩眼被生成平視,我的頭被生成便於俯下,就只看見低小的匐行的人類,獸類,只關心於人類,獸類的事。一向望下,沒有自己抬起頭來向上看的力量。
Carlyle曾經說:
「對於頭上的星一半都沒有認識的我,人們為甚麼不教我,使我親近它們呢?」
原來也有與我同感的人;然而我決不敢自比於Carlyle,因為我連一顆星都沒有認識。
今年七夕前幾天,有一晚我同了我的八歲的小孩子阿寶,躺在門前空地上的藤椅上乘涼,兩人對繁星的天空仰臥著,阿寶忽然對我發問:
「爸爸!星是甚麼?」
我想了一想,回答她說:
「星是同我們的地球一樣的一種大球,很高地掛在天上,所以看來很小。」
「地球是甚麼?」
「就是我們住著的地,因為很大很大,我們看來好像是平地,其實是一個大球。」
「那麼一顆星比我們的房子,比這空地還大?」
「呃!比江灣,比上海,比甚麼都大。」她默默了。我的解答,對她也許是隔靴搔癢,然而她的問,把我的頭抬起來向上看了!我欽佩這孩子的明淨的眼,奇大的問。
從此以後,我開始想探索天上的星的名目與位置。我買了幾冊關於星的研究的書,每晚躺在藤椅上眺望,竭力想在生疏的星的地圖中找出一個線索來。
到了七夕的前一晚,我已經在天上認識了好幾個星座。向來視為雜亂無章的星空,現在已似一所慣遊的林園;向來對於星的出沒及其方向位置的轉變,毫不關心,現在似乎很惹眼了。我仿佛是初次見星,或者天上今年開始有星。這天上的文章,實在是人間無比的奇觀!儼然的星座,每夜按時就位,按時升降。閃閃的星光,分明稔熟似地在招呼我,或暗示我一種意思。最是琴座的織女星,與鷲座的牽牛星,聯想明天的七夕的傳說而眺望時,似乎其閃光的躍動中,分明在把一年的離恨別苦向人間訴說,又似乎各靠近銀河的岸邊,在心焦地等待著明晚的歡會。
然而我從來不曾研究天文學,從來不曾訪問過星座,現在的肉眼所認識的,實在不過天空的大體的構圖。我懊悔向來對於天空不加注意,長久放棄了這天界的享樂!拉斯京〔拉斯金〕(Ruskin)說:
對於天空,普通極少有人注意,是一件奇事。假如我們被置於無論甚樣的地方,隔絕其他一切有興味有美感的事,這一件事(鑑賞天空的美感一事)仍是留給我們享受。地球上最高貴的景象,不許專讓極少數的人觀照。地上的美感,人們慣於接觸之後往往反要毀損其美,或者對於其美生鈍感;至於太空,那是普遍於萬人的了。這不絕地使人心高揚,安慰人心,又有使人的心從塵汙中淨化的機能。
——《近代畫家》第一卷第二部第三節
試屏棄習見,抬起「淨眼」來看看這秋夜的天空,這是何等神奇的現象!何等明顯的神的啟示!「人生是甚麼?」「宇宙是甚麼?」這等千古的大謎,那閃爍的星光默默地向我們解答。
人對於慣常接觸的事物,容易發生鈍感。誠如Emerson所說:「倘然星是千年中只出現一夜的,人們對於其所表現的『神都』的圖的記憶,將何等信仰,憧憬,又代代傳之於後世!」
從前我對於「星」的一字,向來看作「龍」,「鳳」一類的東西。例如我愛「臥看牽牛織女星」,「牽牛織女遙相望」之句,其實我只喜其「牽牛織女」的幾個字眼,卻不曉得,又不想探索牽牛織女是位在哪裡的兩個星,等到偶然仰望星的天空的時候,又似乎這與讀「牽牛織女遙相望」是各不相干的兩件事,並不發生想探索的心。我曾經以「臥看牽牛織女星」為題而畫一幅小畫,畫中一個女子臥在榻上,對著開著的一扇窗,窗外畫出一彎月亮,和歷亂的幾點星。這就是我以前對於星完全輕視的確證。因為七夕一晚的牽牛織女的位置,幾乎在於天頂,決計不會傍著新月。這畫現在還載在我的畫集中,曾經惹起人的批評,有的評不應該點燭,有的評燭太長,可是沒有人評到這詩句的主題的星的錯誤。(其實畫中人在窗中所見,與看畫人在窗中所見的天的部分,原是可以不同的。故不評也可以說是不錯。)
但是我現在曉得,像上述的我的讀詩,沒有明白詩中所描寫的對象,這鑑賞是空洞而很不完全的。例如但尼孫〔丁尼生〕(Tennyson)的名詩。
Hany a night I saw the Pleiades,rising through the mellow shade G1itter like a swarm of fire-fliestangled in a silver braid.
Locksley Hall-Tennyson
(大意)有好幾晚,我看見從柔軟的陰影裡上來的昴星,閃耀在銀紐結成的螢的一團中。
如果像我地不認識這詩中所描寫的Pleiades星座,一定不能較完全地鑑賞但尼孫這段詩的趣味。我現在方曉得這Pleiades是全天中最著名的星座。即中國十八宿之昴宿。晴爽之夜可見有九個星,但有時只見六個。故又名六連星。自今再過兩個月,晚秋的夜裡,他就將在東方的地平線上表現其麗姿。據說這是光彩極美麗的星團。我雖沒有見過,但他的麗姿早已印在我的想像中,我正在翹盼晚秋的來到。這星座又有很有趣的傳說:在西洋以此星座擬希臘神話中的Atlas〔阿特拉斯〕。Atlas同一個水神(Nymph〔寧芙〕)結婚,生出七個絕美麗的女兒來。有一天,七個女兒到田野裡遊玩,被男子Orion看見,他想要捉住她們,周彼德〔朱庇特〕就命她們變作七個鳩,飛向天上去。故現在的九個星,據說七個是女兒,旁邊兩個是她們的父母,Atlas夫妻,在看守他們的女兒們。聯想了這段神話而眺望,我想一定更為有趣。且對於但尼孫的詩的描寫,也一定更容易領悟了。
只要有星,
就有朋友。
再會,地球!
再會!
黑土的自由,
我已不要;
在北天的空中,
我飛翔著。
只要有星,
就可不要地球。
今夜一晚,
我要睡在星裡。
——賀川豐彥
【浙江新聞+】
豐子愷,是我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文藝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也是從桐鄉走出去的一位漫畫大師。
他不僅是現代漫畫的鼻祖,而且在文學、音樂、書法、教育、翻譯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成績斐然,是難得的全才。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豐子愷就以他那別具一格、反映現實、充滿幽默、富有哲理的漫畫享譽國內外。他的漫畫寥寥幾筆,卻包羅著人生滋味和人間冷暖,詮釋了現代文人的家國情懷,給人生活的希望和情趣。
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觀其漫畫,如沐春風,觀其言語,如飲甘泉。
在桐鄉這方土地上,「豐子愷」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打開塵封的舊畫,翻看泛黃的《緣緣堂隨筆》,豐子愷的喃喃情語猶在耳畔,有關家鄉、有關親人、有關他所愛著的世界。
而桐鄉,也早已與豐子愷互為印記,刻寫著才情漫天、平淡悠長的江南文脈韻味。
緣緣堂
1998年,豐子愷故居「緣緣堂」旁邊興建了全國第一座專業漫畫館——豐子愷漫畫館;
鳳鳴小學學生創作漫畫
2000年,鳳鳴小學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豐子愷漫畫學校,充分挖掘豐子愷的人文精神;
2001年,創辦全國第一本縣級市主辦的漫畫刊物《緣緣漫畫》;
「子愷杯」第十二屆中國漫畫大展暨桐鄉市第五屆豐子愷漫畫藝術節
2002年開始,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和桐鄉市人民政府合作,聯合舉辦「子愷杯」中國漫畫大展,這是目前全國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漫畫展覽活動;
「子愷畫院」
2014年,「子愷畫院」作為桐鄉市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落成,成為全國目前唯一的漫畫藝術專業機構;
首屆全球豐子愷散文獎頒獎典禮
2015年,由桐鄉市人民政府和《美文》雜誌社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豐子愷散文獎頒獎典禮在桐鄉舉行;
市民觀賞《我自愛桐鄉—豐子愷藝術省親展》
2018年,《我自愛桐鄉—豐子愷藝術省親展》擇於豐子愷誕辰日在桐鄉市博物館開幕。
2019年9月14日,豐子愷藝術中心意向籤約暨《豐子愷畫文集》捐贈儀式在桐鄉市博物館舉行……
甚至,行走在桐鄉的大街小巷,子愷漫畫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創產品頻頻亮相各類文創展……
「子愷文化」的基因,早已浸潤、滋養了「風雅桐鄉」肌理,「豐子愷」也成為了桐鄉的一張大熱IP。
更為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作品還頻頻被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引用。
就在不久前,新華社客戶端推送了浙江省文明辦和桐鄉市文明辦創意策劃的抗疫文明好習慣之豐子愷漫畫系列公益廣告。
最後,
讓我們再次觀其畫,
感受豐子愷的畫中人生……
豐子愷先生那平凡、樸素卻又深邃、真摯的大愛,早已深深鐫刻在每個桐鄉人的心中,正如夜空中的那顆「豐子愷星」,將照亮一代又一代的桐鄉人。
15923525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