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
蒙牛入股妙可藍多或生變。12月11日晚間,妙可藍多再發公告稱,鑑於公司上述重大事項籌劃涉及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調整及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表決權放棄事項,方案較為複雜。截至目前,交易雙方尚有部分條款未達成一致。雙方承諾,將於 2020 年 12 月 13 日(周日)前完成上述重大事項籌劃,或決定終止上述重大事項籌劃。公司股票自2020年12月14日上午開市起復牌。
此前在12月9日晚,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股份認購協議》,收購人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此外,收購人還擬通過協議轉讓等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公開資料顯示,妙可藍多前身先後經歷大成股份、華聯礦業、廣澤股份三個階段,目前主營業務系以奶酪為核心的乳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妙可藍多實控人柴琇由地產起家,靠著頻繁的資本運作建立起了家族的"資本帝國",並且其家族在切入二級市場後與名噪一時的先鋒系多有來往。柴琇女兒崔薪瞳還曾以61億身價成為2018年界面新聞發布的中國女富豪榜單中最年輕的女富豪。
然而,隨著先鋒系創始人張振新突然逝世以及旗下以網貸為首業務的爆雷,目前的先鋒系資本帝國已近崩塌。與此同時,柴琇家族也陷入了財務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妙可藍多子公司曾發布蒙牛的定增方案,然而在股價漲幅翻番,股東違規套現後,8月妙可藍多卻宣布方案終止,一時引發業內熱議。
有媒體統計稱,自蒙牛入股以來,妙可藍多高管已連續九次減持,累計減持額度達到6.41億元。
農藥、鐵礦石市場連續失意,柴琇接盤
妙可藍多的前身可謂命途多舛。
1988年,山東大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大成股份登陸上交所,彼時公司主營業務為敵敵畏、氧化樂果等化學農藥以及氯鹼等。公司營收雖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但淨利潤卻持續萎靡。1998年時,公司淨利潤就曾達到3173.77萬元,此後發展至2011年都再未超越此數值。
2012年,大成股份置出全部化學農藥資產和負債,同時置入華聯礦業100%股權,全面轉為以鐵礦石採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換身當年,華聯礦業營收達13.37億元,淨利潤2.3億元,業績達到歷史巔峰。
好景不長,連續三年業績實現負增長後,華聯礦業再一次醞釀重組。而這次接盤的,則是叱吒資本市場多年的柴琇。
柴琇來自吉林延邊,據其自述,僅僅在其下海經商三年後,她便投資9800萬元開發了白城新世紀廣場。媒體報導稱,該項目是當年吉林白城市區最大的招商引資建設項目。
另據天眼查,柴琇的丈夫崔民東曾擔任於1998年成立的白城市富都娛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有報導稱,富都娛樂城是當地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總投資1430萬元。
2001年,柴琇拿出5000萬元成立吉林省廣澤乳業有限公司,不久之後,廣澤乳業就在吉林當地建立起知名度。2006年,廣澤乳業的產量已佔到吉林省當地乳品企業總和的90%以上。
2008年,廣澤乳業開始布局奶酪產業,公司聲稱與"世界上最大的特色奶酪生產企業法國保健然集團和美國索萊泊集團合資",籤訂了奶酪生產合作協議。
5年後,柴琇家族離開了起家的東北,南下香港入主了旗下首家上市公司。
據媒體報導,2013年4月,柴琇與崔民東通過旗下美成集團有限公司斥資2.44億元買入港股上市公司潤迅通信55.13%的股份。此後潤迅通信曾更名為"廣澤地產",2016年才換作現在的"廣澤國際發展"。隨後,柴琇將廣澤國際發展全部股份轉讓給了時年28歲的女兒崔薪瞳。
2015年,柴琇如法炮製,先是從三家公司處受讓了華聯礦業18.03%股份,藉此成為公司大股東,並取得公司實控權。隨後又通過華聯礦業全資收購了吉林省廣澤乳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澤乳業投資")和吉林省乳業集團(下稱"吉乳集團")。
2016年4月,華聯礦業修改重組預案,擬以資產置換方式置出採礦業全部股權,置入廣澤乳業、吉乳集團100%股權。後面對上交所的問詢函,華聯礦業回復稱,"採鐵礦石業務大幅虧損,奶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為避免退市風險,公司調整了資產重組方式和發展戰略。" 同年,"華聯礦業"正式更名為"廣澤股份"。
在重組期間,華聯礦業還出資8600萬元全資收購了妙可藍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廣澤股份即更名為妙可藍多。
柴琇家族攀上先鋒系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自入主二級市場後,柴琇家族就與先鋒系多有往來,女兒崔薪瞳則直接參與合作。
先鋒系由張振新一手創立。2003年,張振新成立了聯合創業擔保集團(現名"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自此開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張振新逐步獲得租賃、小貸、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經紀、第三方支付、貨幣兌換、金交所等多種金融牌照,同時還積極向P2P網貸、現金貸、區塊鏈等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布局,打造了獨樹一幟的資本派系"先鋒系"。
崔薪瞳則出生於1990年,2013年畢業於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崔薪瞳主要在廣澤投資控股任總裁助理一職;2016年9月開始擔任廣澤國際發展的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之後在2017年底成為廣澤國際發展董事會主席。
早在美成集團控股前,潤迅通信的股東中就曾出現丁鵬雲和任德章的身影,兩人以交好出名,曾聯手投資深圳足球。任德章一度被媒體稱為"香港股神",於2014年因收購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而名聲大噪。
2013年10月,張振新與妻子曾入股丁鵬雲持有的中國信貸,這是一支丁雲鵬於2010年以全配股形式發售的股票,並未通過公開發售。後經過2014年的一番操作,張振新分別將先鋒集團旗下的金融及小貸等資產裝入中國信貸,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超22%。
美成集團控股之際,丁鵬雲與任德章先後退出了潤迅通信股東的行列。不過據同花順iFind,2017年任德章又悄然入股了廣澤國際發展。2019-2020年財年年報顯示,任德章目前仍持有廣澤國際發展9.23%的股份。
2017年1月,崔薪瞳與中國信貸以及弘達金融組成財團,向平安證券集團控股發起股權收購。而這三家上市公司,均屬於先鋒系資產。
公告顯示,收購要約人為崔薪瞳、弘達金融及中國信貸旗下全資子公司組成的長青(香港)有限公司,以總代價6.64億港元收購平安證券集團控股33.94%的股權。崔薪瞳持有長青香港49%的股權,中國信貸科技持有37%,弘達金融則持有14%。
圖截自平安證券集團控股公告
該公告還提到,美成集團有限公司為一家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的公司,由崔薪瞳全資擁有。
此外,崔薪瞳此前通過美成集團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九臺農商銀行,其另一個股東,現持股4.34%的長春市華美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吉林九盈投資的子公司。而吉林九盈的另一家子公司北京鳳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13年做工商變更前,董事長為張振新。
同樣於2017年,廣澤國際發展的業績達到歷史高點。公司營收12.26億元,同比增長96.26%,歸母淨利扭虧為盈,達到7079.30萬元,同比增長159.94%。
2018年初媒體發布的中國女富豪榜單中,崔薪瞳以61億的身價上榜,成為榜單中最年輕的女富豪。
此後,危機便逐漸浮現。
先鋒系爆雷,柴琇家族財務危機
2018年5月開始,先鋒系在港股的三家上市公司中新控股、弘達金融控股和平安證券集團控股股價均出現了持續下跌。
2019年7月3日,先鋒系網貸平臺網信普惠發布平臺存管銀行系統升級公告,稱平臺存管銀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將進行系統升級,升級期間網貸帳戶提現暫停、網貸帳戶大額充值暫停,由此開啟了暴雷序幕。
據網信普惠平臺公布數據,截至2019年5月31日,平臺借貸餘額為59.02億元,借貸餘額筆數13.37萬筆,當前出借人數量15.09萬人。
網信理財發生兌付問題半個月後,張振新發聲稱,在先鋒集團成立以來走過的第16個夏天,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隨後在當年10月4日,先鋒支付停止營運。一天後,網信官微發布訃告,稱張振新已於9月在英國去世。
時至今日,"先鋒系"旗下網信證券、先鋒基金、開店寶科技集團等多起債務糾紛正在被司法判決、面臨處置。網貸平臺網信普惠正在艱難兌付,而先鋒支付則因網信挪用其14.95億元"備付金"面臨牌照被吊銷的風險,其母公司中新控股已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12月2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股份還被拍賣給了深商高科實業與國民運力科技集團。
在此期間,柴琇家族的日子也不好過。
2018年9月,廣澤股份發布資產重組公告稱,擬受讓長春市聯鑫投資諮詢有限公司100%股權。資料顯示,長春聯鑫下屬實際經營主體為澳大利亞乳製品公司。
我國國內原料奶緊缺、成本較高,國內牛奶成本相比澳洲幾乎翻倍,奶酪更是如此。國外原制奶酪商家又因運費、關稅等因素售價高企。在此背景下,妙可藍多引入一家海外原制奶酪企業為自身提供原料支持本是利好消息。
然而,一年後這筆收購最終流產。上交所在對其的問詢函中,曾質疑妙可藍多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和披露增持計劃而進行不當市值管理,以緩解大股東股份質押風險。
此外,廣澤股份還曾在2018年底試圖以1.5億元轉讓其所持灃民乾始的有限合夥份額。數據顯示,灃民乾始2017年虧損1092.55萬元,2018年前10月虧損370.13萬元。對此上交所質疑廣澤股份存在通過資產處置操縱利潤避免年度淨利潤虧損的交易動機。
2019年3月,柴琇聯合白麗君安排妙可藍多全資子公司吉林科技向關聯方及第三方合計劃轉資金2.395億元,用於償還銀行借款。而關聯方及第三方企業分別是崔民東、柴琇女兒崔薪瞳控股的企業,後這一資金拆借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柴琇也因此被上交所予以通報批評。
2019年9月,崔薪瞳將其持有的廣澤國際發展進行質押融資時,因未及時繳納保證金被券商經紀強制出售;同時,崔薪瞳之父崔民東因一筆合夥份額轉讓糾紛被訴至公堂,導致柴琇所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2019年年底,先鋒系關聯公司亞聯發展起訴廣澤投資及崔薪瞳,起訴原因為後者未及時償還一筆本息7000多萬港元的金融借款。
2020-2021財年年中報顯示,廣澤國際發展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虧損為6.0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0.25%,已資不抵債。而公司的股價也僅為0.49港元/股,市值29.76億港元。
嘗試與蒙牛聯姻,高管大手筆套現離場
危難之際,傳出了蒙牛嘗試與妙可藍多聯姻的消息。
2020年1月6日,妙可藍多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吉林省廣澤乳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吉林科技")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蒙牛作為戰投方,蒙牛擬以4.58億元認購吉林科技42.88%股權,同時以14元/股的價格受讓妙可藍多價值2.87億元的股份,佔其總股本的5%。
3月25日,妙可藍多發布預案稱,蒙牛和柴琇實控的東秀實業分別以3.15億元和5.75億元認購妙可藍多5870.71萬股股票。此時,妙可藍多股價已來到15.16元/股。
自成為"蒙牛概念"後,妙可藍多股價便一路上行,至8月7日達46.19元/股,最高時觸及49.70元/股,漲幅較1月3日引入蒙牛作為戰投方之前達超220%。
與此同時,妙可藍多迎來"減持潮"。8月21日公司發布的致歉公告顯示,股東劉木棟和王永香分別於5月18日至8月19日、7月21日至8月4日期間減持902.26萬股和334.45萬股,分別佔總股本的2.20%和0.82%。
據悉,兩人在蒙牛入股前,皆是妙可藍多持股5%以上股東,在轉讓股份後的6個月內仍需遵守提前15個交易日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且3個月內通過上交所競價減持股份比例不得超公司股份總數1%的規定。"此次減持並非主觀故意違規,主要系相關人員對減持相關規定認知解讀不充分",妙可藍多解釋道。
不僅如此,有媒體統計稱,自蒙牛入股以來,妙可藍多高管已連續九次減持,累計減持額度達到6.41億元。
股東違規減持消息傳出兩天後,8月23日,妙可藍多宣布終止此前與蒙牛籤訂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次日,公司股票開盤不久即遭遇跌停。
對此,妙可藍多的解釋為"因市場環境等相關情況發生變化,系綜合考慮最新監管要求、資本市場環境並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作出的調整。"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雖然妙可藍多的業績增長快速、股價暴漲2倍多,但公司內部管理較為混亂,這是蒙牛集團終止認購的重要原因之一。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認為,蒙牛仍然保留了未來股權上翻權利,後續操作的可能性很大。
12月7日,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可能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連續三天的停牌過後,公司確認了蒙牛再次認購的消息。停牌前,公司股價為39.17元/股。
如今交易再生變故,若不委身蒙牛,柴琇家族將如何緩解危機?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註: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