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持當時的聊天氣氛,文字按照當時的原始風貌記錄,不做規範化處理。請理解!得意忘形是也。
……
Linninini_:
個人覺得老莎是信君主制度的,至少從他對於行星的一系列描寫中就可以看出,他有著很強的秩序觀念
Linninini_:
「諸天的星辰,在運行的時候,誰都恪守著自身的等級和地位,遵循著各自的不變的軌道,依照著一定的範圍、季候和方式,履行它們經常的職責」——《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Linninini_:
同時他也提出了,階級、秩序、社會王國的安定,這一切都要靠法律、紀律來維護。
「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梯,要是紀律發生動搖,啊!那時候事業的前途也就變成黯淡了。要是沒有紀律,社會上的秩序怎麼得以穩定?學校中的班次怎麼得以整齊?城市中的和平怎麼得以保持?各地間的貿易怎麼得以暢通?法律上所規定的與生俱來的特權,以及尊長、君王、統治者、勝利者所享有的特殊權利,怎麼得以確立不墜?」
Linninini_:
亨利四世中,王子可以同下層民眾廝混,福斯塔夫可以偷雞摸狗、逍遙法外,hotspur一派更是直接謀反,藐視皇權。社會為什麼失序?因為紀律和法度失去了公信力。
Phoebe:
@茜果斷拿出滷鴨脖子吃吃吃
Phoebe:
@霖終於等到討論的童鞋啦,今天開工繼續讀!
Phoebe:
[文件]
Phoebe:
大家好,今天我們讀第四幕。這一幕發生了一個非常骯髒的事情,和一個非常疑似骯髒的事情。哈利王子都沒出面,國王也仿佛打了個盹兒,仗好像不費一兵一卒就打贏了,大主教York敗了,Northumberland也敗了,感覺好神奇的樣子,難道帶兵打仗的人不是立了大功嗎?國王也很高興啊,然後他就病倒了,昏迷前很不解地問了一句:King. And wherefore should these good news make me sick? 為啥這麼好的消息讓我生病呢?
大家注意,生病不僅是國王真正的狀態,也是個隱喻,不僅國王自己在用這個隱喻,York也在用:他們都認為國家病了,需要被醫治。(問題:具體原話在哪裡?)同樣是叛變,莎士比亞把叛變的Northumberland搞臭,卻沒有搞臭York,還給了York一個講信義的被同情的受害者形象。亨利王的形象呢,第一部就是擔心篡位事件讓他變成罪人,上帝處處懲罰他,第二部就是生病,因為憂慮叛軍病重,又因為叛軍被打敗昏迷,好事病重,壞事也病重,那病的癥結在哪裡呢?如果說對叛軍的憂慮和對篡位的自責是心理作用,那麼為啥勝利也讓他生病(sick)呢?這次的病,特別有象徵意義,我們來看看之前1、2、3場發生了什麼。跟上部一樣,國王軍隊和叛軍軍隊相遇,然後談判。上部Percy的舅舅從中作梗,傳遞錯誤消息,引發了戰爭。這部國王這邊的招數一樣,讓叛軍提條件,答應所有要求,然後,精彩的事情發生了:
Westmoreland. Good tidings, my Lord Hastings! for the which I do arrest thee, traitor, of high treason, And you, lord archbishop, and you, Lord Mowbray, Of capital treason I attach you both.
[they are placed under guard
Mowbray. Is this proceeding just and honourable?
Westmoreland. Is your assembly so?
Archbishop. Will you thus break your faith ?
Prince John. I pawned thee none.
Westmoreland把York和可憐的從來沒有相信過國王的Mowbray以叛國罪逮捕了。Mowbray說,臥槽,你們要不要臉?這正義嗎值得尊重嗎?Westmoreland回答,你們的叛軍正義嗎?York也說,臥槽你們居然毀約嗎???國王的三兒子說,我沒給你承諾啊!
國王的三兒子,肯定比哈爾王子小,對不對。他是什麼形象呢?福斯塔夫雖然沒跟他打過什麼交道,卻對他的性格了如指掌:
Good faith, this same young sober-blooded boy doth not love me, nor a man cannot make him laugh—but that's no marvel, he drinks no wine.
這個冷血的男孩不喜歡我,沒人能讓他笑,他也不喝酒。這樣的描述跟凱撒對Cassius的恐懼一樣一樣的:他也不笑,也不吃,也不喝酒,也不聽音樂,我不喜歡他。相反,福斯塔夫對哈爾讚嘆有加:
Hereof comes it that Prince Harry is valiant, for the cold blood he did naturally inherit of his father he hath, like lean, sterile and bare land, manured, husbanded and tilled with excellent endeavour of drinking good and good store of fertile sherris, that he is become very hot and valiant...if I had a thousand sons, the first humane principle I would teach 120 them should be, to forswear thin potations, and to addict themselves to sack.
哈爾要喝酒,酒把他從他爹那裡繼承的冷血衝淡了...如果我有一千個兒子我都要讓他們喝酒!
莎士比亞喜不喜歡三兒子Lancaster呢?一點都不。在莎士比亞的筆下,Lancaster就是個背信棄義的狡詐之人,到底前四幕發生了啥?Bunny賣個關子,大家自己讀哦~
說到莎士比亞是否信任王權,我們可以看看這四部曲裡的三位國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是莎士比亞寫的8位國王中唯一一位對王位有著strong claim的人,可是他卻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他也極力突出自己的神聖王權:
This earth shall have a feeling and these stones
Prove armed soldiers, ere her native king
Shall falter under foul rebellion's arms.
土地和石頭都會幫我這個國王打敗叛軍的。他說,因為老子是上天指定的國王。是嗎?莎士比亞寫出這段話,是多麼諷刺啊!事實上,《理查二世》整部劇都是國王如何靠一己之力滅了自己的王位。《亨利四世》呢,亨利四世就是個罪人形象,後來還病入膏肓。亨利五世的成長史大家也看到了,糟糕,功利,他能治理好國家嗎?就算他治理好了,他就不壞了嗎?莎士比亞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四部曲裡的三位國王,都不怎麼樣。
至於秩序,大家讀的時候需要聯繫當時的背景,秩序是伊莉莎白時期英國世界觀裡非常重要的元素,當然劇裡也會談到秩序,但是莎士比亞贊同秩序嗎?他只談秩序,不談秩序的混亂嗎?沒有混亂,哪裡來戲劇的張力呢?《李爾王》裡的私生子,不是說了宇宙秩序和命運,馬上就勵志要改寫自己的命運,擾亂秩序嗎?《理查三世》不也是同樣的獨白開場嗎?還有一些以混亂就結尾了的戲劇,比如雅典的泰門不就要拿顆原子彈把雅典城炸飛嗎?Iago不是成功地殺死了弄瘋了奧賽羅嗎?
第四幕的第二個疑似骯髒的事情,就是哈爾認為他爸死了,把王冠拿了去。這個王冠,和《理查二世》裡那個推來推去的王冠,就是「空王冠」的由來。莎士比亞設計了一個精巧的誤會,但是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國王醒來發現王冠和兒子都不在身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Phoebe:
我發現霸屏才有存在感
Phoebe:
第7.8天的導讀來啦
Mel:
太霸屏了哈哈哈哈
YBig000:
[心]
Phoebe:
[動畫表情]
茜:
兔子老師在今天第四幕解讀結尾處丟了11個「哈」,發生了什麼?
Phoebe:
我覺得很好笑
茜:
這個細節確實精彩!虧莎士比亞想得出來!
Phoebe:
[嗯嗯]
shuai:
[嘿嘿]
shuai:
York之前不還感慨「What trust is in these times」麼,沒多久自己就被打臉打得啪啪響,我也想打幾個「哈哈哈」
Linninini_:
哈哈哈哈哈哈哈
喬莉萍大連莎士比亞:
[動畫表情]
Phoebe:
今天大家又沒跟上呀,再推一天。明天發第九天導讀,後天發第十天導讀。周六開始讀《理查二世》奧
茜:
[動畫表情]
浮生:
[動畫表情]
YBig000:
[動畫表情]
秦王掃六樓:
[動畫表情]
喬莉萍大連莎士比亞:
[鬼臉]
Linninini_:
爬樓,
看完這一幕覺得老國王好可憐啊……
說到心病,哈爾也算是他的「病灶」之一吧。好在臨終前,兩人總算是袒露心跡了。
(ps:打算重讀一遍,理一理這一對王室父子情)
Phoebe:
這是個值得同情又不值得同情的國王,個人來說值得同情,象徵來講他的病是懲罰
Linninini_:
早啊
浮生:
[早]
Phoebe:
[文件]
Phoebe:
《亨利四世》的上部和下部,是莎劇中最有政治性的劇目。但同時,它們又是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的中間部分,如果脫離了之前發生的事情,及《理查二世》,和之後發生的事情,及《亨利五世》,很難清清楚楚地明白事情原委。這也是《空王冠》系列一定要把四部劇一鼓作氣拍出來的原因。
The more aware critics are of the events of Richard II and especially the usurpation of Richard,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discard the maturation model and to see the unresolved tensions between Henry IV and Hal.
批評家們對理查二世身上發生的事情越清醒,特別是明白理查二世被篡位一事,就越會明白,哈裡王子的「成長」理論多麼錯誤,亨利四世和哈裡王子之間的關係多麼撥劍弩張。
但事實是,「成長」理論盛行(是當時道德劇裡貪玩王子們的成長pattern),就連很多莎士比亞學者,都沒有看清亨利四世和哈裡王子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幸運的是,我們群的讀友看出來啦!不幸的是,我們因為缺乏對《理查二世》的閱讀,所以看得「太清楚」,反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不過這是明天共讀才會接觸到的話題,今天我們的閱讀內容很簡單:去英國鄉紳家裡坐坐客,看看有錢人的田園牧歌生活如何過。第五幕裡沒有了亨利四世,田園牧歌場景和亨利五世的場景是穿插著的,第1場Shallow家,第2場宮廷,第3場Shallow家,第4、5場倫敦街道和加冕儀式現場。
就連Shallow家的田園牧歌場景,也是穿插著田園的美好和人們相互的算計和不屑,今天我們讀第五幕的1、3場,特別是第3場,就算有著眾多負面因素,還是那麼美——美好生活總不是純粹的,仙女在自家花園舉辦一場森林下午茶,邀請公爵參加,公爵參加是為了拿仙女家地蓋酒店,仙女邀請是為了讓公爵給自己機構捐錢——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不也是美美的,仙女家的森林下午茶嗎?
Shallow找弗斯塔夫是為了升官發財,弗斯塔夫找Shallow是為了騙他錢財——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老同學在一起,不也是憶往昔,再享受享受田園生活嗎?
第3場的地點,是Shallow家後面的果園(The orchard behind Justice SHALLOW''S house),園中還有涼棚,桌子和凳子(tables and benches under an arbour),天氣和季節都說出來了a fine summer's evening,還有比這個更美好的地方嗎?Shallow帶弗斯塔夫參觀完「富麗堂皇」的房子,又拉他去參觀園子:
Nay, you shall see my orchard, where, in an arbour, we will eat a last year's pippin of my own graffing, with a dish of caraways, and so forth—come, cousin Silence [he stays him from falling]—and then to bed.
不,您必須瞧瞧我的園子,我們可以在那兒的一座涼亭裡吃幾個我去年手種的蘋果,另外再隨便吃些香菜子之類的東西;來吧,賽倫斯兄弟;然後再去睡覺。
嗨,親手種的蘋果,香菜子,兄弟陪同玩耍,誰要跟我這麼說,我就會有跟他做一輩子朋友的衝動!不僅如此,SHALLOW還有僕人跟著張羅,這樣主人想坐哪兒坐哪兒,鋪野餐布,拿酒,去廚房安排,一條龍服務:
夏 祿 啊,多好的空氣!鋪起桌子來,臺維;鋪起桌子來,臺維。好,臺維。
marry, good air. Spread, Davy, spread, 10 Davy, well said, Davy.
雖然SHALLOW說話非常囉嗦,但是Bunny感到毫無違和感,可能是天生摩羯座可以忍受嘮叨的原因吧,大家有沒有特別討厭SHALLOW的重複囉嗦毛病?特別是他說,來坐坐坐!Now sit down, now sit down—come, cousin.好親切哦。
有趣的是,有些人表面冷靜,內心悶騷,說的就是SILENCE,安靜法官喝醉酒後就不安靜地包圓了KTV場子,成了最大的麥霸,然後他的歌詞越唱越少,內容也越來越沒有邏輯,Bunny還是聽了好嗨。比如SILENCE的第二首歌:
Be merry, be merry, my wife has all,
For women are shrews, both short and tall,
』Tis merry in hall when beards wag all,
And welcome merry Shrove-tide.
Be merry, be merry
家有悍妻,且尋快活;
哪個女人不是長舌!
良友相逢,搖頭擺腦,
滿室生春,一堂歡笑;
快樂吧,
快樂吧,快樂吧。
額,家有悍妻跟你的鬍子開心地搖擺有啥關係呢?反正就是很好笑啦。
天色也暗下來,我猜。因為他們是在晚飯後去涼亭玩的,Silence喝得爛醉,唱著小曲,然後報信人來啦,對弗斯塔夫說:亨利四世死咯。弗斯塔夫很高興,他對未來的描述,就跟亨利四世被搶王冠時對兒子的擔心是一樣的:
我們來回顧一下第四幕:
亨利四世 哈利五世已經加冕為王!起來吧,浮華的淫樂!Harry the Fifth is crowned! up, vanity! 沒落吧,君主的威嚴!你們一切深謀遠慮的老臣,都給我滾開!Down, royal state! all you sage counsellors, hence! …現在要讓四方各處遊手好閒之徒聚集在英國的宮廷裡了!鄰邦啊,把你們的莠民敗類淘汰出來吧;你們有沒有什麼酗酒謾罵、通宵作樂、殺人越貨、無所不為的流氓惡棍?放心吧,他不會再來煩擾你們了;英國將要給他不次的光榮,使他官居要職,爵登顯秩,手握大權,因為第五代的哈利將要鬆開奢淫這條野犬的羈勒,讓它向每一個無辜的人張牙舞爪了。啊,我的瘡痍未復的可憐的王國!
弗斯塔夫在亨利五世即位後,是醬紫說的:
my Lord Shallow—be what thou wilt…我的夏祿大人,你可以隨心所欲,
I know the young king is sick for me. Let us take any man's horses—the laws of England are at my commandment. Blessed are they that have been my friends, and woe to my lord chief justice! ;我知道那小王正在想我想得好苦呢。不管是誰的馬,咱們騎了就走;英國的法律都在我的支配之下。那些跟我要好的人有福了,咱們那位大法官老爺這回卻要大倒其黴!
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情就要來了:弗斯塔夫要變成浮華淫樂王朝的第一寵臣了!
Phoebe:
我覺得我每次都寫多了,每天500字以上的導讀讀起來是不是對大家負擔太大了喃?下次精簡些?
Phoebe:
[圖片]
Phoebe:
第9天的導讀來啦
浮生:
[來啦]
浮生:
來啦
Fang Liu:
[來啦]
CatherineX:
對Bunny之前提的亨四和哈裡王子父子之間的緊張關係,我對其根源有點疑問。以前看亨利四世給我的感覺是,亨四對自己不名正言順篡位的恐懼,害怕幫助他篡位的諾桑伯蘭等人因為之前軍費矛盾而叛變,害怕到手的王位又失去,引起他恐懼的原因很明確。可是他和哈裡王子之間緊張的父子關係,我一直以為是亨四恨鐵不成鋼,覺得諾桑伯蘭有熱刺那麼一個會打仗的兒子,自家長子哈裡卻一直混跡於市井酒徒中,就好像紅樓夢裡賈政和賈寶玉之間的父子關係。
CatherineX:
還有別的原因嗎
Phoebe:
剛剛看到一個學者說的很好。在《理查二世》裡,哈利王子就是Bolingbroke的兒子,Northumberlan也沒有「犯錯」,但是推翻理查二世之後,哈利就被迫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王子,有了更多束縛,Northumberlan和Percy也變得位高權重,但也有了更多壓力,所以前者叛逆,後者造反,兩者的改變是一起發生的。
CatherineX:
Northumberlan和Percy的壓力來自哪個方面?之前看亨四隻覺得Percy很暴躁
CatherineX:
理查二世沒有看過,所以確實不了解前因後果
橙子貓:
與其說是賈寶玉怕賈政,不如說賈政怕賈寶玉
Phoebe:
歐前因後果在亨利四世上部
橙子貓:
賈政這人無論對環境還是人心都有種異樣的嗅覺
CatherineX:
後來再讀紅樓夢感覺其實賈政和寶玉的父子關係也沒那麼糟
Phoebe:
按史學家的話來說
Phoebe:
幫著篡位的人,就算國王對他們很好,也是不滿足的,經常覺得自己很受委屈的。
橙子貓:
賈政知道人性最可怕的弱點是什麼,誘惑在哪裡,世俗世界的不可抗力又多麼不可抗
Phoebe:
亨利四世的成長被很多批評家說成「跟爸爸和解了就是成長」,其實他們並沒有和解啦,倆人想法很不一樣的
橙子貓:
「Phoebe:幫著篡位的人,就算國王對他們很好,也是不滿足的,經常覺得自己很受委屈的。」
- - - - - - - - - - - - - - -
對,不過我不覺得是人心不足,而是被誘發的罪感和因此永無寧日的焦慮,感到不安全
Phoebe:
對
橙子貓:
但沒有任何事物能為這種生命被破壞的裂隙買單,他們也抓不住任何意義上的稻草
橙子貓:
「Phoebe:對」
- - - - - - - - - - - - - - -
Phoebe:
一般幫著打江山的人,識趣點就告老還鄉去,不識趣要繼續做官的,呵呵
Phoebe:
橙子貓:
哈哈哈識趣的範蠡,不識趣的文種。。我真不奇怪範蠡能做大富商
CatherineX:
趙匡胤真是很厚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