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那些神像雕塑

2021-01-09 和之石雕

中國歷史文化五千年,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歷史愛好者。隨著人們對中國文化的不斷探究,越來越多的民間信仰和流傳故事被挖掘出來。這些民間信仰中,最直接的就是人們對神的崇拜。供奉神像慢慢地成為了民間的一種風俗,不同的地區、民族供奉著不同的神像雕塑,下面一起來看看,在我國民間,常見的神佛雕像都有哪些呢?

山神

我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財神像了。在我國民間,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一般形象有財帛星君、比幹、範蠡、祿星、李詭祖等。文財神一般都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淨面帶笑容。但不同的文財神石雕像,其外在形象也不盡相同。如李詭祖財神像左手執「如意」,寓意一切隨心如意;右手執「聚寶盆」,盆上刻寫著「招財進寶」四字。民間都認為李詭祖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不斷的金銀財寶。所以啊,李詭祖是當前漢族人民家庭中最流行供奉的一種財神雕像。比幹之所以被人們視為財神是因其忠肝義膽,為人正直,不會偏袒任何一方,適合管理財富分配,故而人們也將其視為財神像進行供奉。範蠡自號陶朱公,是善於經營理財,樂善好施的富豪,被人們稱之為商聖,其財富最多時相當於現在的2300億元。

武財神
關帝聖君武財神

這些財神的人物故事有些是歷史上卻有其人其事,有些是人們進行美化加工後的結果,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於財富、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中國自古以來對文武雙全者誇讚有加,但也有崇文的,有尚武的,因而有文財神,就有武財神。武財神一是關帝聖君,二是趙公明。關帝聖君形象威武,義薄雲天,在儒釋道三教廟宇及家宅中都很常見。趙公明一手拖元寶,一手持長鞭,主要在道教及家宅中出現頻率較高,又名「玄壇真君」。在實際社會活動中,最常見的還是關公石雕像了。

文財神

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一定得從中國的民情來說起。中國人民燒香拜佛一是信仰,二則是求吉祥平安。而談到吉祥平安,不得不提及福祿壽三星。這三位福神是特別受人們歡迎的,每逢過年一定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福星高照、壽比南山、高官厚祿這些成語毫不表達出人們對於福祿壽的高度渴望啊。供奉福祿壽神像雕塑也是民間及道教宮殿比較常見的,人們通過供奉福祿壽三星祈求平安。

土地神

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還有一位天神不得不提及,他就是土地公公了,也叫土地神。大多數小朋友最喜歡土地公了,因為西遊記了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慈祥、和藹又有點可愛,就像是自己的爺爺一樣,每次被孫悟空欺負了,也不急不惱。有土地公就有土地婆,現代民間許多小廟都會供奉他們的雕像。有些閩南人的家裡案桌上也會供奉土地神以及其他神像雕塑。

土地爺

我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除了上述的或道教神仙、或民間傳說的神像雕塑外,像灶王爺、天后媽祖、玉帝王母、龍王、送子觀音、廣澤尊王等等神像雕塑,也不難見到。這些神像雕塑,有些是陶瓷的,有些是木雕的,有些是銅雕的,還有些是樹脂雕塑的,而常見的室外神像雕塑就是石雕像了。

四面觀音石雕像

石雕神像擺放在室外不易受風吹雨打的損壞,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原貌不變。供奉參拜神佛雕像是一種宗教信仰,人們切不可將其當作是發家致富、祈求平安吉象地倚靠,理智信教。

相關焦點

  • 滑縣木版年畫,你知道那些畫中的神像都代表什麼嗎?
    中堂畫,是指貼在房子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間)正面牆上的年畫,年畫內容幾乎都是神像,尤其以滑縣獨有的《全神圖》最為常見,除此之外其他神像也可以作為中堂畫,比如組像畫《五像》、《三像》、《文武財神》,以及單像畫《佛祖》、《獨坐天》等,中堂畫是滑縣木版年畫中最為常見的形式,在過去家家戶戶的堂屋正面的牆上都要張貼神像畫用於祭拜
  • 大媽當街拜大衛雕塑,折射出獨具中國特色的「信仰」文化
    近日,一則「大媽當街拜藝術雕塑大衛」的視頻在網上傳播,一臉虔誠的大媽引發眾多網友調侃,有網友就表示:「這拜得很有中國特色。」視頻顯示,大媽應該是在一家藝術品門店的櫥窗面前,裡面排放著著名雕塑作品《大衛》的半身像,很有可能是大媽誤把雕像當作了某一神像,雙手合十作揖,看上去十分虔誠。
  • ...中國就開始與西方交流——以紅山系列文化石構墓葬與人形雕塑為例
    敖漢旗草帽山紅山文化積石冢出土的中型石雕神像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積石冢出土髡髮陶塑遼寧朝陽紅山文化積石冢出土高鼻深目有須石雕神像翁牛特旗博物館收藏的尖圓底角形石杯古埃及第三王朝左塞王高坐圓雕石像墓內隨葬貴重的玉器和罕見的石杯、石罐等禮儀性石質容器,墓上陳列為聖像的人形雕塑,構成了興隆窪文化積石冢的兩大顯著內涵特徵。據報導,近年在遼西興隆窪文化遺存發現的石質容器以石杯最為常見,其基本款式主要有平底筒形和尖圓底角形兩種。其中,尖圓底角形石杯在同樣分布於遼西地區、年代距今約9000年的小河西文化及與興隆窪文化同時並存的西梁文化遺存中,也有同類發現。
  • 斷臂之美——維納斯雕塑欣賞
    對斷臂維納斯雕塑的美術界命名一是「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維納斯」是羅馬人對這位愛與美女神的稱呼,希臘人則將這位神稱作「阿佛洛狄忒」,所以,斷臂維納斯雕塑的另一個名稱是「米洛的阿佛洛狄忒」。
  • 美國有自由女神像,中國也有自由男神像?其實就在浙江省的海島上
    不過很多遊客說,在中國也有一座自由男神像,見過的人不多,就在浙江省內。舟山東極島,一座因為電影《後會無期》而走紅的小島,因為又有中國最東邊島嶼的儀式感,所以每年7.8月份,去東極島旅遊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打破了這座小島原先的寧靜,其實東極島不是一個島,它是由廟子湖島,青浜島,東福山島和黃興島組成,那麼那座中國自由男神像就在廟子湖島上。
  • 常見的形式雕塑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玻璃鋼雕塑是一種應運而生的新型工藝品雕塑,不僅外形顏色色彩豐富,同時,玻璃鋼雕塑的質量比較輕,搬運比較方便,隨著城市發展的提升,玻璃鋼城市雕塑的使用日益廣泛。但是玻璃鋼是一種彈性較小的材料,長期的使用情況下,會出現一些耐溫性下降,同時容易烤花,在長時間的接受者紫外線,風雨交加,天氣的影響,進而會出現一些現象。影響其性能。
  • 二十八星宿傳奇,中國雕塑史上的絕唱!
    尤其是二十八宿殿的彩色泥塑,代表了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不僅對元之後的古代雕塑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對當今雕塑藝術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國現已發現的古代塑像遺物中尚屬孤品,反映了中西雕塑藝術合流的軌跡,是一座奇特神妙的道教藝術寶庫,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 你不知道的自由女神像,由法國人設計的希臘形象雕塑,一生被雷擊
    它的設計師巴託爾迪是一個在法國出生、長大的義大利人,生於1834年,他的一生都處在那個新思想此起彼伏的歐洲,而且他熱愛雕塑,跟許多文藝界的人士一樣,他熱衷於用雕塑表達自己的思想。早在1851年時,當時的法國時局動蕩,巴黎人民再一次聚集起來表達追求自由的意願,衝突中甚至出動了軍隊。
  • 《最強蝸牛》雅典娜神像獲取方法
    最強蝸牛雅典娜神像是一款藝術類的貴重品,那麼最強蝸牛雅典娜神像怎麼獲取呢?
  • 戶外不鏽鋼人物剪影雕塑-雙鴨山白鋼雕塑人物剪影價格
    在日常生活中不鏽鋼雕塑是常見的城市雕塑,不鏽鋼材質的雕塑具有耐空氣、蒸汽、水等若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侵蝕性介質腐蝕的特性,因為不鏽鋼雕塑有諸多的優越性,所以很多的城市雕塑以不鏽鋼材質作為材料。不鏽鋼雕塑不容易生鏽,因為進行了表面處理:不鏽鋼雕塑本身的顏色銀白色,具有光澤。也可根據需求為雕塑上不同的顏色,一般為汽車漆。
  • 人類藝術之始——原始雕塑藝術中的母性崇拜
    雕塑對於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是我們常見的藝術門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大型廣場上的地標式雕像,商場裡的裝飾雕塑,公園裡的各式雕塑,還有我們家裡的雕塑擺件,我們能看到的雕塑作品實在是太多了。而讓我們隨口說出一個雕塑家的名字,羅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而讓我們隨便說出一個著名的雕塑作品的名字,我想斷臂維納斯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實雕塑藝術,在人類文明的漫長發展歷程中,一直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製作雕塑作品,在那個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時代裡,雕塑就開始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石雕,是那個時代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龍紋紋樣陶瓷彩繪雕塑藉助裝飾紋樣除了造型的外觀審美外,其圖飾化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中的石榴、花生、核桃在中國文化中寓意吉祥如意,棗和荔枝寓意「早立子」,石榴子寓意「多子多福」,螃蟹寓意「富甲天下」等,都具有特殊的吉祥意義。還有傳統題材的「三星」,即福、祿、壽,為民間流傳的天上三大吉星,是寓意五福臨門、高官厚祿、長命百歲的吉祥之星。
  • 寺廟常見1.6米高度花崗巖石雕像佛像神像分類情況匯總
    但是也有一些寺院是將彌勒與四大天王擺放在天王殿,原因是因為四大天王與彌勒同居在須彌山,威武不屈的四大金剛神像與形象多為戲劇化的大肚彌勒和尚供奉在一起也是備受人們喜歡。再有則是菩薩,在中國石雕菩薩的是非常常見的,大型的供奉在寺院或者大型廣場景區,小件的漢白玉菩薩石雕則讓善男信女請回家中佛堂供奉。佛教最有名的四大菩薩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四大菩薩。
  • 民俗中為神像開光是這樣操作的
    在民間信仰中認為神像需要經過開光入神才可以供奉,而開光入神的有4個步驟:1:請神 2:入七寶五臟及退魯班3:開光及點眼請神民間認為玉皇大帝是一切的主宰,要在家中供奉神明自然也要向玉帝請求許可。向玉帝稟明請求信眾所要供奉的神明入此像接受信眾供奉,然後擲茭,如果連續三個都是聖茭,那麼就是表達玉帝許可你所稟明的事情。
  • 為中國精神造像 ——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
    從雕塑藝術的創作方法來講,它做的是加減法,雕是減法,塑是加法。雕的過程,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是減法,減去那些不該在雕塑的形體、雕塑的本體、雕塑的靈魂裡所應有的東西,減得只剩下筋骨、靈魂。雕,基本是在硬質材料上做文章,比如木頭、石頭等等,它是不可添加的,是要挖掉的、刻掉的、減去的。
  • 學校紀念性雕塑-天津青石雕塑學校
    學校紀念性雕塑-天津青石雕塑學校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樓大廈逐漸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標誌,伴隨高樓大廈的景觀石雕同樣也具備成為城市標誌的可能。常見的景觀石雕有園林雕塑、城市雕塑、廣場雕塑、小區雕塑、街頭雕塑等等。根據景觀石雕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為紀念性景觀石雕、主題性景觀石雕、裝飾性景觀石雕和陳列景觀石雕四種類型。有許多環境景觀主體就是景觀石雕,並且又景觀石雕來定名這個環境。
  • 耗費150噸銅建50米高老子神像,堪稱世界之最,其手勢竟如此奇怪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道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更是在中國人的心中深入骨髓,今天我們就要說說道家文化的創始人老子,在青島有這樣一尊老子神像,耗費150噸銅建造50米高的神像,堪稱世界最高的老子像,但是其實神像的手勢卻非常奇怪,如果第一次來沒有了解資料的,還真看不懂,甚至會被逗笑。
  • 清代民俗畫家繪的五十幅神像圖,讓你了解中國民間尊崇的各路神仙
    關於五十幅神像圖作者:這組《民間神像圖》共計50張,是清末北京民俗畫家周培春繪製,他擅長繪製民俗圖。曾經寓居於廣州,其主要收入來源是替外國油畫家經營油畫作品銷售。從其繪製的圖上來看,是比較接地氣的民間畫家。他還繪製過《京城店鋪幌子圖》及《清代文武官員品級圖冊》等。
  • 創意雕塑大盤點,這32個城市雕塑,讓你一次看個夠
    矗立在城市公共場所的雕塑作品,是離我們最為接近的藝術作品之一,這雕塑出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城市帶來了藝術氣息,也讓我們城市環境變得不那麼單一和呆板。 近一二十年以來,湧現出許許多多精彩的雕塑作品,每一個雕塑作品都凝結了雕塑家的心血,為了讓人們更加喜歡,雕塑家絞盡腦汁的將雕塑作品創作的生動有趣。 一個個用石頭、金屬、木頭製作而成的雕塑,卻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快樂、驚奇的感覺,讓人不得不為這些有趣的雕塑作品點讚。
  • 付作棟雕塑作品將落戶上海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
    《祈福》 日前,烏海市雕塑家付作棟與上海滴水湖商業旅遊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籤訂了《雕塑作品捐贈合同》,將雕塑作品《祈福》一次複製權贈予對方。該公司給予付作棟捐贈獎勵後,享有複製作品的圖像出版、展覽、陳列、研究、圖像與文字傳播推廣等權利,並將把複製的雕塑作品《祈福》永久性陳列於上海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上海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位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滴水湖景區,將於今年國慶期間正式開放,園內將陳列數十件我國名家的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均由中國城雕協會從全國範圍內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