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入局直播電商,是水中月?

2020-12-09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媒體入局直播電商,是水中月?

  4月,《人民日報》聯合淘寶直播,為湖北帶貨。資料圖片

  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看直播被更多居家的網民所熟悉,其中,直播電商不僅滿足了「看」的感受,也滿足了「購」的欲望。據統計,直播電商不僅使頭部流量平臺和交易平臺持續向直播傾斜資源,也使得各種屬性的媒介平臺紛紛試水直播電商以尋求分羹。對於直播電商這一全新的產業,媒體是否應該進入?其真實效果又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媒體同行、MCN機構負責人和參與直播電商的品牌方。

  數據好看 做得熱鬧

  「沒有深入了解的話,大家都覺得這個行業遍地是黃金,但事實遠沒有想的簡單。」某MCN機構負責人高帥告訴記者,上一次直播相當於做一次廣告,意味著僅轉移了在廣告上的投入,因此並不怎麼看重銷量。但和「大象」比起來,「小蟲子」還是多數,小商家的直播也不能放棄。

  「我們通常把一場直播切割成若干個坑位,以每個坑位收取固定的坑位費+20%的佣金方式,儘量把底部商家兜進來。」高帥舉例說道,「把一場直播切割成20個坑位,每個坑位收1000元坑位費,一個坑位最後銷量是5000元,我們抽1000元佣金,一場直播下來,我們連同佣金+坑位費能夠賺4萬元。接著,我們孵化出10個相同的直播間,除了每個主播採用底薪+20%佣金的方式支付費用,團隊還需要助理、化妝師以及燈光、場地等費用支出。」同為MCN機構管理者的劉欣表達了和高帥相似的觀點。

  劉欣表示,目前直播電商模式似乎數據很好看,但實則可以用「做著熱鬧」來形容。「媒介平臺的影響力也決定著其在直播電商的收益,像《人民日報》這樣的央媒無疑能夠獲得頂級流量,而其他平臺的轉換率、客單價各有千秋,有的並不理想,這也讓大家在選擇平臺的時候很糾結。」

  從日前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中國直播電商生態研究報告》中記者發現,在各商業化直播平臺的對比分析中,淘寶直播、快手、抖音在轉換率方面分別獲得了「很高」「較高」和「中等」評價,在客單價方面,京東直播和小紅書獲得了「較高」評價。

  不難發現,除擁有頂級影響力的央媒平臺外,即使已相對成熟的商業化直播平臺在直播電商中依然存在各自的痛點,而這樣的痛點在紛紛加入的各路媒體中也不盡相同。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隨著媒體廣告量的下滑,直播電商交易額陡增,一些媒體也希望通過入局直播電商實現收入和利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媒體的生存現狀。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荊州日報社社長代志武表示,媒體與商業化平臺的本質區別在於公信力和營銷。「傳統媒體的受眾是讀者,以內容模式為中心,而商業化平臺的受眾是消費者,以銷售為中心,這也決定了我們的受眾不具有市場基因,而他們的受眾具備網際網路消費習慣。」代志武認為,這兩種不同的路徑模式使得媒體在加入直播電商後很難取得預想的效果。

  青島報業傳媒集團掌控傳媒副總編陳小寧則用「數據很好,很難掙錢,就如霧裡看花」來評價媒體入局直播電商。在陳小寧看來,直播電商目前已經演變成為拼價格的價格戰。「為了獲得更多流量,各平臺幾乎都會用全網最低價相互比拼,利潤極少,這種方式難以實現造血的目的。」

  「直播帶貨與傳統電視購物相比,二者的核心要素都是靠嘴皮子吃飯,區別僅僅在於:一個是錄播,一個是直播;一個在電視上,一個在手機上;一個無個人信息洩露風險,一個有這樣的風險。」《鎮江日報》社會新聞部主任王景曙表示,從目前態勢來看,直播電商類似於電視購物的早期階段,「在利益衝動裹持下,當『老軍醫』越來越多介入,新鮮感與公信力將雙雙衰減。」對此,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劉海明也提醒道:「媒體在參與直播電商中,一定要對內容加以遴選,切莫因不合時宜的觀點和嘉賓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

  儘管有些專家、學者認為,媒體勇敢邁出試水直播電商的第一步是一次機會,但從入局試水的效果來看,大部分似乎並不理想。

  有所為 有所不為

  「我選擇直播平臺主要看流量,但上次的教訓告訴我,直播中的銷售量和實際銷售量並不是一回事。」記者從國內某護膚品品牌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其產品市場單價是300元以上,為了達成合作,所有直播產品定價都不得不低於100元,按照既有的分成方式,一場直播讓他損失了近200萬元。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現在已經對直播帶貨不抱希望了,銷售是沒有捷徑的。

  「除了頭部主播,真正獲得利潤的可能只有快遞了。」陳小寧認為,媒體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多以幫扶、輿論引導的方式助力經濟建設,「扎堆式」不僅難以實現盈利造血,還容易導致涸澤而漁。

  對於媒體應該如何進入直播電商的問題,《丹陽日報》記者徐瑾認為,地方媒體做直播的目的是把本地的特色產業、品牌推廣出去,「本地」二字是核心。桂林日報社廣告中心綜合部副主任張鯤以桂林日報社發起的「桂林挺你」活動舉例表示,通過立足本地特色,桂林市不僅通過新媒體推介了文旅行業,也讓網友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不難看出,媒體進入直播電商要有量力而行的認知。就如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主任梁勤儉所言,講述好那些急人民所急、急市場所急、急企業所急的生動感人故事,是媒體經營部門創意和策劃執行中思考的重點。

  隨著直播電商產業鏈的逐步完整化和多元化,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媒體入局後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就像《人民日報》在相關評論中指出的,直播平臺是公共平臺,不能重流量輕責任、重收益輕擔當,應成為責任之地、價值高地。只有各方協同發力,才能讓直播帶貨在「陽光大道」上越走越遠,讓消費者在安全放心的環境中提升消費體驗。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微信生態新國貨,禾葡蘭入局直播電商大時代,創視頻號最高記錄
    >微信生態新國貨,禾葡蘭入局直播電商大時代,創視頻號最高記錄2020-12-03 17:02:3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20年12月02日 ,禾葡蘭「科學變美直播盛典,百萬豪禮免費送」直播活動,在騰訊視頻號直播,銷售額開播1小時突破150萬,2小時200萬,全程8小時突破600萬+,累計觀看人數7.8萬,直播新增關注超3萬。
  • 星羅創始人許歡:直播的精神現象學——論品牌如何入局直播電商
    在12月17日舉行的「金網獎2021商業計劃領航秀暨第十二屆金網獎營銷科技峰會」上,值得買科技子公司星羅創始人兼CEO許歡,應邀發表了題為《直播的精神現象學——論品牌如何入局直播電商》的演講。在演講中,許歡從哲學的角度對「如何在抖音尤其是抖音直播中做高效的品牌營銷」進行了剖析,並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了預測。
  • 百度收購YY入局直播 能否重塑直播市場的格局?
    作者 | sybil報導 | 投資界PEdaily投資界11月18日消息,昨日,社交媒體平臺歡聚集團宣布與百度籤署最終協議。此番拿下YY直播,百度劍指直播的意圖十分明顯。畢竟,眼下騰訊促成了虎牙和鬥魚的合併,霸佔了遊戲直播;而阿里的淘寶直播也早已穩居電商直播領域的龍頭位置。BAT中,就剩下百度還在直播大門外徘徊。
  • 羅永浩之後,直播電商要被玩壞了|江湖老劉
    觀看直播時由於商品數量有限,經常出現需要搶購的商品,飢餓營銷讓人們更容易進行衝動型消費,直播賣貨帶來的成交額也極為可觀。據媒體報導,4月1日晚上8點,羅永浩在抖音首次直播帶貨,交易額超1.8億,累計觀看人數4892.2萬;4月10日進行第二次直播,交易總額4000萬元,總銷售件數超43萬,累計觀看人數超1150萬。
  • 一季度超40位企業家入局直播,會引發網紅主播的集體下崗嗎?
    持續上演的帶貨神話,讓直播電商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全面落地。而在當下的特殊時期,直播電商更成為眾多企業的「救命稻草」。在這個過程中,主播屬性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網紅帶貨、明星帶貨,到如今企業家紛紛親自入局,主播屬性完成著「三級跳」!
  • 「央視boys」、虛擬偶像入局直播帶貨,這一藍海還有多少種可能?
    2官媒名嘴、虛擬偶像入局盤活新型粉絲經濟如前文所述,官媒名嘴、虛擬偶像入局直播帶貨,是行業的一大新風向,在進一步激活主播生態的同時,也隨之盤活了官媒和虛擬偶像等新品類的粉絲經濟。3國家隊\虛擬主播受關注背後平臺扶持中小主播進入蓄力時刻在主播身份日趨多樣化背後,也有越來越多的普通商家入局直播。就以淘寶直播為例, 2 月以來,自己開淘寶直播賣貨的商家同比增長50%。
  • 新加坡最大英文媒體點讚中國直播電商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新加坡主流英文報紙《海峽時報》日前用專題報導點讚以快手為代表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所推動的直播電商產業對疫情下和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報導認為,相較於傳統線上購物模式的非接觸性和便捷性,消費者通過直播還可以獲得本屬於線下模式的互動感和滿足感,疫情間接推動中國電子商務模式完成了一次「產業升級」,直播電商將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創建於1845年的《海峽時報》是新加坡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英語媒體之一。
  • 直播電商能幫自媒體走出變現焦慮嗎?
    面對疫情,中腰部自媒體幾乎是直接切斷了收入來源。於是,自媒體在保住核心價值「內容」的大前提下,通過廣告、電商、活動、服務等各種手段和渠道進行商業化嘗試的腳步也愈發急促。無論是話題熱度還是轉化效果,都處於討論中心的「直播電商」,自然地成為很多自媒體關注的賽道,但水土不服的其他生態、從未接觸的全新形式及擔心粉絲被導流的顧慮,讓自媒體們面對直播電商這一新風口,「心動」卻不敢「行動」。
  • 「看趨勢、找服務、選產品」2020杭州直播電商暨網紅選品展
    以 " 直播帶貨 " 為代表的 " 宅經濟 " 風口正盛。為尋求疫情影響下傳統商品經濟的 " 破局 " 之路,打造杭州直播電商產業盛會,由上海新跡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招商的 " 2020年杭州直播電商及網紅產業博覽會 " 將在9月18-20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峰會主會場)開幕,該博覽會是以 "打造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博覽會" 為核心。
  • 新消費品牌爆發下,如何玩轉直播電商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了4338億元,同比增長226%,預計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市場規模將會達到9160億元,接近萬億大關。一個消費品牌進入市場要先線下找資源、鋪渠道,而電商平臺最快能在幾個月內就完成線上開店、上新、出圈等傳統品牌需要幾年才能走完的路。
  • 深圳點識科技:虛擬偶像為電商直播注入新活力
    開年以來,電商行業最火的關鍵詞莫過於「直播帶貨」。受疫情影響,大量商家們關閉線下門店,空閒下來的導購們轉戰線上直播,與此同時,明星、企業家也紛紛化身主播,為直播帶貨加碼。在直播帶貨火熱的風口下,虛擬偶像也坐不住了,紛紛盯上了這門好生意。5月1日晚,淘寶直播間「天貓青年實驗室」正在進行一場充滿二次元風格的電商直播。
  • ...濟南電商直播節暨濟南地產品展示交易會啟動 孫立成出席並巡館
    2020首屆濟南電商直播節暨濟南地產品展示交易會在舜耕會堂啟動  星辰在線6月6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製造 天下共享」2020首屆濟南電商直播節暨濟南地產品展示交易會在舜耕山莊盛大啟幕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重要論述,搶抓全球產業鏈重塑為電商經濟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通過舉辦電商直播節等活動,運用新媒體電商方式推廣銷售濟南製造優質產品,營造全市直播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直播、短視頻製作產業成為我市重要新興產業,努力將濟南打造成為全國直播經濟總部基地。
  • 百度直播帶貨「百度百科」?
    來源:虎嗅APP作者 | 胡展嘉5月13日,在百度舉辦的萬象大會上,百度入局直播電商的布局逐漸清晰。百度執行副總裁沈抖稱,2020年下半年百度移動生態重點聚焦「人」與「服務」,而直播則集中體現了移動生態的重點發展方向。
  • 虎嗅聯合微盟發布2020直播電商報告 構建私域流量是破局關鍵
    10月20日預售開啟當晚,有近4億人次在李佳琦薇婭直播間熬夜蹲守,預售前兩日,兩人兩天的銷售額合計已經超過90億,直播再次展現出爆發性的帶貨力量。 在直播的風越吹越大、各方紛紛下海直播電商、變現的數字越來越誘人的當下,虎嗅聯合微盟研究院發布《2020直播電商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直播逐漸走向常態化和精細化運營的深水區。
  • 與成熟電商平臺 合作直播「造節」
    4月12日,龍瑞服裝城聯合抖音、有播直播平臺舉辦直播活動。(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書記直播,鎮長帶貨,近來在中山已不是稀奇事情。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提升中山數字經濟,推動中山製造提升銷量、擴大影響力?
  • 今年618,直播電商三國殺的第一場公開戰役?
    有商家發現,從天貓618的政策宣講看,這場地獄廝殺唯一的生門,就是直播。阿里618商家作戰圖天貓官方設置了直播專屬貨品和權益,推廣資源大幅向直播傾斜。要想獲得公域曝光,商家需要從5月25日預售開啟到6月20日活動結束每日開播。
  • 直播電商深度報告:直播電商爆發,是集體狂歡還是格局重塑
    全網參與直播 的重點品類日直播場次來看品牌企業的積極性:服飾約 2 萬場,黃金珠寶約 1.2 萬場, 母嬰約 8000 場,美食約 7000 場,美妝約 4000 場,鮮花萌寵約 6000 場,家居、家電 分別約為 8000 場和 4000 場;從日直播觀看人數佔比來看直播電商市場潛在的銷售格 局:服飾佔比約 46%、黃金珠寶約 10%、美妝約為 7%、美食約為 6%、鮮花萌寵約為 6%、家居約為
  • 助力直播經濟總部基地 「濟南電商直播基地」掛牌濟南報業大廈
    加快發展電商經濟,助力打造直播經濟總部基地。12月1日,由濟南市商務局、槐蔭區人民政府、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山東舜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槐蔭區商務局承辦的「濟南電商直播基地」掛牌儀式在濟南報業大廈舉行。
  • 網傳「滴滴司機性侵直播」,警方緊急核查;B站入局直播帶貨;「李...
    網傳「滴滴司機性侵直播」,警方緊急核查;B站入局直播帶貨;「李國慶午餐」拍賣價已超200萬...9.傳B站入局直播帶貨:將與淘寶打通,點擊直接跳轉從B站UP主處獲悉,B站正在布局直播帶貨,目前收集了有帶貨意向、有淘寶店鋪的UP主的相關信息,粉絲數要求在1萬以上,後續將在B站進行直播,用戶點擊連結跳轉至淘寶完成下單。
  • 新零售:社交電商與直播電商的燦爛黎明
    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社交電商,它們始終都沒有跳出電商的緊箍咒,說到底,它們都還是電商的一種。當巨頭和資本都在關注新零售的時候,直播電商和社交電商註定僅僅只是一個過客,新零售才是未來。羅永浩宣布殺入直播電商著實又讓市場火了一把,可以想見今年的直播電商市場究竟會是怎樣一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