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降溫!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

2020-12-14 騰訊網

熱水袋和暖寶寶等取暖「神器」

在冬季給我們帶來溫暖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神器」若使用不當

會悄悄「燙傷」你!

最近有網友

在被子裡放「暖寶寶」取暖

不料第二天起床

發現腿部出現水泡

並有輕微紅腫

被診斷為「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比如45℃的低熱物體接觸皮膚30分鐘以上,就可能出現低溫燙傷。

這種燙傷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會在孩子的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暖寶寶、熱水袋和電熱毯等。這些「神奇」一旦使用不當,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若老年人伴有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疾病,更容易導致創面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並因此留下疤痕。

儘管這類燙傷的創面面積看上去較小,早期大多只是紅腫、水泡、發白,但實際可能損傷深至皮下組織、肌肉等。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接觸熱源的時間,時間越長,皮膚受損程度越重。

如果一定要用熱水袋

請在熱水袋外面裹上毛巾

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

使用吹風型取暖器

要離身體至少1米

並經常變換電暖器位置

被燙傷後如何處理?

脫離燙傷源頭後,迅速把燙傷部位放在自來水的水龍頭下或者花灑下,進行流動水、冷水衝洗。衝洗時水壓不能太大,沿燙傷部位周圍進行淋洗。衝洗時間約30分鐘,或創面無痛感即可。

在衝洗過程中,同時脫去燙傷部位的衣物。脫衣服時需邊衝洗邊脫,儘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開。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膚大面積剝脫。

泡是冷療的一種辦法。脫去衣服後將創面浸於冷水中浸泡30分鐘。大面積燙傷的患兒和老人應注意浸泡時間,避免受涼。

浸泡過後要覆蓋創面。如果條件允許,就用無菌紗布覆蓋。需注意的是,不能使用掉毛的毛巾。

於起水泡或者較大創面的創傷,在急救處理後要迅速送往有救治燒傷、燙傷能力的醫院進一步處理。

很多人在燙傷後

會使用老偏方

比如塗醬油、紫藥水、抹牙膏等

殊不知

這麼做法只會雪上加霜!

這些老偏方不可取!

不可抹牙膏。塗抹牙膏無益處,還會增加創面恢復的難度。

不可塗醬油。醬油會加重創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面,還會影響醫生對創面情況的判斷。

不可抹紅藥水。紅藥水是含2%紅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

不可抹紫藥水。紫藥水會在燙傷創面結一層痂,導致創面情況被掩蓋,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面的判斷。

不可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燙傷後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來源:健康中國

編輯:周雨薇

相關焦點

  • 暖手物件大比拼 還是熱水袋最熱銷
    雪人迷你暖手器充電電熱餅橡膠熱水袋毛絨充電暖手寶加水電暖手寶皮皮暖蛋最近網購什麼最熱,衣服?化妝品?飾品?其實是冬天暖手的各種小物件了。有意思的是,從各網友的下單購買狀況來看,暖手小物件大比拼過後,最後勝出的竟然是元老級的熱水袋。1、充電電熱餅充電時間:僅需5分鐘就完成充電。熱度:充電電熱餅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因為它的熱度是在太具威懾力了。充完電後,電熱餅並不是非常熱,但在斷電1分鐘後,這種材質為塑料的暖手寶會有一個升溫的過程,這時再手觸電熱餅,短時內是無法承受它的高溫的。
  • 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怎麼也想不到,平時用得好好的熱水袋突然就破裂了,漏出的開水還把我女兒燙傷了。」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使用得小心寫作業的時候抱個暖水袋、電熱寶,孩子就不怕手冷了;睡覺的時候打開電熱毯,孩子更容易入睡。其實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並無大礙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如同「慢火燉肉」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概念——「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熱水袋儘量不要使用「祖傳的」為了保暖這些坑別踩
    為了保暖,這些「坑」別踩!進入冬季,氣溫下降,各地上演「花式取暖」,從秋褲、暖寶、熱水袋,到空調、暖氣、電熱毯……你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了嗎?貼上一片,效果明顯,再也不用裹緊小被子瑟瑟發抖啦!不過,如果暖寶寶使用不當,可能會讓你出些「狀況」。專家說首先,暖寶寶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應該隔著衣服貼。我們也可以時不時給身上的暖寶寶換個位置,以免某一部位被源源不斷的熱量持續滲透,不知不覺就被低溫燙傷了。另外,由於小朋友的皮膚比較稚嫩,就不建議使用暖寶寶了。
  • 暖手寶、暖足貼、暖腳寶……新式取暖神器風靡潮人圈,年輕人低溫...
    記者日前從江城一些大醫院獲悉,今年入冬來,一些醫院皮膚科收治的年輕人因使用各種取暖神器造成的低溫燙傷增加,較去年增近兩成。  16歲女孩用暖手寶燙傷手指  16歲漢口女孩周銘(化名)是名高中生,冬天上課時手冷,她買了個小型暖手寶,只有巴掌大,握在手裡,溫度為60℃,可發熱四五個小時。
  • 兒童用熱水袋取暖,卻致低溫燙傷
    近日,兩名家長緊張地抱著孩子走進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皮膚科蘆桂青主任的診間,說孩子的腿上、手上都起大水皰,肯定是被有毒的蟲子咬了。蘆主任仔細查看了患處,詢問是否有使用取暖工具,家長說睡覺時用過熱水袋,蘆主任說,這是燙傷了。家長質疑的說:不可能啊,熱水袋外面包著布袋子,不燙啊。
  • 熱水袋燙壞皮膚,害孩子做植皮手術!這些「禦寒神器」很要命→
    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還有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暖寶寶取暖?當心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元兇」!燙傷還不好癒合?塗醬油、抹牙膏只會雪上加霜!不燙卻能傷人 尤其老人和小孩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 「充電式熱水袋」居然也會爆炸……
    自打進入冬季以來不少人拿出冬天必備神器「熱水袋」冬天捂熱水袋太舒服了可誰曾想這令人愛不釋手的保暖神器品牌標識齊全有檢測報告的電熱水袋確保使用安全由於電熱絲(管)式電熱水袋製造成本高出廠價格大都在25元以上如果低於這個價格 就要慎重選購熱水袋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 降溫預警!冷空氣馬上殺到
    這幾天 如皋一直在下雨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 凍得人直發抖 連續的陰雨天氣 讓人懷念出太陽的日子
  • 醫院提醒:使用熱水袋、暖寶寶要注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浙江新聞頻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最近氣溫起起伏伏,但寒冷始終是主旋律,大冷天裡,很多人都說,離了暖寶寶、熱水袋 ,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 蓋得排行:這款熱水袋可以掛在身上,暖哪都方便,內膽超結實
    今天要給你們推薦的是一款熱水袋——柏斯爾熱水袋,別著急哦,這款熱水袋可不簡單,因為它可以掛在身上,哪裡冷就暖哪裡!,它在四角有兩條背帶,可以固定在身上,可以當靠墊或枕頭,暖肩,暖背,暖肚子,暖手腳,全都不在話下。
  • 1歲寶寶高燒38度多,奶奶的採取的降溫措施,讓孩子有了腦癱風險
    不過孩子還小,免疫力差,感冒發燒是常有事,很多家長比較心大,就自行在家中給孩子退燒,還經常食用一些土辦法,殊不知,有很多土辦法對於嬌嫩的孩子都是無比危險的。小寶今年1歲,或許是因為今天白天被媽媽抱出門的時候著了涼,結果半夜就開始發起燒來,小寶媽媽很擔心,拿起溫度計一量竟然有38度多。
  • 十幾元的熱水袋,嫌太醜,只要這麼做,家人都要搶著用!附教程
    天氣漸漸冷了,在北方的仙女們,家裡都已經供暖了,南方的仙女們也不要怕,至少還有熱水袋這個神器給我們一絲絲溫暖。而在古代的冬天,如果想要暖手的話,你們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隨身帶著來取暖呢?那就是手爐。不知道看到這文章時候,是不是手裡抱著熱水袋呢?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用充電的熱水袋,但就安全性來講,比起會爆炸的充電暖手袋來說,熱水袋安全的多,才十幾塊,不過就是有點醜。不怕,我們給它穿件新衣就好了,而自己製作一隻熱水袋套也是充滿樂趣的一件事情。
  • 新手爸媽需看:冬季何時才能抱新生兒到室外?寶寶出門要注意啥?
    一般情況下,滿月後寶寶就可以出門,醫學角度並沒有明確答案,新生嬰兒究竟多久可以抱出門。寶寶的到來,對於家長們來說,無疑是件難得的喜事,畢竟寶寶能給家庭帶來更多的樂趣,寶爸寶媽恨不得立馬把孩子抱出去向眾人炫耀,自家的孩子有多可愛討喜。但是如今是冬季,對於新生嬰兒來講,抱出去並不合適,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凍到,什麼時候抱孩子出門更合適呢?
  • 常州88歲老人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出現潰爛
    不過,這些產品使用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近日,家住常州經開區88歲的黃女士,因雙腳被熱水袋燙傷後出現潰爛,不得不入院治療。黃女士長期臥床,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所以家中請了一位護工幫忙照料。最近氣溫驟降,護工出於好心為黃女士準備了熱水袋取暖,沒想到意外發生了。黃女士的護工說:「原來她腳冰冰涼,隔夜水冷的熱水袋倒不要緊。後來燒開會把東西包好了,這個毛衣系好了。
  •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不要讓這些人抱!媽媽要懂得拒絕
    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遇到那些喜歡自家寶寶的人,我也都會讓他們摸摸抱抱,因為這種心情我再了解不過了。寶寶給別人抱沒什麼問題,但是需要寶媽們注意的是,在寶寶2歲之前,如果有這幾類人想要抱寶寶,寶媽們可一定要懂得拒絕!
  • 寶寶身體這3個部位「涼」,說明他們很冷,孩子不說但媽媽要知道
    面色蒼白,沒有氣色人的臉蛋可以查看出身體的健康程度,當面色紅潤時,說明這個人有氣色身體較為健康。對於寶寶來說也是如此,當寶寶的面色蒼白,或者嘴唇發青時,說明寶寶的身體已經非常冷了。可以給寶寶多穿幾件薄的衣服,這樣脫下來也比較方便,不會導致差異太大。而且每件衣服之間會有隔絕冷空氣層,保暖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