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燙壞皮膚,害孩子做植皮手術!這些「禦寒神器」很要命→

2020-12-24 金羊網

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

這幾天寒潮來了

各位寶媽們除了把孩子

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起來

還開始尋找各種「禦寒利器」

比如暖寶寶、熱水袋……

但媽媽們不知道

「過於暖和」,可能讓娃「很受傷

暖水袋、電熱寶、電熱毯

使用得小心

寫作業的時候抱個暖水袋、電熱寶,孩子就不怕手冷了;睡覺的時候打開電熱毯,孩子更容易入睡。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

但是要知道

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

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

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 副主任醫師熊竹

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這個孩子後來做了植皮手術。

看到這裡,家長們可能會有疑問

這些「保暖神器」最多也就40-50°C

怎麼還會把人燙傷呢?

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並無大礙

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如同「慢火燉肉」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

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概念

——「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還有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在暖寶寶的外包裝上,印有「嚴禁直接接觸皮膚」的提示

年幼孩子

應避免使用電熱產品!

嬰幼兒的皮膚相較於成人更薄、更嬌嫩,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比較差,因此,對於溫度的耐受沒有成人那麼好。並且,孩子的表達能力欠佳,在感覺到燙的時候,甚至還不會表達,特別是睡著後,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受燙時更難作出及時反應。

△資料畫面

醫生建議:

四歲以下的孩子,應當避免使用此類產品。在給大一點的孩子使用電熱毯時,溫度也不要設定得太高,更不要整夜使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外面要用布包裹隔熱。使用暖寶寶時,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使用暖風機時,旁邊最好有人看護。

這種電熱水袋

使用更要小心!

另外,現在許多人會使用電熱水袋

也就是俗稱的「暖手寶」

替代普通的熱水袋取暖

可大家必須注意,你買的「暖手寶」

很可能化身成「熱水炸彈」!

已有多人中招!

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

廣東一戶人家在為電熱水袋充電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留下黑色傷疤。

熱水袋爆炸,兩月齡寶寶燙傷

南京秦虹小區張先生家裡的電熱水袋突然爆炸,才兩個月大的寶寶被燙傷。

兩個月來,寶寶每天都在承受燙傷之痛。醫生診斷,孩子面頸胸部及上肢約有20%面積Ⅱ度燙傷,可能要輸血漿、植皮。

原來,電熱水袋分兩種

一種是電熱絲(管)式熱水袋

一種是電極式熱水袋

①電熱絲熱水袋

② 電極式熱水袋

而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儲熱式電熱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經明確將「電極式電熱水袋」列為禁止生產產品。

這是為什麼呢?電極容易生鏽,當鏽末進入液體時,會導致液體電阻力降低,加熱功率提升,進而溫度升高。這時如果溫度控制器失靈,體超過一定溫度後就會因氣化而爆炸。

△觸目驚心的電熱水袋爆炸過程

如何辨別?買電熱水袋時,可以用手輕輕地捏一下:

如果能摸到網狀物體或是非常明顯的弧形線圈裝置,則為電熱絲式熱水袋如果捏到的是較大體積的U形或兩截硬邦邦的圓柱體,就是電極式熱水袋!建議不要買!

禦寒也要慎重

遠離這些溫暖裡的「危險」

除了電極式熱水袋以外

還有這些保暖「殺手」需注意

禦寒有講究,這份實用寶典

趕快轉給你關心的TA!

來源:深廣電第一現場、央視新聞

編輯:聶粵

校對:劉嘉文

審核:鄔嘉宏

籤發:彭佶群

相關焦點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副主任醫師熊竹表示:「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這個孩子後來做了植皮手術。」
  • 有孩子用這種「禦寒神器」取暖,竟上了手術...
    天氣轉涼家長們怕孩子受凍除了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起來還開始尋找各種「禦寒利器」比如暖寶寶、熱水袋……但大家不知道,這種取暖方法,可能讓娃「很受傷」……寫作業的時候抱個暖水袋、電熱寶,孩子就不怕手冷了;睡覺的時候打開電熱毯,孩子更容易入睡
  • 這些情況下使用暖寶寶、熱水袋 易造成低溫燙傷
    元旦小長假,受疫情影響,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要儘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場所,聚會聚餐等要控制人數。想到戶外走一走,又怕冷怎麼辦?很多人紛紛找出熱水袋、暖寶寶等各種「禦寒神器」。你知道嗎,這些物品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
  • 冷冷冷冷冷~你還抱著熱水袋、暖寶寶取暖?當心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
  • ……你還抱著熱水袋取暖?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嬰幼兒、老年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覺反應較遲鈍,成為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
  • 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怎麼也想不到,平時用得好好的熱水袋突然就破裂了,漏出的開水還把我女兒燙傷了。」
  • 西安應急提醒:這些「禦寒神器」很要命
    最近的西安調成「速凍」模式,街上騎電動車的人們都各顯神通,陸續搬出了騎車版「禦寒神器」。西安市應急管理局發出提醒信息,保暖背後也潛藏著安全風險。記者網絡衝浪再加上街觀察發現,很多電動車騎行者最開始只是「車把手套」緊接著「帽子、 長圍巾」頂上,保護水嫩嫩的皮膚腿也涼怎麼辦?
  • 熱水袋灌進開水後炸裂 常州8歲兒童被燙傷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說到取暖,北方靠暖氣,南方則靠神器,熱水袋、電熱毯、暖寶寶等是比較常見的「取暖神器」,但是如果取暖不當,也容易造成燙傷,大家可要當心了。常州8歲的小孫同學比較怕冷,晚上睡覺媽媽都會給他準備一個熱水袋,誰知前幾天晚上剛躺下沒多久,熱水袋就炸了。家長說,當時把燒開的熱水灌進熱水袋之後就出事了。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隨著冬季禦寒方式越來越多,因為焐熱水袋被燙傷前來就診的市民比以前少了,但這仍是每年冬季的常見問題,而且兒童燙傷的概率要明顯高於成人。
  • 這些人不宜貼「暖寶寶」、抱熱水袋!
    熱水袋和暖寶寶等取暖「神器」 在冬季給我們帶來溫暖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神器」若使用不當 會悄悄「燙傷」你!
  • 冬季電動車騎行的這些「禦寒神器」要警惕!
    冬季騎電動車為了防寒保暖大家各顯神通,陸續搬出了車把手套、長圍巾、反穿衣、擋風被等騎車版「禦寒神器」騎車版「禦寒神器」NO.1 最開始「車把手套」NO.2 緊接著「長圍巾」NO.3 還是冷?再「反穿衣」NO.4 最後全方位「擋風被」但是這些「禦寒神器」在使用時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你身邊有親朋好友在使用
  • 十幾元的熱水袋,嫌太醜,只要這麼做,家人都要搶著用!附教程
    天氣漸漸冷了,在北方的仙女們,家裡都已經供暖了,南方的仙女們也不要怕,至少還有熱水袋這個神器給我們一絲絲溫暖。而在古代的冬天,如果想要暖手的話,你們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隨身帶著來取暖呢?那就是手爐。和小愛同學一起來看看吧~熱水袋外套DIY市場上十元一個的熱水袋,塑料的 ,可能你會覺得醜醜的,一般不考慮去買,加上水涼了又要自己燒水去補充,麻煩又不方便。
  • 這些「禦寒神器」很危險!
    冬日騎電動車一條秋褲顯然是不夠的於是大家各顯神通陸續搬出了騎車版「禦寒神器」1最開始只是「車把手套」2緊接著「帽子、 長圍巾」頂上,保護水嫩嫩的皮膚3腿也涼怎麼辦?5這個不夠高級,某寶上給出禦寒和時尚的最佳解決方案是「高領棉被」。
  • 你的這些「禦寒神器」很要命!
    廣州,作為一個每年都要入秋失敗N次的城市進入12月後,終於要硬氣起來了冷空氣再度「出手」@廣東天氣:新一股弱冷空氣已於3日白天南下補充影響>還沒有看的同學趕緊點擊查看▼廣州成功加入「降溫群聊」後,這些要注意了......
  • 消費丨暖氣片長沙熱銷,「禦寒神器」走紅
    「暖手寶、暖足貼、暖寶寶,整個一套都要囤好。」隆冬將至,長沙市民文女士購物車裡的取暖物品也越來越多,「沒辦法,聽說今年的冬天格外冷,這不得多備些硬貨,加上一些取暖電器,我大概買了一千多元。」「雙十一」過去,「雙十二」又跟著北風一起來了,禦寒用品成為熱點。
  • 這些「禦寒神器」很危險!
    冬日騎電動車 一條秋褲顯然是不夠的 於是大家各顯神通 陸續搬出了 騎車版「禦寒神器」 1
  • 兒童用熱水袋取暖,卻致低溫燙傷
    近日,兩名家長緊張地抱著孩子走進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皮膚科蘆桂青主任的診間,說孩子的腿上、手上都起大水皰,肯定是被有毒的蟲子咬了。蘆主任仔細查看了患處,詢問是否有使用取暖工具,家長說睡覺時用過熱水袋,蘆主任說,這是燙傷了。家長質疑的說:不可能啊,熱水袋外面包著布袋子,不燙啊。
  • 冬季「取暖神器」齊上陣,「低溫燙傷」要警惕!
    噹噹噹噹然少不了南方人最心愛的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啦這些暖身神器充分保障了南方人的日常保暖需求不過,許多人不知道這些備受喜愛的冬季暖身法寶也可能成為傷人利器冬季需警惕!低溫也能燙傷人!點擊播放 GIF 0.0M寧波消防曾做過一個實驗,在市面上選購了不同品牌的暖寶寶包裹雞蛋,2小時後,雞蛋已經被燙熟了。
  • 醫生「植皮保足」
    雲浮大哥李傑(化名)半年前被蚊蟲咬了後自行敷中草藥,沒想到傷口潰爛面積越來越大,甚至影響行走,幸好在廣州和平骨科醫院醫生的手術下保住了李傑的雙腳。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生活在南方,一年四季誰沒有被蚊子咬過?但是給蚊子咬了,需要手術的挺少見,到底怎麼回事呢?
  • 冬季騎行要小心 這些「禦寒神器」有風險
    為了防寒保暖,大家各顯神通,陸續搬出了車把手套、反穿衣、擋風被等騎車版「禦寒神器」。暖和是暖和了,卻給騎行帶來了潛在的危險。相關人士表示,在電動車上安裝固定手套,會限制騎車人手部操控電動車剎車和轉向的靈敏度,嚴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和敏捷度。
  • 杭州人當心,這些「禦寒神器」很危險!街上很多人都有…
    天的確太冷了 騎電動車的人們已經 陸續搬出了騎車版「禦寒神器」 保暖背後也潛藏著安全風險 記者觀察發現,很多電動車騎行者最開始只是「車把手套」;緊接著「帽子、 長圍巾」頂上,保護水嫩嫩的皮膚;腿也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