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融合」助體教融合落地生根

2020-12-14 山東教育新聞網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下發,體育和教育界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從不同角度對《意見》進行了解讀。筆者以為,當前,體教融合最為關鍵的就是破除固有藩籬壁壘,從目標任務、思想理念、機制職能、資源配置、工作措施等五個方面實現融合,這樣才能實現《意見》提出的一體化推進目標。

以目標融合為導向,提高各方主動性

目標是行動的方向。長期以來,體育和教育部門的目標設置存在差異,目標任務聚合度不高。體育部門主要圍繞培養競技後備人才、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退役運動員就業等工作進行;而教育部門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上。由於目標任務不同,導致兩者在推進體教融合工作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異,難以形成合力。筆者以為,要徹底改變現在體教結合、體教融合成效不佳的窘境,就必須堅持以目標融合為導向,把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總目標,促進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打造新的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其階段目標應該是體育回歸教育本位,提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綜合素質;教育則應充分發揮和拓展育人功能,做到教會、勤練、常賽,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體育素養;政府、社會和市場同樣要積極參與到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中來,發揮各自優勢,切實提升體育事業發展的活力。只有教育和體育部門、社會組織、市場在目標任務上實現有機統一,體教融合才能有共同的靶心,形成同向的合力。

以理念融合為引領,提升價值統領能力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過程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思想理念融合這一引領,在解放思想和理念更新上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相一致,與時俱進,引領發展。一是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健康第一、全面發展」是中央深改委十三次會議傳遞出的強烈信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少年體育工作的一貫要求,也是我國教育和體育事業發展最終價值統領。在推進新時代體教融合過程中,體育部門和教育系統要擺脫門戶之見,將「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貫穿到整個育人過程,才能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二是確立學校體育核心地位的發展理念。深刻認識學校體育在體育知識習得、體育鍛鍊參與、後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作為學生參與體育的最主要途徑,學校體育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大眾體育、競技體育的價值。三是堅持體教協同育人的價值理念。體教融合不是簡單地將體育和教育相加,而是要牢固樹立體教協同育人價值理念。早在1995年南京體育學院就提出了「訓練也是教育」的協同育人觀,將育人融入運動訓練中,徹底改變了以往過分強調競技運動的特殊性而排斥育人共性規律的片面做法,成為全國高等院校體教融合培養精英體育人才的典範,被國家體育總局譽為「南體模式」。四是形成多元開放融合的治理理念。各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要分工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主動對接社會、對接市場,通過相互配合和優勢互補,推進更多平臺成長為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新陣地。

以機制融合為關鍵,提高各方自覺性

機制是落實的關鍵。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面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制融合這一關鍵,在完善工作機制,理順工作職能上下功夫,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在縱向橫向上的全面融合。一是構建政府部門協同機制。《意見》明確提出了深化體教融合的組織實施要求,成立由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體育總局牽頭,中宣部、發改委等部門參與的青少年體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與之相對應的,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也要建立健全聯合協同機制,共同推進體教融合落地生根。二是建立各層級責任落實機制,堅決糾正對體教融合「講起來重要、幹起來不要」的錯誤思想,著眼長遠,將體教融合工作重點任務和責任落實到部門,分解到個人。三是優化完善人才輸送機制,理順包括學校、青少年俱樂部、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社會機構在內的人才輸送通道,推動形成學校、傳統特色校、體校、高校運動隊相互銜接、雙向融通的人才培養和流動機制,消除行業壁壘,化解職業俱樂部、專業運動員升學難題。四是強化政策執行的監督機制,體育教育部門應該作為改革的牽頭部門,負責各項工作的評估與監督,對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

以資源融合為支撐,發揮各方能動性

資源是行動的支撐。實踐證明,資源的深度融合是實現「體教融合」的重要支撐,也是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落實的關鍵。從政府角度看,要加大政策資源、經費資源等向體教融合傾斜的力度,迅速解決目前體育、教育部門與《意見》要求不相符合的政策衝突;從體育角度看,體育部門要利用在專業技術、行業標準和規則制定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為教育部門運動項目的普及和提高提供師資培訓、裁判派遣、場地供給、賽事組織、規則制定等業務支持和資源支撐;從教育角度看,教育部門要充分利用國民基礎教育優勢,在場地設施對外開放、後備人才供給等方面,加強與體育部門之間的融合,做大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隊伍的基數,為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輸送夯實根基;從社會和市場的角度看,面對我國多達3億人口的青少年群體,青少年健康發展僅僅依靠政府、學校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廣泛發動社會資源和市場資源參與到青少年培養當中來,加快完善社會體育組織建設的政策體系,鼓勵發展青少年俱樂部,聯合教育部門制定社會體育俱樂部進入校園的準入標準,為其服務學生健康發展明確路徑,為社會資源注入學校,推動更多社會組織成長為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新陣地。

以措施融合為抓手,釋放各方創造力

舉措是落實的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對體育工作的系列論述中特別強調了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四位一體」目標體系,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在深化體教融合的工作舉措上,要與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目標進行全方位對接,在工作措施融合上實行一體化推進。

一是要強化體育、教育的工作職責,為深化體教融合夯實基礎。體育方面,要回歸體校的育人本色,在突出體校專業特色和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上持續下功夫,同時要積極與當地中小學校加強合作,全面加強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教育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開齊開足體育課,切實做到「一增」「一減」,把學生的體育課、體育鍛鍊、體育競賽活動有效地增上來,把不合理的文化課課業負擔真正地減下去。

二是要破除體育、教育的工作壁壘,打通體教融合的通道。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可通過教育部門購買服務的形式,聘用體育系統大量的優質教練員、裁判員參與學校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提升學校體育師資力量,也可通過設置不同的師資崗位(如體育教師、教練員等)促進師資隊伍的穩定與水平的持續提升,實現體育教師、教練員隊伍的合理流動與資源共享;體育賽事融合方面,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要打破競賽設置壁壘,改革競賽體系,強化統籌設計和分類管理,在學校體育、體校教育和社會體育俱樂部培養人才的基礎上,全面整合各級各類青少年賽事,逐步完善覆蓋廣泛、層級分明、銜接有序、科學公平的賽事體系。

三是要探索和創新工作舉措,積極開展體育在中考中的分值比重、高考中引入體育素養分數試點的可行性分析和實現路徑研究,推動體教融合向深層次發展。

當前,我國體教融合的一體化推進還面臨很多問題,任務也十分艱巨。只要我們在實施體教融合的過程中,紮實有效地推進「五大融合」,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創新,就一定能夠衝破壁壘制約,真正實現融合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中央深改委通過一項教體領域的重要《意見》——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 體教融合,飛鏢發展的重大利好!
    9月2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 除此之外,體教融合的深遠意義還在於,它對人類瀕臨人工智慧發展奇點,守正自然人的本質、實現人的均衡健康發展,有突出重要作用。
  • 「體教融合」讓「仙外雛鷹」展翅高飛
    其中,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的「仙外雛鷹隊」作為唯一一支來自學校的球隊,能夠在與眾多俱樂部強隊的較量中脫穎而出,正展現出南京外國語學校對於「體教融合」新模式的積極探索。 正是由於學校對『體教融合』不斷探索,積極貫徹『教會、勤練、常賽』的組織方式,才讓孩子們在學習之餘擁有了極大的鍛鍊機會;同時,隊伍也可以以更靈活的方式自由參加各類賽事,例如參加這次MLB First Pitch的比賽。這些組織方式和鼓勵措施對於提高球隊整體水平有著巨大幫助。孩子越打越好,家長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強!希望能繼續得到學校更大的支持。」
  • 張立君:​雙向發力 助推產教深度融合
    張立君:​雙向發力 助推產教深度融合 2020-12-04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毛振明|論體教融合的問題緣起與目標指向
    推進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緣起是什麼?或者已經出現了什麼問題,是怎樣的問題,原因何在,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體教結合或體教融合的最終目標和「理想像」是怎樣的呢?本文為了探究問題的緣起和背景,對最代表「體」問題發生,即中國競技體育的問題及體教結合的動機與意義進行了剖析。
  • 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現代教育創新發展
    《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中國高科集團以「支持國家發展戰略,以上市公司平臺反哺教育」為己任,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基於產業端到教育端的OBE人才培養閉環模型,研發了新興信息技術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5G+、新媒體+)四個專業方向的教學資源,積極與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業務,助力形成「共創、共生、共享、共贏」的產教融合生態圈,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現代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 五大關鍵詞透視媒體融合「新圖景」
    【慧聰廣電網】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國家層級的媒體融合已經步入第七個年頭。在嘗試不斷擴大主流媒體價值版圖的過程中,一個個更完善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更健全的「融合機構體制」、更具未來想像空間的「智媒願景」、更具連接實效的「跨區域與跨行業合作」……正在催生出融合向縱深推進後的「化學反應」,共描一幅傳媒產業的「新圖景」。
  • 凝練產教深度融合,推進「引企入校」
    ——第一屆全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網紅直播&跨境電商賽道開幕  2020年11月20日全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網紅直播和跨境電商啟航儀式暨各賽道對接會於在橫店正式召開,中國民辦教育創新創業聯盟理事長黃百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課程中心秘書長張振筍、全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秘書長顧雷、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校長王兆青、中國市場學會職業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劉愛萍
  • 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在濰城區智群學校揭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12月11日下午,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和濰坊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分校揭牌儀式在濰城區智群學校舉行,省體育局黨組成員、省體育總會專職常務副主席隋擁軍出席活動並揭牌,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沃付賢,市體育局黨組成員、體育總會主席王妍妮,濰城區副區長範昕昕
  • (體育)「體教融合」律動健美操活力
    新華社濟南12月22日電(記者張昕怡、張武嶽)託馬斯轉體、跳轉、分腿支撐轉體、後手翻轉體,力與美的融合在不到2分鐘的表演中迸發,段奕彤和隊友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多個高分。在日前閉幕的2020年中國中學生操舞錦標賽上,他們在10個比賽項目中拿到了5個冠軍、2個亞軍和1個季軍。
  • 體教融合系列政策出臺恰逢其時、承上啟下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楊磊)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相繼發布,為中國教育改革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
  • 兩塊牌匾「落戶」,開啟體教融合發展的濰城模式
    12月11日,濰坊市體教融合發展試驗區、濰坊市少兒體育運動學校分校揭牌儀式在濰城區智群學校舉辦。全區上下堅持「健康第一、學生第一」理念,遵循人的發展規律、教育規律、自然規律,探索體教融合辦學新機制,培育體教融合品牌特色學校,推廣武術、四通拳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擦亮「風箏都·足球城」金字招牌,搭建體育節等「四大節」平臺,推動全區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全力打造體教融合發展的「濰城模式」。
  • 陳存根: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圍繞產教融合,他也分享了對高等教育發展進程的寶貴見解:一,促進產教融合,是堅持正確育人方向的重要舉措。教育要培養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能夠為社會進步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要避免年輕人眼高手低、會說不會做、有知識缺技術、難以適應實際工作的現象發生。
  • 山青院:以「超值思維」推動建立產教融合生態鏈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依託該校現代服務管理學院的專業建設基礎,堅持產教深度融合、推進轉型發展,迅速建設成了一系列行業面向清晰的產業學院。對標行業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山東是人口大省,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到2018年末,其人口總量已經位居全國第二,常住人口達到10047.24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15.04%,且呈加速發展的態勢。健康養老、健康教育等服務需求基數大。
  • 各界聚焦體教融合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孫龍飛)日前,來自體育界、教育界、企業界等各方代表齊聚北京,從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實踐出發,對我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 龔建偉:智能汽車人才培養新形態——產教融合 實踐創新
    7月22日,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導龔建偉在中國汽車報與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聯合推出的「2020智能網聯汽車精品課」的第二講中,以「智能汽車人才培養新形態:產教融合、實踐創新」為主題,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和精彩觀點。「智能汽車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目前高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都還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急需創新智能汽車人才的培養體系和模式。」
  • 山西冰雪運動項目首試「體教融合」
    其實,此次戰略合作的背後,是深化「體教融合」、發展青少年體育和省專業隊與學校共建高水平冰雪運動隊等各方面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落地」,備受業界關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西冰雪運動項目首試「體教融合」「冰雪進校園」,並在培養我省後備人才、推廣高水平冰雪運動隊共建等方面,有了一個長遠規劃。小球牽線,體教花開我省首家冰雪項目後備人才基地掛牌。
  • 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將落地福州
    福州新聞網5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黃莉銣)6日下午,福州高新區與廈門倍凡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合作辦學和產學研一體化方面開展深度融合,打造標杆性國家級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形成一張全國性的職業教育品牌名片。
  • 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做亮旅遊產教聯盟
    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相聯通」深化產教融合做亮旅遊產教聯盟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立足專業優勢和當地資源稟賦,全力打造廣元旅遊產教聯盟,助推廣元文化旅遊事業「後疫情」時代創新發展,服務經濟社會和旅遊康養產業轉型升級。
  • 體育總局:體教融合 開闢青少年教育新路徑
    央視網消息:9月22日,國新辦舉行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新聞發布會。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在會上介紹,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傳遞「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強烈信號,目的是解決好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