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真的是因「家仇國恨」刺殺秦始皇?又為何選擇在博浪沙行動?

2020-12-24 騰訊網

談秦說漢(228)張良真的是因「家仇國恨」刺殺秦始皇?又為何選擇在博浪沙行動?

蘇軾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張良體弱多病,他的父親過世時,他還年輕,而且此後二十年內都沒有在官場上混,家境也不是太差,日子也算過得下去,為什麼要跟秦始皇過不去,又為什麼選擇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呢?

按照《史記》、《漢書》等正史記載,張良刺殺秦王的動機是因為父祖五代做過韓相,而秦國又滅亡了韓國,讓許多韓國人的生活受到了影響。因此,張良這個沒落的貴族因為「家仇國恨」,產生了對秦王的報復心理,但這個理論也很難成立。

刺殺秦王的原因

張良是是韓國人,從祖父張開地開始,到父親張平這代止,分別做過韓昭侯、宣惠王、釐王、悼惠王的相國。他的父親張平死後二十年,秦國滅了韓國。張良有家奴三百人,弟弟死了也不捨得花錢安葬,將全部錢財用來尋求刺客刺殺秦王。

張良刺殺秦王時,基本上秦始皇已經掃滅了六國,所以說秦始皇也不單單是針對韓國。另外,張良雖然是韓國的貴族。但也不是體制內的在職管理人員,沒理由一個在野人士比韓王安的後人還在意國家被吞滅,所以張良不應該是為了國恨。

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張良的親人死於秦國,甚至跟秦始皇有直接的關係。張良父親的死因,史書上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只說張平為韓相,死後二十年韓國被秦國吞滅。是否張良的父親張平遭受了秦國的迫害而死,導致張良產生了家仇呢

韓國被滅亡是公元前230年,而張良的父親張平死於20年前,也就是大約在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51年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那就是秦昭襄王在這一年的秋季死了,秦孝文王即位。韓國國君則穿著喪服來到秦國,入殯宮弔唁祭奠昭襄王。

很有可能張良的父親是以相國的身份跟隨韓國的國君一起到了秦國。在秦昭襄王大喪期間,秦國也是發生了很多事的。首先是安國君即位為孝文王,但很詭異的是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死了,嬴異人即位,也就是秦莊襄王,嬴政被立為太子。

這期間韓王與丞相張開在秦國守喪,很有可能這期間秦國內部發動了爭鬥,也很有可能,張良的父親就是在這期間死在了秦國。韓國是弱國,因此韓王不能為張開的死而主持公道,這顆仇恨的種子就已經在年紀還小的張良的心底潛滋暗長了。

還有一種可能,張良的弟弟死於(或間接)秦始皇之手。當然,這個猜想也沒有資料證明。於是,張良弟死不葬,變賣所有家財,向東面見到了倉海君,倉海君為他推薦了一個大力士。同時又定製了一把120斤的大鐵錐,準備擇機刺殺秦王。

博浪沙刺秦王

接著,張良開始打聽秦始皇的行蹤,研究行動路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好大喜功,到處巡遊。為顯示排場,還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張良的刺殺目標是六匹馬的車架,也就是秦始皇的車輦。

張良最終選擇的是博浪沙,博浪沙在原來韓國的境內,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原陽縣東郊。博浪沙的路面細沙起伏,馬車速度會放緩,行人在沙丘中易躲藏,往北遠行就是黃河灣,南面是官渡河,蘆葦叢生,便於逃跑,是個天然打埋伏的地方。

秦始皇的車隊來到博浪沙後,由於路面狹窄,細沙鋪地,只能單輛車緩行。但共有六輛規格相同的天子車輦依次通過,這是秦始皇為防備別人刺殺而特意設置的副車。當時情況不容張良多想,令大力士擊中中間的那輛,結果秦始皇沒在那車內。

秦始皇的副車被襲,軍隊立即高度警戒,並四處尋找捉拿刺客。張良沒有來得及查看刺殺是否有成功,就馬上按計劃好的路線撤退,逃到下邳隱居。史書沒有記載刺客是否被當場格殺,但從秦始皇下令大規模搜索來看,估計也成功溜地走了。

寫在最後

張良刺秦也不排除是愛國精神,為了一個已被滅亡的韓國,用一己之力去復仇,但這個行為真的意義不大,殺了秦始皇韓國也恢復不了。因此張良與秦有家仇的可能性更大。也可能是張良的俠義心腸,他在下邳時曾經收留過一個叫項伯的逃犯。

安排在博浪沙行動,是事先謀劃好的,秦始皇的必經之路。張良對博浪沙地形熟悉,有利於隱藏,方便撤退。歷史上有記載的刺秦有三次,荊軻和高漸離都是有去無回,唯有張良在行刺失敗後成功逃脫,並且還逃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2020/10/19

相關焦點

  • 博浪沙遇刺:與荊軻刺秦王齊名的又一起針對秦始皇的刺殺
    其實還有一場針對秦始皇的刺殺也很有名,那就是博浪沙遇刺。博浪沙刺秦大力士博浪沙遇刺在眾多刺秦裡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刺客是後來「漢初三傑」裡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張良張良得知秦始皇的東巡隊伍將會經過陽武縣(今河南原陽東部),於是他來到了古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這裡是秦始皇到陽武縣的必經之路。而且古博浪沙地理位置優越,北臨黃河,南臨官渡河,到處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沙丘上荊棘叢生,在其低洼處又有沼澤地、水窪連成一片。
  • 秦始皇一生遭遇過四次刺殺,除了荊軻外,還有一次刺殺更危險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一生遭遇的四次刺殺。 荊軻 在太子丹的威逼利誘下,荊軻決定執行刺殺秦王的任務。他設法取到了樊於期的人頭,又讓秦舞陽帶著燕國督亢的地圖覲見秦王。秦始皇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荊軻與秦舞陽,荊軻在獻督亢地圖時,拿出匕首刺殺秦始皇。由於荊軻顧慮太多,秦始皇又武藝不凡,所以荊軻的刺殺以失敗告終,這場刺殺有驚無險。
  • 一人之下:高英才遇到仇人全性梁挺,國恨與家仇如何選擇?
    在唐門十個人選擇加入這次暗殺忍眾的的忍頭的任務後,大家也心裡清楚這是一場可能有去無回的戰爭,唐門掌門也讓大家各留家書,老高也回到了自己的家看了自己的女兒小梅。在回去的這一路上,張旺也一直跟在老高后面,年輕時的旺爺是老高的徒弟。
  • 具體數據一出,軍迷直呼:家仇國恨早忘了
    具體數據一出,軍迷直呼:家仇國恨早忘了相信大夥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雖然無法幹預別人的選擇,但至少要有自己的底線,當一個國家的公民,為了金錢還有利益選擇去遺忘歷史,加入到敵對國家中時,也就說明在教育還有思想上出現了問題,這些公民對於先輩們的貢獻已經徹底沒有了敬畏之心,不再把信仰還有祖國放在第一位,替代這個位置的是利益。
  • 4本「探險盜墓」懸疑小說,家仇國恨交織不斷,讀起來盪氣迴腸!
    隨著《鬼吹燈》《盜墓筆記》爆紅網絡,盜墓小說近幾年已經爛大街了,但其中的精品甚少,今天就給大家推薦4本「探險盜墓」懸疑小說,家仇國恨交織不斷,讀起來盪氣迴腸!開鎖,盜墓技巧,家仇國恨交錯在一起,讀來盪氣迴腸!感覺它更接近傳統的小說,構思緊密伏脈千裡,一環套一環,一步接一步,內容也非常緊湊,完全不像別的網絡小說那樣很鬆散!以上就是本期推薦的4本「探險盜墓」懸疑小說,家仇國恨交織不斷,讀起來盪氣迴腸!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十一年中五次巡遊,秦始皇為什麼如此熱衷外出巡視?不僅為求長生
    最近《大秦賦》熱播,小佛來蹭一蹭熱點,與大家聊一聊秦始皇的巡遊。《史記》中對秦始皇每一次巡遊的時間和地點都有記載,秦始皇去過的地方,放在交通便利的當代,很多人都不能打破秦始皇的記錄。秦始皇巡遊的地域十分多,曾經有學者專門做過統計:「以秦46郡計,秦始皇五次巡遊所經歷之地共涉及38郡,佔全國總郡數的83%,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除西南邊地和嶺南地區之外所有秦帝國版圖。」用我們現在地理知識來講,秦始皇去過了內蒙、安徽、湖北等15個省區。
  • 說一說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真正的死因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關於秦始皇的未解之謎,那就是秦始皇之死。世人皆知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被稱為始皇帝,可以說他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不過也正因為他是成功人士,所以他比一般人都有追求,也有能力去實踐。那麼他追求什麼呢?
  • 秦始皇為何不立儲君?和秦始皇一追求有極大關係,史書中早有答案
    其實,歷史上的秦始皇不僅在統一中國之後沒有冊立皇后,就連自己法定繼承人也沒有確定,倘若他將長子扶蘇冊立為儲君,那麼秦朝說不定就不會二世而亡。秦始皇明明是一個比較有遠見的君主,為什麼偏偏在設立儲君這件事上顯得短視呢?他為何不立儲君?在各種史書當中,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細節中一窺真相吧。
  • 秦朝短命是因秦始皇對六國貴族心慈手軟?恰恰相反
    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僅僅十三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起的反秦起義立即引發全國連鎖反應,六國紛紛復國,兩年秦朝滅亡。因此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秦朝短命是因為秦始皇善待六國貴族,甚至還有網民憤憤不平地表示秦始皇就應該把六國貴族斬盡殺絕,先不說秦始皇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對於現代人如此精神秦朝人,想法還如此殘忍表示理解不能……閒話不多說,先來看看秦始皇在統一六國過程中,是否真的如網上謠言那般對六國宗室、貴族心慈手軟呢?
  • 李煜的這首詞纏綿悱惻,寫盡了家仇國恨
    下闕寫了,那剪也剪不斷是離愁,越梳理越亂越凌亂的是國恨。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法名狀的痛苦。曾經李唐的江山被宋朝踐踏,家國不在,山河破碎,曾經的南唐後主,淪落為今天的亡國奴,階下囚。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日子成了過眼雲煙。
  • 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手?荊軻:我算錯了三點
    同時,秦始皇一直被後世人所黑,為荊軻刺秦增添了「正義」的元素。但是從這起刺殺行動本身而言,是一次極其失敗的刺殺。荊軻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刺殺場景,戰國策中是這樣描寫的:《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大家都知道「荊軻刺秦王」,那有誰知道張良也曾刺殺過秦始皇呢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也為荊軻留下了戰國第一刺客的美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其實也曾刺殺過秦始皇。於是他開始慢慢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想要刺殺秦始皇,他將所有的錢都用來購買武器,甚至最後因為沒有錢,連自己的親弟弟死的時候,都只是簡簡單單的埋葬掉了。秦國的都城,他們是不可能進得去的,所以就準備在秦始皇出來巡視的時候,實施刺殺計劃。
  • 秦始皇中國第一稱皇帝君主,卻後宮無「後」他究竟為何不立皇后?
    《秦始皇》中的嬴政在電視劇《秦始皇》中秦始皇和三個絕代佳人——敏代、阿若和黎姜,有著悽美的愛情故事。雖然歷史上秦始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謎團,他的感情更像是一片空白,但是通過這部劇人們也許可以走進秦始皇的感情內心。
  • 精明刺殺,為何一向低調的黑衣組織,會選擇刺殺土門康輝
    一切都源於一場神秘的刺殺,當時土門康輝成為組織的目標,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柯南他們就打算要追蹤,沒有想到,中途出現了意外,他們放棄了這次行動,轉而朝向毛利那裡,幸好有秀一救場,才沒有波及到毛利,這件事之後,刺殺也就不了了之。
  • 二戰為何刺殺山本五十六取得成功,對希特勒的暗殺計劃卻全部失敗
    為何對山本五十六的計劃能夠取得成功,但是對希特勒的所有暗殺全部失敗了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原因呢?> 在人類歷史上,不乏各種各樣的刺殺行動,其中大部分都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