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宋慶齡長眠於「宋園」,鐫刻著一位偉大女性的光輝歷程,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在長寧的故居記錄著一段幫助中國革命的故事。
宋氏墓地 松柏長青
宋園路21號是國家已故名譽主席宋慶齡的陵園,又稱為「宋園」。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遵照宋慶齡的遺言,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陵墓的東側。位於宋園路21號的萬國公墓始建於1932年,宋慶齡父母宋耀如先生和倪桂珍女士就葬在此。1982年2月23日宋慶齡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聰敏好學 立志報國
「市三女中」,上世紀初叫上海中西女塾。宋慶齡那時隨父、母居住在上海,1900年,宋慶齡7歲時到中西女塾讀書。
1913年,宋慶齡大學畢業,她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和振興中華的理想毅然回國。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與流亡日本的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結婚,並積極參加和支持孫中山領導的中國民主革命。
革命伴侶 光興中華民族
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婚以後,她放棄優越的家庭條件,離開父母富裕的生活環境,跟隨孫中山在國外流亡。
1924年,宋慶齡隨孫中山在上海與中共代表李大釗和列寧派來的特使多次交流,探討國共合作,著手改組國民黨。1925年3月12日,積勞成疾的孫中山,北京病逝。孫中山病逝後,把「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們。
偉大女性 致力人類進步
孫中山逝世以後,宋慶齡堅決維護和忠實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並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和國家領導人工作。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艾黎故居 永作紀念
路易·艾黎是(Louis Eli),1897年生於紐西蘭坎特勃留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紐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
1927年4月21日,路易·艾黎來到中國,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處任防火督察、工業督察等職務。直至1938年,他都住在愚園路1315弄4號一幢三層的西式住房裡。1992年6月1日,路易·艾黎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紀念地。
幫助中國 投身革命
中共黨組織利用路易·艾黎的關係,在他住所開展秘密工作。1934年春,國際友人史沫特萊把剛從東京來滬的國際問題專家陳翰笙藏在這裡,躲避租界當局的搜捕。1935年深秋,通過史沫特萊的介紹,聯繫東北軍張學良的中共中央代表劉昆在此居住了很長時間。魯迅的老朋友日本友人鹿地亙和夫人池田幸子也曾因躲避日本軍的追捕,而住在艾黎的寓所。
羅希賢:1946年生於上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委員。專業從事風俗畫、中國畫、連環畫創作,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環畫項目傳承人。從事連環畫創作30多年來,共繪製了160多部連環畫。作品內容涉及廣泛,風格樸實簡潔,又充滿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趣味。代表作品有《火種》《難忘的戰鬥》《蔡鍔》《特殊的戰場》《魯訊畫傳》《弘一大師畫傳》《普洱》等。
猜你喜歡
本文為長寧區融媒體中心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繪畫:羅希賢
文字:基 隆、毛 新
原標題:《名家繪長寧 | 宋慶齡與長寧「這個地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