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最破爛的古蹟: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

2020-12-16 小喵奇談

北京是一個歷史古蹟非常多的地方,比如故宮、天壇、北海公園。然而北京還有著一個比這些古蹟都要古老的地方,現在卻處於非常破爛地步,這就是北京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

北京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位置如下所示。

北京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金中都太液池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廣安門外,這也就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範圍。這個地方也就是原本宣武區的地界,也就是北京城西南的部分,這個部分實際上就是金中都的範圍。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外面的介紹

在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外面牌子明確說明,金朝建都於北京已經865年,這個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就是那個時候的產物。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衛星圖如下所示。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衛星圖

從衛星圖上面來看,金中都太液池遺址有幾排房子組成,這裡面看起來並不是金朝的歷史產物,只有走到比較近的地方,才能探尋出其真實面貌。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圍牆

從遠處看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圍牆,能看出來這裡面是與周圍居民區不同的一片地區,裡面有很多參天的大樹。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圍牆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整體是一個被圍繞地區來的地方,看似是一個歷史文化的保護區,其實這裡面的情況與想像的是不一樣的。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大門

上圖就是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大門,大門緊緊關閉,裡面並不能讓普通人進入。

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大門

遙望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大約就是下面的情況。

遙望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

原來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是一片荒地,幾座房子已經完全廢棄,這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完全是罕見的景象。

遙望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廢棄房子

目前這片地區的樣子,看起來完全不想在首都功能核心區,也不像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遺蹟的樣子。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的廁所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還有臨時的廁所,目前看起來也是也是廢棄的狀態,整個這一片地區其實都已經是荒涼之地。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格外荒涼

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的這一處遺址處於廢棄的狀態,裡面的荒涼的情況如同廢棄的工地。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的荒涼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的破房子,看起來並不是金中都時代的歷史古蹟,而像是近十年年才蓋出來的。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現代建築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裡面似乎沒有了歷史古蹟,也不像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應該有的樣子。這個地區只是一個片比較荒涼的廢棄工地。

本百家號提供原創和知識性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並可以點讚、分享或者納入您的收藏,關注後也可以在「關注」找到我們的主頁。

相關焦點

  •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保護陷入困局!
    千年以前,這裡是御苑禁區,這就是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又稱魚藻池遺址。然而,千年過去,這裡殘破不堪,成了一片爛尾樓,至今如此,算起來,爛尾30年了!至於爛尾的原因,2013年左右有多篇報導,網上一搜,隨處可見。大意是這塊商業用地此前因土地轉讓發生問題,導致出現爛尾別墅,至今別墅未清理。
  •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發布 一張藍圖繪就首善之區
    優化功能 創造一流人居環境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區。  「編制核心區控規在首都規劃建設史上是第一次。」
  • 內環路、安寧交通、健步悅騎……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創造全新出行環境
    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簡稱核心區控規)正式發布。這份沉甸甸的規劃在交通出行方面有諸多亮點和創新點。首都功能核心區總面積約92.5平方公裡,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兩個行政區。
  •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劃重點!將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
    日前,《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8月30日,核心區控規全文發布。本次規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首都功能核心區未來將如何發展?老城居民生活將如何改善?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為您劃重點。
  • 首都功能核心區建設迎來新節點北京地鐵8號線土建主體工程實現全線...
    12月11日,在北京市長安街南側的接收井內,隨著直徑達6.28米的「正陽二號」盾構機刀盤破土而出,由京投所屬軌道公司負責建設管理,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北京地鐵8號線三期工程前門站至王府井站區間實現雙線貫通,標誌著貫穿北京南北中軸線的地鐵8號線隧道區間工程全線貫通。
  • 北京文博|權威解讀:專家帶你看規劃,核心區控規有哪些亮點?
    應該說之所以有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因為要更多的突出首都功能,北京既是我們首都的所在地,同時又是一個超大城市,那麼這裡就有兩重功能,都要發揮好。就在於那句話,「首都為核心」,她是首都所在地。所以,京津冀的定位就決定了北京在京津冀中具有核心地位,所以安排好首都功能是北京發展最重要的使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四個定位,第一句話也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所以我們講京津冀的核心是首都,首都的核心是政治功能,所以服務好中央政務是北京發展、京津冀發展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的一個空間戰略、區域戰略。
  • 一圖讀懂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體系
    一圖讀懂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體系 2020-08-31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液池,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這裡留下了多少傳說
    導遊介紹說,在2005年,太液池遺址挖掘中,發現眾多的磉墩(用磚或石砌的柱基礎,上置柱頂石)坑遺址,而這些坑是幹欄式(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水上建築的基礎。唐時的太液池風景區,水域廣闊,殿宇遍布。凌空於水上的廊道,沿岸曲折延伸,形成優美的廊橋棧道式凌波建築景觀。其恢弘絕對在當年的阿房宮之上。
  • 首都核心區控規正式出臺,東西城在這幾方面將會有所改變!
    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正式亮相出臺。 在這個文本中,對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做了非常清晰的表達: 戰略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
  • 北京核心區最大的生態璞玉:龍潭中湖公園景觀改造
    ▲ 項目位於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南二環沿線,毗鄰天壇1985年,龍潭中湖改建成「北京遊樂園」,是北京最早的一處大型現代化遊樂園,遊樂項目的技術水平、數量都位於國內遊樂行業的前列,承載了幾代人的歡聲笑語和難忘情懷。
  • 科潘瑪雅遺址——2000多年前的瑪雅古王國首都
    科潘瑪雅遺址(Maya Site of Copan ),公元前2000多年為瑪雅古王國首都,也是當時的科學文化和宗教活動的中心。遺址位於宏都拉斯西部、靠近瓜地馬拉邊界的聖塔羅薩西56公裡處的峽谷中,佔地面積約為15公頃,包括金字塔、祭 壇、廣場、6 座廟宇、石階、36 塊石碑和雕刻等。
  •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核心區控規突出政治中心和人民群眾
    二是堅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將疏解整治與優化提升並舉,治理大城市病,實施人口、建設規模雙控,降低核心區的人口、建築、商業和旅遊密度,充分發揮「兩翼」的承接作用,北京中心城區外其他地區可梯次承接部分適宜功能。
  • 北京風土密碼:清代太液池北岸靜心齋有一個鮮碧亭是做什麼用的?
    ▲北海公園最早是金代的皇家園林大寧宮遺址所在地。其北岸有座精美的小型建築群名為靜心齋。圖為靜心齋大門。▲靜心齋大門和題額。靜心齋與故宮的乾隆花園和頤和園的諧趣園,並稱清代三大「皇家花園」。▲圖為靜心齋衛星照片。▲圖為靜心齋布局圖。
  • 寧波井頭山遺址是目前中華海洋文化遺址中最古老的群落
    與會專家認為, 井頭山遺址是目前中華海洋文化遺址中最古老的群落,這一遺址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學史和文化遺產體系建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有助於學界和考古界深化對中國海洋文明起源的研究。在井頭山遺址考古現場,記者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底科學奠基人之一、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家金翔龍在當天的調研過程中認真觀察每件遺物,不時用手機拍攝照片。
  • 許昌市古蹟遺址研究會根據歷史資料成功繪製「毓秀臺」復原圖
    中新河南網5月18日電(張培 黃杰)走在許昌499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濃厚的三國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隨便踢一腳就是漢磚魏瓦,隨便捧一抔就是三國文化。這裡不僅有關公夜讀春秋兩院英風,也有曹操指點江山激昂文字,還有華佗技術高明救濟蒼生。
  • 在阿斯特拉罕城附近發現金帳汗國第二座都城遺址
    據俄羅斯文化網於4月26日報導稱俄羅斯考古學家確定了金帳汗國第二首都故城遺址確切位置。俄羅斯文化部官員葉列娜 雷森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一則消息稱在2020年春季發現這一遺址的。在距離謝利特裡安諾耶村鎮不遠處進行天然氣管道鋪設工程前學者們發現了這一罕見的文物遺址的。
  •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大明宮遺址
    宮城除城門附近和拐角處內外表面砌磚外,其餘皆版築夯土牆。在東、西、北3面,都有與宮牆平行的夾城。 宮城共有11個城門。南面5個門,以正中的丹鳳門為正門,其南有丹鳳門大街,寬一百二十步(約176米)。除丹鳳門設3個門道外,其餘各門都是1個門道。北面3個門,中間的玄武門與北面夾城上的重玄門對直。
  • 國際古蹟遺址日 南京城牆玩起「雲直播」
    今天(4月18號)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今年的主題定為「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特別推出系列線上活動,與公眾共享文化遺產,保護記憶遺產。
  • 井頭山遺址是中華海洋文明最古老的見證
    本報訊(記者 楊靜雅 顧嘉懿 陳曉旻) 有8000年歷史的井頭山遺址是中國沿海迄今發現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貝丘遺址,也是迄今發現的中華海洋文明最古老的見證,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昨天在寧波舉行的「井頭山、河姆渡與海洋文明」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家金翔龍等專家高度評價井頭山遺址的價值
  • 黃鶴:提升首都城市文化功能,促進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
    這對於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於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作用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待:首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是文化認同的基石,它既是中國傳統都城營建的典範,也是當代首都,有著文明傳承和國家民族凝聚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