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土密碼:清代太液池北岸靜心齋有一個鮮碧亭是做什麼用的?

2020-12-16 解秘歷史的細節

▲北海公園最早是金代的皇家園林大寧宮遺址所在地。其北岸有座精美的小型建築群名為靜心齋。圖為靜心齋大門。

▲靜心齋大門和題額。靜心齋與故宮的乾隆花園和頤和園的諧趣園,並稱清代三大「皇家花園」。

▲圖為靜心齋衛星照片。

▲圖為靜心齋布局圖。作為北海北岸最為小巧玲瓏,精美清幽的建築群,齋內碧池清水,曲橋迴廊,十分幽靜。原名為鏡清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曾為皇子讀書之處。

▲靜心齋外東側有個位於牆外的亭子,亭子上有題字為碧鮮。碧鮮亭緊貼靜心齋花牆外,起到點景之妙。同時在靜心齋內的韻琴齋內可以憑窗欣賞瓊華島之景。坐在韻琴齋內打開南側山牆的小窗,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麗的景色。在乾隆皇帝的眼前,這立體的畫面被框在小窗之中,似乎有「碧(壁)出仙(鮮)境」的感覺。在書房的窗外建亭,景致妙不可言,使此亭在京城獨一無二。

▲碧鮮亭細部。碧鮮為漢語詞語,原來的意思是青翠鮮潤的顏色。後用以形容竹的色澤。再後來文人在詩詞歌賦中以「碧鮮」為竹的別名。《舊五代史·扈載傳》中有:「載因遊相國寺,見庭竹可愛,作《碧鮮賦》題其壁。

▲碧鮮亭題額。

▲碧鮮亭亭內彩繪。碧鮮原是用以形容竹的色澤,後因以"碧鮮"為竹的別名。

▲從碧鮮亭內觀察靜心齋的花磚牆。宋代範仲淹有《寄題孫氏碧鮮亭》詩:「天地何風流,復生王子猷,黃金買碧鮮,綠玉排清秋。」

▲碧鮮亭前的翠綠竹子與北海太液池和白塔。碧鮮亭內由立柱、窗框及欄凳形成方形的取景框,是觀賞北海景色極佳的觀景點,這個位置與瓊華島相對,由此可以欣賞到島上參差錯落的樓臺亭閣及巍峨的白塔。

▲從碧鮮亭南望北海白塔。碧鮮亭緊貼靜心齋的韻琴齋南山窗,乾隆皇帝坐在韻琴齋內從窗口南望,可觀太液池及瓊島景色。韻琴齋意為皇帝休息時的聽天籟之音處。「韻琴」並非單指尋常的絲竹琴聲,而是指院中泉落之聲似琴聲。韻琴齋中原有泉水形成的瀑布,水流聲如琴之韻。這裡的琴聲和諧,象徵著大清朝政治昌明四時有序,體現著對大清聖主之治的隱喻。

▲從碧鮮亭處所見北海白塔景色。唐杜甫有《槐葉冷淘》詩:「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相關焦點

  • 北京風土密碼:北海北岸西天梵境天王殿內雕塑都有什麼代表意義?
    在其北岸有個佛教寺廟建築群西天梵境。圖為西天梵境位置的衛星照片。△圖為西天梵境建築布局示意圖。西天梵境原為明代所建的西天禪林藏傳佛教式寺廟,清代乾隆皇帝於1759年下令重修,並將範圍向西側擴展。△圖為西天梵境山門。「西天梵境」的圍牆為朱牆碧瓦,建有3座獨立的漢白玉大理石券琉璃門,均為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大脊門樓。門樓的下部為紅牆,以漢白玉大理石須彌座為基座。
  •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保護陷入困局!
    近日,據新京報報導,北京通州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計劃於2022年完工,初步確定建築規模約1.9萬平方米,未來遺址博物館將綠蔭環抱,曲徑通幽,與遺址交相輝映。在北京西城西城廣安門外的一隅,安靜地僵臥著一個已被人遺忘的角落。千年以前,這裡是御苑禁區,這就是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又稱魚藻池遺址。然而,千年過去,這裡殘破不堪,成了一片爛尾樓,至今如此,算起來,爛尾30年了!至於爛尾的原因,2013年左右有多篇報導,網上一搜,隨處可見。
  • 北海公園北岸最完美建築,碧池清水曲橋迴廊園中之園的精華
    那時候由於之前一直風平浪靜,北海公園裡的園中之園開放了,其中重頭戲就是地處北岸的靜心齋,這裡是北海公園的精華之一,二十年前都是單收費的,如今只要進了北海公園大門,這座精品園林就可以進去遊覽。這天的天氣不太好,天氣陰沉著,影響了些色彩,不過這也不能阻攔靜心齋的精美建築。
  • 太液池,不僅僅是慈禧乘涼的地方,還是清代一項運動的舉辦地
    紫禁城以西的三海之地,又稱太液池。風景絕美,天然富麗,是夏日乘涼的好去處。北海與中海元明時建築很多,南海則為清代時候擴充之地,面積達十餘裡,水區佔三分之一,慈禧晚年常居於此。這裡畫棟連雲,珠簾卷雨。若炎夏時日,於泖蔭路曲之中,梢立片刻,頓覺心裡清涼。
  • 剛開始練習靜心,需要注意些什麼嗎?快樂密碼空間
    剛開始練習靜心,需要注意些什麼嗎?快樂密碼:剛開始練習靜心,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靜坐前的準備:我們要懂得選擇適合的場地和時間,並調理自己的身心,讓身心處在適合禪修的狀態,然後才開始靜坐。三、靜坐前放鬆的方法:靜坐前穿著寬鬆的衣服,做一些有助於放鬆的運動,如甩手、拉筋、瑜功等;也可以聽柔和的音樂,調柔身心、舒筋活血,讓我們身心舒暢。
  • 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最破爛的古蹟: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
    北京是一個歷史古蹟非常多的地方,比如故宮、天壇、北海公園。然而北京還有著一個比這些古蹟都要古老的地方,現在卻處於非常破爛地步,這就是北京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北京廣安門外的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的位置如下所示。
  • 太液池,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這裡留下了多少傳說
    太液池在大明宮的北部,又名蓬萊池,是皇家池苑。當年的池邊遍植柳樹,現在也有垂柳依依,岸邊卻是荒草萋萋。好在站在岸邊,遠處有小洲綠意蔥蘢,池水泛著綠意,也頗能讓人有一些遠古之幽思。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和歷代《唐大明宮圖》所繪,太液池長年蓄有一泓池水,清波蕩漾,水面荷花遍布,岸邊蘆葦叢生,夏來,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之景,秋至,一幅「蒹葭蒼蒼」之畫,常有黃鵠、野雁等飛禽穿行其間,嬉戲出沒。當年的太液池不僅有華美建築環繞四周,更有廊榭曲折橫越水面。
  • 黃金戰袍——拔刀齋戰隊 by 陳高川
    (感恩、誠義)    射箭就是在靜心,靜心就是美。當你選擇讓它進入你的生活,那你要相信它一定是來滋養你的,而不是消耗你的。    靜心的難點,可能就是「慢」,因為它和時間有關係。時間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達文西畫蒙娜麗莎花了四年時間,榮寶齋的陳林齋和馮忠蓮到故宮臨摹《清明上河圖》用了四年時間,也尚未摹完。它需要一分一秒的磨,磨的就是你的性子和耐心,這是最基本的,然後你才能慢慢走進美的境界,向美頂禮膜拜。    我一定是和射箭有緣的。從福州回到貴州後的第二年,我有幸認識了拔刀齋的皇甫江先生,以前只看過他寫的《中國刀劍》一書。這本書對我的人生而言真是有千年之感。
  • 盤點北京熱門古建築——旅遊景點推薦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燕都、幽州、京城、北平等等。作為曾經的天子皇城,北京城遍布極具特色的古建築,可謂每走一步都能踩到文物,每一處古建築講述著精彩的歷史。那麼,北京熱門的古建築景點有哪些比較推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尋北京盔甲廠胡同文脈:清代文人鐵保在此安家,燕大匯文均有舊址
    明永樂帝定都北京後,對元大都進行了改建,元大都城的南垣向南移出二裡,並重新挖掘了護城河,這裡原有的河道演化成「泡子河」,並由此風景獨好:「前有長溪,後有廣澱,高堞環其東,天台峙其北,兩岸多高槐垂柳,空水澄鮮,林木明秀」。宣德二年(1427年),工部鞍轡局在泡子河西北岸的空地上設立盔甲廠,隨後又在內城西南隅,今永寧、光彩胡同一帶設立王恭廠,兩廠用以製造、儲藏盔甲及兵器。
  • 披頭四(Beatles)用一場東方之旅影響世界 快樂密碼空間
    他們用美妙無比的音樂述說著對於愛情、世界和生命的認知,對古老的東方哲學的嚮往。上世紀六十年代, 披頭四引領了美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浪潮。然而1967年對披頭四而言,是充滿了危機的低谷期:先是經紀人過世,再來電影失利,幾乎所有人都沉迷於毒品和致幻劑,甚至因為家中藏有大麻被警方指控。
  • 大唐歷史文:夢越盛唐,他遊紫宸殿,畫江山,品太液池,好不快活
    一個接著一個不可思議的事件發生,另一番大唐的篇章正徐徐打開。精彩內容:雨終於停了,羅甘從寺廟裡頭拿了個背囊放酒瓶,拜別這位高僧。肚子倒是不餓了,每回去縣城裡頭都有怪事發生,羅甘想起那熱情的胡掌柜,安平赤鬼,還有……望青閣中的瑤桃姑娘,不知道他們如今怎麼樣。走著走著,越是臨近安平縣,風就開始十分寒冷,這好端端不過剛入秋,怎麼會這麼寒風凜冽?羅甘抱臂前行,身體縮成一團。
  • 北齋與浮世繪
    而在這之前,它對於江戶時代,乃至19世紀日本的價值都談不上什麼藝術性。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日本像清代的中國一樣閉關鎖國。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町人,即是城市居民之意,他們主要是商人,町伎,部分人是工匠以及從事工業的工作。
  • 讓靜心冥想,成為一種習慣
    冥想的種類很多,有呼吸冥想,靜心冥想,瑜伽冥想,身體冥想,財富冥想等等。冥想是為了帶領你覺知自己,覺知身體,覺察你的每一個念頭。通過冥想和覺知能夠提升這個能量,將其頻率提升到和平的內心,你的心靈將能夠從中得到滋養。
  • 唐太宗見太液池有隻怪鳥,急召閻立本作畫,為何這幅畫沒流傳下來
    唐太宗遊覽太液池時,突然看到一隻怪鳥,驚奇不已,他便急召宰相閻立本作畫。這故事流傳千古,其中的畫,卻因為一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您可知道是什麼原因?苑中亭臺樓榭,詩情畫意,更有一太液池,池中疊水湧泉,池水經常泛起一陣一陣漣漪,不知道什麼時候,池中飛來一隻長相奇怪的鳥,靜靜地落在了水面,唐太宗看了之後,心中覺得稀奇,急忙召來畫師閻立本作畫。雖然此時的閻立本,還未升至宰相的官職,但已經做了主爵郎中,在朝堂之上,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大臣了。
  • 北齋曾記否,往事終成煙?
    1983年,為了興建中山圖書館新館,西堂、南軒、北軒、中齋都被拆除了;1998年,景山堂也被拆了。看來北齋也將難逃一劫。2005年1月19日,拆遷公告終於張貼出來。《羊城晚報》用了一個很落寞的標題來報導此事:「最後的北齋,往事並不如煙」。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甬江北岸 - 寧波的城市傷口!
    位於江北最東南角的甬江北岸壓根不在考慮之內。發展好了,豈不是便宜了鎮海,給他人做嫁衣?這些年眼見江北把髒亂差的海鮮市場、建材市場、黃沙碼頭、物流公司全部布局在了甬江北岸。2015年,在眾多反對聲之下,江北依然意圖把一個賣電線電纜和電動工具的眾冠商業廣場(原寧波三號橋市場),安插進鎮海中官路科創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