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著「老兵」的名頭,就可以歪曲歷史嗎?

2020-12-17 平原公子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有位網絡大V,叫做「老兵尹吉先」。

他在微博和知乎都有帳號,認證為「抗美援朝老兵」,經常談論一些軍事、歷史話題,一開始大家都對他很尊敬,因為作為一個80多歲的老戰士、老爺子,還能上網,還能和網友們討論許多歷史話題,很不容易。

最初的「老兵尹吉先」形象,還是愛國的、正能量的,經常以「口述歷史」,講當年在戰場上的一些見聞,大家聽了也覺得很新鮮,就算有一點小錯誤,大家也沒有當回事。

年輕人也都很喜歡他,他在知乎和微博擁有了數十萬的粉絲。

我本來不想談他,因為一開始我也認為他真的只是一個老戰士,曾經為國家做出過貢獻,就算記憶有些差錯,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時間長了,特別是到了今年,「老兵尹吉先」的發言越來越奇怪了。

最主要問題,是他經常否定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英雄事跡,一味只談慘烈、犧牲,反思戰爭的可怕,不談我們偉大的勝利,更不談人民軍隊的先進性,這種敘事手法,不太像一個革命戰士,也不太像一個共產黨員,倒是更像前幾年「公知」們的寫法,也和今年某些導演的拍攝手法很像。

一一羅列有點麻煩,我舉幾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柴雲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志願軍特等功臣、朝鮮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獲得者。抗美援朝時期,柴雲振帶領自己的班一連攻下三個山頭,殲敵200多名,搗毀指揮所一個。

柴雲振在戰鬥中受重傷,出院後就復原回了地方,這樣一位英雄卻從此消失於人海之中,在朝鮮的紀念館中甚至掛上了柴雲振的遺像。直到33年後的1984年,柴雲振才被軍隊尋訪到,並代表志願軍戰鬥英雄接受了金日成的接見,金日成評價他:柴雲振不是烈士,是活著的英雄

唐章洪是當年的特等功臣之一,除了立下特等功外,他還先後立過2次一等功,4次三等功。

在上甘嶺戰役中,唐章洪用一門82毫米迫擊炮打出上千發炮彈,殲敵400餘人,在激烈的炮戰中,唐章洪有2次差點犧牲,美軍的炮彈在他身旁爆炸,強大的衝擊力將他掀翻在地,彈片擊中他身體多處要害,昏迷不醒,亂石和泥土將他埋住,幸好被戰友及時救起,才不至於窒息而亡。

醒來之後的唐章洪嘴角還不停的留著鮮血,又繼續架好炮投入戰鬥,給美軍造成大量傷亡。整個上甘嶺戰役,唐章洪用他的一門迫擊炮幹掉了400美軍,被志願軍總部授予「特等功臣」,他也被譽為是「給炮彈裝上眼睛的炮手」。

抗美援朝結束後,唐章洪回國被分到了中科院成都分院工作,他把所有的功勳章全部捐給了軍事博物館,此後一直工作於此直至退休。

如今,這位老英雄還健在。

「老兵尹吉先」如此抹黑自己的戰友,良心能安嗎?

而且,「老兵尹吉先」的許多言論,非常市儈功利,不像革命軍人能夠說出的話。

他說:「我軍的戰鬥英雄之所以拿勳章」,是因為「和領導關係好」,被網友質疑之後,他居然回應——「朝中有人好做官」,這是一個共產黨的戰士該說的話嗎?

更令人生疑的是,「老兵尹吉先」在社交媒體上的某些軍事用詞,不是我軍的慣用術語,而是日本、臺灣偽政權那邊的軍事術語,比如「引信」,他叫做「信管」,他稱呼戰友,不稱呼「同志」,而是稱呼為「同事」,字裡行間還經常冒出幾個日式繁體字,比如「悪」「崗」「佈」這些字,普通中國人是不會寫的。

至於基本軍事常識的錯誤,遍地都是,比如「上甘嶺我軍沒有步話機」、「朝鮮戰場我軍沒有空軍」、「美軍的鋼盔八斤重」、「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就有GPS」、「根本不存在戰場上拼刺刀」.....令人匪夷所思。

實際上,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才上天,1958年美國才啟動GPS計劃,1964年才正式使用,到了70年代,GPS導航才初具規模,朝鮮戰場美軍哪來的GPS,「老兵尹吉先」編造這些美軍神話,無非是要證明美軍的「強大不可戰勝」。

再比如,他說我軍沒有空軍,那麼我們在朝鮮戰場一戰成名的「王海大隊」是怎麼來的?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先後有10個殲擊機師、2個轟炸機師出動作戰,共戰鬥出動2.6萬餘架次,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被擊落飛機231架、擊傷151架。湧現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名,立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300多個。其中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6個,立集體二等功的單位2個;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21人獲得英雄模範稱號。王海、劉玉堤、孫生祿、趙寶桐、張積慧、魯珉為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你說他們都不存在?

「老兵尹吉先」還說「上甘嶺沒有女兵」,實際上志願軍中一直就有女戰士,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體的志願軍15軍45師衛生員王清珍、吳炯就是女戰士。當年的電影形象,都是有原型的。

他說上甘嶺一線沒有步話機,然而中國軍事博物館,就陳列著一臺當年上甘嶺597.9高地坑道用的功勳步話機,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粉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發動的「金化攻勢」,在朝鮮金化以北圍繞爭奪上甘嶺以南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志願軍前沿陣地為目標,進行激烈的堅守防禦作戰。

堅守上甘嶺第11號陣地的志願軍某部用這部步話機保證了6天5夜的通訊聯絡。11月13日,志願軍戰士通過該步話機取得炮火支援,一天內打退敵軍衝鋒81次,斃敵400餘名。這部步話機為1953年志願軍政治部在朝鮮舉辦展覽時徵集,1959年移交軍事博物館。

老人家如果記憶力不好,或者是由於自己只是戰場的普通一兵,所見所聞和整體的歷史有出入,可以理解,但如果憑著自己的好惡和情緒,一味搞「歷史虛無主義」,那就不對了。

更何況,一個80多歲的老人,哪裡來的時間和精力,整天在網絡上和網友吵架?這背後如果沒有運營團隊,我是不信的。

一個自稱信仰共產主義、經歷過戰爭的革命軍人,不回應質疑,卻給提出疑問網友扣上「極左」的帽子,這不是一個老兵的行為,而是某前作協主席的行為。再看在微博上支持「老兵尹吉先」的都是誰?不是人民群眾,不是年輕人,而是那些「古墓派公知」。

我不是沒有見過抗美援朝老兵,一個多月前,我剛剛跟一位抗美援朝老戰士有過交流,真正的革命戰士,真正的共產黨人,真正血與火中錘鍊出來的人,你一眼就能看到他身上革命樂觀主義的氣質。

他從佃農的兒子,到參加解放軍,經歷了渡江戰役、挺進大西南、抗美援朝、現代化建設.....他幾乎是一個活著的新中國的歷史。

我們當時聊了很多,從他的佃戶出身,一直聊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聊到勝利回國,聊到社會主義建設。老爺子不迴避當時戰場的殘酷和艱苦,但從未怨天尤人,從未對新中國有任何不滿,他一直在說,韓戰必須打,不打沒有幾十年的和平。

"我們是去幫助朝鮮人民,打敗美帝國主義的,我們當年動身出發的時候,政委指導員都在反覆教育我們,要尊重朝鮮人民,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帝國主義不可怕,我們有著堅定的信仰,有著強大的組織,有著最好的戰略戰術,我們越打越強。」「美國人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穿插到他們眼皮子底下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們也會崩潰」。

「我們是鋼少氣多,他們是鋼多氣少。」

「我們為什麼能夠勝利?因為我們信仰共產主義,我們是毛主席的戰士」。

同樣都是志願軍戰士,為什麼區別這麼大呢?

相關焦點

  • 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JM網絡製販淫穢色情漫畫被查
    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這一行為嚴重違背社會公德,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觸犯法律,並以此謀取利益,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絡漫畫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充斥暴力、恐怖、色情的漫畫內容就像毒藥,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掃黃打非」部門堅決嚴厲打擊含有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渲染暴力色情恐怖、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有害信息,為青少年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國外網友熱議美劇《西遊記》:別歪曲歷史
    不管怎樣,期待他們不要歪曲任何歷史或者事實。美國很喜歡那樣幹。rana xxxx (mumbai):美國電視臺應當拍攝基於玄奘西遊印度的真實事件的電視劇,玄奘在印度呆了更長時間,在印度發現了佛教的起源,這豐富了中國人的生活。除了深度歷史、文明和文化之外,他還發現了印度的神秘和神話。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黑暗歲月:歪曲歷史的試題令人心寒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黑暗歲月:歪曲歷史的試題令人心寒 海外網6月16日消息,6月14日,香港《文匯報》披露了一段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的經歷。
  • 101歲抗戰老兵去世,堅稱「八百壯士跳黃河」系謊言並起訴影片方
    12月18日,陝西抗戰老兵王蒙芳在家中病逝,享年101歲。自稱一輩子沒跟人結過怨的王蒙芳,到了晚年,因起訴抗日電影《咆哮無聲》而聞名全國。王蒙芳生前曾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抗戰時期,沒有發生「八百壯士跳黃河」的事情,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歷史也不該被後人杜撰、歪曲。1919年出生的王蒙芳,是陝西西安人。青年時,老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六軍177師,先後參加了中條山戰役、豫中會戰等抗日戰爭。
  • 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JM製販淫穢色情漫畫被查
    這一行為嚴重違背社會公德,毫無底線踐踏人性、歪曲歷史、觸犯法律,並以此謀取利益,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絡漫畫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充斥暴力、恐怖、色情的漫畫內容就像毒藥,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掃黃打非」部門堅決嚴厲打擊含有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渲染暴力色情恐怖、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有害信息,為青少年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抗戰老兵張茂宜:讓日軍「止步」的戰鬥員和見證者
    原標題:那年當兵14歲——訪抗戰老兵張茂宜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受閱歸來的張茂宜受到學生們的熱烈「追捧」,經常受邀到學校講故事 在株洲雲龍區雲田鎮蝦塘村一幢頗有點現代氣派的農家院子裡,筆者見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受閱抗戰老兵張茂宜。
  • 三個老兵唱《老兵》唱著軍歌走天涯
    三個老兵唱《老兵》這首獻給復轉軍人的歌曲《老兵》,從作詞到作曲再到演唱均為昨天的軍人。詞作者李昌明與演唱者吳堅出身鐵道兵部隊。李昌明現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堅現為中國交響樂團男低音歌唱家。曲作者姜春陽系原空政文工團著名作曲家。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文/圖/視頻「我不怕死去,只怕這段歷史被後人所遺忘。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
  • 老兵,再見!
    >老兵可還記得跑武裝五公裡時你跑的滿臉通紅依然不肯放棄的神態嗎?>老兵可還記得整理內務時你那一絲不苟的眼神嗎?>老兵可還記得隊列會操時你那嚴整的軍容、挺拔的身姿嗎?>老兵可還記得駐訓場上你頂著烈日肆意揮灑的汗水嗎?
  •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
    為加強醫保窗口黨員黨性教育,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10月11日上午,市醫保局窗口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者,赴沂南天河醫養院開展 「十月沂蒙黨旗紅,重陽情暖抗戰老兵」主題黨日活動。
  • 歷史上抗戰老兵告訴你
    被子彈打中之後還可以繼續戰鬥嗎?這個問題想必困惑著大家,許多人進來受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大家通常是看到一個人身中好幾槍,甚至被炮彈近距離轟炸過之後,依然沒有退縮,奮鬥在前線,更有甚者,實際上還和敵人一起拼刺刀並且還勝利了!這種事情可能嗎?
  • 再見,老兵!
    又是一年退伍季,又有一批老兵將脫下軍裝,離開他們奮鬥了整個青春的地方。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錚錚鐵骨男子漢,這一刻難忍熱淚,再見,老兵!近日,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組織又一年度的老兵復退儀式。原本以為分別遙遙無期,卻在這個冬季悄然到來。
  • 對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的誇讚可以休矣!
    並在一天時間內發布了「大阪模式」,即判斷大阪府確定何時可以解除外出自我克制、停業等限制的基準。 美國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左)、 吉村洋 作為一名曾經親耳聽到多位參加侵華戰爭老兵講述「慰安婦」歷史的調查者,日本「銘心會」會長松岡環2018年8月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二戰時的日本兵,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聽日本老兵怎麼說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韓網請願限制宋茜、張藝興、吳宣儀、孟美岐活動,稱他們歪曲歷史
    請願者表示宋茜、張藝興、周潔瓊、吳宣儀、孟美岐、程瀟等,通過韓國獲得金錢和名譽還歪曲歷史,希望限制他們在韓國的活動。其實這件事在韓網已經鬧了好幾天了,原因是我國明星轉發了紀念英雄的微博,此前已經被韓網友統計被記在小本本上了,除了kpop出身的藝人,楊紫、楊洋、迪麗熱巴、王一博等都在內,而鄧倫因為在韓網頗受歡迎這次被罵得很慘。
  • 「三綱」的本義是如何被歪曲的?
    因此,忽略本義,將「三綱」不加分辨地等同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無法理解古人「三綱」的真實含義和思想,進一步導致其被現代人歪曲甚至妖魔化。然而這類說法真的正確嗎?且不說無任何文獻證明董仲舒將「三綱」定義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白虎通》所謂「三綱」嚴格說來也不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下簡稱「某為某綱」)。在漢代以來兩千多年裡,儘管人們常使用「三綱」一詞,但較少把它定義為「某為某綱」。他們所謂的「三綱」時常是指君臣、父子、夫婦這三大倫。
  • 二戰時期,日軍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看「老兵」如何說的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尋找志願軍老兵
    2016年6月21日,電視劇《三八線》播出結束後,正在橫店拍戲的趙波和劇中另一名演員姚增強決定去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看望志願軍老兵,「去看看活歷史、活英雄。」  那次走訪,他們從平原一路往山裡走,共看望了8位老兵。耄耋之年的老兵生活水平參差不齊,走到最後一位老兵陳可來的家中時,90多歲的老人住在還沒有裝修的毛坯房中,「像工地一樣」,簡陋的條件讓兩人心裡一陣難受。
  • 抗戰老兵講述被迫在日本做勞工經歷:每天挨打
    ,真是從心底裡感到溫暖,體現出國家對抗戰老兵的一種關懷。」石家莊市正定縣的抗戰老兵陳玉川14歲參加了國民黨中央軍十五軍,做了一名護士,參加了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和洛陽保衛戰,後被日軍擄到日本做了一年的勞工,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回到了中國。「參軍的那段日子刻骨銘心,可以說是在槍林彈雨中倖存了下來。」  14歲因生活所迫參軍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還活著的已經很少了,確實需要國家給予一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