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Title:生逢其時 - 小林敬生 & 陳琦作品展
策展人/ Curator:張遠帆 Zhang Yuanfan
藝術家/ Artists:小林敬生 Keisei Kobayashi、陳琦 Chen Qi
展覽時間/ Duration:2019.4.27 (Sat.) - 2019.6.30 (Sun.)
開幕式/ Opening:2019.4.27 (Sat.) 3:00pm
展覽地點/ Venue:亞洲藝術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大山子798藝術區(周一休館)
生逢其時 - 小林敬生 & 陳琦作品展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布將於2019年4月27日舉辦「生逢其時 - 小林敬生 & 陳琦作品展」,為觀眾帶來兩位藝術家的精彩之作。小林敬生,194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自1997年起擔任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名譽教授,現為日本版畫協會副會長,與海老塚耕一、渡邊達正並稱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版畫界實力巨匠。陳琦,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秘書長。
本次展覽不僅是日本藝術家小林敬生在中國境內的首次集中規模展出,也是藝術家陳琦在即將參展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之前的一次系統梳理。展覽展出小林敬生七十年代末至今,長達四十餘年創作的精選木口木刻作品十餘件;以及陳琦最新創作的大尺幅水印木刻與早期具象水印版畫作品,旨在構建一場不同時空背景下兩位藝術家的對話,展現他們關於版畫的不同理念以及創作關聯。小林敬生與陳琦按齒序,兩人間有將近二十歲的間隔,他們的版畫作品均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通過作品回應時代,體現對於當下的思考。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6月30日。
小林敬生 Keisei Kobayashi
漂泊-No.10C Space Wonder Land-No.10C AP 68x106cm 1/10
木口木刻版畫 Wood Engraving 1984
小林敬生 Keisei Kobayashi
甦醒時刻-群舞 94·10C Transferred Soul-Gunbu 94·10C 105.5x125.7cm 12/20
木口木刻版畫 Wood Engraving 1994
陳琦 Chen Qi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69x93cm
水印版畫 Woodblock Print 1993
「小林敬生的作品,從關注社會現實的波瀾激蕩,揭示生存環境的變異,逐漸將重心放在對未來的樂觀設想的描繪,眼神由犀利轉為慈祥,畫面情態也由激越轉為祥和,展現的是對地球眾『生』和睦共棲的希冀。陳琦的作品,則由從對身旁器物和周遭景物的凝視,逐漸演進到對抽象圖形與文化情懷的結合體的不倦探求,視線由表入裡,要素由繁入簡,畫面情境則漸趨深邃幽玄而試圖探及『生』之要義。
小林敬生 Keisei Kobayashi
早晨-群舞·04A At Daybreak·04A 72.2x44.3cm 10/30
木口木刻版畫 Wood Engraving 2014
兩人的生長路徑,與當地當時的潮流走勢多有齟齬,途中也不無質疑的聲音入耳。端賴二人的矢志不移,也好在身處多元化的時代,才得以在眾生紛紜中,安靜地闢出獨屬個人的生命語境,同時也以自己的生長回應時代。正如小林所言,抽離了時代因素,將無從談論其作品。時代造人,復又因人而生動豐滿,又豈非時代之幸。陳琦曾說:『我們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就應該把手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不辜負這個時代,才不辜負自己短短幾十年的生命』。所謂『生逢其時』者,此之謂也。」
——張遠帆
陳琦 Chen Qi
美杜莎 Medusa 200x600cm
水印版畫 Woodblock Print 2019
關於木口木刻版畫
木口木刻版畫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由英國版畫家和插圖畫家、木口木刻之父,託馬斯·比尤伊克(Thomas Bewick 1753-1828)所創造,他不但拓展了傳統木板畫的技法和材料,並通過木口木刻插畫促使木板畫重新流行。
木口木刻是指藝術家在木板的橫斷面進行雕刻,對技法要求的精細程度極高,所以 版畫的製作周期很長,一幅作品需要2到3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木口木版(woodblock or wood engraving)是使用橫切面木版,材質較堅硬,必須以銅版用推刀推出輪廓,畫面黑底白字是其特徵,由於版面材質堅硬,可雕出穩定而細緻的曲線,更能以細密的線條表現明暗調子。
木口木版較注重在「素描技法」的感覺。因為刻畫的部分都是白的,所以立體感或線條相對格外重要,能夠呈現細緻的線條,細密的感覺,是一種很特殊的木刻版畫技法。
※ 引用來源:公眾號-印物所
在由世上無數的生靈交織成的龐大的生態系中,人類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那種認為人類是眾生之首的想法,實為虛妄的傲慢。人類端賴揮汗勞作,才能換回自己的口糧。我專心雕刻木板,就如同耕作土地一般。這種一以貫之的勞作姿態,便是我奉獻給現代社會的贈言。
——小林敬生
從1986年至今,有一條主線始終貫穿在我的藝術實踐中,那就是對中國式心智的不懈探求,並試圖通過繁雜的手工勞作純化心靈和智性,從而達到對事物本質的領悟。我想「本質」是藝術家心靈創造的「原點」,由此出發,經物質媒介的表現再回到原點。這是一個密布誘惑、陷阱的創造之路。
——陳琦
關於策展人
張遠帆,1952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同年公派赴日本留學,1985年畢業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碩士課程並獲碩士學位,同年起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上海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日本版畫學會會員,日本版畫協會國際名譽會員。
重要策展:「2009中國觀瀾國際版畫展」(深圳,2009),「觀城 - 2010上海國際版畫展」(上海,2010),「魯迅的面容 - 中國新興木刻運動80周年暨魯迅誕辰130周年紀念特展」(杭州,2011),「原點的維度 - 2012上海國際版畫展」(上海,2012),「2012雲南國際版畫展」(昆明,2012),「閱人 - 2014上海國際版畫展」(上海,2014),「容量與張力 - 2017上海國際版畫展」(上海,2017)。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館(英國),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英國),雪梨大學博物館(澳大利亞),千葉縣立美術館(日本),麥粒美術館(韓國),歐洲木版畫基金會(英國),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香港),中國美術館(北京),上海美術館(上海),廣東美術館(廣州),浙江美術館(杭州),江蘇美術館(南京),天津美術館(天津),寧波美術館(寧波),深圳美術館(深圳),深圳畫院(深圳),山東美術館(濟南),黑龍江美術館(哈爾濱),青島美術館(青島),貴陽美術館(貴陽),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武漢),浙江西湖美術館(杭州),浙江華茂美術館(寧波)。
關於藝術家
小林敬生,1944年出生於日本島根縣,1997年起,任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名譽教授,現為日本版畫協會副會長。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英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美國),阿爾伯塔大學(加拿大),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澳大利亞),紐西蘭博物館(紐西蘭),盧布爾雅那國際藝術中心(斯洛維尼亞),蒂科汀日本藝術博物館(以色列),格拉納迪塔斯博物館(墨西哥),迭戈 裡維拉壁畫博物館(墨西哥),瓜納華託大學(墨西哥),光州美術館(韓國),朝鮮大學(韓國),國際法律經營大學(韓國),浙江美術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何香凝美術館(深圳),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臺北)。日本收藏機構: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多摩美術大學美術館,大阪府立現代美術館,京都精華大學圖書館,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橫濱美術館,山梨縣立美術館,茨城縣立近代美術館,愛知縣立美術館,岡崎市立美術館,新瀉市立美術館,富山縣立近代美術館,北海道立旭川美術館,北海道立帶廣美術館,士別博物館,巖手縣萬鐵五郎紀念美術館,石川縣立美術館,栃木縣立美術館,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館,青梅市立美術館,黑部市立美術館,須坂版畫美術館,佐久市立近代美術館,上山田文化會館,和歌山縣立近代美術館,島根縣立美術館,廣島縣立美術館,東廣島市立美術館,下關市立美術館,德島縣立近代美術館,高知縣立美術館,井野町紙博物館,香美市立美術館,宮崎縣立美術館,佐喜真美術館。
所獲獎項:「第二屆日本版畫大獎展優秀獎,1978」、「日動版畫大獎優秀獎,1979、1981」、「第二屆韓國首爾空間國際版畫雙年展大獎,1982」、「第三屆日本和歌山版畫雙年展優秀獎,1989」、「第四屆、第五屆日本和歌山版畫雙年展收藏獎,1990、1991」、「第十九屆日本美術展布裡吉斯通美術館獎」、「第一屆日本高知國際版畫三年展佳作獎,1990」、「第二屆日本高知國際版畫三年展大獎,1993」、「日本大阪三年展·版畫主辦方特別獎,1990」,「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版畫雙年展銅獎,2003」、日本秋季授勳紫綬獎章,2006」。
陳琦,1963年生於南京,1987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博士學位;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其作品連續獲得第七、八、九屆全國美展銅獎及優秀獎,第十三屆版畫展金獎及第五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優秀作品獎。
重要個展:「陳琦格致:一個展示和理解的實驗」(德基美術館,南京,2018)、「印痕與複數 - 陳琦個展」 (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8)、「陳琦的時間:1983-2016」(半島美術館,上海,2016)、「時間簡譜 - 陳琦藝術作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2013)、「陳琦木刻」(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杜倫,英國,2008)、「陳琦水印版畫第一回展」(中國美術館,北京,1993)
重要群展:第四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自 - 滄浪亭」當代藝術邀請展」(金雞湖美術館,蘇州,2018)、「我在 - 2017中國版畫藝術工作室聯盟作品展」(廣東美術館,廣州,2017)、「2017上海國際版畫展」(上海中華藝術宮,上海,2017)、「沈勤、陳琦:零度」(亞洲藝術中心,臺北,2016)、「中國當代版畫名家文獻展」(中國版畫博物館,深圳,2016)、「沈勤&陳琦作品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5)、「後印刷 - 第一屆CAA國際版畫雙年展」(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2015)、「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2014)、「我在 - 中國版畫藝術工作室聯盟展」(江蘇省美術館,南京,2013)、「水·印·象 - 第十一屆『姑蘇之秋』當代水印版畫邀請展」(蘇州美術館,蘇州,2012)、「觀城 - 國際版畫邀請展」(上海美術館,上海,2011)、「傳統的復活 - 中國當代藝術展」(法蘭克福當代藝術館,法蘭克福,2009)、「神奈川國際版畫藝術節-日本當代版畫和戰後50年世界腳步」(橫濱美術館,橫濱,1995)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英國)、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英國)、蘇富比藝術學院(英國)、歐洲木版畫基金會(英國)、紐約公立圖書館(美國)、福岡美術館(日本)、維也納青年美術館(奧地利)、中國美術館(北京)、上海美術館(上海)、廣東美術館(廣州)、浙江美術館(杭州)、江蘇省美術館(南京)、蘇州博物館(蘇州)、深圳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青島美術館(青島)、德基美術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