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在吳國滅亡後與範蠡過起了幸福的生活?不,她被戀人謀殺了

2020-12-25 覃仕勇講史

大家都知道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國(今諸暨)的浣紗美女,被越王勾踐進獻到吳國,目的是以美色迷亂吳王夫差的心智,使之沉緬其中,荒廢政事。西施姿容絕代,入吳後,施展媚功,輕而易舉地俘獲了吳王夫差的心,從而幫助越國順利地滅掉了吳國。

但是,關於史書上所記載的西施種種行跡,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首先,這個故事裡的「浣紗美女」的原名並不叫西施。

西施其實是一個生活在春秋初期或更早一些時代的美女,與另一個叫毛嬙美女齊名。

這個,可以從《管子小稱》上記的「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一語可以得知。

《管子》為管仲及其弟子所著,管仲是東周初期秦秋五霸齊桓公的得力助手,大約生於公元前725年左右,卒於公元前645年左右。而越王勾踐生卒約前520年在前465年,也就是說,美女毛嬙、西施是早於勾踐時代兩百多年就出現的人物。

相較而言,毛嬙應該比西施更美。

《管子小稱》在提到毛嬙、西施時,就把毛嬙放在前面、西施放在後面。《慎子威德》也是如此,說:「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韓非子顯學》同樣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淮南子》也說:「雖有毛嬙,西施之色,不知悅也。」其餘的「人之欲見毛嬙,西施,美其面也」 (《尸子》) 、「世無毛嬙,西施,王宮已充矣。」(《戰國策齊策四》) 、「毛嬙,西施,求事必得」 (《焦氏易林》)卷十二) 等等,也莫不如此。

《莊子》甚至不提西施,只提毛嬙,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莊子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後人卻反借其語稱毛嬙的美貌:「沉魚落雁」。

當然,也有人認為,毛嬙、西施其實都不存在,只是古人對美女的泛稱。

但不管怎麼樣,經過勾踐施「美人計」一事,西施就成為了另一個特定女人的名字;而在漢元帝和親之後,毛嬙的名字——「嬙」,則成了一個姓王的女子的偏名。

再有,勾踐施「美人計」中的故事主角西施,其最先的身份並不是浣紗女,而是「薴羅山鬻薪之女」。

按照《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的說法,勾踐採納了大夫文種「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的策略,「使相者國中,得薴羅山鬻薪之女。」即西施不是生活在水澤邊的浣紗女,而是深山老林中的砍柴妹。

還有,勾踐找來行「美人計」的女子並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勾踐分別用古代美女的名字西施、鄭旦來給她倆命名。諾,從今天起,你叫西施,你叫鄭旦。

砍柴妹的砍柴身份未免讓人感到粗鄙,所以,勾踐改變她們的身份為浣紗女。

回頭,勾踐讓大夫範蠡對西施、鄭旦進行歌舞、步履、禮儀等訓練,「飾以羅縠,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於吳」。

在長達三年的聲色、歌舞培訓中,培訓師範蠡和美女特工西施長期接觸,日長生情,雙雙墜入了愛河。

三年培訓期滿,西施必須入吳。

但範蠡「暗渡陳倉」,西施已「珠胎暗結」,醜事一旦敗露,將出現兩屍三命的局面。

為此,範蠡主動要求充當護送大使,一路磨磨蹭蹭,拖拉延宕。

《漢唐地理書鈔》所輯《吳地記》記:「(嘉興)縣南一百裡有語兒亭,勾踐令範蠡取西施以獻夫差,西施於路與範蠡潛通,三年始達於吳,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歲能言,因名語兒亭。」

也就是說,在從會稽到蘇州的兩三百裡路途中,西施產下了一子。當到達現今嘉興南部100裡處,孩子已經會說話了。路邊的亭子就被當地民眾叫做「語兒亭」。

吳王夫差終於見了西施、鄭旦兩人,神魂顛倒,如醉如痴,收西施於姑蘇臺,收鄭旦於吳宮。

奇怪的是,鄭旦本來扮演的是使者和間諜的角色,卻「鬱郁不得志,經年而死」,吳王夫差哀不自勝,把她禮葬於黃茅山。

史官稱,鄭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寵」。

鄭旦,一個本來就和西施並列,完全可以成為中國古代「五大美女」的如花美女,就這樣香消玉殞,終不為人所知了。

和鄭旦相比較,西施顯得老練和成熟多了。她保持著應有的冷靜,不屈不撓地貫徹執行自己的使命,蠱惑吳王夫差把國事都交給了沒有能力的太宰嚭處理,又不斷離間伍子胥和夫差的關係。

西施的美色最終截殺了吳王夫差的歸途。

夫差喪失了基本的分析能力,對西施的話言聽計從,迫死了伍子胥,又盲目和齊國開戰,在諸侯國中屢屢樹敵。

公元前473年,是一個大旱之年,吳國國力已江河日下。

越國悍然出兵,攻佔了吳國都城姑蘇,滅掉了吳國。夫差在笠澤自刎身亡。

勾踐滅了吳國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了範蠡在越國舉國歡騰時的反常表現:「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

在勝利面前,範蠡體味出了裡面隱藏的危險,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埋名隱姓,隱退山林。

範蠡變更後的姓名很耐人尋味:「鴟夷子皮」。

啥意思?

「鴟夷」本指夏商時青銅所制的鳥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盛酒容器多用皮革製成,但仍稱之為「鴟夷」。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筆記》記載:「秦鞏間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鬥,俗曰混沌,即古之鴟夷。」所以鴟夷的意思就是用一整張牛羊皮做的皮袋。又由於《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裡面的記載:「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即吳王夫差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鴟夷之器裡投江,因此,「鴟夷」也成為了伍子胥的代稱。

據此,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解釋說:「鴟夷子皮,範蠡自謂也。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為號也。」

也就是說,範蠡改姓名為「鴟夷子皮」,一方面是紀念朋友和對手伍子胥,另一方面是在越王勾踐面前謙稱自己是越國的罪臣。

範蠡退隱前夕,還留下了一封書信給好友文種,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勸文種及時抽身。

可惜,文種貪戀高官厚祿,不肯離去,後來果真被勾踐賜死。

勾踐賜劍給文種劍自刎時,極為卑鄙無恥地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共同策劃並實施「美人計」的幾個人中,下場最慘的是西施。

《吳越春秋佚文》記:「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

即吳國滅亡後,越王把西施裝在皮袋裡沉到江裡去了。

《墨子親士》因此嘆息說:「比幹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

所謂紅顏薄命,西施被沉,就因為她太美麗了。

太美麗就會被沉,這是什麼邏輯呢?

原來,越國取得勝利後,越王看中了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收入後宮。西施的初戀範蠡堅決反對,他大義凜然地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為此,他設下計策,派人用越王的車把西施誆到太湖,再把她騙上船,將她溺死於太湖碧波之中。

範蠡更名「鴟夷子皮」,其實也跟西施「隨鴟夷以終」一事有關。

西施,西施,縱有天下罕有的美麗,終不過為男人謀奪政治權利的一個工具,且事成之後,又被信手拋棄。

為西施,一嘆。

相關焦點

  • 範蠡墓在江蘇出土,西施之謎終揭開,專家:我們誤會西施2000多年
    「比幹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墨子·親士篇》 生活在春秋時期的西施是「四大美人」之一,她與出塞和親的昭君、虛構人物貂蟬、獲唐玄宗專寵的楊貴妃都不同,她是一位女間諜。
  • 商聖範蠡,與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之間擦出過怎樣的火花
    恰逢當時越王勾踐即位,準備跟自己的死對頭吳國打仗,範蠡好心相勸,但是衝動的勾踐卻誰的話也不聽,就直接帶人去攻打吳國了。結果可想而知,越國戰敗,而勾踐也淪為了吳國的奴隸給吳王夫差做了三年苦役。那麼西施和範蠡又是怎麼樣牽扯到一起的呢?這是在勾踐返回越過之後的事情了。
  • 四大美女:西施和範蠡的愛情故事,留下的只是美麗的傳說
    越王勾踐在吳國,老老實實地為夫差幹苦力活,甚至還有嚐糞問疾,丟盡了一國之君的顏面,只為能夠贏得了夫差信任,早日回到故國。三年後,夫差赦免勾踐、範蠡。回國後,勾踐下定決心打敗吳國,報仇雪恥。範蠡、文種等人出了不少主意,其中一個計謀就是給夫差送美女,以此消磨他的意志,然後再找機會進行報仇。
  • 自古紅顏薄命,西施也被淪為政治犧牲品,夫君範蠡為什麼這樣對她
    吳王夫差十分欣賞範蠡的才華,多次示意範蠡歸順至自己的麾下,但是範蠡不改初衷,表面上對夫差言聽計從,實則依舊對越王忠心耿耿。 越王勾踐沒有辜負謀臣範蠡的勸諫,在吳國淪為奴僕期間,百般討好吳王夫差,終於在三年後,得以被放回越國。自此,範蠡開始真正輔佐勾踐,暗中增強越國各方面的力量。
  • 美女間諜西施為國獻身不得善終,範蠡只是過客,夫差才是真愛
    在中國古代史上西施算是出了名的美女間諜,或許我們常常會因為西施的美貌而忽略了她的另一層身份,是越王施展「美人計」的重要棋子之一,若是沒有西施,越王勾踐捲土重來,十年也說不定晚了。西施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自然有她的一段傳奇事件,相傳,「商聖」範蠡與西施就有一段軼聞情愫,為後世的文人墨客們留下了許多創作素材。然而,這種說法其實多有謠傳的可能,當時情況下,西施與範蠡只可能在範蠡護送西施前往吳國時有所接觸,在此之前,兩人都沒有出過各自所在的居住地,即使在護送途中多有接觸,兩人都身肩重任,哪有心思談情說愛。
  • 範蠡與西施的古裝愛情電視劇《浣溪沙》
    範蠡與西施的古裝愛情電視劇《浣溪沙》 《浣溪沙》主要講述吳國勾踐臥薪嘗膽,重用範蠡、文種復國爭霸,以及西施和範蠡愛情故事。由高翊浚執導,佟麗婭(飾 西施)、韓庚(飾 範蠡)、何潤東(飾 夫差)、陳都靈(飾 鄭旦)主演的電視劇。
  • 一代美女西施,作為政治間諜,她的命運又最終如何
    再過幾天就是賞荷花的好時候,而談到荷花,就不免想到其化身,西施。沉魚落雁在今天算是個出場頻率極低的成語了,而其中「沉魚」就是西施的代指。相傳兩千多年前,年少的西施在溪邊浣洗衣紗時與範蠡邂逅,一見傾心。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 江蘇出土範蠡墓,「西施之謎」被揭開,原來我們誤會西施2000多年
    不是擔負起亡國的責任,就是為國犧牲,有的甚至淪為笑柄。然而在這些悲劇中,有一種地位似乎很特別,那就是西施。儘管西施被迫為國家犧牲了自己,她似乎依然有一個愛人。另外,也有傳說說,在為國犧牲結束後,她與她所愛的範蠡在西湖上漂泊,似乎也算有個好結局。那這一年的真相如何呢?也許是意想不到的。
  • 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感動世人?言情小說濾鏡下,也拯救不了愛情謊言
    幾乎就是在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範蠡愛上了那個叫做施夷光的浣紗少女,我們或許可以想像在某一個瞬間,範蠡心中那個你有復國的宏圖大志有過動搖,他似乎在那個女子的眼睛之中看到了清澈如同寶石一般的光澤。西施排在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我們不知道當年他是用一種怎樣的方式驚豔了範蠡的眼,我們只知道她最後成為了一個工具,一個復國的工具,一個可以讓男人眾叛親離的紅顏禍水。
  • 佟麗婭韓庚何潤東陳都靈《浣溪沙》:演繹西施與範蠡的家國愛情
    這部新劇的名稱叫《浣溪沙》,這一令無數學子感到熟悉的詞牌名當起劇名的確很有歷史的韻味,而這部劇集也確實與史有關。《浣溪沙》講述的是公元前494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入吳宮為奴三年,受盡屈辱。勾踐回國後臥薪嘗膽,重用賢臣文種、範蠡以求復國。文種獻上「伐吳九術」,原本平凡的浣紗女西施懷抱不做亡國奴的意願,告別愛人範蠡前往吳國。
  • 「古代四大美人」她比西施還美,為什麼不是四大美人?
    說起西施,她算得上是歷史上早期的女間諜,是越王勾踐進獻給吳王夫差的,目的是讓吳王沉迷美色,以達到勾踐滅吳的目的,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勾踐不僅進獻了西施,而是八個女子,其中一個就是鄭旦。當時勾踐從吳國回來之後就決意要滅掉吳國,而當時還不是巨賈的範蠡則跟勾踐說,哪個君王不愛美,想要讓吳國滅亡,不如先從君王不早朝開始,不如就用「美人計」吧,勾踐一聽,這個計謀好啊,只要讓吳王沉迷美色,那麼滅國不是遲早的事嘛,於是聽從了範蠡的建議,從越國開始招募美女,而鄭旦和西施就在其中。
  • 趙飛燕後又演西施,網友稱「呂布不要貂蟬要和範蠡搶西施了」
    由佟麗婭、韓庚和何潤東等主演的電視劇《浣溪沙》近日官宣殺青,主要講述了西施和範蠡之間相愛相知,舍小家為大家的傳奇故事。劇中由佟麗婭飾演「四大美女」之一的擁有沉魚之貌的西施,作為傳說中的美女,佟麗婭完全可以勝任,在預告片發布後也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太美了」,扮相十分驚豔,距上次扮演趙飛燕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可是感覺並沒有因為時間流逝而跟著變老,整個人越來越有韻味。
  • 西施去向疑案 種種結局的猜測
    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認為西施原是範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範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明代的陳耀文《正楊》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絕書》的說法認為西施跟隨範蠡隱居。另外,古人的詩詞中也有很多關於西施和範蠡隱居的描述。如李白的《西施》詩裡就寫道∶"一破大差國,千秋竟不還。"
  • 範蠡如何利用西施賺錢?西施又被安排學習哪些技能才送給夫差?
    總之從文化品位、藝術修養、媚惑技巧,到政治素質,進行全面的培訓,讓她們不但有外在美,而且有豐富的內涵,有很高的政治覺悟,日後才能在夫差身邊的大堆美女中出類拔萃,不致因夫差的寵愛而忘記自己的使命。兩位美女經過三年的魔鬼式訓練,勾踐便派出專車,又選了六名美麗的小姐作為西施、鄭旦的侍女,命範蠡將她們送往吳國。
  • 江蘇出土範蠡墓,西施之謎終於揭開,學者:我們誤會西施2000多年
    可實際上西施跟妲己她們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落得個"卸磨殺驢"的下場。 關于越王勾踐復國後西施的去向,流傳最廣的是兩種說法,一為西施被沉江,一為西施被範蠡所救。在如今的那些關於西施的影視劇中,西施被範蠡所救的結局出現的更多,此二人之間也被傳頌為神仙眷侶,但實際上真正歷史上,關於西施沉江的說法卻更多。
  • 西施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嘉興有座「西施妝檯」據稱與她有關
    今天就說說西施的故事,發生在江南之城嘉興的一段故事,這段故事中還有一位男主叫範蠡。相傳2500多年前,越國大夫範蠡協助越王勾踐戰勝吳國後,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於五湖。他們隱居泛舟生活的地方,後來被人們稱為範蠡湖。範蠡湖位於嘉興環城南路,原湖面寬闊,有人考證南湖原也為其一角,後因築城而成為一小湖泊。
  • 因為都是瞎編的,比如關於西施的殘酷故事
    西施做為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一向有著極高的人氣。關於西施結局大部分故事都描繪得非常美麗。完成滅吳任務後,西施與最愛她的範蠡一起遠離政治漩渦,遊山玩水,非常幸福。因為,他根本就不在乎西施,如果在乎,會把她送給吳王?從動機上分析,範蠡這孫子更愛勾踐,因為他為了滿足勾踐的目的,可以隨便犧牲西施!那就奇怪了,為什麼傳說中西施結局都不錯呢?個人認為。
  • 佟麗婭出演女主「西施」,範蠡夫差也是熟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後,為了能打敗吳王夫差,勾踐使用「美人計」讓範蠡的伴侶美女西施去到夫差身邊。但沒想到西施卻對勾踐並無好感,對兩邊的態度不一。但是隨著吳王的好大喜功,越王勾踐最後還是打敗了吳國,西施和範蠡的愛情故事也迎來了結局。 劇情看來很不錯,而且出演女主西施的演員也是大家熟悉的女演員,她就是佟麗婭,出演了這個號稱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 那麼美的西施,最後結局到底是個啥?一塊來扒一扒吧!
    「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有沉魚之貌的絕代佳人。而之所以能夠名載史冊主要還是因為她在吳越兩國的戰爭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政治作用。七年之後,越王勾踐偷襲吳國,並最終一舉殲滅了整個吳國。那吳國滅國之後,西施究竟是作為母國的功臣頤養天年還是作為吳國的家眷被發配處置了呢?
  • 西施的孩子叫什麼?楊玉環有個美容秘法,慈禧也用過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四大美女》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關於四大美女,在中國的文史界一直是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不過,由於古代社會條件的局限,導致人們對四大美女的形象只能腦補,不過,好在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比較敬業,最終,在相關學術領域學者的通力合作之下,四大美女中,西施和楊玉環的許多生活細節得以被還原出來。先說西施。在傳說中,西施和鄭旦一併被越王勾踐作為禮物送給吳王夫差。之後越王勾踐通知西施和鄭旦擾亂吳國。不過鄭旦沒有答應勾踐的要求,甚至打算迫害勾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