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生動的電影解讀,最深刻的人性剖析。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該電影於2004年5月上映,豆瓣評分9.1。是一部催人眼淚的優秀劇情片。
新搬來的公寓這家人是母親惠子帶著四個孩子:明、京子、茂、雪。但母親卻得對周圍的人們撒謊說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事實是其它三名弟妹是「黑孩子」,因為四個孩子有著各自不同的父親。他們一直呆在家中,沒有去學校上學。
明早熟懂事,很早就知道幫助母親照顧弟弟妹妹。京子溫和內向,敏感細心。茂活潑好動,調皮機靈。雪可愛天真。由於弟弟妹妹沒有戶口不能出門,他們的世界就是出租房那方狹小的天地,最好的玩伴是一架玩具鋼琴。在最需要夥伴的年齡,他們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孩子們卻從未對此不滿。因為在他們看來,最大的幸福就是晚上母親下班時的團聚。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簡單的飯菜,聊著溫馨的話題,偶爾收到母親帶回的禮物構成了孩子們心中最美的伊甸園。母親就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和精神支柱。
然而,成熟的母親內心卻住著一個公主,她渴望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一天,她告訴明,她要跟新男友結婚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搬進大房子裡,可以去上學,母親眼神裡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然而懂事的明卻意識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沒過多久,母親告訴明要出差一段時間,一個月以後回來。在這一個月裡要好好照顧弟弟妹妹。於是在這一個月裡,四個孩子過上了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然而,就算是這樣他們也依然牢牢記得母親的囑託,不能去外面。因為母親是他們的所有,是他們所有的幸福源泉。
一個月後母親回來了,孩子們是開心的,年幼的小雪和小茂收到母親帶回的禮物時滿臉的興奮。而大一點的明和京子卻不是那麼高興,仿佛是察覺到了什麼。
當晚,母親把明帶出來吃飯,想問問這一個月弟弟妹妹的情況。在對話中,明感覺到了母親隱晦的想法,於是提出了何時讓我們上學的問題,而對於這個問題,母親卻難以回答,只是說為什麼非要去上學,不上學有出息的也有很多。對於母親的回答,明顯然是失望的,因為在明內心深處,他渴望跟其他孩子一樣有正常的生活,可以去上學可以有朋友。但是早熟的明最終隱藏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母親不辭而別。只留下一張紙條和一些錢。紙條文字很簡短:明,媽媽要出去工作一段時間,聖誕節前回來。照顧好弟弟妹妹,媽媽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孩子們看著消失的行李失落溢於言表。然而京子,雪和茂堅信母親聖誕節前會回來。只有明察覺到了異樣。
日子一天天過去,錢終於花完了。房東由於找不到大人於是停了家裡的水電供給。孩子們吃飯已成問題。於是明打電話給母親單位,卻被告知母親已經離職。京子把自己打算買鋼琴攢的錢拿出來給哥哥補貼家用。孩子們一起出去買了很多吃的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最終聖誕節到來,母親還是沒有回來。
在雪生日的那天,明餵給小雪最後一塊巧克力,背著母親買的動物背包,穿著會吱吱響的鞋子去找媽媽,可是最終也沒有找到。
孩子們漸漸絕望了,仿佛已經接受這個事實,母親把他們拋棄了。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下去。明之前的朋友因為嫌棄家裡的狀況也不再跟他玩耍。此時只有一個孤僻的女孩紗希成為了他們的朋友。
失去朋友的明整日在學校周圍,望著學校的一切。此時正好有一群打棒球的孩子。在老師的邀請下,明度過了一個充滿了汗水於快樂的時光。
當明回到家後,卻發現了小雪冰冷的屍體躺在地上。他觸摸著小雪冰冷的屍體,那感覺讓他第一次品嘗到了害怕。
明用僅存的三個硬幣給母親打了電話,可是最終也沒能找到媽媽,明眼神裡緊張希冀慢慢變得絕望傷心。
最終,在紗希的幫助下,明用來時裝著小雪的行李箱,把小雪的屍體裝了進去,帶小雪去了很遠的地方看飛機,並把小雪埋葬在了可以每天看到飛機的地方。
影片的最後是三個孩子相依為命,每天靠吃便利店的過期食品生活。雖然生活拋棄了你,可是你卻依舊要活著,不是麼?因為這就是生活。最終母親也不知道小雪死了的消息。可能她正在某個地方享受她所謂的幸福吧。
在如同冰般枯萎凋零的雙瞳中,我在長大。誰都是不能依靠的,這發出異臭的寶藏
這是電影結束時的歌曲。無人知曉。小雪從箱子中來,又從箱子中去。至始至終別人都不知道她的存在,除了朋友紗希,沒人關心他們。而母親至始至終也不知道小雪的死去。孩子們至始至終都不知道母親是否會回來,我們也無從知曉。
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影片發人深省。血脈親情血濃於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虐待拋棄自己子女的父母,這種事例在國外並不罕見。親情是人性中的寶藏,而發出異臭的寶藏無疑就是這種畸形的親情。人性本善的背面就是人性本惡。如何做一個有人性光輝的人,如何棄惡揚善,如何在人性與欲望尋求一個平衡,是我們每個人要去思考的問題。面對生命的痛苦又如何去擁抱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人,不會愛死亡面前扭過頭去。真正勇敢的人,即使在不斷的絕望中也能找到安頓自己生命的力量。人只有在逆境中尋求人性與力量,才能真正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