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4.3億黃庭堅書法作品,有人說:不夠工整,沒有田英章寫得好

2020-12-18 虎略楊

前些年,隨藝術收藏熱的興起,很多書畫作品拍出天價,其中最高的是北宋黃庭堅(黃山谷)書法《砥柱銘》,拍出4.368億,刷新世界紀錄。

曾經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砥柱銘》,下面有一些人點評道:

這不是行楷,沒有像田英章寫得好,應該工整,規範才對!

想起來姜夔(姜白石)在800多年前所講: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

這裡平正,就是工整、規範的意思!

學習書法,想必沒有人不知道歐陽詢吧,歐陽詢的楷書是「平正與險絕的統一」,下圖就是他的《化度寺碑》,肯定沒有田英章先生寫的那麼平正吧,更何況是行楷!

田英章是學歐楷的,而歐陽詢是歐楷的鼻祖,是祖師爺,祖師爺寫的楷書也不工整,不知道評論者,看到這樣,會有很感想!

今天繼續和大家聊聊黃庭堅的《砥柱銘》,全文600多字,拍賣價達到4.368億元,平均每個字70多萬,創書法作品歷史新高,也破了歷史新紀錄!

不知道那些喜歡田英章的書法朋友,有何感想?

《砥柱銘》

作為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深受其老師蘇軾的影響,行楷大字書風,別具一格,非常具有代表性,有長槍大戟、綿勁遲澀書風,是最早把帖學和碑學融為一體的書家。

《砥柱銘》其風神瀟灑,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獨創了一種健爽英傑的書風,可謂前無來者!

據傳黃庭堅誤把京口見斷崖《瘞鶴銘》當成王羲之的作品,勤加練習,獨創一體,難為可貴!

鄭板橋在《題畫》所云:

「山谷寫字如畫竹,東坡畫竹如寫字。不比尋常翰墨間,蕭疏各有凌雲志。」

又有明末馮班在《鈍吟雜錄》所云:

「 (黃庭堅)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

這種書風,奠定黃庭堅在宋代書法地位,成為「宋四家」之一,傲嬌宋代書壇,絲毫不亞於其老師蘇軾。

《砥柱銘》輾轉多折,後流落到日本為,被日本有鄰館收藏,今日以4.368億價格回購,實為盛事!

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黃庭堅的《砥柱銘》高清複製品,採用微噴製作而成,1:1等大複製,期待喜歡書法朋友喜歡。

相關焦點

  • 田英章書法作品:中書協不接納「田楷」,田英章書法的價值與意義
    說起田英章書法,可以說田英章是三十年多年來中國楷書書法普及第一人,自90年代始,田英章楷書書法就成為幾代人學習楷書的入門之選,他的楷書簡單易學,容易掌握,可以讓初學者,尤其是學生,很快掌握書寫規律,寫出一手漂亮的楷書。
  • 是書法,還是寫字兒?田英章楷書的積弊在哪裡
    所以,聊到陳守斌先生的那幅獲獎作品之前,我想先說一點關于田楷的事兒。我也不妨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從前是學過一點田楷的。現在說起來,那已經是10年前的事兒。只不過我學田楷,既沒有入田門磕頭拜師,也沒有正兒八經地臨過田英章的帖。我只是把田英章寫的《九成宮》和李褀本的《九成宮》拓本做過細緻的比對,揣摩用筆和結構的技巧。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一手硬筆書法寫得更是令人叫絕,他就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名字叫荊霄鵬。其中《書法等級考試教程》、《常用規範漢字》、《我身邊的書法老師》等教材屢次榮獲全國藝術類書籍暢銷榜第荊霄鵬從小受其家庭的薰陶和影響喜歡上了書法,他的父親喜歡寫毛筆字,每年春節都要給人寫春聯,還有他的二爺爺是一名中學教師,毛筆字寫得很好,每到春節時荊霄鵬到他家幫忙拉紙倒墨,耳濡目染,使他心中有了寫好字的欲望,長大了也一定要能寫出一筆好書法來,從此開始練習寫字了,
  • 以「刷」字著稱、筆法多變的米芾,為啥被田英章粉絲罵為「醜書」
    曾經寫了幾篇關於米芾的文章,被田英章的粉絲罵為「醜書」!本不想招惹田英章的粉絲,既然能說米芾是「醜書」,還是得說幾句:宋代書法,以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等人為首,其中楷書最好應該是蔡襄,行書以米芾為首,草書當數黃庭堅了,蘇軾應該屬於全能型的選手!
  • 黃庭堅最精彩的7幅書法作品
    作者為了傳達自己對年齡、歲月、春天、生命創作許多複雜的經驗,寫了這首詩,也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書寫,把黃庭堅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田英章退群中書協,卻斬獲國際書法大獎揚眉吐氣,網友:不服不行
    田英章展示書法比如我們說的這位書法家田英章老師,他的書法作品其實在國內的書法界和書法迷們心中是很糾結的,說好的自然是往極致裡捧;說差的又當然是往死裡批。但是不管輿論如何,田英章的書法始終成為了人們仰望的星空。
  •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中書協永遠都不歡迎田英章
    書法,這是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看成是藝術,並且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在古代就有著名的大書法家,我們所熟知的王羲之便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書法作品有不同的特色,王羲之他的行書可是讓眾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正是因為自古以來就有書法,所以我們從來沒有丟掉過這個傳統,不管是何時,我們總是會教導下一代要寫一手漂亮的字。
  • 書法人物黃庭堅
    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於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餘條內容宣示他們,說這些沒有驗證。不久,經院受考察審閱,卻都有事實根據,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黃庭堅在《神宗實錄》中寫有「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於是首先盤問他。黃庭堅回答道:「庭堅當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時的確如同兒戲。」
  • 被田英章粉絲敬佩,只有恥辱.揭露田英章是使命召喚.我的反擊,只有叫醒糊塗人,這也許就是德呢
    我鍾國是因為長期被田攻擊才奮起還擊的,你田英章只會寫你這不倫不類的楷書,你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腳鼠或獨眼貓,我說:在楷書裡,我唯獨沒有寫過歐體,但我相信我寫的顏真卿《東方畫贊碑》不會比你差,我喝了一點小酒,敢說中國國粹書法藝術這棵大樹上的其支杆上的甲骨文篆刻與篆書、章草、隸書、顏體、招牌等,全方位比你田英章好。
  • 田英章書法曾紅遍全國,如今跌落「神壇」,他的書法到底怎樣?
    書法,可以說在任何時期都會有其流行的書風,有些書法風格在形成潮流之後慢慢沉澱為了萬世流芳的經典,而有些書法雖然曾經紅遍全國卻只會風靡一時曇花一現。譬如說曾鋪天蓋地人人學習的龐中華硬筆字體,如今已然見不到幾個人學了,還有曾經紅遍中國的田英章書法,被書壇中人冠以獨立的「田楷」之名,後來卻因為不受書協歡迎、飽受各路書法大佬的批評而不斷遇冷,如今也被人視為是跌落「神壇」的書法過去式。
  • 歐楷大師田英章被人不喜歡的內幕,究竟是什麼,真是書法不行嗎
    書法,一直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傳統意義上,人們更習慣於接受狹義上的書法,也就是以毛筆為書寫工具的書法。一來,這是古今書法上始終傳承的東西,符合人們的接受心理;二來,毛筆書法更能突顯出書寫的功力,所謂「提筆便知道行」,說的就是毛筆對書法者功底考驗的能力。
  • 書法家田英章所說的「跪筆彈鋒」,是什麼意思?
    「豎鉤」在書法中的寫作中向來是一個難點,那麼這個豎鉤該怎麼寫出來呢?當代書法家田英章用的方法叫「跪筆彈鋒」!這個方法看似獨特,實際上,它來源於清代著名書法家蔣和的筆法。蔣和所列的12個寫豎鉤步驟,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起筆:「側起」是指側鋒起筆的動作,衄落、橫筆成點是筆鋒落紙的動作(周星蓮《臨池管見》:「橫畫直落筆,豎畫橫落筆」),頓是借力的動作;第二,行筆:提走、力行都是行筆的動作;第三,收筆:第七個動作「頓」之後是收筆動作,也是出豎鉤的關鍵所在,田英章的跪筆彈鋒即由此而來。
  • 歷史名貴書法:600多字拍4.368億天價,一字值70多萬,是誰寫的?
    和書法一樣,也伴隨著漢字的誕生,由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最後定型為草書、楷書、行書等。現在保存下來的書法,大多數都是定型作品,主要是因為紙張誕生後,書法在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更加有利於保存。《蘭亭序》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最著名的一部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 田蘊章:我老了,沒能寫好!田英章:中書協的人,在鬼畫符
    田蘊章楷書73歲的田蘊章,再次臨摹《九成宮醴泉》,在新書發布會上說:歐陽詢的楷書博大精深,我寫的不好,但是已經盡力了……其弟弟田英章,就沒那麼客氣了,面對中書協人批評田楷為印刷體,死板僵化時候,他反擊道:某些中書協的人,只會龍飛鳳舞、個性十足的把字寫成鬼畫符,卻連最基本的楷書都寫不出來的話。
  • 黃庭堅:他是率性而為,沒有心境一般人寫不出來
    蘇軾的書法作品存世比較少,據說只有《寒食帖》這唯一的作品在世。但見過蘇軾作品的人都說他的字並不怎麼樣,怎麼就因為他的名氣大而把他的書法給神化了呢?黃庭堅:他是率性而為,沒有心境完全寫不出來!細細觀察蘇軾的字,用墨不均而且似乎沒有用心寫過,尤其是筆下不見得用墨有多講究,每一個字都是隨意而寫,並且沒有半點認真的意思。但他這一種字體,卻被稱為是宋朝書法四大家的真本事,他也被後人評為宋朝寫字最有魅力的一個人。
  • 田英章的鋼筆行書,寫得比毛筆還要好看,雋秀清麗自然流暢,好字
    鋼筆行書中,筆畫增加的鉤挑,點畫間遊絲牽連,是草書筆法·不增加鉤挑,沒有遊絲牽連的筆畫,乃是鋼筆楷書的筆法。鋼筆行書因行筆加快,在筆畫與筆畫相接連處,帶出小的附鉤,不僅增加了筆畫的脈通,而且使筆畫流暢快話,瀟灑自如。這種書寫的隨意性,使得鋼筆行書書寫速度加快,起伏變化多.節奉感強烈.這是鋼筆行書有別於鋼筆楷書的一大特點。
  • 黃庭堅給書法筆畫中藏了一個秘密,知道就能學到
    古人的智慧是難以用一般性的語言說清的,就書法來說,魏晉以「風度」之姿讓人嚮往,唐代雖為盛世,但書法在「法度」上卻立下了規矩,成為唐朝時期的書法風尚,而北宋的「尚意」書法,雖以「意」盡情表現書法之「法」,卻也出了很多名家,如蘇東坡、黃庭堅和米芾等人,他們用自己的藝術性讓後世師法不竭,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書法史最貴的一幅行書,距今800多年,一個字價值一輛奔馳車!
    有人曾經總結過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在近年來的拍賣成交價,其中許多作品的成交價都令人嘆為觀止。排在前三的,第三名是北宋歐陽修的學生,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的《局事帖》,此帖整體的篇幅,也就一平尺多一點,卻被拍出了2.07億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