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全生育期,分為兩個生長周期,即營養生長周期和生殖生長周期,五個生長時期,即幼苗生長期,分櫱期,生育轉換期,長穗期,結實期等五個時段。每個時段管理的成功與否都與水稻最終產量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關係。營養生長周期,顧名思義,就是必須依靠肥水養分來完成基本營養生長的過程。生殖生長周期簡單講就是水稻完成孕育的生長過程。水稻孕育過程中需要水分,溫度和陽光,同時也更需要養分的補充。

水稻進入拔節孕穗期,穗肥有必要施嗎?
水稻進入拔節孕穗期也就是其長穗中後期階段。依據水稻生殖生長周期,長穗時段,來進行科學判斷,以12葉品種為例,水稻有四個生長節間,分別:倒四,倒三,倒二,倒一。水稻倒二葉生長與倒四節間生長同步。在其進入拔節期後兩節生長時段,水稻開始進入孕穗期,也就是說水稻拔節後期是與孕穗期同步進行。
孕穗期判斷就是以稻株主莖劍葉定長為基準。劍葉定長至稻株破口露穗粒的1.2個葉齡期,此時段也正稻株倒二節間和穎花充實完成時段。
該階段也正是水稻抽穗前,多種病害防控時段,我們亦可用磷酸二氫鉀或大量元素肥料結合殺菌劑進行葉片噴施。即防病又能供給稻株養分,有利於水稻抽穗後,生物產量指數的提升。

水稻拔節初期也正穗肥施用的最佳時段。也就是說,我們在科學合理的按排,全生育期的施肥總量的情況下。穗肥的施用是很有必要的。反之則要視情況而定。也就是說我們在水稻全年用肥總量當中預留出一部分(以鉀元素為主,氮元素為輔,鉀元素為全生育期的40%~50%,氮素應因地制宜,肥地減氮,薄地曾氮,一般佔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的5%~10%或20%即可)肥料穗肥施用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在全年施肥總量之外,不建議全田施用,可根據水稻長勢,來適量少施調節肥,也就是哪長勢弱群體生長量少施哪。亦可田面噴施葉面肥料,磷酸二氫鉀,或氮,磷,鉀元素肥料補充養分。
對於水稻孕穗期,施用穗肥,一般來講此施用確實有點晚,對保花增加穎花數量基本上意義不大,但是根據稻株長勢適當補充鉀元素促進穎花充實,增加穎殼容積對於結實期生長意義重大,適當調整,補充養分可防止後期功能葉片早衰。增強結實期功能葉片光合產物的生產能力和灌漿速度,增加千粒重。由此我們看穗肥施用的必要性。

根據以總總我們看,水稻穗肥施用,能夠保花,增加穎花數量,及穗粒數,穗大穗齊,促進稻株早出穗。對其滿足中後期生長,非常關鍵,對於水稻增產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是同時要注意,合理性,和施用的時間點。禁忌超量施用或偏施氮素,引發病蟲害。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