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周小敏)當一名學生作業答案與全班都不一樣時,任課老師靠經驗判斷學生做錯了,沒想到仔細檢查後,該生的答案不僅正確,過程還十分的巧妙。第二天該生的作業甚至還在全班作為範例進行評獎。7日,記者從武漢市楊園學校獲悉,學生洋洋(化名)因為這次作業,變得自信好學,成績也從三年前的全班倒數進步至如今名列前茅。
洋洋是該校九年級(3)的一名學生,七年級那會成績在全班倒數。「我還記得那是一道幾何題目,洋洋的作業交上來我一看就和其他同學們都不一樣,因為他的成績靠後,我就習慣性地判了錯。」班主任熊利告訴記者:「後來改完作業後不放心,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洋洋的作業,發現答案不僅是對的,過程還十分的巧妙。這說明洋洋在解答的時候,並不是以完成作業為目的,而是真的有進行鑽研,如果當時我不及時改正,恐怕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第二天上課,熊利老師不僅把洋洋的作業當成範本,還在當著全班的面對洋洋進行了表演,誇他肯鑽研會動腦筋。
讓熊利意外的是,從那次以後洋洋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有了極大的轉變,上課變得認真聽講,也總喜歡找老師提問。洋洋最開始的進步並不明顯,但是我們總是找準他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老師告訴記者:「例如有一道分式加減法題目,有的學生會用通分和同分母運算,但是結果卻錯了,我們就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表揚,藉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洋洋說到:「那次作業我至今都記得,當時花了很多心思,找了新的解題思路,如果沒有熊老師的認可和表揚,自信心會很受打擊。」在熊老師的班上,有不少學生因為老師的鼓勵有了明顯的進步,原本只能考三四十分的學生,如今都能跨過及格線。
在這一系列措施實施後,有的學生從不及格做到了及格,有的學生則像洋洋一樣成功逆襲。副校長鍾群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進步,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細則,不僅有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就連考試的時候也對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有些學生只要比上次考試有進步,我們也會大力進行表彰,不讓任何一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來源:中央稿庫】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