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頭髮花白、腿腳略有不便,但精神矍鑠。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年過九旬的老人,曾是威名赫赫的烏龍山剿匪女英雄。
歷經數十年風雨滄桑,91歲的王正英在本市安度晚年。一次偶然,牛城晚報記者結識了這位革命老前輩,也了解到她曾經的戎馬生涯。回憶起那段戰鬥歲月,她依然惦念著湘西那片她曾為之浴血奮戰的土地。
20歲時被派到湖南湘西剿匪
王正英出生於邢臺縣城計頭鄉坡地村。1946年,17歲的王正英在家鄉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7月,時年20歲的王正英和丈夫李世振被派到湖南湘西工作。
湘西自古匪患猖獗,當時,眾多匪首利用險要的山勢割據一方。對於一個剛滿20歲的北方女孩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
剛到湖南時,王正英被分配到四十七軍政治宣傳隊,不久,政治宣傳隊的隊員們開始向各剿匪重點地區分配。王正英被分到了一個匪患較輕的地區,但她主動請纓到匪患最猖獗的鳳凰縣。
王正英和丈夫一起去了鳳凰縣,他們被分在不同的隊伍中,「是防止我們在戰鬥中一起犧牲。當時真沒想到能活著從剿匪戰場回來。」王正英說,當時他們的主要任務除了剿匪外,還要徵糧、查田定產量、紮根串聯、發動群眾建立統一戰線。
一出「空城計」嚇跑萬名土匪
王正英回憶,鳳凰縣是土匪最多的地方,當地最大的土匪頭子叫陳渠真,還有一個匪首叫龍雲飛。年僅20歲的她用的是一把左輪手槍和一支卡賓槍,在溝壑縱橫、洞穴連片的湘西和稱王稱霸、打家劫舍的土匪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戰。
匪首龍雲飛曾三次被抓,但都被他逃掉了。「其實有兩次是我們故意放他走,希望他能夠悔改。但是每次回去之後,他都會糾集大量的土匪攻打我們的駐地,後來我們不再對他報什麼希望,決定再抓住他就就地正法。」王正英說。
第四次,龍雲飛糾集了一萬多名土匪攻打鳳凰縣城。這時,大部隊到別的地方剿匪,縣城只有幾百人,形勢非常嚴峻。「我跟縣裡的幾個領導一商量,我們把城門四開,把縣大隊的所有機槍和小鋼炮都架在了城頭上,同時緊急派人請求支援。」王正英說,表面上他們很鎮定,實際上大家心裡也沒底,沒想到這一招「空城計」真的奏效了。遲疑之下,龍雲飛退兵了。
利用這難得的時機,王正英一方面等大部隊到來,一方面組織反攻。最後,龍雲飛再次被抓,這對當地土匪是極大的震懾。
「王先生」竟然是女人
從到湘西開始,王正英就沒有穿過乾衣服,用當地一句話形容湘西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王正英和土匪們打了一仗又一仗。
在湘西方言中,不管男女都被稱為「先生」。王正英剿匪出了名,很多土匪知道有個「王先生」很厲害。很多人以為「王先生」是彪形大漢,直到在一次追剿行動中,土匪們才知道,「王先生」竟是個20多歲的女人。
在一次剿匪的過程中,大部分土匪都被消滅了,可是一個姓周的土匪頭子怎麼也找不著。山上到處都是一人多深的密草,戰士們找不到他的蹤跡。細心的王正英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發現了一堆糞便,還帶著熱氣。她知道土匪頭子肯定沒有走遠,命令同志們安靜下來,注意觀察周圍的動靜。
20多分鐘後,不遠處的草叢晃動起來,正是土匪頭子的藏身之處。「土匪知道有個『王先生』,可沒想到我是個女的,他還是個當了十幾年土匪的老頭目了。」王正英笑著說。
多少次夢回湘西
1952年,剿匪的各項任務基本完成,上級獎勵王正英團級一等獎,剿匪中僅有兩名女戰士獲得此獎章,她是其中之一。
後來,王正英被調到瀘溪縣一區任區委書記。1958年後,在瀘溪縣任婦聯主任。1961年,王正英的丈夫李世振去世,她回到邢臺。1984年底,因身體不好,王正英離休。
如今,王正英老人91歲,她患有糖尿病,曾做過胃部、腹部的三次大手術。她情牽湘西,經常看那裡的新聞和天氣預報。「從湘西回來後再也沒回去過,現在身體也不好了,真想再回去看一看。」王正英說。(記者 劉曉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