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集團軍,「湘西剿匪」留美名

2021-01-09 環球人物網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隸屬於蘭州軍區,軍部駐地現位於陝西臨潼。

翻看47軍軍史會發現,無論打仗、生產還是紀律,第47集團軍都非常過硬,「樣樣不拉」,被稱作「常勝軍」。這支部隊也可謂人才輩出,原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王克上將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任47軍軍長;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曾於1990年至1993年任該集團軍軍長;剛剛卸任總裝備部部長的中央軍委委員常萬全上將曾於2000年至2002年任該集團軍軍長。

 

南徵北戰的英雄部隊

第47集團軍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是在湘贛邊根據地成立的紅軍獨立1師。該師1932年10月改為紅8軍22師,次年6月又改為紅6軍團17師,後參加了長徵。抗戰爆發後,17師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1940年底,該部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奉命開赴延安東南的南泥灣,執行黨中央屯田墾荒政策。至1943年,共墾荒26萬餘畝,除實現部隊吃穿用全部自給外,還上交糧食150多萬斤,成為全軍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

抗戰勝利前夕,359旅先後分兩批組成「南下支隊」,進軍華南。當南下第二支隊到達河南時,日本宣布投降,於是又奉命轉往東北,開進遼陽地區。在此擴編後,該部恢復359旅番號。1947年1月,359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此後,獨立1師參加了解放哈爾濱、合江剿匪等戰鬥。當年9月,獨立第1師與獨立第3師、東滿獨立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司令員為梁興初,政委為周赤萍。3個師也分別改為第28師、第29師、第30師。在遼瀋戰役中,10縱參加了黑山、大虎山阻擊戰。

1948年11月,10縱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入關後,該軍參加了平津、宣沙戰役後,又配合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向川黔進軍。1950年1月起,47軍進駐湘西執行剿匪任務。著名的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描述的就是該部隊的故事。

1951年2月,47軍入朝參戰,先擔負後方道路橋梁的搶修任務,後開赴一線,參加了粉碎敵人的夏季攻勢、秋季攻勢等戰鬥。在天德山戰鬥中,該部一個營堅守陣地3天,擊退美軍以2個團兵力實施的10餘次衝擊,全營最後打到只剩10餘名傷員。1952年1月,該部第141師偵察連文書羅盛教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英勇犧牲,被譽為「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1954年9月,47軍從朝鮮回國後駐防雷州半島。1960年,又移防湖南衡陽。1963年11月,該軍戰士歐陽海為保護列車安全,勇攔驚馬壯烈犧牲,後被授予「愛民模範」光榮稱號。1970年,47軍調入陝西。

1985年,我軍進行大規模精簡整編,47軍改編為第47集團軍。原19軍的步兵第56師編入該集團軍。2003年,原21軍第55摩步旅轉屬該軍。

 

首任軍長「梁老虎」

47軍首任軍長梁興初,1912年出生於江西省廬陵縣(今吉安市青原區)一個貧苦的手工業者家庭。他自幼為僱主打鐵,深受剝削和壓迫。1930年,梁興初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15師346旅658團的營長、副團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1938年11月,他隨115師挺進山東,任蘇魯豫支隊副支隊長兼四大隊隊長。在指揮崔莊戰鬥中,梁興初率隊殲滅偽軍4個團,為開闢湖西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1939年12月,四大隊進入魯南,在兌頭溝設伏,全殲日寇90餘人。

而後,梁興初任東進支隊支隊長,率部進入郯(城)馬(頭)地區,開闢了郯馬根據地,並建立了抗日政權。1940年,梁興初任115師教導5旅旅長,後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任獨立旅旅長,打了許多勝仗,受到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的嘉獎。1943年1月,梁興初指揮部隊在山東膠東一帶給來犯的日寇以沉重打擊,贏得了「梁老虎」的威名。同年7月,梁興初指揮部隊全殲偽「皇協軍」第5旅旅長以下700餘人,佔領了五蓮山區,鞏固和擴大了濱北抗日根據地。當時在山東成立了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梁興初任司令員。日本投降後,他擔任山東解放軍1師師長,指揮部隊攻克膠縣,收復諸城,馳騁齊魯平原,殲敵5000餘人。

此後,梁興初率領1師千裡跋涉,進入東北。1946年2月,他率軍協同兄弟部隊在遼寧省法庫縣秀水河子全殲來犯之敵5個營,打了東北戰場上的第一個殲滅戰。接著在大窪、金山堡一帶指揮1師,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將敵87師大部殲滅。由於這次戰鬥指揮得當,傷亡小,戰果大,受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嘉獎。1947年9月,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成立時,梁興初被任命為縱隊司令員。在遼瀋戰役中,他指揮了著名的黑山阻擊戰,堅守五晝夜,抗擊了敵人重兵的輪番攻擊,為保證我軍全殲國民黨廖耀湘兵團做出了貢獻。

1948年,第47軍成立,梁興初任首任軍長,周赤萍任政委。後梁興初又調任第38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梁興初曾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5年10月5日,梁興初病逝於北京。

 

毛澤東的「心腹大將」

47軍第二任軍長曹裡懷,因是湖南老鄉,曾被稱為毛澤東的「心腹大將」。毛澤東曾用一首辛棄疾的詞稱讚曹裡懷,其中一句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毛澤東解釋說:「曹就是曹裡懷,劉就是劉震。」後者曾任39軍軍長。

1909年,曹裡懷出生於湖南資興縣一個貧苦家庭。他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隨部隊上井岡山,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起,曹裡懷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的連黨代表、軍部參謀,紅3軍7師作戰科科長、師參謀長、代理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他參加過長沙、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東安宜黃等戰役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中央紅軍長徵初期,曹裡懷因向有關人員表示擁護北上抗日主張,被張國燾撤銷職務、開除黨籍,派遣到紅軍大學任軍事教員。不久恢復黨籍,任「紅大」上級指揮科科長。到陝北後,曹裡懷任抗大第4、第6隊隊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調任八路軍留守處副參謀處長,後任留守兵團參謀長,參與指揮了保衛黃河河防的20餘次作戰,為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做出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曹裡懷歷任東北民主聯軍長春衛戍區司令員、吉林軍區司令員、吉黑縱隊司令員、獨立第3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9年5月,任47軍軍長,同年兼任湘西軍區司令員,率部參加了宜沙、湘贛邊等戰役和湘西剿匪作戰。

1951年,曹裡懷率47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二年因病回國。他在任47軍軍長時,有一件事廣為人知,那就是他曾率領近萬名「湘西土匪」,走上抗美援朝戰場,並打出了威名。

湘西重山疊嶺,密林深洞,是土匪們絕佳的天然藏身處。到1949年全國解放時,這裡聚集了逾10萬土匪,是全國土匪最集中的區域。

從1950年10月開始,按照部署,湖南軍區調集47軍(包括湘西軍區)、46軍的136師和地方武裝共4萬多人,在駐湖北、四川、貴州等省部隊協同下,對湘西地區的土匪進行會剿。解放軍組成南、北兩個進剿指揮部,分別由47軍軍長兼湘西軍區司令員曹裡懷、副司令員劉賢權擔任指揮。至1951年2月47軍赴朝參戰時為止,共殲匪92081人,基本肅清了湘西的匪患。

據位於沅陵縣的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資料記載,1949年到1951年,湘西的沅陵、會同、永順3個專區,共關押土匪3萬餘人進行教育改造,其中在鎮反運動中2萬餘人被處決,剩下「罪行輕、表現好」的近1萬人隨47軍赴朝作戰。

幾十年後,曹裡懷在《湘西剿匪史稿》定稿座談會上曾動情地說:「湘西土匪大多是貧苦農民,是被舊社會逼上梁山的。你們想像不到他們在朝鮮打仗有多勇敢,他們打出了國威。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戰死了,很壯烈,我常在夢中念著他們……」

曹裡懷後來歷任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8年在北京病逝。

責任編輯: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有情有義47軍:入朝之前湘西剿匪,臨別寫信致歉,民眾淚別
    抗日戰爭勝利後,47軍前身部隊北上東北,南下湘西,轉戰川東,湘西剿匪,為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 《湘西剿匪記》劇照 47軍在湘西剿匪1年,依靠群眾,徹底剿滅湘西匪患,曾經熒幕上的熱播劇《湘西剿匪記》《湘西往事》……都是根據47軍湘西剿匪的經典戰例改編的。
  • 原47軍部分老同志來辰調研剿匪史料
    12月4日,原47軍部分老同志來我縣開展湘西剿匪史料調研,並重走父輩足跡,緬懷紅色記憶。當天,原47軍老同志們來到龍泉巖鄉椅子山烈士陵園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參觀了革命歷史陳列館,並在紀念碑前向烈士們鞠躬、默哀,敬獻白花,為英烈掃墓,緬懷先烈們的不朽功績。據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先後在抗日戰爭、遼瀋戰役、渡江戰役、重慶解放戰爭等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
  • 烏龍山剿匪女隊長王正英,威名赫赫革命前輩情牽湘西!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年過九旬的老人,曾是威名赫赫的烏龍山剿匪女英雄。 歷經數十年風雨滄桑,91歲的王正英在本市安度晚年。一次偶然,牛城晚報記者結識了這位革命老前輩,也了解到她曾經的戎馬生涯。回憶起那段戰鬥歲月,她依然惦念著湘西那片她曾為之浴血奮戰的土地。
  • 罕見的湘西剿匪照片:解放軍手段多樣戰力強悍,土匪頭子紛紛落網
    解放初期,湘西匪患嚴重,為了消除匪患,還當地老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1951年2月1日,湘西軍區發出《剿匪政治動員令》,全面進剿湘西土匪。照片中,是正在向剿匪地區進軍的解放軍部隊。
  • 跟隨47軍入朝的湘西土匪表現如何?曹裡懷:槍法準,特別能打仗
    從宋朝起這裡就匪患不斷,民國時期,湘西土匪更是四處橫行,當地的國民政府屢次徵剿,但收效甚微。最後不得不進行招安,於是這些土匪搖身一變,就成了國民政府的正規軍官。但也有些土匪嫌在國軍中不自在,因此招安不久後就帶著原班人馬跑了,繼續佔山為王,打家劫舍。
  • 1945年湘西會戰
    47師團等部作為主力,左右兩路日軍掩護。(四個大隊四千多人)進攻藍田;湘西會戰正式打響。卻遭到第74軍周志道第51師,李天霞第100軍包圍;緊急向第47師團求援。第47師團向第73軍發起總攻,試圖突破防線,以解救第116師團。然而遭到第73軍拼死抵抗,未能前進一步。 激戰兩天後,4月30日韓浚率領第73軍發起全線反攻;一舉將日軍第47師團主力擊潰。
  • 湘西剿匪記,匪首郭和尚水下潛行百米,屢次逃脫,遇見他乖乖被俘
    中國的進程可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局面,我們也是經歷了很多的考驗,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湘西剿匪的故事。在湘西有一個悍匪首領名叫郭和尚,他水下潛行百米,屢次逃脫,被俘虜之後所說的一番話,讓人捧腹大笑。 1.《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不復存在 1950年年初的時候,常德軍分區剿匪部隊向湖南省桃源縣境開進。傳說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所描寫的那個理想王國,就是這個桃源縣。
  • 志願軍47軍軍長曹裡懷回憶說:「湘西土匪在朝鮮打出了國威!」
    1949年到1951年,湘西剿匪收效很大,共搜捕3萬多名土匪。據統計,沅陵、會同、永順3個專區共關押土匪3.58萬餘人進行教育改造。其中,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斃了2萬多罪惡深重,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剩下近1萬人跟隨47軍赴朝作戰,以圖戴罪立功。
  • 大湘西土匪的故事和歷史
    大湘西就如修仙小說中描寫的,有十萬大山。那地方良田並不多,土匪從古就有,但那時的土匪大多不過是些農民罷了,農忙時種田打獵。青黃不接沒飯吃時,就上山劫個道,搶些糧草銀錢。這樣的土匪跟張平他們這種土匪我認為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傳統的土匪大多是兼職,生活所迫。而張平他們是敢攻打縣政府的完整武裝。為了消滅這些土匪,解放軍47軍,一共犧牲了9千多人。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湘西土匪加入47軍,穿過7道鐵絲網,拉響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
    宋德清,曾是湘西的土匪,後來加入47軍,在面對美軍發射數不清的照明彈和曳光彈的時候,他毫不畏懼,帶領著戰友穿過七道鐵絲網,最終拉響爆破筒衝敵人之中,和敵人同歸於盡,可歌可泣。到了解放戰爭的時候,國民黨大敗,他們的殘餘勢力躲進湘西,湘西歷史以來就是一個多土匪的地方,而國民黨面對當前這樣的殘局,為了扭轉局面,他們和當地的土匪一起狼狽為奸。也就是在那時候起,湘西又多了許許多多的司令,他們聚集在湘西,頑固的盤踞於這片土地之上,和解放軍進行殊死搏鬥。
  • 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第38集團軍
    「和平使命-2014」聯合軍演中,原陸軍第38集團軍某紅軍團突擊分隊在陸航掩護下衝擊目標陣地 (2014年8月26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題: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第38集團軍  張瑞傑、毛俊  2017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接見新調整組建軍級單位主官,並對各單位發布訓令。作為我軍第一個陸軍集團軍,被譽為「萬歲軍」的陸軍第38集團軍,雖然番號取消,但其傳人再次高擎旗幟,開啟打贏路上新徵程。
  • 《五龍山剿匪記》中的土匪頭子田大榜,其原型上過講武堂,為禍50年
    在中國近代史上,湘西有五大悍匪,他們分別是: 姚大榜、曾慶元、瞿伯階、師興周、張平。他們佔山為王,作惡多端,心狠手辣。湘西的土匪在他們的帶領下橫行霸道,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片尾曲《高山流水獵人魂》吉他譜分享
    朋友們還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時熱播的一部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嗎?該劇是根據湘西剿匪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並且是在湘西實地拍攝的。每當唱起它就非常思念母親:80年代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片尾曲),現將我編配的彈唱樂譜貼在下面,以供需要的琴友們下載
  • 真實的《林海雪原》剿匪,原來匪首謝文東是這樣被捉的
    為了實現經營東北的戰略思想,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我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進行剿匪鬥爭。在《林海雪原》這部作品裡,作者塑造了一名國民黨匪首叫謝文東,電視連續劇《東北大剿匪》裡也對這名匪首進行了描寫。歷史上謝文東是確有其人的。1934年3月8日,依蘭縣土龍山區第五保保董謝文東帶領當地的農民舉行了暴動,與前來討伐的日軍展開激戰。
  • 湘西巨匪手中的一件武器,看起來不起眼,卻可以瞬間殺人於無形
    大家看了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對劇中那個叫田大榜的土匪記憶深刻,田大榜這個原型,其實就是晃縣的土匪姚大榜。湘西山高林密,自古匪患不斷,而在姚大榜橫行的民國時期,他的勢力不算大,在湘西的晃縣、麻陽、芷江一帶,真正的大土匪叫楊永清。楊永清是芷江縣人,原名楊佐賢,出生於一貧苦農民家庭。
  • 鄧小平與西南剿匪
    西康省,2 月中旬,「雅安反共救國軍」第三路總指揮胥純儒、遊擊司令羅子洲等網羅匪眾萬餘人圍攻雅安;「西南反共救國軍」第十五軍軍長程志武勾結天全匪首李元亨,糾集匪眾3000 餘人,攻打天全縣城;6 月上旬,匪「反共救國軍」西康先遣隊1000 餘人,在大渡河口兩岸發動武裝暴亂。
  • 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為何稱第38集團軍為「萬歲軍」
    解放軍第38集團軍有個美稱就是「萬歲軍」。這個美稱是該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成功地完成了三所裡、龍源裡穿插任務後,彭總在親自起草的嘉獎令中提出的。從那以後,「萬歲軍」的美稱傳遍我國大江南北。11月28日8時許,第113師成功抵達三所裡,之後全殲三所裡地區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及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先遣分隊,佔領了三所裡及其附近高地。美騎兵第一師見勢不妙,立即在坦克的掩護下組織攻擊,企圖打開通道。但在第113師的頑強阻擊下,美軍的10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 陸軍集團軍新番號為何從七十一開始,避免撤哪個留哪個等問題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假設一個並不存在的番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邊防第1團」,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為冠名,「邊防」為矢名,「第1」為數名,「團」為格名。我軍部隊番號的排列,分為統一排列和非統一排列兩類。第××集團軍、第×××師、第×××團等,屬於統一排列;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空軍總醫院等,屬於非統一排列。
  • 陸軍第82集團軍「劉老莊連」:「生命不息 戰鬥不止」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這是陸軍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劉老莊連」正在組織的宣誓儀式,很快他們將投入一場合成營戰鬥演練。陸軍第82集團軍某合成旅「劉老莊連」政治指導員 楊晉:在「劉老莊精神」的影響下,連隊官兵面對各項任務從來都是高標準、爭一流,在練兵備戰上,從來都是當先鋒、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