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38集團軍有個美稱就是「萬歲軍」。這個美稱是該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成功地完成了三所裡、龍源裡穿插任務後,彭總在親自起草的嘉獎令中提出的。從那以後,「萬歲軍」的美稱傳遍我國大江南北。
作為38軍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以三下江南、四戰四平的驕人戰績名揚天下。1948年11月,一縱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總兵力達5萬餘人。入關後,38軍先後參加了天津、廣西、滇南等戰役,從松花江岸一直打到雲南中緬邊境,戰線縱橫萬餘裡。
1950年11月26日,38軍在第二次戰役初期攻佔德川後,再次奉命進行戰略迂迴—向三所裡前進。
接到命令後,38軍黨委研究決定,將迂迴任務交給了第113師。從德川以南沿安山裡、龍召裡,第113師冒著嚴寒,在雪地裡極速前進。當快要到達目的地時,突然從大同江方向飛來十幾架美軍飛機。
正當局勢急轉直下之時,第113師急中生智,卸掉了所有偽裝,大搖大擺的朝三所裡前進。低空偵查的美軍飛機一看,這肯定是從德川逃出來的南朝鮮軍,於是便飛走了。
11月28日8時許,第113師成功抵達三所裡,之後全殲三所裡地區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及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先遣分隊,佔領了三所裡及其附近高地。美騎兵第一師見勢不妙,立即在坦克的掩護下組織攻擊,企圖打開通道。但在第113師的頑強阻擊下,美軍的10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美軍奮力奪取三所裡未果後,立即將軍隊部署到龍源裡附近,想要尋求南逃的第二條路。11月29日凌晨,113師第337團搶佔龍源裡地區。得悉消息後,彭總當即指示第113師:
「你們要卡著敵人的退路,像鋼釘一樣扎在那裡。現在南逃的敵人正在湧向你們,我軍主力正向你們靠攏,圍殲敵人,關鍵是看你們能不能堵住敵人退路。」
11月29日下午,西線美軍開始全面撤退,雙方交戰的焦點仍然在三所裡、龍源裡地區。志願軍總部為確保戰果,命令第38軍主力向113師靠攏,正面各軍則迅速發起進攻。美軍第9軍改道龍源裡之後,同時急調美軍騎兵第一師主力及聯合國軍各部,馳援被困美軍。
此時,志願軍主力已經到達龍源裡。11月30日,美軍分別向第337團防守的南北陣地發起進攻,企圖打開龍源裡這條通道。第337團在強大的進攻面前,採取了堅決防守和絕地反擊相結合的方法,始終沒有讓美軍前進一步。
12月1日9時,三所裡、龍源裡戰鬥結束。第38軍徹底粉碎了美軍突圍的企圖,出色完成了阻敵任務。為此,彭總親筆起草了給38軍的嘉獎令,「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
隨著我軍邁向現代化的步伐加快,第38軍始終走在全面建設的前列。1981年秋,第38軍參加了華北大演戲,出色完成了演練任務。1983年,中央軍委賦予第38軍擔負北方合成集團軍編制試點工作,為我軍體制編制改革提供經驗。
1985年百萬裁軍開始後,陸軍保留的軍全部整編為集團軍。作為第一個成立的陸軍集團軍,第38集團軍通過博採眾長的方式,大量充實特種兵。同時將各兵種有機結合,形成了地面突擊、火力支援、作戰保障、後勤保障四大作戰力量。
如今,伴隨著軍隊改革浪潮的臨近,第38集團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