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魔芋種植基地
紅網時刻記者 唐頻輝 懷化報導
會同, 地處雲貴高原邊緣雪峰山區,渠水、巫水由南至北與沅江交匯。這裡山奇水秀,盛產一種喜陰喜溼的食用植物——魔芋。初夏的會同魔芋種植基地,清香撲鼻,沁人心脾。放眼望去,一棵棵粗壯的魔芋苗挺立在田間地頭,排列整齊。
如今,會同魔芋通過企業加工煥發光彩,化身魔芋絲、魔芋纖體粉、魔芋糕點等食品,走出會同,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多國。「小魔芋,大魔力!」2017年11月,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會同培育發展魔芋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會同美食 魔芋歷史悠久
這片神奇熱土與魔芋有著不解之緣。據專家考證,會同是 「華夏同始祖,天下共連山」的炎帝故裡,相傳炎帝和夫人麻婆娘娘給百姓尋找糧食,途徑會同連山老虎洞時,發現了許多因饑荒誤食了西天魔鬼灑下的射嘴麻舌的黑坨坨中毒的村民,這些黑陀陀就是魔芋。
麻婆娘娘當即壘起了七星灶,砍來粟木柴,焚燒西天魔鬼七七四十九天,把魔鬼燒成灶灰,煮成鹼水來熬煮,這些黑坨坨竟變得美味無比。從此魔芋變成了餐桌美食,成為會同人們非常喜愛的傳統美食,逢年過節,魔芋還成為祭祀祖宗和神靈的貢品。
據縣誌記載,魔芋在會同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史,千年來,會同的農戶們把它種在房前屋後,溝溝坎坎,每到秋冬,從土裡挖出其根莖,自食自用。魔芋是繁殖力很強的「懶莊稼」,但經過加工後風味獨特,在靠天吃飯的年代,會同人常用它來填肚充飢。
長期以來,魔芋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價值,會同縣的農民多以種玉米、水稻過活。「父母在家種點水稻、玉米、魔芋吃,也賣不了多少錢。我和老婆在外打工,往家裡寄點錢,一家人勉強餬口。」會同縣團河鎮向陽村村民侯小評說。
瞄準市場前景 示範帶動魔芋種植產業化
鍾果林(左一)和技術人員在魔芋種植基地
2020年2月14日,湖南博嘉魔力總經理鍾果林通過視頻,對魔芋種植戶進行點對點的培訓指導。
直到2000年前後,大家這才意識到,魔芋雖長相如土豆,營養價值卻十分豐富,是個「金疙瘩」。
魔芋中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幫助人體加快排洩體內有害毒素,預防和減少腸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調節糖類和脂類代謝、控制體重、調節人體酸鹼平衡,低熱低脂,老少皆宜,同時由於含有豐富的葡甘聚糖,遇水可膨脹80至200倍,飽腹感超強,具有減肥功效。生長在廣木繁茂的天然氧吧裡的會同魔芋,採用綠色無汙染的原生態種植方法,富含18種胺基酸、23種礦物元素、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大量的葡甘聚糖。
守著「金疙瘩」卻過著窮日子,當地群眾開始想著改變,在廣州創業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鐘果林受「全民創業」熱潮的感召也返鄉創業,「要說我的家鄉有什麼讓我魂牽夢縈的東西,那必然是會同魔芋。」在創業前,鍾果林發現,魔芋的用途十分廣泛,市場前景廣闊。
於是,她在會同各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深入調查,併到湖北、陝西等地考察學習,了解到魔芋種植不需要精細化管理,這一點十分適合青壯年勞動力不多、只剩留守老人及婦女等弱勞動力的會同農村發展現狀。另外,魔芋還具有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特點,這讓她意識到:魔芋是一項具有開發潛力、帶領當地民眾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
2012年,鍾果林正式返鄉創業,開始引進高品質魔芋種子在家鄉試種,意圖在會同建立魔芋種植基地,但因為缺乏經驗而失敗。第二年,再次引進優質魔芋種子100噸,在當地順利建立了450畝魔芋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並成立湖南博嘉魔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鍾果林試點種植的成功,讓老百姓看到了魔芋種植「學得懂、能賺錢」,紛紛表示要學習魔芋種植技術,加入魔芋種植行列、提高經濟收入。變「引導種植」為「主動種植」,為魔芋種植的全面推廣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這時,鍾果林的「魔芋夢」和會同魔芋產業也正式揚帆起航。
多措並舉 魔芋成會同脫貧產業
乾淨整潔的自動化魔芋生產線。
與此同時,會同縣委縣政府咬定目標,將魔芋作為全縣脫貧產業來抓,從2014年開始,會同縣魔芋產業快速發展,並結合實際,先後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支持魔芋產業發展,制定了《湖南省會同縣魔芋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8年)》,納入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十三五」規劃。
為了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會同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積極服務精準扶貧。
多措並舉下,農民們種魔芋的積極性顯著提高。2016年,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湯守清回到家鄉,在村幹部的勸說下,他不走了,專心和父母在山上種魔芋,並用兩三年的功夫發展到近40畝。「今年打算挖20畝,能收入10多萬元。」湯守清笑著說。
通過堅強領導,多措並舉,落地有效,「一畝魔芋十畝谷,十畝魔芋蓋棟屋」的信念已經逐漸深入會同老百姓的心中。2017年11月,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稱讚會同魔芋產業是「小魔芋,大魔力!」。
2018年「會同魔芋」通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魔芋產業被納入湖南省「一縣一特」產業,2019年12月,「會同魔芋」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魔芋產品2017年11月,獲湖南省首屆林業博覽會「產品金獎」、2019年10月,獲第二十一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金獎」、2019年11月,獲第三屆(長沙)果品產業博覽會「金獎」。
帶魔芋出山,助農脫貧致富
目前,魔芋種植基地遍布全縣18個鄉鎮,面積達3萬餘畝,年產值2億元,並帶動了87個貧困村、2860戶貧困戶9230人脫貧致富,吸納125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在魔芋加工企業、種植基地就業務工。隨著魔芋產業不斷壯大,發展成果將惠及會同更多群眾。
其實,作為吃貨的你,也可以為魔芋出山貢獻一份力。
5月24日下午三點半,著眼提升全省農業品牌、促進農產品銷售的長期化、品牌化、公益化的權威農產品營銷平臺——「湘農薈」平臺將聯動紅網時刻、紅網千屏、騰訊、快手、百度、淘寶、抖音、拼多多等八大平臺進行全程直播互動。會同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立志將化身帶貨主播,推薦會同特色美食,其中包括專治管不住嘴和邁不開腿魔芋系列美食。
掃碼看直播
當跟著「湘農薈大直播」「雲」遊會同,「身臨」高椅古村時,別忘了下單購買土特產,帶會同魔芋出山,助農脫貧致富。
掃碼即可帶魔芋出山
來源:紅網
作者:唐頻輝
編輯:李茜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5/23/728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