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早間,阿里巴巴公告,擬投資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2%股份。高鑫零售是大潤發和歐尚的母公司,近年來以商品快速送貨到家為新方向,市場人士分析,此次收購有意進一步佔據生鮮等食品快速配送市場,完善其新零售布局。港股早間開盤,高鑫零售一度漲近30%。
2017年阿里224億港元入股高鑫,大舉發展新零售
高鑫零售由大潤發母公司潤泰與歐尚集團成立,2011年於港股上市,在中國主要以歐尚和大潤發作為品牌經營。
2017年11月,阿里就以約224億港元入股,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在2010年,大潤發營業額達到了404億,取代家樂福成為了大陸零售百貨業冠軍。在之後幾年裡,大潤發依舊發展迅猛。
2017年,高鑫零售收入達到了1023.20億元,仍然是超級零售巨頭。不過,在阿里購入後,開始了新零售的改造,導致2018年營收還下降1%,淨利潤更是下滑7.3%。
阿里收購高鑫零售之後,最大的動作便是數位化轉型。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潤發開展了以「人、貨、場」重構為核心的新零售數位化改造,成為商超新零售的先行者。但在當時的市場,大家並不買帳,開發和運營的投入使利潤下降。
然而,阿里並沒有放棄這個方向,2019年實現了翻身,營收1018.68億元,同比增長0.5%;淨利潤為28.34億元,同比增長14.4%。
加注生鮮到家市場,翻倍持股高鑫
10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擬向高鑫零售投資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直接和間接持股比例將增至72%,成為高鑫零售最大的控股股東。
阿里表示,與高鑫零售合作最初的設想,今天全都變成了現實,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和歐尚超市484家門店已經全面實現在線化,並接入餓了麼、淘鮮達和天貓超市共享庫存業務。所有門店都提供門店5公裡範圍內1小時達配送,其中180家門店支持20公裡範圍內半日達服務。
或許阿里就是看中了未來生鮮或將全面推廣才加注了高鑫。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重大改變,從菜市場轉為商場,如今再次向在線快速配送進軍。
而疫情期間,由於出門不便造成了生鮮快速到家服務的快速崛起,大家開始越來越認可這項邏輯,高鑫零售在2020年半年報中指出,消費者線上消費心智加速養成,生鮮到家業務穩步攀升。截至2020年6月30日,阿里巴巴提供的新零售解決方案,拉動門店同店銷售額5.7%增長,公司淨利潤同比上升16.8%,並為高鑫零售帶來近5000萬用戶,活躍用戶接近1300萬。
19日早盤港股開盤後,高鑫零售高開近20%,一度漲至29.89%,臨近午盤迴落至18.28%。
阿里深度布局新零售
阿里巴巴被認為是最先提出並開展新零售的企業,人們閉不出門,線上購物和送貨上門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進入大眾視野後,訂單迅速猛增。
在2016年一次會議上,馬雲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他覺得未來沒有線上和線下之分,只有新零售,而且傳統電商也會被新零售取代。
雖然備受質疑,但是阿里始終堅持這條路線,開始大舉布局:
1、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最終在銀泰商業的持股比例不低於25%。
2、2015年8月,阿里巴巴8月10日宣布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
3、2016年11月,三江購物公告,披露阿里巴巴計劃以一系列投資安排對三江購物投資約21.5億元。
4、2018年,9月,三江購物公告,杭州阿里巴巴澤泰以現金認購其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約1.3692億股,認購價格為10.71元/股,認購金額14.66億元。本次認購前,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持有公司38,337,488股股票,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9.33%,杭州阿里巴巴澤泰為公司的關聯方。三江購物定增後,阿里巴巴持股32%,依然為第二大股東。
5、2017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與易果生鮮籤訂《股權轉讓合同》,阿里巴巴集團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香港聯合交易所代碼:980,「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股權,成為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
6、2017年11月,阿里就以約224億港元入股,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7、2017年,阿里推出「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裡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如今,阿里繼續增持高鑫零售,繼續由產品快速配送的方向突破,可見,疫情下大舉進入公眾視野的「爆款服務」或將迎來新一輪利潤增長點。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