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這樣令人血脈噴張的國產警匪片了!70年代的我,看著電影中各種真實還原的90年代場景,非常有代入感!
最後澡堂對決看得我好疼!光著身子背撞在直角大理石牆面的突出、撩陰、沉重的鐵井蓋猛砸幾下裸露的後背,都是殺招,光著身子,傷害更是瞬間加倍,隔著屏幕都讓人揪把汗!
電影完美展現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街道的質感,每個形象的塑造都很匹配人物的性格特徵,加之多個暴力搶劫槍殺場景,給整個電影增添了驚險、緊張、刺激的氣氛。
整片看完,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些問題:
為什麼電影名稱要從【限期破案】改為【除暴】?
為什麼那時候破案這麼難?
張母為何摘下助聽器?
最關鍵的是:為何這些人如此窮兇極惡,視人命如草芥?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們還有人性嗎?
影片的背後,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1、原來的片名《限期破案》為何被改?
除暴的原名叫「限期破案」,後來為啥改了呢?因為,在現實中,那個年代,根本沒法限期啊!
電影中張隼的原型叫張君,現實中,在9年之間橫跨數省,帶領團夥殺害民警和無辜百姓28人,殺傷數十人。這背後是幾十個無辜家庭的血淚。
經歷過90年代公安系統的人都明白,在那個沒有監控的年代,破案是多麼難,張君案件耗時9年,電影改編的時間跨度倒是沒有那麼長,不過叫《限期破案》確實有點難了,還是除暴好。
在那個物質條件不豐富,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年代,指紋只能靠肉眼識別,資料只能從檔案堆裡人力翻閱。
排查走訪,在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的同時,還需要安撫群眾的情緒。 劇裡喊出的那句「給我們警察一點時間,一定會把這個案子破了"。有些無奈,有些心酸,但也很有力量!
2、破案,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在影片中,刑偵隊長鍾誠和歹徒張隼有一樣的話
鍾誠:著急,救不了人。
張隼:著急,就輸了。
說明正反雙方都是有定力的人,都知道控制節奏的重要性,都在等對方的出錯。
有句話叫做,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但鋌而走險搶劫的人,往往缺乏耐心。
在影片的最後,歹徒終於露出破綻,經過殊死肉搏,隊長鍾誠抓住了作惡多端的悍匪,他總結成功經驗的時候說:「對警察而言,技術、靈感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堅持」。
3、現實中抓捕也是進行了肉搏嗎?
現實中,張君被捕的時候,還隨身攜帶200多發子彈和一枚手榴彈,並沒有1對1的肉搏。
電影為了好看,安排了一段高潮的肉搏戲,這段肌肉男的肉搏,讓人激情滿滿!男人,就該幹男人該幹的事! 哪個男生會不喜歡看拳拳到肉的打鬥呢? 但有一說一,雖然打的很爽,缺點還是要說的。這一段有些為了情節捨棄了邏輯,前面隊長還說不要著急,後面自己卻不怕皂滑弄人,隻身進入澡堂。
明明呼叫了支援,也帶了配槍,不直接抓捕卻坐了半天嘮嗑,導致後面被偷襲,遭受「致命打雞」,差點就「雞飛蛋打」,看著都肉疼啊!雖然結局眾人皆知,但是還是讓人擔心不已。
4、過去有多亂?現在就有多安全
在前段時間的「走夜路不害怕榜單」中,中國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有著相當嚴苛的法律,和讓人皮開肉綻的鞭刑,而且國家不如上海浦東大,怎麼都好治理。排名第二的土庫曼斯坦,則還保留著宵禁,根本沒有走夜路的選項。
而中國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個人口大國,在保持治安的同時,也沒有落下經濟和社會發展,仔細想來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安定生活,距離那個年代其實並不遙遠。 我對那個年代的「車匪路霸」是有耳聞的,那時候哪有人敢自駕遊,坐大巴都會被攔路收錢。
而如今槍枝管控、監控普及、衛星定位、DNA檢測等等的措施和技術,給我們提供了安全保障。現在走夜路不害怕,通宵K歌、蹦迪、打遊戲也是習以為常。
車匪路霸消聲息影,搶銀行更是不可能成功的事,30年間就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的原因自然離不開經濟發展帶來完善的基礎設施,科技先進的偵察手段。但我們的安居樂業,還離不開一線警察們的除暴安良。
時至2019年,還有280名公安民警、147名輔警、46名消防員因公犧牲,上萬人因公受傷。
謹向所有一線的警察、武警、消防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5、張母后來為何摘下助聽器?
鍾誠找到張母,一開始還以為是朋友,有點高興,一聽找了很久了,表情不對了,後來拿出助聽器,眼眶都紅了,為什麼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張母知不知道她有個懷孕的兒媳婦?還給她買了助聽器?最後進監獄了?
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但是她肯定知道兒子是有問題的,尤其最後兩人在浴室那場打鬥,客人都跑了,她坐在電視旁邊,扔了助聽器,假裝什麼也不知道,就等一個結果,不知道活著出來的是哪個。 既可以看做是對鍾誠的縱容,也可以看做是對兒子張隼的縱容。
顯然張母的內心也是異常矛盾的。 她早已知曉兒子有一天難逃法律的制裁,指望著鍾誠的出現能讓兒子早點收手,給這一切畫上一個句號。 但與此同時,母親的本能又讓她抱有一絲希望兒子能夠成功逃脫的僥倖。 正因如此,張母才眼睜睜看著鍾誠進了浴場和張隼一挑一,既沒有出手阻攔,也沒有立刻衝進去給張隼通風報信。只是閉起眼睛來,任由事態發展,無論結果是哪個,她都打算一個人承受下來。 這無疑是張母的悲哀。
6、除暴的大背景是什麼?
《除暴》也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就是1996年全國禁槍和公安第二次嚴打。
先說說嚴打。
中國有三次嚴打,分別是在1983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嚴打都有著十分具體的原因。
1983年這次,為期三年的嚴打期間,我國公安機關總計打掉各種犯罪團夥19萬多個,抓獲團夥成員86萬多人。據一些老公安戰士回憶,那時候幾天幾夜不睡覺是常事。
1996年這次,就是這部電影中反映的社會背景,隨著國內環境進一步寬鬆,經濟迅速發展,但是港臺、歐美的黃賭毒、暴力犯罪題材的書籍、影視劇開始進入大陸,如我們都熟知的古惑仔、賭神等,對當時的年輕人造成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八九十年代企業改制,出現了大批職工下崗潮,失業人員中有一部分人,渴望一夜暴富,選擇了加入犯罪團夥或者自己從事犯罪活動。
2001年這次,和我國2018年開始的「掃黑除惡」類似,重點是打擊黑惡勢力犯罪。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很多地區滋生出黑惡勢力團夥,暴力壟斷各種行業,從而謀取暴利。2001年嚴打中,很多曾經十分猖狂的黑惡勢力團夥被陸續打掉。
7、禁槍很容易嗎?
再說說禁槍,在哪個國家都不容易,但是中國做到了。
1994年統計,僅僅齊齊哈爾民間,就有8000支獵槍登記,齊齊哈爾甚至也有自己的獵槍廠。
中國禁槍其實是近二十幾年的事。90年代以前,我國郵政、水利等部門,甚至大型國有企業的保衛部門都擁有槍枝。
1996年嚴打的同時,為了保障長治久安,保護公安人身安全,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我國開始推「槍枝管理法」。
一方面收回各單位部門槍枝。一方面開始收繳民間土槍、獵槍等。
然而時至今日,雖然公安長年累月地宣傳「主動上繳土槍可以給予寬大處理」。然而每年仍有不少農民因製造、私藏鳥銃等土槍,被依法定罪判刑。
很多農村人不理解,自己的鳥銃用來打兔子打野豬,保衛自家農田山林,為什麼會被判刑這麼重,我建議他們看一看這部電影,就明白當男人手中有一把火藥動力擊發的槍枝時,事情將會多麼不可控,將會給社會帶來多大隱患。
禁槍其實並不容易,例如美國和很多國家都沒做到,這方面,我們比美國等國家,做得好太多了,至少在我們有生之年,美國是不可能做到了。
8、最後找到張某真的是通過情婦嗎?
影片開頭,張隼和文娟在天台的那段對話看似贅餘,實際上卻是兩個有著同樣過去的靈魂相互靠近。 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娟說了一句話。 意思大概是在低處的樓層往下看,會看到這個城市的骯髒。 但到了樓頂天台這樣的高度往下看,那些骯髒好像一下子都不見了,只剩下了壯觀的美景。
這句話隱含了身為城市底層人群的真實處境和自覺渺小,同時又有一種想要登頂、成為人上人的潛在欲望
文娟說的這番話與張隼的部分價值觀以及他當時的心理處境非常契合。 可以相信正是在這段對話之後,張隼才對這個僅有一面之緣的女人產生了進一步的想法。 再加上文娟樣貌姣好,張隼最後沒能走過這個美人關並不奇怪。
通過懷孕的文娟這個角色找到張隼,也是真實的。現實中這個女人化名「娟子」,真名叫楊明燕,是護理院的職工,不過影片應該還是在張君的多段情史之間做了一些融合,比如張君被抓捕前後關係最緊密的女性叫陳樂,但最後出賣了他。有兩個孩子叫張梟、張雄也是真的,在被抓之後,張君還執意要給大兒子張梟打電話,當然這都是奢望。
現實中的張君這個人,有一定的情商,情婦為了他,居然數次要自殺,包括懷孕和被捕的時候
片中還寫到,張隼和文娟是假結婚照、假名字,這事兒也有原型。
張君是個特別謹慎的人,跟自己的情婦從來不拍照,就是為了不留下面部特徵資料,也有很多個假名字,平時叫「陳強」比較多。
9、片中的歹徒,為何滅絕人性?
這些人,真的沒人性嗎?其實人都是兩面、多面的。
《除暴》中張隼的現實原型張君,曾犯案十餘起,搶劫殺人無惡不作。 張君這個人的為人處事心理就十分複雜。 他對無辜群眾殘暴,但同時卻很愛自己的兒子,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很尊敬長輩,平時文質彬彬,待人有禮。
所以影片中之所以給張隼這個悍匪設計出孝敬老媽、關心陪伴女人這些看似這些「贅餘」、「敗筆」的情節,絕非空穴來風,恰恰是寫實的地方。
另外一個黑龍江鶴崗作案,欠下14條人命的主犯孫海波號稱自己死到臨頭也不後悔,可是當他判決後最後一眼看到他的不到一歲的孩子喊著爸爸要他抱時,他卻登時淚如雨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那麼,這些人,為何不顧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出如此滅絕人性的惡行呢?
曾偵破了黑龍江鶴崗1.28案件的警官劉仲義,在偵訊欠下14條人命的兇手孫海波後感慨,他總結了這類人的部分心理特徵:這些為非作歹的人,將自己的生命價值看得很低(例如活得不如狗),而將人生標準卻訂得很高(在90年代就要成為百萬富翁),遠遠高出現實生活允許的程度,正是他們這種變態的心理,才導致他們瘋狂犯罪,這種心理,極具危險又非常黑暗。
10、總結
本文最後,說回電影本身,雖然在商業片方面還有不足,但它敢於再現現實,就衝這一點,我要給它打五星!
正像《除暴》預告片的副標題,和影片裡一直強調的「咬死不放」。 以鍾誠為代表的他們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從來不知畏懼,也決不向惡勢力低頭,就像那句詩一樣。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我們的平安,離不開他們的守護。 正是在我們國家,有這些忠勇之士,我們才有底氣跟「阿祖」們說:收手吧!
古人云:「敬一賢則眾人悅,誅一惡則眾惡懼」,對於這些完全沒有人性,視人民為草芥,罪大惡極!必須誅之而後快!感謝國家的管理,還我們一個太平盛世!
在這部充滿美感和節奏感的商業電影中,公安形象完全正面,佔領了宣傳高地。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而歹徒們雖然絞盡心思、屢屢犯案,屢屢逃脫,無休止地挑戰法律的底線,甚至和老天爺在作鬥爭,正義卻從來都不會不到,他們再窮兇極惡,也逃不出命運的落幕,
一個人在他認為自己人定勝天,自己的力量是天底下最強大的時候,等待ta的,就是天收。
這些人,死有餘辜,辜,即罪。
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依賴的就是法制的建設和軍警們的不懈努力,沒有除暴,何以安良?
前人的付出,讓我們擁有一個不用每天擔驚受怕,出去不會戰火滿天飛的生活,相比那些合法持有軍火,法制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今天的我們,是何其的幸運!
正是有無數英雄衝鋒在前,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做人也要有一顆謙卑的心,無論有什麼成就,都要保持一顆敬畏生命、謙卑的心,去回報這個社會,才是正道。
參考資料:
書籍:[黑龍江鶴崗「1.28」巨額現金劫案偵破紀實].胡平.電影:【除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