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費網-福建新消費訊(張軒宇)福建消費網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1日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福建「十三五」林業規劃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指標已全面完成。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6.8%、持續41年保持全國首位。
持續深化林改成為全國標杆。福建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綜合配套改革,在全國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累計贖買38.4萬畝)、普惠林業金融(累計貸款80.3億元)、林業碳匯交易(完成碳匯交易256萬噸、成交額3861萬元)等改革試點,成就了綠水青山,富裕了千萬林農,成為全國林改的標杆,許多做法被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經驗成果推廣到全國。
統籌城鄉綠化促進成果全民共享。5年來,福建全省完成植樹造林590.3萬畝、森林撫育1635.8萬畝、封山育林1065.8萬畝。特別是統籌推進城鄉綠化美化,新增國家森林城市7個、省級森林城市(縣城)36個,實現九市一區全部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和縣(市)全部獲評省級森林城市「兩個全覆蓋」,讓人民群眾共享綠化成果。全省森林覆蓋率上升0.85個百分點、達到66.8%、持續41年保持全國首位,是唯一超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省份;森林蓄積量達7.29億立方米、增加1.21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七,畝均蓄積7.8立方米、比全國平均高23%,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全國第一,生態文明指數全國第一。
強化資源保護厚植林業生態優勢。堅持保護優先的林業發展戰略,強化依法治林,強化對森林、溼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監管和保護,實現對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統一監管,初步完成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預案編制。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全國首批十個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之一。落實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不斷提高森林火災、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水平,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全省7700多萬畝公益林和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經評估,每年全省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1.22萬億元。
發展綠色產業鋪就林區致富路。福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扶持木材加工、竹產業、花卉苗木、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等5個千億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2019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6451億元、居全國前列,重點林區涉林收入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特別是優先聘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856名;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2010戶,實現戶均增收12845元。
據福建省林業局副局長林旭東介紹,「十四五」福建全省林業系統將深入推進新時代我省林業發展的「343」總體思路的落實。即:主動融入生態省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超越三個全省發展大局,著力推進深化林改、綠化美化、資源保護、產業升級四項行動,努力實現生態高顏值、產業高素質、林農高福祉「三高」目標,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