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2020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400強

2021-01-18 大武夷發布

邵武市社會事業持續改善,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圖為第一幼兒園古山溪園區正式建成招生。(丁建軍 攝)

邵武市充分發揮「武夷山水」品牌優勢,持續做活做優「牛、兔、果、苗、藥、菌、魚、茶」等特色現代農業。圖為福建康大兔業產業化項目。 (劉可升 攝)

(製圖:嚴數時)

邵武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圖為去年建成投入運營的閩贛(邵武)網際網路產業園。(何興明 攝)

鐵城遠眺 (韓承偉 攝)

邵武市著力發展了一批夜經濟項目。圖為酒吧一條街遠景。 (餘曉勤 攝)

水美邵武加快建設,城市面貌錦上添花。 (黃自棋 攝)

邵武市以和平古鎮為龍頭,做活「旅遊+」文章,推動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圖為2020年9月,雲靈山戶外運動挑戰賽在邵武舉行。(何興明 攝)

1月12日,邵武市召開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邵武市市長丁貴生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

報告回顧了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邵武的工作。2020年,邵武市凝心聚力全方位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400強、全國縣域投資潛力400強。「十三五」期間,邵武持續穩增長、調結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持續強統籌、提品質,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持續嚴治理、重保護,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持續抓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競相迸發;持續補短板、惠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項目攻堅有力推進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2020年,邵武市新增「五個一批」項目236項、總投資272.56億元。策劃生成「兩新一重」項目134項、總投資283.19億元,「十四五」項目364項、總投資1351.68億元。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7項。實施省、南平市、邵武市三級重點項目360項、總投資699億元。全年竣工或投產項目148項。華電邵武火電廠三期擴建項目轉入商業運行,含香食品加工項目順利投產。建成5G基站62個,城區實現5G全覆蓋。完成徵地2219畝,拆遷2.75萬平方米,爭取上級各類項目補助資金18.7億元、地方政府債券資金8.97億元。

金塘工業園區被列為全省第一批園區標準化建設示範試點、全省首批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全省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舜躍科技、永椿科技等項目建成投產,江蘇準信酚醛樹脂、蘇州矽索有機矽等項目籤約落地。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15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5家企業被列入2020 年度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成功舉辦中國(邵武)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邵武碎銅茶入選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獲評第三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全省首批全域生態旅遊示範市。建成華美達廣場濱水酒吧一條街、城南花鳥市場、東南商業城跳蚤市場,財富天下廣場被評為2020年省級示範商圈。全年電商交易額達9.8億元,被評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閩贛(邵武)網際網路產業物流園(一期)建成投入運營,郵政業務總量增速達42.3%。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100%。完成金山溪、洪武渠內河整治和城區汙水處理廠、第二汙水廠提標擴容工程建設。罐子窠舊垃圾填埋場封場,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完成綠化造林2.4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7萬畝。化解不良貸款1.37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下降至1.12%;地方政府債務餘額控制在省上核定限額內;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位居全國第76名。

改革創新縱深推進 民生事業持續改善

去年,邵武市新增準入「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企業24家,「邵武竹業」入選2020年度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率達100%。市國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完成2A主體信用評級工作。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南大門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完成新劃入4萬畝林地林權撥交和勘界定標工作。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二十一條措施,率先在省網上辦事大廳建成「政務服務旗艦店」,「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項佔比99.3%,為各類市場主體減稅降費6328.87萬元,兌現各類獎勵扶持資金1.98億元。

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82.5%。第一幼兒園古山溪園區正式招生,通泰小學分校和實驗幼兒園第一、二分園(暫定名)主體工程竣工。順利通過教育「兩項督導」省級評估,2020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創近五年新高。完成113個一體化管理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通過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評估驗收。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個、農村幸福院10個,新增養老床位620張。樵溪樓、興安會館修繕工程竣工,完成各鄉鎮(街道)圖書館分館、文化館分館建設,城市書吧成為書香邵武新地標。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斬獲90金57銀52銅,成功舉辦2020年「武夷山水」全國郊野釣魚大賽、雲靈山戶外運動挑戰賽、「張三丰故裡」和平古道越野賽、金坑蘇區定向越野賽等賽事。新增城鎮就業18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8%,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8.99%,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580元提高到659元。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675套,配租保障性住房909套,兌現人才公寓120套、人才獎勵房16套,發放購(租)房補貼1639.6萬元。「民生110」社會網格化服務滿意率達98.9%,刑事案件、生產安全事故、信訪總量逐年下降。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十三五」時期,邵武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9%;三次產業結構由15.6:48.1:36.3調整優化為12.3:46.9:40.8;經濟開發區、金塘工業園區開發面積達17.2平方公裡,新增規上企業55家,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2家。新增各類專利技術(發明)1208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88件,居南平市十縣(市、區)首位。邵武農業科技園區被評為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

城市中心區規劃控制面積95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25.12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69.6%。有序實施城建項目106項、總投資51億元。「兩溪四岸」濱河步道實現閉合成環,八一大橋和張三丰大道、解放東路等改造提升工程相繼竣工,建成太極張三丰公園。創建宜居小區19個、改造老舊小區114個。大乾水庫實現供水。城市公共保潔服務實現市場化運作。連續四屆獲得省級文明城市稱號,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空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的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富屯溪邵武段和古山溪、大乾溪等15條小流域Ⅲ類以上水質比例達100%,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完成全省首批土壤修複試點工作,完成綠化造林1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8.84%。連續3年在南平市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綜合考核中位列優秀等次,獲評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福建省森林城市。福銀、武邵、順邵三條高速貫穿境內,現代交通運輸網絡加速形成。海關在邵武設立專門辦事機構,企業可在「家門口」辦理通關業務。

五年來,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83.44%;新增城鎮就業11284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7%、8.5%。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綜治考評連續12年位列南平市十縣(市、區)第一,兩次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平安先進縣(市)、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相關焦點

  • 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
    製圖/楊賽軍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單曉豔)12月16日,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縣(市)名單揭曉,長沙縣分別位居第四、第五。長沙縣從2014年成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強,位列第九,到2015年第八、2016年第七、2017年第六,同時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穩居前五,且持續領跑中西部。長沙縣前進的步伐馬不停蹄,成為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
  • 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名單發布 嘉興五縣市全部上榜
    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20年《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的區域分布中,浙江佔榜首,達到28個;縣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的前10強中,浙江佔2位。
  • 2020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榜單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星辰在線12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 通訊員 胡曉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發布,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2020全國縣域經濟100強榜單出爐:前十江蘇佔了6席
    2020全國縣域經濟100強榜單出爐:1.崑山市——江蘇2.江陰市——江蘇3.張家港市——江蘇4.常熟市——江蘇6.太倉市——江蘇7.義烏市——浙江8.宜興市——江蘇9.慈谿市——浙江10.長沙縣——湖南榜單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2020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出爐 長沙縣位列第四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胡曉)記者今天從長沙縣獲悉,在剛剛發布的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榜單中,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列第四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穩居前五位,並首次獲評縣域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
  • 2020年全國主城區競爭力指數排名出爐
    《2020年全國主城區競爭力指數排名》出爐,深圳市南山區榜上有名!全國排名第4。2020年全國主城區競爭力指數排名如下全國百強主城區排名首次發布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
  • 瀏陽:縣域經濟百強 躋身全國第9、「A+優等」的背後
    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實現高位再進位——瀏陽 縣域經濟百強 躋身全國第9、「A+優等」的背後瀏陽河城區段。彭紅霞 攝■ 王文隆 林湘國 胡吉星 羅曉芳12月1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了《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曉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等監測評價結果。
  • 夯縣域「基石」 穩經濟「底盤」——「十三五」的綿陽答卷·縣域經濟
    今年9月,四川縣域經濟發展「年度榜單」出爐,涪城區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市、區),三臺縣獲評2019年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好消息接踵而至,各地競相發展,實力不容小覷:江油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梓潼成功申報2020年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北川被評為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三臺郪江鎮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區域強。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出爐,今年啟東位列第幾?
    據《小康》雜誌消息, 日前, 「2020中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發布! 在這份榜單上, 啟東列27位, 近年來,雖然我國縣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發展的路上依然充滿挑戰,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基礎仍不牢固,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是很多縣市發展中面臨的重要挑戰。
  • 我院《當代縣域經濟》獲評2019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經濟期刊
    我院《當代縣域經濟》獲評2019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經濟期刊 2020-07-03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全國「百強縣」名單出爐 安徽3地上榜
    人民網合肥12月2日電(汪瑞華)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公布了2020年全國「百強縣」名單。 據了解,報告根據經濟規模、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和區域競爭地位等因素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
  • 縣域工業哪家強?來看看最新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
    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社會最基本的地域單元。而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縣域工業處在重大發展機遇期。11月1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發布了《中國縣域工業競爭力地圖》,並揭曉了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國創新百強縣」「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
  • 2020年百強縣排名出爐 32縣市GDP超千億
    全國縣域經濟正在經歷大變局。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課題組通過對2019年國內400個樣本縣(市)進行研究發現,在縣域經濟增長總體回落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千億的縣(市)增至32個,縣域經濟分化擴大。
  • 長沙縣位列全國百強縣第4
    人民網長沙12月17日電 (李芳森 盛磊)12月16日,第二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和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名單揭曉,長沙縣分別位居第四、第五。除長沙縣外,湖南還有三個縣市入選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瀏陽市、寧鄉市、醴陵市分列第11位、第21位、第64位。從2014年成功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十強,位列第九,到2015年第八、2016年第七、2017年第六,同時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穩居前五,且持續領跑中西部。
  • 2020年中國百強縣排行榜:河南六地上榜,均在50名開外
    2020年中國百強縣排行榜:河南六地上榜,均在50名開外自「2020年賽迪百強縣」發布之後,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華夏時報》共同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
  • 它表面默不作聲,實際卻是全國第15!
    | 圖 大菊在路上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華夏時報》共同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膠州在「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中位居第15。NO.2多重榮譽傍身 | 圖 大眾網2020年1月,膠州市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取得第46名的好成績,反映出膠州市消費力的穩步增長。
  • 蘇州代管縣級市 2020年百強縣前三甲之一 2019年GDP2850億
    經濟強的張家港市怎麼少得榮譽呢!」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3位、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4位 2018年11月,入選「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2018年,入選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3,入選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2019年2月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
  • 【大象時評】「東風啟中原」系列評論之四:縣域強 省域強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句口頭禪:園區好則縣域強;縣域強則百姓富;百姓富則天下安。國家級開發區中,經開區26家,高新區17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再看縣域:  2020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中,江蘇有25個,前五名佔四個,前十名佔六個,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可以說,「園區經濟」已經成為江蘇縣域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力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 開封發文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蘭考、尉氏、杞縣等地將迎巨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加快推進開封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結合開封實際,開封市近日印發了《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2020年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發布
    原標題:2020年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發布   在今日舉行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