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國人的根基就是這千年的文化,祖輩人都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之下成長起來,生活中總是能聽聞看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傳統文化不光是一些詩歌詞賦,還有些傳統風俗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像在重陽節的時候就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表達這些離開家鄉人的思鄉之情和風俗,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
▲勞作的農民
一、俗語
比起那些優雅的詩詞,俗語更能把傳統文化給展現出來,不管什麼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關於季節、農事等各種方面,還有些小孩是從老人那裡聽來的俗語。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這麼久,就是他符合大眾的需求能夠輕易的說出來。
▲種地的農民
話語雖然簡單易懂但它卻包含深刻的文化內容,也更能被百姓所認同。這個俗語也是把人的智慧和經驗都包含在內,對生活也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像俗語中的「千人掙錢 不如一人睡覺」,仔細閱讀會發現其深刻的含義,光看字面的理解就是千個人工作掙錢,不如一個人睡覺掙得多。
▲人在睡覺
要知道這裡的千人它不是個實詞,是代表一個虛詞泛指多數來使用,就好像現在有個東西叫做「睡後收入」,這就是一個人即使她睡著了也可以被動有所收入。
▲睡覺的狀態
二、風俗
這句話裡的睡覺也不是所指我們晚上睡覺,而埋葬祖先的地方。古人都是非常的迷信,不管活人還是死人居住的地方,對它的地理位置會有很多的講究,話裡的「睡覺」就是說把祖宗給安葬在寶地裡,子孫後代都可以得到福澤延綿。
▲葬禮風俗
古代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人之間也會有明確的等級之分,不管是皇宮還是民間它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地位的人它死後的墓地也有規定,像公候這些人墓地高度就得有20尺,佔地的面積得100方米,如果是普通人死後的墓地只能有4尺高和佔地20方步。
▲成片墓地
三、墓地
不光面積會有所固定,就連墓碑的形狀也不能隨意選擇。像大臣的就是螭首龜趺的形狀,但如果是老百姓他們的墓碑就是沒有底座的一個簡單樣式。神道是在孝陵裡十分有名的存在,像那些官員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神道石像,但普通人卻無法擁有。官員們也有等級的區分,普通人也會用窮富做區分,有的窮人可能死後也只有一堆黃土。
▲墓地
在眾人眼中好的墓陵它可以給後代帶來福音,不少古人死前就會在找人選好墓地,為的就是自己死後能埋在好位置上。現在人死後選擇的埋葬方式會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火葬是不用選擇墓地,墓地的選擇也只是思想上的一種執念罷了!
▲軒轅碑
現在人都崇拜科學,相信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命運給改變,從而獲得更高的地位也能很好的教育後代。每個俗語都有它深刻的含義,就好像之前那句話就是把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的體現,也是眾人所知道的道理。
▲風水墓地
結束語
在傳統文化裡不全是精華也會有些糟粕,我們繼承文化要學會去分辨好壞,這樣才能讓我們繼承到好的傳統文化精神。
【參考資料】《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文案編輯】目海居璇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