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雷射電視產業分會發布國內首個《中國雷射電視產業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從全球顯示產業規模的發展態勢來看,目前佔主導地位的液晶顯示產業規模逐漸進入萎縮期,今年1-4月份受疫情影響,電視市場整體規模下降了22%,其中OLED電視下降了32%,而雷射電視市場同比增長103%,是彩電市場唯一正增長的品類,在未來的數年間,在海信等龍頭企業的持續引領下,我國的雷射顯示產業將繼續迎來大跨步的發展。
白皮書指出,全球電視產業正在從高清時代進入超高清時代,相應的國際標準從BT.709高清標準發展到BT.2020超高清標準,在現有電視產品中,雷射電視集雷射技術的高亮度/大色域、投影技術的超短焦/高觀賞舒適度這些優點於一身,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產品體驗方面已經得到多方面認可。
從雷射顯示領域全球專利申請來看,全球雷射顯示技術原創國分布呈現高度集中的狀態,中、日、美、韓佔據全球該技術產出量的約90%,構成雷射顯示領域的主要專利產出國。其中,中國的專利布局最為充分,以絕對優勢領銜雷射顯示領域的技術產出。
雷射電視成長迅速,海信功不可沒。作為雷射顯示國際標準工作組召集人,近年海信一直致力於在推動雷射電視的發展,6年完成了5次產品迭代,全面覆蓋75至150英寸的大屏和超大屏市場,目前已經累計申請相關技術專利1133項。
白皮書認為,我國雷射顯示市場雖然是中國申請人的主場,但對國外優勢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被國外創新主體覬覦。日本擁有索尼、三菱、精工愛普生、松下、日立、東芝、NEC等多家積極布局雷射顯示產業的企業,另外韓國的三星、LG已經看到雷射電視良好的發展態勢,並加大力度開展雷射電視的研發,將其視為新型顯示產業戰略方向之一。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國在雷射顯示領域持續進行自主創新、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必要性。
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電視產品生態中,雷射電視連續幾年實現爆發式增長,是增長最快的電視品類。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雷射電視的成本迅速降低,價格競爭力逐漸顯現,單色雷射電視產品價格已經從4萬元下降到萬元以下,能夠被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所接受。根據奧維雲網的預測,未來幾年雷射電視將繼續快速普及,到2022年,雷射電視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將突破100萬臺,銷售額達到11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