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極簡設計的魅力
日本的一戶建雖然是獨棟建築,但說實話,並非像中國的別墅那樣,用「面積大」來作為衡量的標準,有些一戶建甚至面積與公寓相差不多。但內部來看,極簡設計在一戶建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室性,空間布局自由,靈活無礙。日式住宅的結構很簡單,幾乎僅由地板、柱子和屋頂三部分組成,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牆壁、全都是開放式的、自然地構成一體化的假設型的建築物。它的美是一種很樸素的感覺。建築物的優美主要靠整體上比例協調、完整,而不是靠裝飾,因此他們在使用建築材料時儘量保持其自然形態,木製部件多不塗顏色,保持本色,牆壁也都是土牆不作塗飾。這同中國傳統建築中鮮豔奪目的彩繪、精雕細刻的飾品形成了較大的反差。房屋具有一種幾何模式,可以看出日本人嚴謹認真負責的精神。
二、靈活運用的過道
大部分一戶建裡的屋簷下都有一條走廊,以用來納涼小憩等等。房間內部也被木門隔開,方便拉上開啟,這讓看起來很狹小的日本式房屋顯得更加寬敞,自由靈活。不僅是過道,還有嚴謹的工作桌。日本人對於自己的工作和職業都是很認真的,所以家裡也會有書房,用來加班或者自我增值。如果有需要的話,甚至可以把一戶建作為公司的辦公住址。
三、對木材的鐘愛
迄今為止,日本的住宅幾乎都是木結構,從高床式的地臺到立面門窗、屋架無不以木為才。日本建築用材非常注重材料的本身特性,強調其特質,欣賞一種樸素、純淨的美,對大自然內的靈性的探討以及在發揮材料本性的表現方面十分獨特,這一特點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日本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他們的建築中充分發揮了材料本來所特有的材質、肌理、色彩等。
四、庭院追求小中見大
禪學的觀念深入到了整體設計之中,在很多方面得以體現。例如庭院,日本住宅中的庭院自古就追求小中見大。作為大自然的一個縮影,依山傍水的清新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尊敬,順應自然,人們可以處身於古樸的環境中享受世外桃源的安詳。禪宗審美觀對日本的影響深遠而廣泛,尤其是在住宅建築中,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禪宗審美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建築的審美觀也集中表現在自然、簡約、空寂。鎌倉時代開始,禪宗思想受到推崇,住宅庭院在禪宗的啟發下,賦予山嶽、石巖以佛性,刪繁就簡,孕育出「枯山瘦水」這種抽象化的景致。
了解更多自建房信息,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