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我相信對於愛追番的朋友,每個月都看一看,查一查有什麼自己想要看的就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樣,而這些番劇毫無疑問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動漫大國日本,畢竟人家的產量就擺在那裡,有趣的是,雖然不是全部,但是與九十年代,甚至00年時期的動漫相比,現如今的日漫,我們會發現名字是越來越長了,有些番劇甚至把名字寫出來就已經要佔據文章標題的字數限制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動漫的名字會越來越長呢?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名字長不代表質量不好
在文章開始之前,還是要說明一下,許多朋友在聽到名字較長的動漫時,第一感覺就會有一種這是一個爛片的感受,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許多品質不錯的動漫,名字一樣很長,但內容也是非常不錯的,例如《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你看看這個名字長不長,但是人家內容確實是不錯的,並且根據類型,我們也要做出不一樣的評價標準,例如一部主打後宮類型的動漫,你非要用文藝片的標準來要求內容,那只能說你看錯了片子。在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不妨再去看看名字越來越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快節奏下的精神需求
我們會看電影,看動漫,看戲劇,看電視劇等等,說到底,這就是人們對於某種事物的精神需求,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源源不斷地市場,並且隨著市場的成熟,競爭也只能是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娛樂方面更是如此,我們大多數人去看動漫,說的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以娛樂為主,哪怕是《進擊的巨人》這樣的題材,前提條件也是好看,如果說《進擊的巨人》開始就針對巨人的體重身高,先給你來一道數學題,只怕是要用另一種方式火遍日本了。所以說,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才會出現這樣的市場。
現如今的日漫,大多數都是漫畫改編,或者是輕小說改編,因此從這些動漫的源頭,我們就可以發現,名字就已經是註定了。而且這種趨勢往往也不只是日本而已,像是我們的網絡小說,現在也有很多名字很長的作品,例如《我在某某當什麼什麼》等等,或者是《我的什麼什麼是什麼什麼》等等,這樣的片名看起來是有些不高雅的,甚至有時候聽起來還挺俗氣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樣的名字卻能在第一時間裡讓讀者,或者是觀眾抓到核心主題是什麼。
而這一點正是在快節奏下激烈的競爭中最鮮明的一點,舉個例子來說,我要創作一部後宮漫畫,名字的主人公叫「老王」,所以漫畫名就叫做《老王》,然後我們再給這部《老王》換一個名字,叫做《我就是你們隔壁家的老王》,你認為哪一種更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呢?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二種,且不論作品究竟如何,名字首先就是一個審核的重要關卡,讀者和觀眾會在第一時間知道這部作品是什麼類型,從名字就能略知一二,然而再看看這部作品的內容究竟適不適合自己,並且往往這些作品還都要在第一時間裡抓住觀眾,這一點,動漫是尤其突出的。
市場選擇的結果
所以說,對於快節奏的娛樂環境來說,名字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日漫成熟體系下的運作方式,像是《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你一下子就知道這部作品裡肯定有妹妹了。然後再來對比一下另一部經典動漫《龍與虎》。說真的,光是聽名字,我最初都能把《龍與虎》跟《火影忍者》聯繫起來,還以為是一個熱血格鬥番呢!這就是名字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雖然這種差異也不能決定一部動漫的成功與失敗,但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定然是名字越長,你的這部作品,無論是小說也好,漫畫也好,才會有可能成功,因此,這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最後,其實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得出結論,我相信如果是在網絡上更新過小說的朋友,並且涉及到籤約的話,那麼你就會更加清楚其中的要求了。你需要在第一時間就吸引大家的目光,雖然很多人是喜歡徐徐漸進的方式,但事實證明,真正能抓住大部分觀眾的作品,就是目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