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2020-12-14 個人視角看動漫

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我相信對於愛追番的朋友,每個月都看一看,查一查有什麼自己想要看的就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樣,而這些番劇毫無疑問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動漫大國日本,畢竟人家的產量就擺在那裡,有趣的是,雖然不是全部,但是與九十年代,甚至00年時期的動漫相比,現如今的日漫,我們會發現名字是越來越長了,有些番劇甚至把名字寫出來就已經要佔據文章標題的字數限制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動漫的名字會越來越長呢?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名字長不代表質量不好

在文章開始之前,還是要說明一下,許多朋友在聽到名字較長的動漫時,第一感覺就會有一種這是一個爛片的感受,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許多品質不錯的動漫,名字一樣很長,但內容也是非常不錯的,例如《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你看看這個名字長不長,但是人家內容確實是不錯的,並且根據類型,我們也要做出不一樣的評價標準,例如一部主打後宮類型的動漫,你非要用文藝片的標準來要求內容,那只能說你看錯了片子。在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不妨再去看看名字越來越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快節奏下的精神需求

我們會看電影,看動漫,看戲劇,看電視劇等等,說到底,這就是人們對於某種事物的精神需求,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源源不斷地市場,並且隨著市場的成熟,競爭也只能是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娛樂方面更是如此,我們大多數人去看動漫,說的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以娛樂為主,哪怕是《進擊的巨人》這樣的題材,前提條件也是好看,如果說《進擊的巨人》開始就針對巨人的體重身高,先給你來一道數學題,只怕是要用另一種方式火遍日本了。所以說,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才會出現這樣的市場。

現如今的日漫,大多數都是漫畫改編,或者是輕小說改編,因此從這些動漫的源頭,我們就可以發現,名字就已經是註定了。而且這種趨勢往往也不只是日本而已,像是我們的網絡小說,現在也有很多名字很長的作品,例如《我在某某當什麼什麼》等等,或者是《我的什麼什麼是什麼什麼》等等,這樣的片名看起來是有些不高雅的,甚至有時候聽起來還挺俗氣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樣的名字卻能在第一時間裡讓讀者,或者是觀眾抓到核心主題是什麼。

而這一點正是在快節奏下激烈的競爭中最鮮明的一點,舉個例子來說,我要創作一部後宮漫畫,名字的主人公叫「老王」,所以漫畫名就叫做《老王》,然後我們再給這部《老王》換一個名字,叫做《我就是你們隔壁家的老王》,你認為哪一種更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呢?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二種,且不論作品究竟如何,名字首先就是一個審核的重要關卡,讀者和觀眾會在第一時間知道這部作品是什麼類型,從名字就能略知一二,然而再看看這部作品的內容究竟適不適合自己,並且往往這些作品還都要在第一時間裡抓住觀眾,這一點,動漫是尤其突出的。

市場選擇的結果

所以說,對於快節奏的娛樂環境來說,名字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日漫成熟體系下的運作方式,像是《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你一下子就知道這部作品裡肯定有妹妹了。然後再來對比一下另一部經典動漫《龍與虎》。說真的,光是聽名字,我最初都能把《龍與虎》跟《火影忍者》聯繫起來,還以為是一個熱血格鬥番呢!這就是名字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雖然這種差異也不能決定一部動漫的成功與失敗,但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定然是名字越長,你的這部作品,無論是小說也好,漫畫也好,才會有可能成功,因此,這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最後,其實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得出結論,我相信如果是在網絡上更新過小說的朋友,並且涉及到籤約的話,那麼你就會更加清楚其中的要求了。你需要在第一時間就吸引大家的目光,雖然很多人是喜歡徐徐漸進的方式,但事實證明,真正能抓住大部分觀眾的作品,就是目前的趨勢。

相關焦點

  • 都說日漫名字越來越長,那「四月新番」名字長度如何呢?
    在近兩年裡日漫的名字真是越來越往奇怪的方向發展,名字的長度也是越來越長,比如大家熟悉的《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裡面就包含了13個字,還有去年十月更新的《小書痴的下克上:為了成為圖書管理員不擇手段!》包含了22個字,那麼今年四月開播的新番名字如何,是不是也一樣很長呢?
  • 動漫特攝作品,你為什麼感覺國語配音很尬,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動漫特攝作品,你為什麼感覺國語配音很尬,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關於動漫以及特攝作品的國語配音,很多人表示都會有尷尬的感覺,對此很多人也都有不同的看法,這種現象在柯南中尤其普遍,那麼國語配音究竟是什麼原因才會讓不少人感覺尷尬呢?
  • 日漫作品的名字究竟是長點好,還是短點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動漫的名字就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在萌娘看來名字起的長是為了更好地表達這部動漫的大概意思,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看過名字的人對這部動漫印象更深,例如16年4月番《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他的名字就有12位元組之多,到19年7月番《普通攻擊是全體攻擊,而且能二次攻擊的媽媽你喜歡嗎
  • 輕小說名字來越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作者表示這鍋我不全背
    今年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發現好多動漫和輕小說的標題是越來越長,有的甚至直接就把一段話拿出來作為標題,我打開我的追番列表動漫標題名字超過十個字的竟然超過了半數之多,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動漫名字變得如此的長呢?我帶這個疑問去深入了解了一些動畫製作背後的故事。
  • 在這個國家,日漫居然是走私品?後來為什麼又火爆了呢?
    日漫成為德漫的主打作品之前,德國的漫畫市場基本上是北美、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這幾個國家給霸佔了,可是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日本漫畫就在德國市場大放異彩了。那麼為什麼是這個時間節點呢?我們說還是時機,之前為什麼日漫沒進來?是因為德國壓根沒理它,德國的進口重點:就是北美市場和少部分的歐洲市場。
  • 日本動漫作品,為什麼每一集都是24分鐘,這麼做究竟有什麼道理呢
    日本動漫作品,為什麼每一集都是24分鐘,這麼做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經常看日本動漫的朋友應該都非常清楚,基本上任何一部來自日本的番劇,時長都會控制在二十四分鐘左右,實際上這個時長是被嚴格控制的,這可是明文規定的事情,按理來說,並不是二十四分鐘左右,
  • 為什麼日漫越是發展,長篇漫畫爛尾的就越多,這究竟是怎樣造成的
    為什麼日漫越是發展,長篇漫畫爛尾的就越多,這究竟是怎樣造成的「爛尾」這個詞在動漫中可謂是經常出現,有時候有才的朋友們甚至會把這個詞運用的出神入化,比如說「妖精的爛尾」就是很好的例子,實際上爛尾主要說的就是一部漫畫作品,或者說動漫作品在進行了長時間的連載後
  • 日本治癒動漫:你是誰?為什麼會感覺很熟悉,你的名字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感覺很熟悉,你的名字是什麼呢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比較喜歡動漫的人,因為我覺得吧動漫會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有種讓人脫離現實的體驗,有些現實中無法做到的事在動漫中就可以做到,在加上現在的動漫做的是越發的精緻了,而且劇情什麼的可以滿足許多人的需求也難怪現在的動漫會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
  • 小學生最嚮往職業調查,UP主居首,或許這就是日漫沒落的原因
    一說到動漫,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作為著名的動漫之國,日本的動漫行業一直領先其他國家很長一段路,產出過非常多影響世界的優秀動漫作品。不過在近幾年,日本動漫行業也出現了明顯的衰敗跡象,特別是漫畫這一領域。
  • 國產動漫OP越來越好聽,但為何始終不能像日漫音樂那樣大火?
    隨著國漫開始走向崛起之路,國產番劇的OP越來越被動畫官方重視,稍微有點追求的國產動漫其片頭曲的選用都會根據作品本身進行「量身打造」,甚至目前想找一首難聽低質的國漫OP已經成為了一件難事。但是甭管OP有多好聽,國漫OP音樂始終無法像日漫OP那樣大火。其背後的原因還真不是簡單的受眾人群問題!
  • 國產動漫OP越來越好聽,但為何始終不能像日漫音樂那樣大火?
    其背後的原因還真不是簡單的受眾人群問題!電視動畫和網絡動畫之間的區別影響如果你是一位年長且資深的動漫迷,你會發現日漫音樂能在你腦中佔領一席之地的也只有那些兒時的經典日漫OP!只有那些曾經令你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的動漫作品,才會有記憶最深刻的旋律。而電視動畫和網絡動畫對於OP來說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能快進。
  • 日漫越來越多,為什麼質量越來越差?番劇也有很多坎坷
    導語:日漫越來越多,為什麼質量越來越差?番劇也有很多坎坷宅男宅女追番歡樂多,最近兩個月待在家裡屬實無聊,還好有b站可以逛,天天有新番可以看!都知道日本動漫是在動漫創作中最厲害的,但隨著日漫越來越多,質量卻越來越差,番劇也有很多坎坷。
  • 動漫女性衣服越來越少原因是為了吸引粉絲?不,真正的原因很簡單
    而現在國產動漫人物角色上的衣服卻越來越少,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性角色,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女性角色越來越少?難道真的是應觀眾們的需求,所以才做的這樣的角色設計嗎?雖然這些角色衣服穿得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好看,但是很多小夥伴們都擔心自己的身體可能遭不住,畢竟小朋友們都會選擇全都要,但大人們都知道身體扛不住啊,所以現在國產動漫女性角色身上衣服越來越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吸引粉絲,肯定有第2種原因。
  • 電視臺為什麼很少播放長篇日漫,這幾點原因很關鍵,不止是因為錢
    喜歡動漫的朋友應該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喜歡的那些日漫一般只有網站播出,電視臺卻很少播出。很多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分明播了之後就能大火,這些電視臺為什麼不播呢?,這背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體制的問題。
  • 輕改異世界動漫越來越火,日漫真的藥丸嗎?這不是倒退而是進步
    在近兩年來,基本上每個季度,都一定會有一部異世界輕改動漫出現,而且就算這種異世界動漫普遍評分低於6分,被幾萬人指責,日本業界卻依舊在異世界輕改這條路上一往無前,這種異世界動漫的興起也讓很多網友特別不滿,紛紛喊著日漫藥丸業界藥丸,其實辣雞異世界動輕改動漫的興起,不代表著業界藥丸,反而是一種進步
  • 名字越來越長?來看看那些名字異常的長的動漫
    如最初的《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有錯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等等,這就導致了我們不得不給這些作品起一些簡稱,如俺妹,未聞花名等等。雖說不知這樣的風氣是如何形成的,但是這樣的作品還真是不少,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推薦那些名字長得奇怪的動漫。
  • 《哆啦A夢》劇場版:為什麼中日口碑差異巨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哆啦A夢》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即使不喜歡動漫的朋友,我相信對於這個角色也是非常熟悉的,並且《哆啦A夢》也是日漫劇場版在國內上映,為數不多的,曾經獲得過不錯成績的作品,但不可否定的是,《哆啦A夢》劇場版,我們國內和隔壁日本的口碑差異卻是巨大的,例如《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甚至是《大雄的恐龍》等等,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那麼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的呢
  • 30年過去了,但這3部日本動畫的「名字」,依舊被國內動漫迷錯配
    那對於你們來說,究竟希望哪部作品能夠獲勝呢?還是說日漫新番均未能逃脫所謂的「重製陷阱」呢?(參考《中華一番》,重製版的收視和口碑簡直慘不忍睹)。為什麼一部動畫作品,居然能夠衍生出4-5個關聯名稱,並有人為某某稱呼深覺優越呢?難道是地域性的翻譯問題,如同《龍珠》中的雅木茶一般,在另一個中文譯版則被叫做「樂平」嗎?還是說部分動漫迷出現了思覺失調,將記憶中的名字都混合搞錯了,可依舊抱著自信的態度做起了鍵盤俠呢?
  • 《颯漫畫》已經停刊,國產漫畫雜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衰落?
    而且不僅國產的漫畫雜誌銷量在下跌,連日本的漫畫雜誌銷量也在下跌,所以這種趨勢是肯定的,紙質漫畫雜誌的時代正在走向末路,颯漫畫去了,如今銷量最高的《知音漫客》、《漫友》究竟又能堅持到多久呢?導致紙質漫畫走向末路的真是這個網際網路大時代麼?
  • 某些動漫人物的名字為什麼總被「吐槽」,只怪作者起名太貼近現實
    因為許多日漫的作者在創作漫畫時,本身就是以日本人文文化為背景基礎,在起名這方面自然是比較接「地氣」,就像國內許多動漫都崇尚古風文化一樣,不少日漫本身也在弘揚他們自己國家的文化。正是這種本土文字文化所造成的差異,導致這些動漫角色名字在中國漫迷眼裡看起來槽點滿滿,實際上人家日漫作者在為角色取名時只是遵循正常操作,貼近現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