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新德裡正在遭到來自全國各地農民的圍堵。
裝著糧食、燃料和醫用品的拖拉機,衝過警察設立的障礙物,被警察的高壓水炮澆溼——這個場景在過去的將近一個月裡,接連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街頭上演,衝突中不斷有人喪生。
農民遭到警察的煙霧彈和催淚瓦斯 圖片:AFP
從十月份開始,為了反對莫迪政府於九月底頒布的新農業法案,上億農民駛向通往首都新德裡的主要公路,並發誓要在那裡紮營,直到新法案被廢除。迫於壓力,莫迪政府已經同農民代表進行了兩次談判,但並無太大成效。
根據最新的報導,印度政府已經承認新的農業政策有缺點,會做出修正。
當地時間12月3日晚上8點半,農民代表巴爾德夫(Baldev Singh Sirsa)告訴印度時報 (The Times of India),「我們在政府面前列舉了所有的缺點,他們不得不承認有缺點,然後他們會做出修正。」
但農民們並不答應,他們要繼續跟政府談判。巴爾德夫說,「我們不想要修正,而是要撤銷法律。」
街頭安營紮寨的農民
從上個月開始,在印度北部有一小塊土地的辛格,與旁遮普邦村莊的二十幾名男子,坐在一輛滿身泥漿,堆滿大米、扁豆、新鮮大蒜和其他調味品的農用拖車後面,同其他拖拉機一起,堵塞了通往印度首都的一條主幹線。
農民們帶好了各種食材,在街頭安營紮寨 圖片:Danish Siddiqui/Reuters
「我們的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它是我們的父母傳給我們的,我們的父母從他們的父母那裡得到了它,現在莫迪想收購它,並把它送給他的富人朋友。」一位名叫辛格(Singh)的農民告訴《紐約時報》。
許多拖拉機從印度北部而來,跋涉了數百英裡,衝破了警察安置的障礙物,經受了催淚瓦斯和水炮。每天無數的拖拉機,途徑新德裡與鄰近的哈裡亞納邦的邊界,將新德裡堵成了一座圍城。
警察使用高壓水泡試圖擊退農民 圖片:AFP
從拖拉機上下來的農民,手舉農會的彩旗,大規模蜂擁進新德裡。現場時不時舉行鬥志昂揚的反莫迪演講,不斷增加的人群和志願者還會在現場分發食物。
午飯時間,一群留著長白鬍子、手上長滿老繭的老人們,會將洋蔥舀進一個浴缸大小的巨大鐵鍋裡,為大家準備午餐。
吃完飯,大家收拾好鍋碗瓢盆,繼續向新德裡行進。路上他們會遭遇警察,伴隨著衝突。
「警察會向人們扔石塊,路障都被衝破,公共汽車也被損壞,警察和抗議者之間發生了暴力衝突。」攝影記者拉維(Ravi Choudhary)告訴事實核查網站Boomlive。
拉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過去一周傳遍整個社交媒體。
照片中,一位警察向留著長白鬍子的錫克族農民揮起了警棍。包括攝影師在內的許多人在圖片上標註了 「Jai Jawan,Jai Kisan」(即 「士兵萬歲,農民萬歲」),這是印度前總理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裡(Lal Bahadur Shastri)在1965年印巴戰爭期間提出的口號,旨在強調士兵和農民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性。
警察向農民揮舞警棍 圖片:拉維(Ravi Choudhary)
這張照片被莫迪的反對派拿來做文章。
反對黨國大黨高級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張圖片。
「這是一張非常悲傷的照片。我們的口號是『士兵萬歲,農民萬歲』,但今天莫迪總理的傲慢讓士兵與農民對立起來。這非常危險。」他寫道。
但是新德裡警察局卻告訴當地媒體:「抗議的農民被允許進入國家首都,也被允許進行抗議。」
印度報業託拉斯11月26日消息,根據印度中央工會的說法,喀拉拉邦、本地治裡、奧迪沙邦、阿薩姆邦和特倫甘納邦出現全面停工,超過2.5億工人參加了全國性罷工。
11月30日,莫迪在恆河岸邊發表評論,試圖向農民保證,新法律將使他們受益。莫迪說:「這些改革不僅為我們的農民解除了束縛,而且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權利和機會。」
可農民們並沒有看到政府的誠意。本周抗議還在繼續,預計有20多萬農民從首都新德裡附近湧來。當地媒體報導稱,新德裡和哈裡亞納邦的邊境,已經部署了無人機攝像頭進行安全監控。
農民們已經在首都附近的幾個地點建立了大規模營地,並表示如果政府不同意廢除 「黑法」,他們就會一直留下來。
迫於壓力,印度政府已經同意與農民代表進行談判,12月1日的第一次談判沒有任何成效;12月3日的談判,政府只是同意改革方案現有缺點。他們預計會在12月5日進行第三次談判。
「我們是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來自印度北部的農民辛格表示,「現在晚上很冷,我們只能互相依偎在拖拉機裡,但心更冷,小麥場停工,每天都在賠錢。」
什麼樣的新法案?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法案,引發了印度農民這麼大的反對聲浪?
9月20日,印度議會聯邦院(上院)審議通過了飽受爭議的《農產品商貿(促進和便利)條例(2020)》、《基本商品(修訂)條例(2020)》和《農民(賦權和保護)價格保證和農業服務協議條例(2020)》三項農業法的重要修訂案。
綜合來看,這些改革主要聚焦於農產品銷售、定價和儲存的規則。幾十年來,這些規則保護印度農民免受自由市場的影響。
多年旅居印度的三土,對印度有長期的觀察。她告訴全現在,傳統上,印度農產品的供應鏈由農產品市場委員會(APMC)監管,委員會設置了批發市場,在市場內,經政府許可的持證中間商從農民處採購農產品,批發市場保證了農民獲得較優價格和最低收購價格,規範交易流程。對於穀物、豆類、油籽、洋蔥、土豆等最基本的農產品(類似於中國的「國儲糧」),政府會為其提供最低收購價格。
但是,新法案卻允許私人買家囤積必要的商品以備將來銷售,而此前只有政府授權的代理商才能這樣做;此外還設定了合同農業的規則,即農民根據特定買家的需求定製其生產。
最大的變化是,農民將直接面向市場,以市場價格直接賣向個體機構,比如農業企業、連鎖超市和線上銷售商等。
這樣帶來的危害就是,農民失去了最低收購價格和最優價格保護,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被大企業壟斷。
「這是對小型和邊緣化農民的死亡令。他們打算將農業和市場交給大公司,最後來摧毀我們。他們想搶走我們的土地。」農民素德(Sudhir Venkatesh)告訴全現在。
街頭賣菜的印度農民 圖片:視覺中國
接近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策略制定的人士安舒曼(Anshuman)舉了個例子,「由於WTO的原因,有些農產品是不允許農民種植的,這些產品的進口會被一些公司壟斷。像百事集團,他們要做薯片,會告訴印度,哪些農民能種土豆,種多少,在哪裡種。」 安舒曼告訴全現在,「另一個例子是甘蔗,雖然甘蔗是農民種植的,但需要儘快加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從甘蔗中獲取糖分。但是一些政府領導人擁有加工廠,農民不得不等待他們的甘蔗被加工。他們等待的每一天,甘蔗中的糖分就會下降,收入也就會減少。」
政府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政策,主要是因為中間商隨意加收佣金,延遲付款,因此,即使有「規範化」市場的存在,大多數農民也會選擇繞過APMC進行銷售。
而農民要求的MSP(最低收購價),也有很多弊端,農民們為了保證收入,更傾向於種植受最低收購價保護的作物,導致大量的糧食堆積變質。
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政府表示不會降低MSP(最低收購價格),但農民們擔心這些價格會消失。農民們認為,沒有了它們,他們將受到大公司的擺布,這些大公司將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基本作物,使他們陷入債務和財務困境。
三土告訴全現在,印度有很多農民都是貸款來進行種植,如果價格保證不了,貸款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印度國家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印度一半以上的農民負債纍纍。從2018年到2019年,有超過2萬名農民自殺身亡,雖然原因有諸多爭論,但一些研究表明,負債是一個主要因素。
農業在印度經濟中舉足輕重,印度13億人口中,有近60%的人以農業為生。但農業給GDP帶來的貢獻卻並不大,僅佔印度GDP的15%左右。
田地勞作的印度農民 圖片:視覺中國
政府希望通過改革,讓農產品面向一個自由流通的市場,從而吸引私人企業進入農業這一領域,促進農業向製造業轉型,進而讓農民受益。
「這是一個必要的艱難抉擇,」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南亞問題專家薩達南德·杜姆(Sadanand Dhume)對VOX表示,「這在20年前就應該做了,像中國一樣,促進農業向製造業的轉型。」
之所以一直沒能完成,杜姆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農民實在太多了。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的數據,印度13.5億人口中,有一半從事農業活動。
因此到目前為止,印度農民的再就業還沒有完成。2020年,製造業僅佔印度GDP的17%左右。
杜姆表示:「如果經濟創造了就業,農民就不會有這麼多焦慮。印度創造就業的能力一直很弱,所以一想到失去保障,農民就會感到不安。」
農民的恐懼也有一部分是由於當下的緊迫性,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讓農民更加驚恐。7月至9月,印度經濟與2019年同期相比萎縮了7.5%。全印度製造商組織6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儘管接受了政府的援助,但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小型企業正在破產中。
反對聲音認為,新法案不太可能成為解決農民問題的靈丹妙藥。雖然政府的目標,是讓市場力量在農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農業公司化與提高農業收入相反,往往會壓低農業收入,最後影響各邦的稅收。
印度農業政策專家德文德拉·夏爾馬(Devendra Sharma)是反對改革的堅定者,他認為,讓農民受制於市場的暴政,無異於先羊後狼,來自各邦的證據表明,即使批發市場被取消,農民也沒有受益。
德裡安貝德卡大學博雅教育學院副教授班納吉(Arindam Banerjee)在接受《印度教徒報》採訪時指出,農民的收入並不會單純因為市場開放就會增加,目前影響他們收入的原因主要是高企的耕作成本和低迷的市場需求,而這些恰好需要政府進行幹預。
安舒曼認為,「此次改革的力度非常大,改變的東西太多,太快了。把現在行之有效的東西和新法中好的東西結合起來,再加上讓市場來平衡,才是最需要的。」
農民一時間接受不了這樣的改變,他們帶了足夠的糧食,據稱至少可以維持6個月。農民代表此前已經發聲,他們決心留下來,直到莫迪政府廢除新農業法案,並將最低收購價格寫入法律。
農民辛格說,「如果一個孩子不哭,他的母親怎麼會知道他餓了?」
參考材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0/11/30/world/asia/india-farmers-protest.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commentsContainer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55156219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54930384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farmers-protest-in-india-live-updates-delegation-of-farmers-to-meet-agriculture-minister-today/liveblog/79539898.cms
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10527
————
歡迎微信搜索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