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軍換發87式軍服,為何增加了領帶?

2020-12-05 網易新聞

我國的軍服發展也歷經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鮮明的時代特點,比如土地革命時期我軍的軍服,在那個年代裡面,條件比較簡陋,因此軍服也是以簡單實用為主,而且由於個別情況條件艱苦,因此軍服上大多都是補丁摞補丁,後來抗日戰爭時期,出於統一戰線的需要,我軍換了灰布軍裝,制式採用了和國民黨軍相似的樣子。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軍服又發生了變化,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軍服才有了我軍的特色,但由於各個野戰軍以及地方的不同,因此軍服雖然樣式一致,但也有很大的區別,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出於建設軍隊的需要,我軍才著手軍服的改革,也有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軍服55式。

55式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增加了軍銜制,作為一種仿蘇聯制式的軍服,在很多人心目中印象深刻,只不過後來我軍制度上又歷經幾個重大的改革,因為取消了軍銜制,因此65式軍服成為了服役時間最長的軍裝,雖然後來經過幾代改革,但也基本上沒有逃脫形式的改變,直到80年代末,我軍陸續的煥發87式軍裝,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87式軍裝最大的特點在於,軍官採用了開領式設計,並配發了領帶,整體的構型更偏向於時尚,這也是我軍首次大規模的使用領帶,事實上早在55式軍裝上,將官禮服上就使用的領帶,但將官以下,包括將官的常服,也只是採用小翻領設計,領帶作為偏向於西方樣式的服飾,並未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

實際上如果從民國時候算起,小翻領的軍服一直就是最常見的軍服樣式,由於處於戰亂時候,因此部隊軍服的配發也都是出了將官以上,基本上其他士兵也沒有什麼禮服的概念,比如亮劍中,楚雲飛所欣賞的美式軍服中的開領,實際上也是錯誤的,這種開領式設計的軍服,國民黨軍配發也是在1959年以後,而不會出現在解放戰爭時期。

其實我軍在實現現代化建軍的過程中,和世界接軌是一個必然趨勢,除了講究實際,在設計上接受我們東方人的特色外,還必須同世界的發展結合的看待,因此在80年代我軍恢復了軍銜制,並在禮服以及常服中增加了領帶的設計,而且隨著後來發展,我軍從士兵到軍官,都採用了領帶式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55式軍銜軍服主要是借鑑了蘇聯軍服軍銜的特點並結合我國實際來設計制定的,是我軍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制式軍服。 65式陸、海、空三軍軍服 四.85式軍服 80年代我軍準備恢復軍銜制並進行了前期設計研究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換裝
  • 解放軍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你了解多少?
    關於預備役部隊著裝問題,我軍預備役部隊自上世紀80年代組建以來,國家和軍隊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軍服管理條例》等法規和文件,對預備役官兵著裝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預備役部隊也先後經歷了5次軍服變革。預備役軍服在款式上基本保持與現役軍人相一致,通過專用臂章、肩章區別於現役軍人。
  • 中國軍隊的55式軍服,與同期的蘇聯軍服,為何非常相似?
    請注意,雖然稱呼發生了變化,但是軍服樣式和顏色並沒有變化。截止1938年,通過一些老照片來看,很多戰士仍然戴著八角帽,領子上佩戴者紅領章。至於影視劇中,那種帽子上有兩粒紐扣的山地帽,這種軍帽在抗戰中期才逐步換發抗戰部隊。一轉眼到了抗戰勝利之後,隨著新一輪戰爭的爆發,八路軍、新四軍等稱呼已經不再合適。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演進史話
    1987年8月,中央軍委批准定型命名為87式軍服,1988年10月1日起陸續裝備部隊。  87式系列服裝分禮服、常服、作訓服三類。禮服分夏禮服和冬禮服兩種。禮服為西服式,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顏色和褲中縫牙線的顏色區分軍種。用料按銜級區別。女軍官禮服樣式、用料、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官相同,系玫瑰紅色領帶。87式軍服還設有文工團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禮賓服。
  • 見證新中國軍服發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受閱部隊的著裝,就是當時陸軍的所配發的服裝。服裝的樣式、顏色是1949年初確定的。55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比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將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兩大類,品種有了很大增加,用料也明顯改善,禮服和校以上軍官常服採用了毛料,軍銜和勤務識別標誌也比較系統,使我軍軍容儀表有較大改善,這是我軍軍服發展史上一個新起點,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老照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騾馬市服裝店前的男女青年。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東大街被店面招貼畫吸引的流浪漢。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新買的電冰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安,圖為廟后街在公共水池洗腳的女青年。
  • 軍服收舊規定放寬!看解放軍的軍裝有多帥
    2分鐘快速了解88年間我國軍人軍服經過了哪些變化? 2007年建軍80周年之際,全軍裝備了新一代服裝——「07」式軍服。
  • 火箭軍16式軍服,有什麼特色?胸標有何含義?
    火箭軍16式軍服,有什麼特色?胸標有何含義?能夠擁有一套漂亮的軍服,可以說是男人的夢想。我軍軍服經歷了70多年發展,先後使用過50式軍服、55式軍服、65式軍服(註:71式軍服、74式軍服、78式軍服為65式軍服改良型軍服)、85式軍服(註:為1988年恢復軍銜制準備軍服)、87式軍服、97式軍服(註:87式軍服和07式軍服的過渡性軍服)、07式軍服。其中,65式軍服極為經典。縱觀歷史,軍服的科技含量也代表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警察隊伍的警服,為何一直是軍綠色?
    對於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對於八九十年代的警服,肯定記憶猶新。因為在八九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一直都是軍綠色的。那麼,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我國警服顏色的發展。警察這個職業出現於英國,出現於19世紀初期,當時,我國還處於清朝嘉慶皇帝統治時期。
  • 誰說我軍軍服老土單一?07式迷彩很有講究,運動裝還是街頭時尚
    2007年,07式軍服服役,開始替換服役多年的87式軍,07式軍服並非傳統認為的那樣老土,它有很多講究和特色。87式軍服中的迷彩服是我軍第一種大規模裝備的迷彩服(大五葉迷彩只裝備了精銳偵察兵),就是大學軍訓學校採購的那種樣式。
  • 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在戰爭年代,我軍沒有專門的儀仗隊。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需要,我軍正式組建了儀仗隊。幾十年來,儀仗隊禮服也經歷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的歷程。我軍最早的儀仗隊還打著綁腿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曾在延安臨時組建過一個儀仗隊。
  • 這款軍服服役20年,曾火遍大江南北,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
    而直到1929年紅軍解放長汀後,紅四軍前委才決定用繳獲來的布匹趕製了4000套軍裝出來,而這也成為了紅軍首次在一個軍的部隊裡有了統一的軍服。後來,軍服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改變,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進行一次更新,而這其中最受軍民歡迎的就要數65式軍服了。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駐南泥灣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某團挑選了500名年輕、精幹、儀表端正的官兵,編為3個連,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當時儀仗隊官兵穿著普通的軍衣,由於繁重的作戰、訓練和生產勞動,許多戰士的衣服都打了補丁,直到執行任務那天,才發了一套嶄新的軍裝。當時我軍仍穿著和抗戰時期一樣的八路軍軍服,左臂佩帶白底藍字的「18GA」(十八集團軍)臂章,腳上穿著黑布鞋、白線襪。
  • 99式警服的鐵灰色襯衫,使用了5年,為何換成了淺藍色?
    從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國前後換發了50式、55式、58式、66式、72式、78式警服。這些警服的顏色,先後採用了土黃色、藏藍色、草綠色、上白下藍等等。言而總之,在這一階段,我國警服的顏色堪稱是自成一派,與世界各國的樣式都不一樣(既不屬於海洋系,也不屬於大陸系)。一轉眼到了80年代初期,隨著開放的需要,我國與各國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其中也包括警察方面的交流。
  • 人民軍隊軍服演變 陝北紅軍軍服顛覆你想像
    大圖模式大圖模式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國共合作,黃河以北,和江南幾省的人民武裝加入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名義上統一由國民政府指揮,這時候軍服是仿照國軍制服樣式,但是布料很粗糙。帽子上佩戴青天白日帽徽,衣服是中山裝。
  • 中國警察換發了鐵灰色襯衫,2005年,為何換成了淺藍色?
    2005年之後,我國警察隊伍才換發了淺藍色襯衫。在此之前,我國警察隊伍一直使用鐵灰色襯衫。那麼,淺藍色襯衫為何能夠取代鐵灰色襯衫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世界各國警服的區別。在19世紀初期,近現代的警察制度在英國出現,隨後,出現了警服、警銜等等。英國警察制度形成以後,成為了當時各國學習的標準。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抗日戰爭時期,李雲龍的軍服顏色為深灰色,到了40年代後期,軍服則換成土黃色。其實按照當時情況,各路部隊的軍服顏色並不相同。比如,在東北和華北地區,部分軍隊已經開始使用土黃色軍服,而西北地區的部隊則使用深灰色。各支部隊在軍服顏色上不統一,因此隨著局勢變化,軍隊也開始正規化的建設。  雖然在軍服統一上,八路軍沒有硬性規定,但由於1940年及之後的擴軍,軍服數量遠遠不夠。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圖為上世紀的北京四合院,如果放到現在誰有一套四合院的話就已經發財了。從圖中很容易看到這是當年北京的四合院街區,還有在一面牆上還有一條標語,一下子就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時代,當年的道路也很寬闊,大人小孩都在這裡遊玩。
  • 致我們遠去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童年生活和遊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兒童,因為那時候的物質生活還不富裕,市面上也沒有多少兒童玩具,男孩玩具頂多就是玩具水槍和沒有裝電池不能遙控行駛或飛行的玩具汽車和玩具飛機,女孩玩具則是洋娃娃。圖: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頭的兩位少年那時候兒童的玩具很簡單,很多都是自製的,或者很簡單的玩具,像賣的簡單的玩具除了玩具水槍和玩具汽車、玩具飛機等,更多的孩子買的是玻璃彈珠;自製的玩具不少,如沙包、彈弓、跳繩、鐵圈和彈弓槍等。 圖:上世紀八十年代騎玩具車的孩子們稍大的上小學的孩子則是打桌球、看小人書,電視也有了動畫片,但是是黑白電視機播放的《大鬧天宮》、《聰明的一休》等。
  • 解放軍74式女兵裙服,豈止是漂亮二字可以形容的!
    65式軍服「一身綠,三片紅」,「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一度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標誌,也承載了中國人對於20世紀60-80年代的記憶。紅領章1971年,我軍自行研製了滌綸、錦綸、棉花三元混紡布料,俗稱「的確良」,以這種面料製作的軍服定名為71式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