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一.50式軍服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海陸空齊備的人民軍隊,為實現國防軍正規化建設,我軍於1950年初開始配發涵蓋三軍的50式軍服,50式軍服沒有設置軍銜,只是解決了三軍制服統一的問題,在定義上應該是應急過渡性。
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式軍服按陸、海、空三軍幹部、戰士區分。陸海空三軍幹部夏服冬服均用棉平布製作。以服裝顏色、大簷帽帽徽圖飾區分軍種。全軍幹部、戰士夏季均戴大簷帽,冬季戴棉帽或皮帽。
50式三軍軍服
50式三軍軍服
二.55式軍服
從1955年開始全軍逐漸統一配髮帶軍銜的制式軍服(55式軍服)。55式軍銜軍服主要是借鑑了蘇聯軍服軍銜的特點並結合我國實際來設計制定的,是我軍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制式軍服。
1955年9月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授予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補授一名)、中將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一名)、少將802人,(1956年和1958年各補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晉升少將533人 ),校尉軍銜緊隨其後相繼授予。
55式軍銜
帽徽為正圓形,只有軍種區別:陸軍:佩戴八一軍徽,正藍底,外圍齒輪麥穗的圓形帽徽;海軍:與陸軍帽徽相比,在八一軍徽後面加壓鐵錨圖案,深藍底;空軍:與陸軍帽徽相比,在八一軍徽後面加壓飛鷹兩翼圖案,天藍底;防空軍和公安軍:與陸軍帽徽相同,志願軍:佩戴的帽徽除紅五星中間沒有「八一」外,其餘同陸軍;公安軍佩戴四面放射光芒的國旗形帽徽。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公安軍和志願軍帽徽中八一軍徽的五個角在麥穗內側。
1955年剛授銜時,領章分軍銜領章和軍兵種勤務符號領章2種,士兵佩戴軍銜領章,軍官佩戴軍兵種勤務符號領章,均為平行四邊形。
55式軍服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禮服,特點是莊嚴、美觀;第二類是常服,特點是樸實、大方,並具有民族風格。首次突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
解放軍55式大校禮服與常服
解放軍55式陸海空尉官軍服
三.65式軍服
1965年開始全軍配發65式軍服,由於受文革影響從67年開始在左胸佩戴毛主席像章和語錄章。65式軍服取消了軍銜標誌,全軍上下都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只能從軍服上衣來區分幹部和戰士,戰士軍服只有胸前兩兜,而幹部還有下擺兩兜,所以當時也用『四個兜』來指代幹部。
陸、海、空三軍的服裝樣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顏色稍有區別,海軍服裝為深灰色,空軍服裝為上綠下藍
65式士兵軍服
65式幹部軍服
65式陸、海、空三軍軍服
四.85式軍服
80年代我軍準備恢復軍銜制並進行了前期設計研究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換裝,所以配發了85式軍服進行過渡。官兵主要區別是:幹部領章有鑲黃邊,每片領章上綴釘1顆金色五角星,且佩戴有綴釘軍種標誌的肩章(分團以上和團以下兩種,區別在於肩章底板用料不一樣且團以上的顏色偏深);士兵只有領章無肩章,士兵領章無鑲黃邊,領章上綴釘軍種符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85式軍服最早出現在公眾視野卻不是85年,而是在84年的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中。雖然85式軍服也只能區分軍種和官兵,但是較65式軍服好看了許多。
為提高軍服的適體率,85式軍服還首次提出了型的概念,幹部毛料服裝分為每個號段三個型。解放鞋,布鞋,皮鞋除了原用軍鞋號,統一按國家的「四鞋」號型生產。 %85式軍服用料、服飾方面雖有一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單一的軍服體系。只有常服,沒有禮服和作訓服。不能滿足部隊作戰、訓練等不同要求。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軍服有比較大的差距。
85式三軍幹部軍服
85式三軍幹部軍服
五.87式軍服
1988年,全軍陸續開始授予87式軍銜並配發87式軍服 。87式軍服是建國以來的第二代有軍銜的軍服體系,在軍銜設置上大體和55式相同,最高軍銜為一級上將(並未授予,後廢除),並取消了大尉軍銜;87式士兵軍銜系統較為複雜,有幾次大的修改:88年—93年,軍士軍銜設置為專業軍士和專業軍士長兩級,93年開始軍士軍銜開始分級,專業軍士和專業軍士長各設置1-4級(4級為最高);99年開始重新設置士和兵的軍銜,兵分為列兵和上等兵,士統一設置為1-6級士官軍銜(6級為最高)。
87式軍銜
87式專業軍士、專業軍士長軍銜
87式陸軍軍服
87式海軍軍服
六.97式軍服
1997年7月1日零時起香港防務正式由解放軍全面接管,標誌著香港回到祖國懷抱。當時進駐香港的三軍部隊身著的軍服和內地不太一樣,因為他們穿的是專門為此設計生產的新軍服,即97式軍服。97式軍服系統重新設計了帽徽、領花和士兵軍銜,增加了臂章、軍種胸標,軍官還配有姓名牌。這些設計突出了配飾標誌的表現力,使之與新軍服更加協調美觀,也為以後的軍服設計積累了經驗。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後,駐澳門部隊再次穿著97式軍服進駐澳門。2007年8月1日,07式軍服裝備以後,97式軍服正式退出。
97式軍服主要用於駐港部隊和駐澳部隊。而且駐國外武官也配發了97式禮服,全軍其他單位未裝備
97式空軍專業軍士、專業軍士長套式軍銜
97式軍服
97式軍服
七.07式軍服
時間進入了21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軍服也亟需更新換代,軍需部門基於新科技新思路設計研製成功了新一代的軍服體系—07式軍服。這代軍服系統較之以前的軍服系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服裝和配飾標誌全部重新設計,擴大了軍服配套設置種類,優化了版型、色系、面料,提高了軍服的整體美觀度、舒適度、適用性。2011年後又為三軍預備役部隊配發了預備役專用軍服,使服裝體系更加趨於完整。在軍銜類別級別設置上和87式基本一致,09年士官深化改革後改變了士官稱謂並增設了一級軍士長軍銜。
軍服分類:
禮服系列
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簷帽、禮服、禮服襯衣、 禮服皮鞋和配套標誌服飾。「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簷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誌服飾。
常服系列
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簷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誌服飾。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1] 、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誌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誌服飾。
作訓服系列
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誌服飾。
標誌服飾系列
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誌、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
武警07式服裝
武警部隊將從2007年8月1日起,陸續換著以深橄欖綠為主色調的武警07式服裝。
主要變化
07式軍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
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
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07式軍服還首次將女軍人大簷帽改為卷簷帽;軍官冬常服由關領式改為開領式,夏常服改為束腰式結構,春秋常服改為獵裝式設計;海軍藏青色常服採用世界海軍主流設計樣式,軍銜級別在袖口上表示。
07式軍銜
07式三軍軍服
標誌服
三軍女軍人大簷帽改為卷簷帽
07式武警軍服
由於水平和時間有限,只是粗略地對建國後的軍服體系過了一遍,望朋友們繼續補充和指正。
好了,今天的【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就討論學習到這裡了!本文由【馬總影視】原創,編輯不易,歡迎點讚+關注,【馬總影視】帶您漲知識!內容不足之處,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