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國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一共評出了十位開國元帥和數以千計的共和國將軍,然而1965年卻取消了實行十年之久的軍銜制。1988年,時隔23年之後,我軍又恢復了軍銜評定,最高軍銜設為上將。在88年授銜儀式中,我國只有七大軍區,還有四大軍區在1985年的裁軍中被撤銷。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是張萬年,他出生於1928年,山東龍口人。抗戰爆發後,16歲的張萬年毅然參加八路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此後,他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立下了赫赫戰功。1987年,張萬年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第二年恢復軍銜制,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是向守志,他出生於1917年,四川宣漢人。向守志16歲就參加了紅軍,歷經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他也從一名「紅小鬼」成長為我軍高級將領。1955年授銜,向守志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後來當上了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恢復軍銜制,他被授予了上將。
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是傅全有,他出生於1930年,山西原平人。解放戰爭時期,16歲的傅全有參加了西北野戰軍,建國後又奉命入朝參戰,擔任過志願軍營長。1985年,傅全有被任命為成都軍區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是趙先順,他出生於1924年,河南永城人。抗日戰爭時期,15歲的趙先順參加了新四軍,擔任過排長、副連長等職務。解放戰爭爆發後,他又來到東北野戰軍,成為了一名團長,隨部隊南徵北戰,功勞很大。1985年,趙先順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是李九龍,他出生於1929年,河北豐潤人。抗戰時期,16歲的李九龍參加了八路軍,解放戰爭爆發後,他擔任過四野排、連長。建國後,李九龍又相繼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1985年,李九龍成為濟南軍區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是周衣冰,他出生於1922年,安徽巢湖人。抗戰爆發後,16歲的周衣冰入了黨,第二年參加新四軍,歷經濟南戰役、淮海戰役。1987年,周衣冰被任命為北京軍區司令員,第二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是劉精鬆,他出生於1933年,湖北石首人。劉精鬆將軍是當時最年輕的一位軍區司令員,他入伍也比較晚,1951年才參加解放軍。此後,劉精鬆參加過援助越南戰爭,期間屢建奇功。1985年,劉精鬆被任命為瀋陽軍區司令員,1988年恢復軍銜評定,他被授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