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首任新疆軍區司令員是中將,而副司令卻是上將軍銜

2020-11-30 騰訊網

1955年東北、西北、西南、華東、中南、華北6大軍區被調整成了十二大軍區,這十二個大軍區負責人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有一個大軍區非常特殊,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特殊的軍區便是新疆軍區,新疆軍區成立於1949年12月,最初是二級軍區,隸屬於西北軍區建制。1955年5月,在西北軍區被撤銷之後,新疆軍區升格為了一級軍區,成為了十二大軍區之一,而首任新疆軍區司令員便是王恩茂,而副司令員便是陶峙嶽,不過二人卻在授銜時司令員是中將,副司令卻是上將軍銜。

王恩茂

出生於江西省永新縣,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隨中國工農紅軍紅六軍團從湘贛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徵。

抗日戰爭打響後任八路軍120師359旅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科長,跟隨359旅從華北抗日前線西渡黃河,到達陝甘寧邊區,執行保衛大西北等任務。1944年,以三五九旅為主力組成八路軍南下支隊,王震任司令員,王首道任政委,王恩茂任副政委。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向我中原軍區進攻。王恩茂隨王震率部從中原突圍,回到延安。同年10月,王恩茂隨三五九旅再次東渡黃河,到達山西,參加華北人民解放戰爭。同二縱參加了瓦子街、西府、隴東等戰役。

1954年,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王恩茂擔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起,王恩茂先後擔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同時又擔新疆軍區司令員。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陶峙嶽

湖南寧鄉人,出生於1892年,比王恩茂大21歲。陶峙嶽的軍事生涯最早是在湖南地方部隊中度過的,參加過北伐戰爭、中原軍閥大戰和抗日戰爭。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陶峙嶽出任國民黨西北行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新疆警備總司令等職務。1949年9月,陶峙嶽率領部隊在新疆發動起義,為新疆和平解放作出了很大貢獻。新中國成立之後,陶峙嶽曾先後擔任過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授銜儀式上授予上將軍銜。

王恩茂和陶峙嶽相差21歲,一個是紅軍老戰士,一個是後來加入革命隊伍,一個擔任司令員,一個擔任副司令,二人在授銜上卻差了一個等級,可能是二人的資歷有關吧!不過二人在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和國家的復興所做出的貢獻卻是巨大的。

相關焦點

  • 五大戰區成立後,首任司令員分別來自哪個軍區,誰最先晉升為上將
    之前的七大軍區分別變為東部戰區、西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和中部戰區,這五大戰區肩負起來原來七大軍區的職責,戰區也是正大軍區級,五大戰區的司令員都是正大軍區正職,軍銜對應都是上將!那麼當五大戰區成立的時候五大戰區首任司令員分別來自於之前的哪個軍區,他們在什麼時候晉升為上將軍銜的,誰最早成為上將的?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四野5大主力,首任軍長產生4個上將,唯一的中將先後擔任6個司令
    1955年9月底,李天佑、劉震、韓先楚和洪學智同授上將軍銜,為我軍這一年授予的55個上將之一。只有五大主力之一的41軍軍長吳克華授中將軍銜。雖然吳克華授中將軍銜,可在後來的發展中,吳克華是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擔任大軍區和兵種司令最多的一位。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確實,之前他就是新四軍皖南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七師副師長,從延安中央黨校畢業後調魯南軍區任政委,後任魯中南區委第一副書記、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陸軍上將韓衛國:戰區首任司令中唯一由副職升任,現任陸軍司令員
    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西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等「五大戰區」成立,「七大軍區」成為了歷史。「五大戰區」成立後,「五大戰區」的首任司令員一般由原來的「七大軍區」的司令員轉任,以前是正軍區級別的解放軍高級將領,現在變為正戰區級別的高級將領。
  • 1955授銜,首任海軍司令、裝甲兵司令是大將,可空軍司令是上將!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授銜時,第一任海軍司令肖勁光授大將,第一任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授大將,可是,第一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授上將。在解放戰爭時期,最聞名的戰將是劉亞樓,三大戰役中的兩大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都是在劉亞樓的參謀、策劃和指揮下完成的。
  • 七大軍區首任和最後一任司令員分別是誰,軍銜是什麼,任期多長?
    1985年6月,劉精鬆被任命為瀋陽軍區司令員,成為大軍區正職,在3年後劉精鬆被授予中將軍銜,1994年,劉精鬆中將晉升為上將。劉精鬆將軍在1992年11月調任蘭州軍區司令員,也就是他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時間為7年5個月!
  • 「五大戰區」首任陸軍司令都有誰?他們都什麼軍銜?都來自哪裡
    2016年,成立了東部戰區、西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等「五大戰區」,每個戰區都有陸軍,那麼「五大戰區」首任陸軍司令員都有誰呢?他們在「五大戰區」成立之前又都來自哪裡呢?他們又都是什麼軍銜呢?
  • 1955年全國十二大軍區政治委員都是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高
    解放戰爭時期,朱良才協助聶榮臻組建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任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1948年5月朱良才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朱良才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北軍政大學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同時授予上將軍銜。朱良才1989年病逝,享年89歲。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四野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都是上將,第二副司令員為何卻不同呢
    第四野戰軍成立後下轄12到15四個兵團,當然就有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了,後來他們四位都被授予了開國上將,分別是12兵團第一司令員陳伯鈞,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李天佑14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黃永勝,15兵團第一副司令員洪學智,而洪學智將軍在1988年再次榮獲上將,是我國唯一的「六星上將」。
  • 福州軍區的歷任司令員都有誰,軍銜是什麼,誰的任期最長呢
    抗戰時期是隸屬於新四軍,是新四軍的一員名將,解放戰爭時期也是的三野的虎將,1956年8月,葉飛任福州軍區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當時他還兼任福建省委書記!早在一年前,葉飛就被授予上將軍銜,是開國上將中的一員。葉飛將軍在1956年8月開始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1957年9月他專任福州軍區政委,也就是說葉飛將軍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時長為1年1個月!
  • 他是唯一沒被授銜的兵團司令,手下三個副司令2上將1中將
    他是唯一沒被授銜的兵團司令,手下三個副司令2上將1中將他,成功策劃了被中央軍委高度讚譽為"模範兵暴第一聲"的大冶兵暴;他,指揮了塔山阻擊戰、隆化戰鬥等我軍戰史上著名的戰例;他,是我軍十六個兵團司令之一,也是東北野戰軍最早成立的兩個兵團的司令員之一,按照1955年的授軍銜標準,論資歷應是大將,而在授軍銜名單裡卻沒有他;他就是我軍著名的
  • 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部長是誰?丈夫是上將,兒子是北海艦隊副司令員
    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部長是誰?丈夫是上將,兒子是北海艦隊副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李德全同志成為首任衛生部部長,擔任該職務長達十六年之久。在職期間,李部長非常關心各種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在其重視與領導下,防疫工作成就斐然。 李部長的丈夫是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
  • 「七大軍區」成立時司令員都有誰?開國將軍有幾位?他們是誰
    一、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秦基偉1914年出生於湖北省紅安縣,1929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秦基偉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秦基偉在戰爭中逐漸成長為解放軍高級將領。新中國成立以後,秦基偉歷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 此開國中將真牛,當過5大軍區司令,2大兵種首長,死後拒入八寶山
    這位開國中將真是厲害,1952年7月任海南軍區司令,1957年任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後又擔任過成都軍區、新疆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此外他還擔任過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兩個大兵種的首長,這一記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傳奇上將向守志,第二炮兵部隊首任司令員,原南京軍區司令員
    ,還曾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向守志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跟隨部隊赴朝作戰,並先後參與了第五次戰役和防禦作戰。已經是師長的向守志,在戰鬥中仍喜歡親臨一線,帶領將士們一同衝鋒在前。後來,他又升任為志願軍第15軍的軍長。
  • 新中國成立,八大兵種首任司令員分別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我國的國防事業也進行了擴充,在原有的步兵,騎兵這些常規兵種之上有增添了8個新兵種,這八個兵種的加入,使得我國的軍事逐漸走向現代化,機械化。那麼這八個都是那些兵種?他們的首任司令員分別是誰擔任?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想必大家都想去了解,那我們就接著往下看。
  • 1955年授軍銜,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是中將,為何司令員是少將?
    到了1955年9月,海軍旅順基地的司令員和副司令員,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當時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司令員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擔任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和副司令員的分別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1955年5月,在海軍旅順基地組建之後,擔任副司令員的是劉昌毅。
  • 十三大軍區成立,這四人既當司令員又兼政委,55年授何軍銜?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委員長、副委員長、副委員長、委員。他們中的四個還擔任司令員和政委,那麼在55年的授銜儀式上,這四個分別是什麼級別?謝富治先生,昆明軍區,出生於1909年,湖北紅安縣。作為紅四方面軍的後起之秀,他早年長期從事政治工作,但在殘酷的戰鬥中,謝富治也積累了不少軍事經驗,是一位文武全才。
  • 1955年北京軍區成立,歷任司令員都有誰,他們的任期各是多少?
    華北軍區是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之一,首任司令員是聶榮臻,後來是元帥軍銜,第一副司令是徐向前,後來也是元帥。第二副司令是滕代遠,後來成為第一任鐵道部部長,第三副司令是蕭克,後來成為了上將。所以華北軍區絕當時的領導絕對是高配,1955年4月15日華北軍區正式更名為北京軍區,兼京津衛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