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是在天庭建立之前,由武王、姜子牙等為代表對商紂王朝進行一場討伐的神話故事。在商紂王朝滅亡後,姜子牙按封神榜之號令,將人、道、妖進行封神,至此天宮建立。在封神之前,主要有東方闡教、西方教聯同出自西岐的士兵們,一同對抗有著截教支持的商王朝。
而在最初時,這三大教派中當數截教是聲勢最為浩大,在截教和闡教之間也有著莫大的關聯。東方仙界的上古大神鴻鈞老祖座下有三弟子,分別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而闡教正是由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來親手創建,大多是道行較高的得道神仙。而在後來連同闡教的西方教,可以理解為是闡教的一個分支。
先看西方教的主要成員都是何許人也。那元始天尊深得鴻鈞老祖的教誨,在座下培養了十二名大弟子,又稱十二金仙,其中有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這十二金仙自行組建了西方教,慢慢地自成一派。
武王伐紂成功,姜子牙承上天之命進行封神。西方教中的十二金仙,則被封成佛,遷往西天靈山之地,這樣就是後來的西方佛界了。相對於西方教,闡教弟子們大多歸於天庭或隱居仙山繼續修行。整體相比較,佛界的人間香火要比闡教好得多。可闡教卻從不在乎這些,似乎並不著急。
這個其中的原因,其實在神話傳說的記錄中,太上老君早已點明。一次老君恰好遇到了觀音菩薩,也就是當初西方教裡的慈航道人。談及西方教的壯大,曾說:「吾昔日過函谷關,化胡為佛。」老君是在過函谷關後進一步得道飛升,原來他在當時曾點化不少潛心信佛的胡人,成為了佛教中的關門弟子。換句話說,是闡教的壯大進一步影響了西方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