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不著急?看看太上老君怎麼說

2021-01-07 蜜罐拾遺

封神演義是在天庭建立之前,由武王、姜子牙等為代表對商紂王朝進行一場討伐的神話故事。在商紂王朝滅亡後,姜子牙按封神榜之號令,將人、道、妖進行封神,至此天宮建立。在封神之前,主要有東方闡教、西方教聯同出自西岐的士兵們,一同對抗有著截教支持的商王朝。

而在最初時,這三大教派中當數截教是聲勢最為浩大,在截教和闡教之間也有著莫大的關聯。東方仙界的上古大神鴻鈞老祖座下有三弟子,分別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而闡教正是由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來親手創建,大多是道行較高的得道神仙。而在後來連同闡教的西方教,可以理解為是闡教的一個分支。

先看西方教的主要成員都是何許人也。那元始天尊深得鴻鈞老祖的教誨,在座下培養了十二名大弟子,又稱十二金仙,其中有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這十二金仙自行組建了西方教,慢慢地自成一派。

武王伐紂成功,姜子牙承上天之命進行封神。西方教中的十二金仙,則被封成佛,遷往西天靈山之地,這樣就是後來的西方佛界了。相對於西方教,闡教弟子們大多歸於天庭或隱居仙山繼續修行。整體相比較,佛界的人間香火要比闡教好得多。可闡教卻從不在乎這些,似乎並不著急。

這個其中的原因,其實在神話傳說的記錄中,太上老君早已點明。一次老君恰好遇到了觀音菩薩,也就是當初西方教裡的慈航道人。談及西方教的壯大,曾說:「吾昔日過函谷關,化胡為佛。」老君是在過函谷關後進一步得道飛升,原來他在當時曾點化不少潛心信佛的胡人,成為了佛教中的關門弟子。換句話說,是闡教的壯大進一步影響了西方教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封神榜之後叛入西方教的闡教大能盤點 原始機關算盡損人不利己
    說到底封神榜不過是神仙大佬們的一次博弈;封神榜不過是神仙大佬們利益再分配一柄菜刀;封神不過是大佬們平衡三界的一種手段。當然,這裡的神仙大能怕是不包括通天教主的。昊天上帝與鴻鈞道人下棋,女媧觀戰,太上老君無心,元始天尊有意,通天教主蒙在鼓裡。
  • 封神之後西方教實力大增,為何元始天尊卻暗自偷笑
    到了封神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的兩個人,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的大教。從封神演義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到西方教去的人可不少。特別是在最後的萬仙陣裡面,截教好多門人都被接引凡道人用乾坤袋給拐跑了。這麼一看,玄門可謂是損失慘重。我們仔細看看,被西方教弄走的人中,修為在混元金仙的就有十來個。
  • 封神中,西方教規劃高手加盟,是賠了還是賺了?如來佛祖心知肚明
    為了給培育自己的「母校」正名,大批成仙得道的截教畢業生不顧前途、不計生死的自發性捲入封神之戰的漩渦,除了極個別的幸運者,大部分都身死魂消,無奈的入選了封神榜的大名單。早在封神榜計劃啟動前,元始天尊就開始積極籌劃,拉攏了大師兄太上老君做「內援」,又爭取到了玉帝(昊天上帝)、瑤池金母(王母娘娘)、補天造人的妖族大聖女媧娘娘、功德成聖的天地人三皇(伏羲、神農、燧人)等多位大咖級人物的支持,在他們或明或暗的「助攻下」,實力處於下風的闡教才能屢屢實現反殺!
  • 封神大戰後,為何闡截二教中許多上仙都投身西方教?
    封神大戰後,為何闡截二教中許多上仙都投身西方教?封神之後,闡截二教眾仙投身西方教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其中的許多神仙原型都能在西遊記中找到。封神大戰中,萬仙遭劫損失最大的要數截教,受益最多的則屬西方教。西方二聖順應天道,參加封神大戰,助闡教封神,擊敗截教,準提道人度走了孔宣,三大士等。接引道人則度走了懼留孫,還有許多紅塵仙。為以後佛教的大興奠定了基礎。
  • 中土有十大聖人,闡教破陣為何偏偏要找西方二聖?
    中土有十大聖人,闡教破陣為何偏偏要找西方二聖?元始天尊破誅仙陣和萬仙陣,為何一定要找西方二聖?《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作為先天聖人,洞悉天數。三界共議封神榜後,他知道封神大劫兇險異常,勸弟子閉門靜修,莫要踏足西土。但後來經過申公豹的挑唆和聞太師的邀請,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截教眾多高階弟子隕落,就連三霄娘娘和趙公明等準聖都難逃封神。通天教主見狀,再也坐不住了,加上申公豹等人的煽風點火,聖人也妄動無名,擺下誅仙陣和萬仙陣要與闡教一決雌雄,殊不知這樣早就違背了天意。
  • 在封神榜上,為何讓魔家四將為西方教四大天王?是為了還人情嗎?
    姜子牙封神,是為了天庭服務,為何讓魔家四將為西方教四大天王?嗨,大家好!百家號蟲子天下原創文學點評第七百一十期上線啦!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封神榜上,並沒有財神這個職位,為何大家都說趙公明是財神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封神演義》的故事。
  • 封神榜中實力最弱的不是西方教而是四聖鎮教的人族
    封神榜為「三教共僉」,這三教說的就是「一氣化鴻鈞」的「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中的大徒弟太上老君(老子)創人道教(簡稱人教、道教)、二徒弟元始天尊領導的闡教,及三徒弟通天教主創立的截教。而實際算來,封神榜中除人教、闡教、截教外,還有天庭、妖族和西方教等勢力。
  • 燃燈道人在闡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還要加入西方教?原因在他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為闡教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物,在封神大戰結束之後,並沒有再次擔任闡教副教主的位置,反而投入了西方教的懷抱,這似乎就讓人捉摸不透。燃燈道人的初次登場是因為哪吒,當時利用蓮花化身重獲新生的哪吒一直追趕李靖,誓要將李靖除之而後快,只為報李靖的毀廟之仇。
  • 封神榜結束後,又發生了什麼?元始天尊弟子,由闡教轉入釋門佛教
    姜子牙如期完成了「封神榜」,有緣加入天庭隊伍的人和神仙各得其位,看上去是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源易緣」注意到,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封神大戰後,發生了令人難以探知的神話故事。比如,封神榜中,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兩次引渡到了西方教108位闡教有緣弟子,加入了西方教,也就是後來的佛教。但隨著佛教的繁榮與發展,又出現了許多闡教的知名弟子。
  • 為何眾仙不願上《封神榜》被封神,卻願意為天庭效力呢?
    為何眾仙不願上《封神榜》被封神,卻願意為天庭效力呢?《封神榜》結局為眾仙被封神,對他們來說是好是壞?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才引發了後來的封神大戰。此時的三界分為東方和西方,東方又分三教及天庭,三教分別是人教、闡教、截教,由鴻鈞老祖的三個徒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創立,初次之外,東方還有十大聖人。相對而言,西方教則比較偏僻弱小。在封神之初,三教聖人勸弟子緊閉山門,默誦黃庭三兩卷;投身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這麼多仙人,為什麼不願意封神,為天庭效力呢?
  •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仔細閱讀,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的許多淵源,將二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封神大戰,本就是昊天上帝為平衡各派勢力而進行的重新洗牌。槍打出頭鳥,其中損失最大的要數鴻鈞老祖三弟子通天教主的截教及其門人弟子。受益最多的卻不是東方任何勢力,而是當時還勢單力孤的西方教。
  • 封神之戰中為什麼實力更強的截教鬥不過闡教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截教的實力明顯是比闡教強的,而且強的還不是一點半點,單說二代弟子截教就幾乎是完全碾壓闡教的,三代弟子也有餘元這樣不輸闡教二代弟子的強力選手,更別說趙公明,雲霄,金靈聖母這些能吊打闡教十二金仙的準聖級強者了。 那麼截教為什麼最後還是敗了,而且還敗的那麼徹底。
  • 《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是人教教主嗎?《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共議封神榜,此三教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雖然吾掌此教,況有師長在前,豈可獨自專擅?侯大師兄來,自有道理。」從元始天尊這兩次的話可以看出,他雖然名義上掌管闡教,卻有老子在前,一切大事還需老子親自決斷,自己更像一個二把手。就像西方二聖一樣,都為西方教教主,卻是一正一副。
  • 是玉帝把太上老君發配到八卦爐的嗎,《西遊記》這段情節究竟如何
    而且,事實上,被孫悟空吃掉的,或者他賜給別人的,其實,都是煉廢的丹,效果不佳,玉皇大帝不要的。有些人會說,很正常啊,因為《西遊記》成書早於《封神演義》。可這個理由解釋不了,兩者成書時間雖然不一致,但卻都是以中國神話故事傳說為基礎,再加上作者的合理編造,想像寫成的。兩者,是共同構造成為了中國二元神話體系的兩大基石。
  • 封神中燃燈為何帶領慈航、普度等人叛逃出玄門
    封神演義》中,有一點我覺得作者考慮的非常周到,書中道門一家獨大,盤古大神一氣化三清,三清又分立,太上老君的人教,元始天尊的闡教,通天教主「為生靈截取一段生機」的截教。我們仔細看上述四位,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這四位都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是道門高層戰力。這簡直是組團叛逃啊,但是再想想,為什麼不是人教?因為老君聖人講究「無為」,門下弟子稀少,也不參與封神大劫。截教人數眾多,號稱萬仙來朝,其實截教被西方教「拐走」的也不在少數,為什麼不提截教呢?
  • 封神後闡教十二金仙中唯一成佛的,懼留孫有何本領,法寶有哪些?
    封神中赫赫有名的闡教十二金仙其實是相當神奇的存在,雖然名頭很響,但是高不成低不就,說他們不厲害吧,又勝過大多數人;說他們實力有多強吧,又不如同輩的截教門人。並且封神後還有四位背叛道門,成為了西方佛門之人,可謂是貽笑大方。
  • 封神後,元始五大弟子為何加入西方?四大天王的結局預示了一切
    全網追蹤】《王事情腦補封神史》第281期:西徵封神大戰後,闡教二代精銳5人,一準聖四金仙大舉進入西方,且都取得了不俗地位。燃燈,在闡教為眾仙班首,去西方後為佛祖源流;懼留孫,入釋成佛,為拘留孫佛;文殊廣法天尊,成為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成為普賢菩薩;慈航道人,成為觀世音大士。五人為何棄絕闡教而皈依西方,向來眾說紛紜。有陰謀說。
  • 《姜子牙》票房過13億,可封神之戰究竟是什麼?
    此時商朝的氣數將盡,周室將興,又逢神仙殺運,最後約定由元始天尊封神,姜子牙代行。凡入截闡二教門下根骨資質不佳者以及戰死將領散仙皆可能封神榜上有名,上榜之人死後彌封才能知道。而闡教的弟子看見自家師兄被人欺負了,也下場幫忙姜子牙伐紂。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兩教主看到這個局面也出來插手,商周之戰變成了闡教截教還有西方教和各路散仙之間的對抗。
  •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封神大戰,有輸就有贏,有受到損失的,就有得到利益的。封神大戰最大損失者當屬以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最大的受益者則非西方教莫屬。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應邀破除誅仙陣和萬仙陣。在此期間,他們度走了無數東方教的仙人,其中更有許多鼎鼎大名的上仙。準提道人度得孔宣、馬元、烏雲仙、三大士等知名高階仙人。接引道人則度得懼留孫,還用乾坤袋一袋收走無數紅塵仙。
  • 封神大戰後,截教門人各奔前程,最後究竟誰的成就最高?
    通天教主是一位好老師在小說《封神演義》裡面,通天教主是一位反面人物,但個人感覺,通天教主其實是一位好老師。《封神演義》裡面,神仙大約分為兩大陣營:元始天尊門下的闡教體系,和通天教主門下的截教體系。不過,元始天尊也知道,自己的徒弟實在不成器,因此,單靠自己的力量剷除通天教主那麼多門下,無疑很不現實。因此,元始天尊找了三個助拳的:一個是大師兄太上老君,另外兩個則是西方世界的接引和準提兩位尊者。為了防止通天教主產生懷疑,接引和準提還專門做道人打扮,稱之為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而後,針對通天教主門下,展開了一場大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