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後,為何闡截二教中許多上仙都投身西方教?

2020-12-14 小馬談今古

封神大戰後,為何闡截二教中許多上仙都投身西方教?

封神之後,闡截二教眾仙投身西方教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其中的許多神仙原型都能在西遊記中找到。

封神大戰中,萬仙遭劫損失最大的要數截教,受益最多的則屬西方教。西方二聖順應天道,參加封神大戰,助闡教封神,擊敗截教,準提道人度走了孔宣,三大士等。接引道人則度走了懼留孫,還有許多紅塵仙。為以後佛教的大興奠定了基礎。

封神大戰之後,闡教的損失也不小,副教主燃燈道人,十二金仙中的三大士,懼留孫,三代弟子中的金吒,木吒等都投身佛教。

截教的大弟子多寶道人、長耳定光仙等則也入釋成佛。

那麼,佛教到底有什麼東西吸引了他們,讓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投身西方教呢?

首先就是順應天道,封神大戰本來是昊天上帝順應天道,為平衡各教勢力而引發。封神之後各教勢力得到共同發展,最終重新恢復平靜,這是大勢所趨,氣運所致,人心所向,誰也不能阻止。與其阻止佛教發展,不如順其自然,加入其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共同發展。

其次,在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展示了驚人的實力和優越的修煉法門。在東方教中,無論是元始天尊還是通天教主,他們教弟子的方法均是大同小異。徒弟靠資質和功法修煉,最終達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後就很難進步了,成就無上聖人更是難上加難。

像燃燈道人、陸壓道人、三霄娘娘、趙公明等在天皇時就已得道,可千年百過去了,他們卻還在聖人的邊緣徘徊,即使是一步之遙,也可能困他們終身。聖人之下皆螻蟻,沒有成就聖人之身,總有身死道消的危險,趙公明,三霄就隕落在了封神之戰之。所以燃燈道人等希望藉助西方教的修煉法門突破瓶頸,一舉被天道認可。

第三,西方修煉之法自有其精妙之處,三大士被削去頂上三花,卻在準提道人大法力之下泥丸重開,還成就了法相,實力更是大增,超過一般金仙,成就大羅金仙的法力。這讓闡截二教金仙更是羨慕不已,也更嚮往西方教的修煉法門。如果佛道結合,可能很快就能一窺大道之源。

第四,三大士和懼留孫經過萬仙陣一戰,本就受大恩於西方二聖,燃燈道人主持封神,也經常喝西方二聖打交道,西方二聖也沒少幫助他。

另外,東方此時已經有十位聖人,許多厲害的上仙雖然天皇時就已得道,但由於天道資源的限制,他們始終未能成聖。相對而言,西方教剛剛開始發展,有更多成聖的機緣,也有更重要的位置和機會留給他們,所以東方教中有能力的仙人自然要去一搏。

這就是闡教和截教這麼多上仙轉投西方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為何眾仙不願上《封神榜》被封神,卻願意為天庭效力呢?
    為何眾仙不願上《封神榜》被封神,卻願意為天庭效力呢?《封神榜》結局為眾仙被封神,對他們來說是好是壞?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才引發了後來的封神大戰。此時的三界分為東方和西方,東方又分三教及天庭,三教分別是人教、闡教、截教,由鴻鈞老祖的三個徒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創立,初次之外,東方還有十大聖人。相對而言,西方教則比較偏僻弱小。在封神之初,三教聖人勸弟子緊閉山門,默誦黃庭三兩卷;投身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這麼多仙人,為什麼不願意封神,為天庭效力呢?
  •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封神大戰,有輸就有贏,有受到損失的,就有得到利益的。封神大戰最大損失者當屬以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最大的受益者則非西方教莫屬。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應邀破除誅仙陣和萬仙陣。在此期間,他們度走了無數東方教的仙人,其中更有許多鼎鼎大名的上仙。準提道人度得孔宣、馬元、烏雲仙、三大士等知名高階仙人。接引道人則度得懼留孫,還用乾坤袋一袋收走無數紅塵仙。
  • 在封神榜上,為何讓魔家四將為西方教四大天王?是為了還人情嗎?
    姜子牙封神,是為了天庭服務,為何讓魔家四將為西方教四大天王?嗨,大家好!百家號蟲子天下原創文學點評第七百一十期上線啦!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封神榜上,並沒有財神這個職位,為何大家都說趙公明是財神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封神演義》的故事。
  • 封神後,元始五大弟子為何加入西方?四大天王的結局預示了一切
    全網追蹤】《王事情腦補封神史》第281期:西徵封神大戰後,闡教二代精銳5人,一準聖四金仙大舉進入西方,且都取得了不俗地位。燃燈,在闡教為眾仙班首,去西方後為佛祖源流;懼留孫,入釋成佛,為拘留孫佛;文殊廣法天尊,成為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成為普賢菩薩;慈航道人,成為觀世音大士。五人為何棄絕闡教而皈依西方,向來眾說紛紜。有陰謀說。
  • 封神之後西方教實力大增,為何元始天尊卻暗自偷笑
    因為在書中,許多玄門中人都被西方人給帶走了。然而真正的情況是這樣嗎?我估計元始天尊看到這樣的情況,都在偷笑吧!封神大戰之時,西方教的,西方教接引、準提二位聖人來到玄門勢力範圍。然後兩個人到處招攬人才,還說什麼專度西方有緣客。
  • 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不著急?看看太上老君怎麼說
    封神演義是在天庭建立之前,由武王、姜子牙等為代表對商紂王朝進行一場討伐的神話故事。在商紂王朝滅亡後,姜子牙按封神榜之號令,將人、道、妖進行封神,至此天宮建立。在封神之前,主要有東方闡教、西方教聯同出自西岐的士兵們,一同對抗有著截教支持的商王朝。
  • 封神榜之後叛入西方教的闡教大能盤點 原始機關算盡損人不利己
    可憐原始機關算盡損人不利己,封神榜之後門下大能盡叛入西方教!倒是元始天尊派廣成子去引狼入室的狼——趁火打劫的西方教,佔盡了便宜,不僅在封神大戰的萬仙陣中「盡收那三千紅氣之客」便是在封神大戰前後也收了不少截教大仙,即便是在封神榜之後,也是挖了不少闡教牆角。
  • 封神中,西方教規劃高手加盟,是賠了還是賺了?如來佛祖心知肚明
    雖然修行者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謂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不過,元始天尊執掌的闡教,更注重個人素養,相比「有教無類」的截教,確實顯得高大上了許多。如果說闡教代表了主流仙界,那「接地氣」的截教毫無疑問是「非主流」的一方。對手譏笑他們是「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
  • 封神裡的奇怪現象,為何有那麼多的神仙知道封神榜的名單?
    封神大戰之所以爆發,是因為闡教十二金仙犯了殺劫,又因為昊天上帝要十二仙首稱臣,人闡截三教並談僉押了封神榜。 人闡截三教的教主分別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他們三人僉押了封神榜,由於封神是死後彌封,所以基本上只有他們三教教主知道封神榜的名單。
  • 燃燈道人在闡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還要加入西方教?原因在他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為闡教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物,在封神大戰結束之後,並沒有再次擔任闡教副教主的位置,反而投入了西方教的懷抱,這似乎就讓人捉摸不透。燃燈道人的初次登場是因為哪吒,當時利用蓮花化身重獲新生的哪吒一直追趕李靖,誓要將李靖除之而後快,只為報李靖的毀廟之仇。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擺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哪個更厲害?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擺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哪個更厲害?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為何還要準備六魂幡?《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最終導致三教共議封神榜。由於利益的驅使和教派的紛爭,封神大戰從最初的人間大戰演變成闡教和截教的大戰,其中以截教的損失最大。通天教主受申公豹等的挑唆,又咽不下心中的氣憤,作為聖人,竟然無名火起,逆天而行,甚至擺下誅仙陣和萬仙陣,一心要與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見個高低。
  •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仔細閱讀,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的許多淵源,將二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封神大戰,本就是昊天上帝為平衡各派勢力而進行的重新洗牌。槍打出頭鳥,其中損失最大的要數鴻鈞老祖三弟子通天教主的截教及其門人弟子。受益最多的卻不是東方任何勢力,而是當時還勢單力孤的西方教。
  • 打通封神看西遊,彌勒佛為何敢和如來佛做對?他師父竟是大天尊!
    單看《西遊記》我們很難解開這個謎團,但若是結合《封神演義》,一切迷霧就會消散。  我們都知道,《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有許多弟子,其中,最為優秀的是十二金仙。十二金仙之中,又有四大弟子在封神大戰之後加入了西方教,後來,西方教改組,他們這四人都成佛成祖。  這四大弟子分別是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
  • 封神時聞仲不願下跪,其師金靈聖母死得更冤為何卻老老實實聽封?
    在封神演義中,許多人其實是不想上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之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就是昔日商朝的太師聞仲,在聽到封神的敕令之後,竟然不願下跪聽封,原文是這樣解釋的:畢竟他英風銳氣,不肯讓人,率領二十四位正神徑闖至臺下,也不跪。
  • 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的十二金仙,分別去了哪裡?
    封神大戰結束後,神仙世界完成了洗牌的工作。截教元氣大傷,名存實亡。闡教也受到了削弱,天庭實力大增,西方教也獲得眾多強者。重新洗牌後,各路神仙開始自己的選擇。十二金仙也各奔東西。廣成子廣成子為十二金仙首仙,實力強勁,還有超級法寶翻天印在手。
  • 有著卓越貢獻的姬昌為何沒被姜子牙封神?不是不封,是沒能力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國神話體系中的《封神演義》正式出爐,以商朝時期為背景,通過商周之間的大戰為推動力,為我們展現出了洪荒年代仙人們的各路神通。這場戰役牽扯了整整三界,雙方人物主要是商紂王和周武王,以女媧為起始,直至姜子牙封神結束。
  • 封神大戰中,接引和準提究竟誰接收的門人質量更高?
    在封神演義中,西方教是一個特殊的教派,首先它不屬於鴻鈞道門一脈,似乎自成體系,所以西方教教主接引和準提見到鴻鈞要行禮時,鴻鈞客氣地拒絕了,理由是"吾與道友無有拘束"。而從書中多處地方提示,這個西方教就是千年之後的佛教,在商周時期,它僅是偏處一隅的小教派而已。
  • 封神榜中實力最弱的不是西方教而是四聖鎮教的人族
    封神榜為「三教共僉」,這三教說的就是「一氣化鴻鈞」的「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中的大徒弟太上老君(老子)創人道教(簡稱人教、道教)、二徒弟元始天尊領導的闡教,及三徒弟通天教主創立的截教。而實際算來,封神榜中除人教、闡教、截教外,還有天庭、妖族和西方教等勢力。
  • 封神大戰後,截教門人各奔前程,最後究竟誰的成就最高?
    因為,請西方的準提和接引來助拳雖然客觀上起到了摧毀通天教主門下的勢力的效果,但是,卻也給闡教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元始天尊門下多個高徒,也一併反水參加西方教,比如:燃燈道人成為了燃燈古佛,懼留孫成為了懼留孫佛,慈航道人成為了觀音菩薩,而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也相繼轉化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佛教的這幾位赫赫有名的大佬,都是元始天尊門下。而餘下堅守元始天尊門下的,幾乎只剩下一群酒囊飯袋。
  • 通天教主不願意讓截教弟子上封神榜,為何籤押封神榜卻是在碧遊宮
    只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俯首稱臣,再加上闡教十二金仙身犯紅塵殺劫,需要入世渡劫,人闡截三教這才籤押封神榜,開啟封神大戰。元始天尊派遣姜子牙下山,輔佐西岐,起兵造反,東徵伐紂。昔日三教共議,金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遊宮。我們截教門人,「封神榜』上頗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為此也。」不管是從闡教燃燈道人所言,還是截教三霄仙子所述,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們都認同了同一件事,那就是籤押封神榜的地點是在碧遊宮,而不是在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