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留學生許可馨在某社交平臺發表了不正當言論,而於第二日其母校中國藥科大學發表了聲明「許可馨確實為藥科大學畢業生,但其為自費留學,而非公派留學」,繼藥科大學發表聲明後,蘇州紀檢委發表聲明「表示會核實相關情況,並對涉及違法違紀的公務人員依法處理」。
面對目前聲明,蘇州紀檢委聲明及廣大網友的「聲討」,高材生許可馨提出一有效解決方案——「三天冷處理」法則。
在第一時間得知許可馨提出的「三天冷處理」法則的時候,我和各位網友的心情一樣,那就是憤怒,但現如今回想起來,「三天冷處理」法則其實並不無道理。
有句話說得好「你狂任你狂,清風拂山岡,你橫任你橫,明月照大江」,大概的意思是:把一切的攻擊都當作清風吹過,像月亮一樣對自己無法造成傷害。能擁有如此心態的人,必定有一定的學識及城府,不然不會提出這麼深奧的法則。
在教育的角度看待許可馨的問題,或許她將「留學生」這一名詞賦予了新的「含義」,但就她的言行來說,確實不應該,但我們又怎麼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呢?一些網友表示:許可馨是一個大孩子,希望各位能原諒她,給她一個機會。我想說的是,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並且機會並不是誰給予誰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抓住機遇。我們留給她太多的機會,只是沒有被她抓住。
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當看到這個事件之後,我也和大家一樣,希望知道她背後的「人脈」,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截止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的消息,只知道其父親為市局領導,母親為公務員。但我們用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事情發生後,只有其本人發表過致歉聲明,但因為不夠深刻卻不被廣大網友認同。其父母單位有人員去鬧的時候,其父母也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表聲明。
為此,從客觀的教庭教育角度來說,我認為許可馨接受了過多的溺愛,對於為人處世的法則,家庭教育並沒有給她帶來太多的成長,相反,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家庭,言行舉止也不用太過於在意。所以,藉此事情我認為家庭教育應當受到重視,學校教育只能給我們帶來新的知識,而沒有太多關於做人的原則。
事情過去即將20天,「冷處理」法則也成功見效,各大平臺的聲音越來越少,為此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但,在最後,我想說的是,接受高等教育人的思維確實不一般,在面對大量人員「聲討」的同時,仍能臨危不亂,或許這是值得肯定的一點。
對於「三天冷處理」法則,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