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潮評|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2020-12-05 央廣網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烏鎮。11月23日至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這座洋溢著濃鬱「網際網路+」氣息的千年古鎮,再一次匯聚世界目光。

擁抱網際網路,奮進新時代。從2014年到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已走過7個年頭,始終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秉持開放、平等、互信、共贏理念,與世界各國一道互利共贏,搭建了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網際網路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為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數字信息浪潮風雲激蕩,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際網路作為「信息高速公路」,以及數位化浪潮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現實生活,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一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和網絡空間治理工作,其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僅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藍圖,而且也指明了網際網路前進的方向。這就需要我們樹立網際網路思維,形成重視網際網路、關心網際網路、支持網際網路的濃厚氛圍,保持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促進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拓展數字經濟新空間,不斷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新動能,使中國在「網際網路+」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未來。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如何在網絡空間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公平正義、共享數字紅利,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11月18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國際社會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秉持「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的理念,採取更加積極、包容、協調、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真正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依靠人民、惠及人民,網際網路更能激發出源源不竭的發展動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是網信事業發展的不變初心。各方須集思廣益、增進共識,與時俱進、乘勢而上,不斷深化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交流合作,攜手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與服務水平,支持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應用和發展,推動「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助力經濟持續趁穩。同時,利用數位技術提升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社區管理、醫療健康等公共服務水平,努力改進網絡購物、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無人配送、「健康碼」等網際網路技術,有效化解現實生活中的堵點、難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徵,全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在網絡空間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然而,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面對風險挑戰,唯有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網際網路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加強對話合作,攜手共克時艱,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才能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建設好網際網路這個人類的共同家園。

網際網路是技術之光、產業之光,更是智慧之光、希望之光。置身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網際網路時代,讓我們一起推動創新創造、促進開放共享、凝聚行動合力,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來源:央視原標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11月18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國際社會唯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打贏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走出這段艱難的時刻。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如何在網絡空間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公平正義、共享數字紅利,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2015年,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倡導尊重網絡主權,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國際社會唯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打贏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走出這段艱難的時刻。
  • 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音)
    那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節,又是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的時刻。國際社會普遍稱讚,這篇重要演講描繪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用思想之光照亮了人類前行之路。2021年剛剛起步,世界正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所籠罩。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世界性質和人類未來走向的判斷。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並將其寫入黨章,成為指導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重要行動指南。如何在實踐中探索和研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是一個重大理論課題和戰略任務。
  • 王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正在不斷取得進展
    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多次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闡釋,豐富完善了這一理念的深刻內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正在不斷取得進展。在國家層面,中國正與越來越多的友好夥伴構建起雙邊命運共同體。在地區範圍,各方已就打造中國同周邊國家、亞太、中國—東協、中非、中阿、中拉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在全球領域,中方倡議構建網絡空間、核安全、海洋、衛生健康等命運共同體得到積極呼應。
  • 日本前首相: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論壇)鳩山由紀夫當前,世界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日本也有不少人感染新冠肺炎。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大家也命運與共。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武漢、湖北乃至全中國正在同病毒頑強抗爭的朋友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希望所有人都能渡過難關。作為友邦,我們將共同面對,並肩作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日中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日中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保持兩國民間和文化交流,特別是增進兩國青少年相互了解和往來,對維護雙邊關係長遠發展十分重要。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堅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轉。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應有貢獻。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寫在中國人民抗日...
    75年後的今天,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人類不變的追求。如何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動人類共同發展,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時代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是中國給出的響亮回答。這一順應歷史潮流的中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為各國人民攜手跨越阻礙、共同開創發展繁榮的新未來照亮了前路。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繫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這清楚地表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鮮明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球視野。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力地證明,『命運與共』『安危與共』極富現實針對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課題。」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林利民說,疫情造成了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在這場人類對病毒的戰爭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 「地評線」秦平:共創亞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並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要全面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共創亞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亞太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板塊,是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打造世界地緣經濟新格局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則成立於1989年11月,是亞太地區級別最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合作機制。
  • 「地評線」河聲:讓網際網路點亮文明之光未來之光智慧之光
    11月23日至24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辦,這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將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是網際網路領域關注度最高的會議之一。從2014年至今,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已成功舉辦6屆,影響力與日俱增。
  • 和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東協對話夥伴中,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同東協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明確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人民日報和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阿頌西認為,這4點倡議對建設更為緊密的東協—中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為未來東協—中國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
  • 蹄疾步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
    「十四五」期間,我國在應對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國際環境,影響廣泛深遠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多發因素等特殊情形,應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在危機中尋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蹄疾步穩,走深走實。多方聯動,促進實際有效的抗疫國際合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世界各國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4年前的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詳細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動因、願景與實施路徑。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等問題,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 每日一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in...
    習近平指出,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大會主題為「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本次大會將聚集「科學與技術」、「產業與經濟」、「人文與社會」、「合作與治理」四大重點板塊,共設20個分論壇,秉持開放、平等、互信、共贏的理念,邀請全球網際網路領軍人物及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與回應當前國際社會對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的深度關切。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策略初探
    一、引言《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1月以來有關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 東方時評丨推動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強調,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放眼全球,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包括極端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無論是倡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是推進南北合作,加強南南合作,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貧援助合作項目支持,都體現了中國推動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