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39天ECMO、70天呼吸機後,73歲的他甦醒了!

2020-12-22 騰訊網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4月14日,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內,73歲的譚康安(化名)第一次被嘗試著脫掉呼吸機,依靠自己的肺來自主呼吸。他從沉沉的睡夢中甦醒過來了,醫護人員發出一些指令或提問,他都能給予回應了,儘管聲音有些含糊。

他曾是東莞最後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從2月4日轉入市人民醫院ICU,2月5日上呼吸機,2月15日上ECMO。他體內病毒載量一度高達850萬拷貝,是東莞所有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毒王」,是橫在東莞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頭上的「最後一座大山」。

對他的救治令無數人揪心。但即便是在最無望的時刻,專家組也從沒放棄過希望。3月20日,他的新冠肺炎治癒,轉入專科繼續治療;3月24日ECMO成功撤機,4月14日從昏迷中甦醒,嘗試撤掉呼吸機間隔訓練自主呼吸,4月20日完全脫離呼吸機。

這是一個奇蹟,是所有人都曾奢望過的美好結局。上ECMO 39天、呼吸機70天後,譚康安迎來了新生。如今,他已開始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救治團隊立下的搬走「最後一座大山」的目標快實現了。

01

「多一點信心,一天都比一天好!」

4月27日一早,護士王珊穿上防護服進入ICU,譚康安醒了,王珊進去的時候,他的眼睛一直看著她。王珊走到病床的右側,握住他的手,低下身問:「阿叔,叫什麼名字啊?」譚再安回答,「我不知道」,聲音很清晰。

「你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了啊?」王珊問。譚康安隨即說:「譚康安」。「對!」她又讓譚康安抓住她的手,用力一點,譚康安照做了。「多給自己一點信心,一天都比一天好!」王珊像個幼兒園老師鼓勵孩子一般。

譚康安的臉色和胳膊上皮膚的顏色很黑,那是他與死神搏鬥留下的印記。此前,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易凡、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胡衛峰,兩位都曾被稱為帥哥的武漢醫生,他們剛被ECMO救回生命時也是皮膚變黑,面容大改。

遠在湖北恩施的譚康安妻子彭香連、孫女譚靜靜,通過網絡視頻已經看到過甦醒後的譚康安了。「一開始差點認不出來」,彭香連說。遠在北京的譚康安的女兒譚雲琴看到父親時落淚了,她說,「我們一家太難了,多希望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能長一點」。

他們不曾料到親人能從死神手中逃脫,他們曾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彭香連說,丈夫身體本來就不好,有高血壓,還有慢性腎病,年紀又這麼大,她一直以為他會挺不過來。「感謝東莞的醫護人員,太感謝了。」她不停地說,對東莞的感激深深印刻到了她心裡。

02

新冠肺炎治癒,繼續治療基礎疾病

譚康安一家是湖北恩施人。1月15日,彭香連、譚康安和孫女從湖北恩施出發,到達武漢和妹妹彭麗妹等會合,1月20日從武漢啟程,1月21日達到東莞,住進彭麗妹女兒黃小潔在莞城的家。原計劃1月25日到香港、澳門過春節,29日就返回武漢。

隨後,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身為湖北人的他們不由自主地被裹挾、被捲入。2月2日,譚康安因為發熱到莞城醫院就診,當天被送進市第九人民醫院隔離;2月3日,70歲的彭香連也被確診;2月4日,14歲的孫女被確診,新冠肺炎的陰影籠罩住了他們一家人。

3月17日,彭香連結束醫學觀察,從望牛墩醫院出院了,在此之前,孫女也早已治癒。「在市第九人民醫院的時候,我的腰椎出現問題,大小便沒法蹲,醫護人員給我裝坐便器,還幫我治療腰椎;我有乳腺癌,醫生又幫我買藥。」彭香連一直記得。

因為孫女要中考,4月初,彭香連和孫女趕回了恩施,她一直記掛著丈夫,卻無能為力,生活給了他們太多的磨難。「我們兩個老人都退休了,身體又不好,兒子6年前在一場意外中離世,孫女就一直靠我們帶,現在又碰上了新冠肺炎。」彭香連說。

春暖花開,希望悄悄生長。3月20日,譚雲琴趕到東莞,醫生向她宣布了一個好消息:連續兩次肺深部痰標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譚康安體內的新冠病毒已消除,肺部感染也已明顯好轉,他的新冠肺炎治癒,轉專科進一步治療其他基礎疾病。

03

上了39天的ECMO撤機了,人甦醒了

這樣的結果對沈利漢和救治團隊而言來得太難了。沈利漢說,「要知道他體內的病毒載量一開始高達850萬拷貝,是所有患者中毒力最強的;共輸注了8次共2400毫升康復者血漿;省專家組5名專家先後駐守東莞支援,即便這樣,我們仍一度覺得希望渺茫。」

作為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學科主任,沈利漢很少碰到如此棘手的病人。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蔡立華曾形象地把譚康安比喻成是「最後一座大山」,而救治團隊則是「愚公」。「愚公移山」有可能從神話成為現實嗎?

在茫茫黑暗的無望中前行,需要堅強的意志,需要高超的水平,還需要命運的眷顧。3月24日,上了39天的ECMO成功撤機,這是國內少數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長時間使用ECMO後成功撤機的病例之一。「最後堅持下來了,真的是不容易!」沈利漢感慨地說。

▲沈利漢

4月2日,堅守42天的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駐點專家組返回廣州,他們對東莞危重型患者的救治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隨後,東莞市內其他醫院過來支援的重症醫學骨幹也開始撤離。最後的攻堅交到了市人民醫院的救治團隊。「我們還不能撤退,這就是我們的戰場!」沈利漢說。

「4月10日左右,我們發現他肺部的陰影越來越少,呼吸功能越來越好,我們預判他快醒來了」。4月14日,沈利漢進入病房,「之前他還沒有醒過來,但我們讓他捏緊手,他已經能有所動作了。這次我喊他,他慢慢地就睜開了眼睛。」沈利漢說,儘管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天真的來臨時,整個救治團隊還是特別高興。

04

第76天徹底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

沈利漢和兒子

從1月28日進入隔離病區工作到4月14日,這78天裡沈利漢一直在堅守,從未回過家。他的妻子也是醫生,10歲的大兒子、3歲的小兒子一直是妻子在照顧,他只能每天有空時和妻子、孩子視頻聊天。譚康安醒來了,意味著他的堅守也看到了盡頭。

「從4月14日開始,我們就想著慢慢訓練他的自主呼吸了。第一天脫掉呼吸機2小時,第二天4小時,一直到4月20日,他完全可以不用依靠呼吸機了,吸氧就夠了。」從上呼吸機到嘗試脫離呼吸機用了70天,到完全徹底脫離呼吸機用了76天,譚康安堅持下來了。

徹底脫掉呼吸機後,ICU醫護人員開始為譚康安的肢體康復做計劃。躺了這麼久,譚康安的四肢功能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慢慢恢復,為了鍛鍊他的腿,他們用床上自行車來給他鍛鍊,營養也一步步的跟上。「得讓他自己能走著出院才好。」沈利漢說。

4月24日,堅守了88天的沈利漢終於可以撤退了,接下來的工作由其他醫護人員來接手了。4月26日下午,他在酒店自行隔離休整的第三天,「新冠救治堅守群」內的10個人還是不斷地在討論,「休整期間還有些事要做,我們團隊有些經驗要總結,需要撰寫論文。」

10人的「新冠救治堅守群」內,跟沈利漢一樣從最開始堅持到最後的還有5個醫生,有兩名醫生是稍晚一點加入的,4月24日他們8人全部從戰場撤離;還有再稍晚點加入的邱敏珊,以及從支援湖北回來剛結束休整加入救治的邵漢權繼續在戰鬥。

05

救治中的五大難關錘鍊仁心仁術

看著酒店外的東江,暖暖的陽光照射著江邊的綠樹,沈利漢突然說,「你看,外面的陽光真燦爛。」——忙碌了這麼久,他似乎終於發現春暖花開了,屬於每個人的春天已經來到。「剛開始的時候壓力還是很大的,畢竟這是和平時期的戰鬥。」他說。

回顧譚康安的整個救治過程,他認為攻克了四大難。一開始,「患者年齡大,毒力強,基礎疾病多,進展快,我們剛碰到的時候是遭遇戰,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把他穩住,慢慢才有時間來進行下一步的救治。」

而第二大難關是用支氣管腔鏡吸痰、康復者血漿治療,以及免疫扶持、抗感染的很多治療;到了第三關則是在殺滅病毒後,器官功能的慢慢康復;第四關是成功撤掉呼吸機、拔掉器官插管。現在,肢體功能的恢復是第五道難關。

「這中間每一個難關都不好過,都存在著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最後在省市專家一起努力下,終於一關關的闖過來了。」沈利漢說,這一路走來,學到了很多東西,「醫生只能在實戰中成長,這麼長時間,集中了這麼多人的智慧救治一個病人,對我和我們團隊確實是一種提升,尤其是年輕醫生受益更多。」

而相比於醫療技術的提升,這場漫長的戰鬥更是錘鍊了他們的意志和信念。為搶救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東莞竭盡全力,不計代價。」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針對譚康安的救治曾經說過,「生命無價,我們全力以赴。」——他們做到了,東莞做到了!

記者手記

88天的堅守背後寫滿擔當!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88天的堅守,說一句「不易」,太過輕描淡寫,背後的艱辛一言難盡。沒有穿過嚴密的防護服,沒有在危急的時刻進過隔離病區的人,不會明白他們身體和心理承受的巨大壓力。參與救治譚康安的全體醫生和護士是真正的英雄,是經歷了嚴酷考驗的戰士。

我記錄下了「新冠救治堅守群」中10名戰士的名字,他們來自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萬江病區和普濟病區,他們是「十大金剛」,值得我們敬重!

記住他們的名字!

沈利漢:ICU學科主任兼ICU萬江病區主任

盧廣軒:ICU副主任醫師

葉照偉:ICU主治醫師

劉汝明:ICU主治醫師

梁錦榮:ICU住院醫師

劉偉泉:ICU住院醫師

廖宇平:ICU住院醫師

黃志強:ICU住院醫師

邱敏珊:ICU住院醫師

邵漢權:ICU副主任醫師

素材來源: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25天ECMO,50天呼吸機 四省醫護接力救治67天 「一定讓他活」
    視頻裡小偉恢復得不錯,雖然還在用鼻導管吸氧,但對於一個用了25天ECMO、上了50天呼吸機、救治了67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來說,他目前的恢復狀態已算是一個奇蹟。在視頻裡,小偉說,「感謝醫護人員,感謝所有人關心,我一定努力好好活下去。」
  • 4省醫護接力救治67天,上了50天呼吸機的危重患者正恢復
    視頻裡,小偉雖然還在用鼻導管吸氧,但對於一個用了25天ECMO、上了50天呼吸機,救治了67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來說,他目前的恢復狀態已算是一個奇蹟。在視頻裡,小偉說,「感謝醫護人員,感謝所有人關心,我一定努力好好活下去。」「盲操」上ECMO,暫時保住了年輕生命「謝謝!」
  • 曾上ECMO25天,武漢危重康復患者回憶109天救治過程
    幾天後,他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月6日,章瑋住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新冠肺炎3病區。由於病情急劇惡化,2月12日,醫院給章瑋上了有創呼吸機。兩天後,接管3病區的遼寧重症醫療團隊緊急評估後認為,必須立刻給章瑋用上人工肺,也就是ECMO。接入人工肺後,章瑋的血氧飽和度提升到95%以上,一度被壓癟了的肺,暫時得到休息,但章瑋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 34歲女白領健身時突然倒地!血都變黑了,ECMO連上10天!
    幸運的是,有一群人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經過20多天全力以赴,近日她終於甦醒了。不僅如此,張小姐還恢復了意識,能與家人正常溝通。連醫生都說她創造了奇蹟!34歲白領健完身心跳驟停34歲的白領張玲(化名),平常就喜歡鍛鍊。4月25日,她跟往常一樣到健身房鍛鍊減脂。
  • 50歲男子心跳驟停後上了呼吸機 床邊康復治療讓他恢復正常生活
    這位病人是名老年女性, 當天誤吸後突然呼之不應,出現急性呼吸衰竭,血氧飽和降至52%,醫護人員從她氣道內吸出大量胃內容物。必須緊急氣管插管、留置胃管!病人被送至ICU後立即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同時深靜脈穿刺、鼻腸管留置、纖支鏡檢查、送檢CT等搶救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
  • 廣西女子被一隻小蟲子咬傷後,出現「大白肺」,在ICU上了5天ECMO才...
    「疑似感染恙蟲病」,作為重症患者主診醫師,經驗豐富的劉歡主任向在場的其他醫生提出了他的觀點。後經感染性疾病科農村立副主任醫師會診,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和各項實驗室檢驗結果,最終證實藍女士所患為「恙蟲病」。由於發病時間已超過一周,農村立判斷疾病可能已經進入到了器官損害的重症階段。
  •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 ecmo治療技術原理介紹
    醫學上ecmo是什麼意思介紹  ECMO(是體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醫療機構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進行治療。  ECMO(體外膜肺氧和)又被稱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
  • 女子參加婚宴後昏迷!搶救5天5夜……
    ,在醫院搶救了5天5夜才轉危為安。54歲高女士是揚州人,有40餘年哮喘病史,當天她到常州參加親戚的婚宴,婚禮現場空氣不流通,在吸入各種混雜氣體包括二手菸後,高女士哮喘突發,很快出現胸悶、喘息加重,情況非常危急。「我母親有40多年的哮喘病,從小就反覆發作,年輕的時候去醫院看過一次,以後就再沒有複查、正規治療,每次發病時,就用藥噴一噴。」
  • 約翰·普林因冠狀病毒去世,享年73歲
    據外媒報導,美國著名鄉村歌手約翰·普林(John Prine)的家人表示,普林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去世,享年73歲。約翰·普林是民間和鄉村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與冠狀病毒搏鬥後去世,享年73歲。他的家人宣布他死於冠狀病毒的併發症。他死于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範德比爾特大學醫療中心,上個月他在那裡住院。3月29日,普林的家人與這位明星同住一起,病情危重,在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時,被放在呼吸機上。普林的家人當時說。"
  • 他曾從死人坑裡甦醒獲生,建國後成為開國將軍,一直活到了99歲
    他一生戎馬,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曾在忠堡戰役中被敵人手榴彈彈片擊中而昏死,被戰友們誤以為犧牲,當即掩埋,後來突然甦醒獲得重生,繼續新的革命徵程。建國後成為開國將軍,一直活到了99歲,此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開國將軍顏文斌。都說大難不死的人會長壽,這話用在顏文斌將軍身上最恰當不過了。
  • 他是張學友的榜樣, 唱霍元甲主題曲爆紅, 如今73歲卻搭上嫩妹
    他70歲還出了新專輯,名叫《笑傲江湖》,因此成為張學友的榜樣,連歌神都說他沒想過退休是因為:「葉振棠70歲還在唱,看看能否比他久!」如今,葉振棠73歲,仍然激情滿滿,2年前女友于楓離世,最近他竟然被曝和一名輕熟女甜蜜互動,「疑似開展第二春」,儘管年齡相差快兩倍,但不妨礙「父女戀」發展。看到消息,土酷司機也是有點醉了。圖為媒體爆料畫面。葉振棠是誰?
  • 77天,武漢甦醒了,你想做點什麼?
    長達77天的戰役之後,4月8日,武漢解除了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封城」76天後,武漢與外界的通道重新開啟。大家都在慶幸也充滿感動,武漢這所英雄的城市在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擊之下,終於扛過了風暴時刻,在沉睡了76天後甦醒,昔日按下了暫停鍵的繁華都市又漸漸恢復往日的生機。
  • 我國10天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
    記者從30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3月19日以來短短10天,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我國已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呼吸機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關鍵的醫療設備,疫情發生後,我國主要呼吸機生產企業第一時間恢復了生產。」  位於深圳的邁瑞醫療大年初二就緊急召回了技術骨幹,為幫助企業解決零部件短缺、物流運輸不暢等問題,多地工信部門聯手幫助邁瑞醫療上遊853家全國配套商中794家及時復工復產。
  • 23歲女子心臟停跳三天,使用ECMO治癒,啥家庭用的起3天ECMO?
    對於擁有基本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的心跳停止時間過長,就會在醫學上宣布死亡,不過醫學本來就是被不斷突破的,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一名心臟停止跳動了三天的心肌炎患者,通過醫生的不懈努力和高科技的配合終於被救活,創造了一項醫學上的奇蹟,在面對著醫學奇蹟的同時,也有許多人在好奇,啥家庭用得起
  • 前利物浦5冠王主帥去世,享年73歲!18天時間,足壇告別4位傳奇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曾執教利物浦、法國國家隊的霍利爾去世,享年73歲。霍利爾曾帶領利物浦在00-01賽季實現五冠王成就。18天時間,世界足壇告別4位傳奇。馬拉度納出生於1960年,他的國家隊生涯和俱樂部生涯都堪稱傳奇。在阿根廷國家隊,馬拉度納率隊拿到1次世界盃冠軍、1次世界盃亞軍;在那不勒斯,馬拉度納憑藉一己之力,把平民球隊帶成了意甲冠軍。
  • 四天ECMO支持治療成功挽救心臟驟停患者
    登封市某醫院一位30歲患者在普通病房突發心臟驟停,當地醫院緊急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急需ECMO支持治療。接到電話後,秦歷傑立即調派急救車輛,緊急召集急診醫學科ECMO團隊。    一小時後,7人組成的ECMO團隊從鄭州趕到了登封。一場高難度、高風險的體外心肺復甦開始了。
  • 青島78歲老人反覆發燒8天還出現心梗,竟和寵物狗有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通訊員 馮萍近日,青島78歲老人高大爺(化名)反覆發燒8天急壞家裡所有人。他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元兇到底是誰呢?老人發熱8天,引發心梗10月中旬的夜裡,78歲的高大爺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按照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進行預檢分診和流行病學史調查後,醫生董美珍接診了一家人。
  • 2007年,13歲的他只上了3天幼兒園5天初中,以659分考入中科大
    父母在他幾歲的時候,並在牆上貼上識字卡,本來只是想讓他早日一點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之中,沒想到他對學習很有興趣。兩歲時就已經認識了2000多個字,並且主動閱讀一些兒童書籍。除了學習,他的興趣愛好也涉獵廣泛,畫畫、圍棋、滑冰,打球等等。別的孩子因為讀書一件事就已經焦頭爛額,而孫天昌只是把讀書當作興趣愛好中的一件事來看待,這確實是平常人無法達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