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壇教練圈有著這樣一個規律——球員時期是中場組織大師,退役後成為名帥的概率高,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貫徹了中場大師在擔任教練後,有著很大的概率成為戰術大師的原則。然而超級射手退役後有一個成功的執教生涯的概率不高,諸如克林斯曼以及馬拉度納,畢竟踢球時他們進球太容易,想教資質平庸的晚輩如何進球,的確是難題。馬拉度納本人就承認了這種現象:「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練,裡奧(梅西)的技術接近我,他執教他比較輕鬆。如果貝隆在梅西的年齡遇到我,我們會成為很好的師徒。」
大家都知道阿根廷足壇中場大師貝隆,與老馬有一段恩怨史,當帕潘斯雄鷹在南非世界盃上大比分被德國隊淘汰後,貝隆在更衣室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在詢問返程的機票,讓這對師徒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四年前慈善賽上他們相遇的時候,也出現了火藥味十足的事情,一度讓在場的足球記者尷尬不已。當地時間7月19日中午,在迭戈個人紀錄片中,馬拉度納首次公開談論了自己與貝隆的恩怨,六旬的老馬將他們的不合拍歸結為:馬拉度納犯了很多超級射手成為教練後的錯誤——將自己作為進攻球員的想法強加於已經成型的中場球員身上。
迭戈本人也承認,如果當時的國家隊主帥換成瓜迪奧拉或者齊達內,這些矛盾就不會產生,因為他們知道貝隆作為古典後腰的特徵在哪裡。那麼貝隆本人在馬拉度納看來也有著不小的問題,就是他的性格與教練一樣——都是「硬釘子」。當老馬在美國世界盃上藥檢出現問題之後,有人乘坐一架私人飛機來到波士頓體育場上空展開一條橫幅,該橫幅上寫著:「迭戈-馬拉度納,不服管教的人。」這個場景也成為了那屆世界盃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考慮到阿根廷vs希臘隊的小組賽第二場,是老馬在世界盃上的絕唱,這個橫幅類似於蓋棺定論。
然而貝隆也是一個不服管教的人,這樣既有天賦個性還突出的球員,實際上讓教練很頭疼。難怪很多教練都希望合作又乖又有技術的梅西,不過馬拉度納自信自己還是能帶好這種個性球員,只不過在他執教貝隆的時候,後者已經成型。如果他在梅西的年齡遇上老馬,球王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的狼狽時刻,與貝隆成為惺惺相惜的師徒。裡奧的年齡是什麼樣的年紀呢?筆者(老同事說事)推測,就是馬拉度納08年剛上任阿根廷國家隊主帥時,梅西的年齡——21歲,這是一個球員球風以及心理素質形成的時期。
若貝隆在21歲的時候就在老馬手下踢球,儘管迭戈在戰術上給不了前者多大提升,不過他完全可以從前者相似的性格中,找到自己年輕時期的影子,這樣兩人當然能成為很好的師徒。可惜的是,貝隆遇上馬拉度納的時候已經是而立之年的老將了,球風已經定型了並且他的體能不如年輕時期,而迭戈的戰術要求就是中場推進有速度,所以球王果斷捨棄了裡克爾梅。於是老馬與貝隆就成為了水火不容的「更衣室隱患」。在許多人看來,馬拉度納的教練生涯也走到了窮途末路,不客氣的足球評論員完全可以說:老馬的執教生涯已經沒有了運氣,借著球員時期的名氣以教練的身份參加過世界盃。
好在個人認為,迭戈已經接受了時光的考驗,變得有幽默感和風度。然後依靠著自己上個世紀打下的基礎,繼續在阿根廷聯賽執教。就算老馬的執教水準沒有什麼提高,不過他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名氣,讓阿根廷國內聯賽的關注度,稍微接近一些歐洲五大聯賽。從他對於自己與貝隆之間師徒恩怨的言論,可以看出馬拉度納對自己不是很成功的執教生涯也看開了,誰讓他以前的進球太容易呢?正如英國《獨立報》記者肯-菲斯所說的一樣,迭戈充分發揮了老天才的餘暉,他仍舊是當今足壇難得的財富。